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娟+王秋香+薛海寧
針對透視投影學(xué)習(xí)難度較大,學(xué)生不易掌握該內(nèi)容這一難題,從要學(xué)會作透視投影應(yīng)該掌握的基礎(chǔ)知識、透視投影的作圖原理、透視投影的作圖方法以及透視作圖中的注意事項等四個方面,對如何作透視投影進行了簡單探討。此外,還著重對透視投影的三種基本作圖方法進行了詳細介紹。
透視投影畫法幾何跡點滅點量點一、熟練掌握畫法幾何的知識
透視的作圖中涉及到的點、直線及平面的作圖,都是以畫法幾何部分的知識為基礎(chǔ)的。只有對點、直線和平面的投影及特性掌握熟練,才能對透視作圖原理理解透徹,進而學(xué)習(xí)好透視的作圖。因此,必須對投影的形成進行深入學(xué)習(xí),并熟練掌握之;要對點、直線和平面的投影作圖及投影原理熟練掌握、準(zhǔn)確把握。例如,在作點的透視時,透視點是視線與畫面的交點,要利用直線與平面相交這一知識點,這就涉及到點的正投影、直線的正投影、平面的正投影以及平面內(nèi)的點和直線等知識。只有把畫法幾何的知識掌握扎實,把基礎(chǔ)打好,才能在學(xué)習(xí)透視這部分內(nèi)容時游刃有余,而不至于在作圖時出現(xiàn)理不清思路的現(xiàn)象。
二、透徹理解透視投影的作圖原理
透視投影是單面投影作圖,屬于中心投影,投影中心相當(dāng)于人眼,稱為視點,投影面相當(dāng)于視網(wǎng)膜,稱為畫面。透視圖即為過形體上各個點的視線與畫面的交點的集合,故透視圖的作圖實質(zhì)上為求直線與平面的交點。
透視的作圖基礎(chǔ)是多面正投影圖。作形體透視圖的基本思路是先作形體的平面圖的透視(即透視平面圖),再確定形體的透視高度。對于透視平面圖來說,采用不同的作圖方法其具體作圖過程不盡相同,但其本質(zhì)都是求點的透視,再根據(jù)兩已知透視點或特殊透視點來確定直線的透視方向,進而確定透視平面圖。各種不同的透視圖作圖方法就是針對透視平面圖的。而透視高度的確定,需要熟練使用真高線。
三、熟練掌握透視投影的作圖方法
對于透視圖的作圖,基本方法有三種:視線跡點法、跡點滅點法和量點法。視線跡點法,即是利用視線的跡點,做出各個點的透視,進而確定透視平面圖;跡點滅點法是利用直線的滅點和跡點,做出各主向直線的透視方向,從而確定透視平面圖;量點法在作點的透視時,是過該點構(gòu)造一條輔助線,利用過該點的已知直線和輔助線的透視方向,做出點的透視,從而確定透視平面圖。在利用這三種方法作出透視平面圖后,再利用真高線確定透視高度。下面將對這三種透視作圖方法逐一進行說明,為簡化作圖,三種方法中的直線統(tǒng)一用水平線。
(一)視線跡點法
如圖1所示,求點A的透視,就是求SA與畫面的交點A0。一方面,A0位于直線SA上,根據(jù)平行投影的從屬性可知,它的投影必位于直線SA的投影上,即在投影圖中A0的H投影位于sa上,而V投影位于s'a'上。另一方面,A0是畫面內(nèi)的點,它的投影肯定在畫面的投影上,即在投影圖中,A0的H投影位于畫面線p-p上,而V投影就是透視點本身。所以在作圖時,連接sa線,它與p-p線的交點ag即為A0的H投影,過ag作p-p的垂線與s'a'相交,交點即為點A的透視A0。同理求得點B的透視B0,連線即可得直線AB的透視A0B0。
(二)跡點滅點法
如圖2所示,利用跡點滅點法作點A、B的透視,可先確定直線AB的透視方向線TF,再確定端點的透視。即連接AB的滅點F與其在畫面內(nèi)的跡點T,在投影圖中過站點s作ab的平行線交p-p于點f,過點f作h-h的垂線得AB的滅點F,而跡點T的確定需要延長ab,交p-p于點t,再過t作p-p的垂線,根據(jù)AB距基面的高度確定跡點T。透視方向確定后,再利用A0、B0為視線SA、SB與畫面的公共點來確定其位置,該步驟作圖同上述視線跡點法,此處不再贅述。
(三)量點法
如圖3所示,利用量點法作點A的透視,需先確定直線AB的透視方向線TF,該部分作圖同上述跡點滅點法中相同,然后再確定過點A的一條輔助線AA1的透視方向M A1,TF與M A1的交點即為點A的透視A0。在該方法中,確定輔助線AA1時,需保證TA=TA1。AA1的透視方向線MA1即是AA1的滅點M與其跡點A1的連線,而AA1的滅點即為AB的量點M,過視點S作SM∥AA1即可得量點M,由圖可知FM=FS。在投影圖中,使ta1=ta,通過a1確定A1的位置,使fm=fs,再過點m作h-h的垂線,垂足即為點M。MA1確定,即可確定其與TF的交點A0。
四、透視高度的確定
透視平面圖確定后,即可利用真高線確定形體的透視高度。下面以圖2中的鉛垂線Aa為例,對透視高度的確定進行說明。A0a0即為鉛垂線Aa的透視高度。因Aa不位于畫面上,故它的透視高度不等于自身的高度Aa,為了求得Aa的透視高度,可把Aa沿任一不平行于畫面的方向平移到畫面內(nèi)。為了作圖方便,可沿直線AB的方向?qū)a平移到畫面內(nèi)的Tt處,Tt的透視即為自身,即為真高線。根據(jù)跡點滅點法的作圖原理可知,點A和a的透視分別位于FT和Ft上。在投影圖中作圖時,將鉛垂線Aa的平移方向延長至畫面線p-p,再從交點t作垂線交于基線g-g,根據(jù)鉛垂線Aa的高度及位置沿此垂線量取Aa的真實高度Ttg,然后連接FT和Ftg,最后根據(jù)跡點滅點法分別作出端點A和a的透視,即確定了Aa的透視高度。
五、透視作圖中的注意事項
透視圖的投影面就是畫面,是唯一確定的。在作圖時,首先應(yīng)觀察視點的位置,這可從圖中已知的站點及視高來確定,至于視高則是通過視平線與基面之間的距離來表示的。尤其是在作形體的透視圖的時候,根據(jù)站點相對于形體的左右位置,確定形體的哪幾個立面能夠在透視圖中表達出來,而根據(jù)視高來確定形體的上頂面是否能夠在透視圖中表達出來。這樣一來,我們在畫透視圖時就不會盲目進行了,而會有根據(jù)有步驟地進行,并且更能夠保證結(jié)果的準(zhǔn)確性。
參考文獻:
[1]黃水生,黃莉,謝堅.建筑透視與陰影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2014.
[2]趙景偉,魏秀婷,張曉瑋.建筑制圖與透視陰影(第2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xué)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