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qū)江東中學 邱建芬
作為一門語言學科的語文,“聽”、“說”、“讀”、“寫”四個環(huán)節(jié)在其學習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在這四個環(huán)節(jié)中,“讀”是“說”的準備、“寫”的基礎、“思”的憑借、“悟”的前提。要內(nèi)化語言,形成自己內(nèi)在的能力,首先要加強閱讀。在過去,校園內(nèi)總是書聲瑯瑯??扇缃瘢诔跫壷袑W中,教師和學生都對閱讀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使課堂鮮有讀書聲。這絕對背離了教學的要求。在這里,我且談一談閱讀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課內(nèi)、課外落實閱讀的做法。
在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中,閱讀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為了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一直采用“四步提高法”,循序漸進地進行閱讀訓練。
第一步,我要求學生對每一篇課文做到通順、流暢地閱讀。第二步,在讀通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我對學生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要求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要注意節(jié)奏的快慢、語調(diào)的抑揚、停頓的長短等等,讓學生在聽磁帶錄音、老師示范之后慢慢地感受、體會別人是如何較為成功地讀文章的。第三步,在第一、二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我要求學生對小說等敘事性較強的文章用自己的語言概述大意。并逐步提高精簡難度,從一開始的用400字復述情節(jié)到用300字、200字、100字、50字等逐步提高要求,增加難度。第四步,我向學生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就文章的某一方面談自己的看法、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就要求學生以課文為基礎,把自己讀完課文后的感想透過口語表達出來。慢慢地,很多學生的見解從簡簡單單的一兩句發(fā)展到三四句、五六句……
古語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認為,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也非一時之功。但是,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肯定會有收獲。
在理解文本的內(nèi)涵、韻味過程中,閱讀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皶x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已明確地指出了閱讀的作用。正因為充分認識到閱讀對提高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在分析、理解文章內(nèi)容、思想、語言特色等方面之前,我所做的就是要學生落實閱讀環(huán)節(jié)。
首先,利用快速閱讀整體把握文章。我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快速閱讀全文,大概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情節(jié),對全文的有一個粗略的把握。
其次,學會精讀以品味文章重點語句、段落。好文章定會做到詳略得當、點面結合。而“詳”、“點”往往是刻畫事件、表現(xiàn)人物、流露情感的核心所在。對每一篇文章,我要求學生在瀏覽全文的基礎上找出重點語句、段落,并對這部分語句、段落細細品味。品出感情之深厚,品出語言之優(yōu)美,品出節(jié)奏之起伏。有了充分的閱讀,才會有超出常人的領悟,才能有更多的收獲。
在寫作方面,閱讀對其有著重要的影響。從古至今,我們都在強調(diào)閱讀的重要性?!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早已成為至理名言。古人一直強調(diào)多讀,認為只有多讀,才能善寫?!岸嘧x”“廣博”正是課外閱讀所承載的任務,要治愈語文的致命傷“貧乏”,唯一的藥方就是走進課外閱讀。當今學生普遍怕學語文,更怕寫作文。每次寫作訓練,總是叫苦連天,不知如何下筆。有的好不容易動筆了,但寫到中途就江郎才盡,再也寫不下去;有的總算把文章湊成了,可是文思不暢,句子錯漏百出、辭不達意,錯別字比比皆是。這正是因為學生平時讀得少,積累得更少。這時候,我們就非常有必要向學生指出、強調(diào)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使他們認識到好文章需要足夠的知識積淀,而厚實的知識積淀需要大量的、持之以恒的閱讀;認識到只有廣泛地涉獵、不斷地積累,寫作時才能語言流暢,思路清晰,旁征博引,信手拈來,下筆成章;認識到讀得多,才能從別人那得到了借鑒,把別人的優(yōu)美的詞、句引入自己的文章中,使自己的文章生色;才能在熏陶漸染的過程中慢慢地提高自己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使文章給人愉悅,給人享受。
上面提到,寫作的素材來源于大量的課外閱讀積累。這就要求我們在組織學生落實課內(nèi)閱讀的同時,要重視指導學生落實課外閱讀。而這也是我常抓不懈的工作之一。
首先,把握好課外閱讀的方向,營造良好課外閱讀氛圍。我們知道,市面上的書報雜志浩如煙海、種類繁多,充斥著學生的視野。但其中畢竟良莠不齊,一旦選擇錯誤,對學生造成的影響是終生的。鑒于這種情況,我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我引導學生選好閱讀的材料,幫助學生列出了一些適合閱讀的課外讀物。如《論語》《老人與海》《平凡的世界》《杰出青少年的七個習慣》《活著》《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等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書籍,并把這些推薦給學生。二是將高考語文必背詩詞、文章印發(fā)下去,學生人手一份,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加以強化記憶。三是在班級開辟了讀書角,訂購了《讀者》《視野》《名人大事錄》《口才與演講》《語文周報》《語文月刊》等報刊雜志,讓學生在課余時間瀏覽。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又幫助學生積累了越來越多的寫作素材。
其次,要求學生每兩周寫一篇讀書筆記,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形成文字。定期舉行“學習心得交流會”,組織他們在班上進行交流。這樣一來,從表面上看,每位學生在兩周的時間里只讀了一本課外書,甚至只欣賞了自己喜歡的一篇文章??梢坏┙涣髌饋?,每個人對課外讀物的了解就是十本書、十篇文章,甚至更多。課外閱讀,增加了學生的知識積淀;班級交流,增強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讀書筆記,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最終,寫作過程中“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現(xiàn)象越來越少了,學生長期累積下來的寫作恐懼感自然煙消云散,寫作水平得到了長足的提高。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訓練是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是口頭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寫作能力提高的重要基礎。所以我們語文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怎樣閱讀,授以學生閱讀理解的技巧,讓學生有效的打好閱讀基礎,從而提高我們的語文教學效果。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不久,“閱讀難,難閱讀”將會離我們而去。這樣就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