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青
(青海省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總站,青海 西寧 810008)
鐵線蓮屬Clematis隸屬毛茛目Ranunculales、毛茛科Ranunculaceae、毛茛亞科Ranuneuloideae、銀蓮花族Trib.Anemoneae,該屬植物為直立草本或藤本,多為攀緣灌木,常為觀賞植物,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對其藥用觀賞價值及其園林應用開發(fā)方面研究較多[1-3],本文中記載的3種鐵線蓮植物以其枝條纏繞、攀附或占據(jù)林木生存空間等方式對林木造成危害,目前還沒有相關記載報道。
2010年以來作者對鐵線蓮屬植物影響林木建康生長、甚至對林木造成嚴重危害的情況進行了初步調(diào)查和研究,以防范其成為危害林木的隱性殺手。
通過2010年青海省有害植物調(diào)查,2015—2016年青海省林業(yè)有害生物普查,2012—2017年西寧市湟中縣、市轄區(qū),海東市互助縣、化隆縣,果洛州班瑪縣、瑪沁縣,玉樹州囊謙縣、玉樹市,海西州天峻縣、都蘭縣,海北州剛察縣,黃南州澤庫縣、尖扎縣等十多個地區(qū)的天然林、人工林及行道綠化區(qū)等進行野外實地調(diào)查并查閱資料文獻,采集植物全株標本,拍攝相關影像資料,觀察鐵線蓮屬植物的種類、受害樹種、危害特征、自然分布狀況和生境等。
2.1 基本情況 鐵線蓮屬植物全世界約有300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少數(shù)分布于寒帶地區(qū)。我國約有108種,全國各地都有分布,以云南和四川為核心分布區(qū)且種類最多。青海省記載鐵線蓮屬植物11種(包括變種),全省均有分布,甘青鐵線蓮Clematistangutica(Maxim.) Korsh分布最為廣泛[4-6]。
2.2 危害種類形態(tài)特征和分布
2.2.1 甘青鐵線蓮(唐古特鐵線蓮) 莖具棱。葉對生,1回羽狀復葉;葉片淺裂、深裂或全裂,卵狀長圓形、狹長圓形或披針形,先端鈍,有短尖頭,基部楔形,邊緣有不整齊缺刻狀鋸齒。花單生,有時為單聚傘花序,萼片4枚,狹卵形、橢圓狀長圓形,黃色外面帶紫色,先端漸尖或急尖?;ㄆ?—9月[4-6]。
分布于我國陜西、甘肅南部和東部、青海、新疆、四川西部、西藏等地。青海省內(nèi)廣泛分布。生于林下、疏林中,河邊、湖濱、山坡、灌叢、林緣、河灘(圖1)。
圖1 甘青鐵線蓮危害肋果沙棘 (海西州天峻縣)
2.2.2 長花鐵線蓮C.rehderianaCraib 莖六棱形,淡黃綠色或微帶紫紅色。1~2回羽狀復葉,小葉片寬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頂端鈍尖,基部心形、截形或楔形,邊緣3裂。聚傘圓錐花序腋生,苞片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全緣或有時3裂;花萼鐘狀,頂端微反卷;萼片4枚,淡黃色,長方橢圓形或窄卵形?;ㄆ?—8月[4-6]。
分布于我國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青海南部、西藏東部。青海省內(nèi)分布在玉樹州的囊謙縣、玉樹、果洛州班瑪縣、久治縣、瑪沁、同仁、貴南、大通、樂都等地。生于河灘、陽坡、溝邊及林邊灌叢中(圖2)。
圖2 長花鐵線蓮危害祁連園柏 (玉樹州囊謙縣)
2.2.3 黃花鐵線蓮C.intricataBunge 葉對生,全緣或羽狀復葉;花單生或排成圓錐花序;萼片4~5枚;花瓣缺。二回三出復葉;小葉片常2~3全裂、深裂、淺裂,裂片全緣或有鋸齒。花黃色,單生或為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萼片4枚,斜上展,花萼鐘狀?;ㄆ?—7月[4-6]。
