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權, 李世貴, 袁 矯, 張 銳
(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 貴州 貴陽 550009)
梁柱組合體是框架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影響梁柱組合體抗震性能的因素較多,有剪壓比、核心配箍率、軸壓比、混凝土強度、節(jié)點構造形式等。雖然各國學者關于節(jié)點核心區(qū)受力機理理論還有一定分歧,但是相當數(shù)量的研究結果表明,軸壓比可以影響梁柱節(jié)點的受力機理,從而影響其抗震性能。
國內最早在1983年,框架節(jié)點專題研究組[1]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指出一定范圍內軸壓比增加可以增強梁柱節(jié)點的抗剪強度。2000年,傅劍平等[2]設計5個不同剪壓比水準的框架梁柱節(jié)點,并進行高低軸壓比下實驗研究,得出了與前人一致的結論,并提出了軸壓比上界限值問題。2006年,傅劍平等[3]設計19個梁柱RC框架梁柱組合體進行擬靜力加載試驗,研究軸壓比對節(jié)點受力機理的影響規(guī)律,結果表明:(1)隨著軸壓比的增加,梁筋在節(jié)點內的粘結滑移量明顯減??;(2)節(jié)點作用剪力在中等以上作用水平時,軸壓比的增大對節(jié)點的延性起不利作用。2007年,朱敬峰等[4]對框架柱軸壓比界限值進行了研究,指出現(xiàn)行規(guī)范中對軸壓比規(guī)定的不足并給出了修改意見。2013年意大利學者Masi等[5]對四個T型梁柱組合體在不同軸壓比下進行試驗研究并模擬核心區(qū)應力分布,研究結果表明軸壓比的改變足以使得梁柱組合體的破壞模式發(fā)生改變,同時低軸壓比下的核心區(qū)出現(xiàn)的裂縫會導致剛度退化加快。2013年,代筠杰[6]基于擾動應力場理論模型進行數(shù)值分析,研究了高性能鋼筋梁柱節(jié)點在不同軸壓比下的抗剪強度,研究指出較低和過高的軸壓比對高性能鋼筋混凝土梁柱節(jié)點抗震性能均產(chǎn)生不利影響。2014年劉文峰等[7]設計4榀HRB500框架柱試驗,研究結果表明,軸壓比在0.15~0.3內變化時,框架的延性變化不大??偨Y現(xiàn)有的關于梁柱節(jié)點軸壓比文獻可以發(fā)現(xiàn),過大和過小的軸壓比均會導致較差的抗震效果。然而現(xiàn)有文獻多為針對軸壓比上限值相關的研究,專門針對低軸壓比下梁柱節(jié)點抗震性能研究文獻較少。
結構設計時荷載根據(jù)最不利荷載設計,所以結構在使用過程當中可能出現(xiàn)較小的軸壓比情況。為了研究低軸壓比下配置HRB500E高性能鋼筋的混凝土梁柱組合體抗震性能,本文參照GB 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8]設計低、中、高剪壓比下三組試件,在低軸壓比和中軸壓比下進行了抗震性能試驗研究。主要對比研究不同剪壓比下兩種軸壓比對梁柱組合體的延性系數(shù)、能量耗散、剛度退化等主要抗震性能指標的影響。
6個試件幾何尺寸完全相同,幾何尺寸及配筋如圖1所示。試件設計基本參數(shù)如表1所示。
圖1 試件SP1~SP6尺寸及配筋/mm
試件編號梁縱筋核心區(qū)箍筋核心區(qū)箍筋率ρv/%剪壓比軸壓比υSP13Φ166Φ101.030.170.07SP23Φ206Φ10+8Φ101.720.2660.07SP34Φ207Φ10+10Φ102.060.3550.07SP43Φ166Φ101.030.170.28SP53Φ206Φ10+8Φ101.720.2660.28SP64Φ207Φ10+10Φ102.060.3550.28
試件選用HRB500E鋼筋和C50混凝土,經(jīng)過鋼筋綁扎,模板制作,混凝土澆筑等工序,按規(guī)范條件養(yǎng)護28 d后進行試驗。試驗前對鋼筋材料力學性能進行抽樣檢驗,檢驗結果滿足GBT 228.1-2010《金屬材料 拉伸試驗 第1部分:室溫試驗方法》[9]中關于鋼筋材料力學性能的要求,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試驗采用的混凝土為商用混凝土,其立方體抗壓強度實測值為fcu=48.8 MPa。
表2 HRB500E鋼筋材料力學性能
試驗加載采用梁端加載方式,不考慮柱端偏心彎矩情況,柱底采用鉸接,同時在柱頂施加橫向面內水平約束。試驗加載裝置現(xiàn)場圖如圖2所示。試驗加載裝置示意圖如圖3所示。
圖2 試驗加載裝置現(xiàn)場
圖3 試驗加載裝置示意
