馬亞偉
《舌尖上的中國》的導演說過一句話:“最好吃的食物,是能夠讓你心靈得到慰藉的食物?!?/p>
我認為,能夠慰藉心靈的食物,往往是那些留在記憶深處的食物。我們的味蕾,有著極為強大的記憶力,尤其擅長記憶特殊時間里的某種味道。
我的父親愛吃一種叫作“渣餅子”的食物,是用磨豆腐剩的豆渣做成的。說實話,那東西吃起來口感粗糙,很不好吃??筛赣H總會咬一口渣餅子,一邊大嚼著,一邊意味深長地說:“我小時候看著別人吃,饞得口水一個勁兒地流……”我打斷父親的話說:“別憶苦思甜了!”父親笑了,解釋說:“不是憶苦思甜,你嘗嘗,這味道,帶著豆香,里面還有菜香,真的挺好吃!”可是,我覺得真的不好吃!
我曾經(jīng)納悶,人們對味道的感覺差別怎么會如此之大?多年后我才明白,人與人的味覺差異,除了天生的,還與味蕾的記憶有極大關系。我們的舌尖能夠辨識五味,還能夠記得清人生的喜怒哀樂。所以,每個人的味蕾上,都有不同的識別密碼,就像人與人的經(jīng)歷不同一樣。
我記得小時候,我一生病,母親就會給我做一碗荷包蛋面。細細的面條,上面臥著兩個荷包蛋,再撒上一點綠生生的細蔥花。一碗吃下去,我的病似乎好了一大半。我明白,那碗面條里,滿滿的都是母親的愛。后來,我獨自生活,每當我身體不舒服,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都會為自己做一碗面條。吃完,會有一種被照顧被關愛的感覺,突然間心情大好,重新振奮起精神。
我做的面條并不是多么美味,面條很普通,只不過我的味蕾上一直清晰地保留著童年時面條的味道。那種味道,已然有了某種象征意義,意味著對自己心靈的撫慰。食物的作用,已經(jīng)上升到一種精神層面。
慰藉心靈的食物,帶來別樣的感受,讓我們感受到幸福。
能慰藉你心靈的食物,無論酸甜苦辣,總是與愛有關。
(胡兵薦自《遼沈晚報》)
責編:天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