加載方式參考JGJ 101-96《建筑抗震試驗方法規(guī)程》[10]。首先在柱頂施加恒定軸力模擬柱上端傳來的豎向力,然后在梁兩外端施加同步反對稱低周往復荷載以模擬地震力作用。加載中采用荷載與位移混合控制,每級荷載循環(huán)兩次,即梁縱筋屈服前,采用梁端荷載控制,屈服后加載由梁端位移控制。加載制度如圖4所示。當梁端荷載值下降至最大梁端荷載值的85%時認為試件破壞并停止加載。
圖4 加載制度
對6個試件進行擬靜力加載試驗,試件的加載破壞形態(tài)如圖5所示。
對比低剪壓比下兩個試件:試件SP1梁端和核心區(qū)裂縫較少,最終破壞是由于鋼筋在節(jié)點區(qū)屈服擴展,導致較大粘結滑移,梁端承載力下降而破壞;試件SP4的破壞模式為梁端破壞模式,核心區(qū)完整未產(chǎn)生貫通裂縫。
圖5 試件SP1~SP6加載過程及破壞形態(tài)
對比中剪壓比下兩個試件:試件SP2為梁端破壞加核心區(qū)開裂,破壞時核心區(qū)產(chǎn)生的斜裂縫相互交織形成小方格,梁端發(fā)生彎曲破壞,但梁端混凝土未被壓碎。試件SP5梁端破壞與試件SP2相似,但核心區(qū)裂縫稀疏未形成交織裂縫。
對比高剪壓比下兩個試件:試件SP3和SP6破壞模式一致,破壞時核心區(qū)裂縫密集,邊角有混凝土脫落,梁端形成塑性鉸區(qū)域,梁端混凝土被壓碎脫落。
滯回曲線和骨架曲線可以反映試件的受力與變形的關系,是結構抗震性能的綜合體現(xiàn)[11]。
6個試件的滯回曲線如圖6所示。低剪壓比下試件SP1和SP4的滯回曲線差別較大,試件SP1的滯回環(huán)在加載后期呈反Z字型,說明有較大的鋼筋粘結滑移;中剪壓比下試件SP2與SP5的滯回曲線相比,SP2滯回環(huán)的面積大且形狀飽滿呈歪8字形狀,SP3滯回曲線外環(huán)呈平行四邊形;高剪壓比下SP3和SP6的滯回曲線形狀相似,均呈歪8字型。
三組試件的骨架曲線對比如圖7所示。SP1與 SP4試件對比,兩個試件的骨架曲線基本重合;SP2與SP5試件對比,SP5的承載力大于SP2;SP3與SP6試件對比,SP3的承載力大于SP6,但SP6的變形能力相對SP3有所提升。
圖6 試件SP1~SP6滯回曲線
圖7 試件骨架曲線對比
延性系數(shù)是衡量結構或構件抗震性能的重要指標。試件的位移延性系數(shù)μΔ為極限位移Δu和屈服位移Δy之比為:
μΔ=Δu/Δy
(1)
式中:屈服位移Δy取試件中任意一根縱筋達到屈服應變時的梁端豎直位移;極限位移Δu取試件承載力下降至最大承載力85%時的梁端豎直位移。
試件SP1~SP6的延性系數(shù)如表5所示。低軸壓比下SP1~SP3三個試件的延性系數(shù)變化趨勢與中軸壓比下SP4~SP6的變化趨勢相同,均為隨著剪壓比的增加而減小。低軸壓比下試件的延性比中低軸壓比下的延性有所降低,由于低軸壓比下梁端塑性變形未能得到充分發(fā)展[12,13],但是隨著剪壓比的提升,降低的幅度越來越小,低、中、高剪壓比下試件延性系數(shù)的降低幅度分別為16.6%,15.2%,11.1%。
表5 試件SP1~SP6延性系數(shù)
耗能性能是結構或構件的另一重要抗震指標,當結構或構件在強震作用下時沒有良好的耗能性能,必將導致結構出現(xiàn)嚴重破壞。
三組試件的總能量耗散對比如圖8所示。SP1與SP4的能量耗散對比如圖8a所示,試件SP1比試件SP4的總耗能減小約35.4%,主要原因是SP1梁端出現(xiàn)鋼筋的滑移,耗能梁端耗能較小。試件SP2與SP5的能量耗散對比如圖8b所示,試件SP2比試件SP5的總耗能增大約7.7%。試件SP3與SP6的能量耗散對比如圖8c所示,試件SP3比試件SP6的總耗能增大約10.1%。
圖8 試件能量耗散對比
在強震作用下若構件和結構沒有足夠的剛度,會導致頂部位移加大,底部偏心彎矩增加,所以剛度退化是梁柱節(jié)點抗震性能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剛度退化即割線剛度的改變量,割線剛度取每一級荷載的第一個滯回環(huán)的峰值荷載與對應位移的比值。
三組試件的剛度退化對比如圖9所示,低剪壓比情況下,試件SP1和SP4的剛度退化率曲線基本重合;中等剪壓比情況下,低軸壓比試件SP2的剛度前期退化較快,后期與中軸壓比試件SP5保持一致;高剪壓比情況下,試件SP3的剛度退化始終比試件SP6快。
圖9 試件剛度退化對比
本文設計共6個配置HRB500E鋼筋的低、中、高剪壓比梁柱組合體,在低和中軸壓比情況下進行擬靜力試驗,分別得到其破壞形態(tài)、延性系數(shù)、耗能性能、剛度退化率等結果。通過以上諸多試驗現(xiàn)象及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中低剪壓比時,低軸壓比試件SP1,SP2與中軸壓比試件SP4,SP5的破壞模式有一定差別,中軸壓比試件的核心區(qū)相對低軸壓比試件的核心區(qū)較為完整;高剪壓比下的試件SP3和SP6的破壞模式一致。說明中低剪壓比情況下降低軸壓比可以改變試件的破壞模式。
(2)低軸壓比情況下試件SP1~SP3的延性系數(shù)相對中軸壓比情況下試件SP4~SP6有所降低,但是隨著剪壓比的提升,降低的幅度越來越小,低、中、高剪壓比下的降低幅度分別為 16.6%,15.2%,11.1%。
(3)在低剪壓比情況下,低軸壓比試件SP1出現(xiàn)粘結滑移,因此能量耗散能力比中軸壓比試件SP4低35.4%;在中高剪壓比情況下,低軸壓比試件SP2,SP3的能量耗散分別比中軸壓比試件SP5,SP6提高7.7%和10.1%。
(4)在低剪壓比情況下,低軸壓比試件SP1的剛度退化性能與中軸壓比試件SP4基本一致;在中高剪壓比情況下,中軸壓比試件SP5,SP6的剛度退化性能略好于低軸壓比試件SP2,SP3。
[1] 框架節(jié)點專題研究組. 低周反復荷載作用下鋼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節(jié)點核心區(qū)抗剪強度的試驗研究[J]. 建筑結構學報, 1983, 6(1): 1-17.
[2] 傅劍平, 白紹良, 王 崢, 等. 考慮軸壓比影響的鋼筋混凝土框架內節(jié)點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 重慶建筑大學學報, 2000, 22(s1): 60-66.
[3] 傅劍平, 張 川, 陳 滔, 等. 鋼筋混凝土抗震框架節(jié)點受力機理及軸壓比影響的試驗研究[J]. 建筑結構學報, 2006, 27(3): 67-77.
[4] 朱敬鋒, 于志軍, 于德湖. 框架砼柱軸壓比限值的研究[J].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 2007, 28(6): 26-30.
[5] Masi A, Santarsiero G, Lignola G P, et al. Study of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external RC beam-column joints through experimental tes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3, 52: 207-219.
[6] 代筠杰. 高性能鋼筋混凝土梁柱節(jié)點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 武漢: 華中科技大學, 2013.
[7] 劉文鋒, 王來其, 高彥強, 等. 高強鋼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 土木工程學報, 2014, 47(11): 64-74.
[8] GB 50010-2010,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S].
[9] GBT 228.1-2010, 金屬材料 拉伸試驗 第1部分: 室溫試驗方法[S].
[10]JGJ 101-96, 建筑抗震試驗方法規(guī)程[S].
[11]Jin L, Du X L, Li D, et al. Seismic behavior of RC cantilever beams under low cyclic loading and size effect on shear strength: An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J]. Engineering Stuctures, 2016, 122: 93-107.
[12]Fan G, Song Y. Effect of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on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C beam-column joints[J]. 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 2014, 66(23): 1219-1236.
[13]呂西林, 郭子雄, 王亞勇. RC框架梁柱組合件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 建 筑 結 構 學 報, 2001, 22(1):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