分布于我國甘肅南部、陜西、華北、遼寧等地區(qū)。青海省內(nèi)分布在瑪多、尖扎、澤庫、湟中、循化、門源、都蘭等地。生于林緣、灌叢中、河谷邊、山坡草地、路旁(圖3)。
圖3 黃花鐵線蓮危害野生枸杞 (都蘭縣巴隆鄉(xiāng))
2.3 發(fā)生與危害
2.3.1 危害林木種類 3種鐵線蓮植物在天然林區(qū)、人工林、行道樹、苗圃等地散生或成片發(fā)生。經(jīng)調(diào)查,長花鐵線蓮主要在三江源天然林區(qū)發(fā)生危害,受害植物主要為云杉屬Picea和圓柏屬Sabina的林木;黃花鐵線蓮主要在柴達木盆地發(fā)生危害,主要危害野生黑果枸杞Lyciumruthenicum、紅果枸杞Lyciumchinenses和白刺Nitrariatangutorum等;甘青鐵線蓮分布廣,危害林木種類多,對云杉Piceaasperata、柏樹Cupressusfunebris、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水柏枝Myricariagermanica、山生柳Salixoritrepha等多種林木均可造成危害。
2.3.2 危害情況 2010年青海省林業(yè)有害植物普查統(tǒng)計,全省鐵線蓮屬植物分布發(fā)生面積達12 866.7 hm2,其中中度發(fā)生面積僅為19.7 hm2,發(fā)生地點在果洛州班瑪縣、海北州海晏縣、祁連縣和剛察4個縣。2013—2015年,青海省都蘭縣巴隆鄉(xiāng)黑果枸杞等珍稀野生荒漠灌木林發(fā)生黃花鐵線蓮植物危害,發(fā)生危害面積266.7 hm2,被害株率高達90%以上,大量的枝條纏繞、攀附在植物上,甚至有枝條直接侵入到寄主的枝條中吸收營養(yǎng),嚴重影響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長,造成林木長勢極度衰弱,嚴重時直接導致死亡,不僅影響林木健康生長,而且影響產(chǎn)果量和果品品質(zhì),對野生枸杞經(jīng)濟林產(chǎn)業(yè)發(fā)展造成重大影響。天峻縣塊爾瑪鄉(xiāng)鹿場2008年發(fā)現(xiàn)甘青鐵線蓮零星發(fā)生,至2017年受害面積已達200 hm2,被害株率高達75%以上,致使生態(tài)環(huán)境極度脆弱的荒漠珍稀植物肋果沙棘灌木林大量衰弱死亡。玉樹、果洛三江源區(qū)長花鐵線蓮在林區(qū)林緣和河邊的植物上已形成一定危害,有逐漸擴散蔓延趨勢。
鐵線蓮屬植物在青海省的發(fā)生面積已達14 000 hm2,其中,中度以上發(fā)生面積已達500 hm2,發(fā)生危害地點已由2010年的4個縣擴大到目前的10個地區(qū),擴散蔓延速度較快。
鐵線蓮屬植物生長較快,由于危害植物分布相對集中,自身可通過根蘗、種子隨風、氣流飄散等進行自然傳播,傳播距離較遠,范圍較廣,擴散蔓延較快,且入侵并定殖的隨機性較大,其分布往往呈單株散生或片狀。入侵林地后,占據(jù)植物生存空間,與林木爭奪水分和養(yǎng)分,致使寄主生長量減少,其枝干包圍、纏繞,甚至覆蓋整個植物,導致林木提早落葉、落果,枝條干枯最終衰弱死亡。
3.1 加強監(jiān)測和全面調(diào)查 將鐵線蓮屬植物納入到有害植物監(jiān)測和防治范圍中,對該類植物進行詳細調(diào)查,對危害輕度及其以下的區(qū)域開展定期調(diào)查,每隔3 a開展1次踏查,掌握有害植物發(fā)生發(fā)展動態(tài),預防危害加重;對已造成危害的種類作為主防對象采取果斷措施及時進行除治,以防進一步擴散蔓延造成更大危害。
3.2 采用人工修剪或拔除方法進行防治 3種鐵線蓮均為多年生藤本或草本植物,可采取人工修剪、拔除措施進行清除,清除時間最好在果實成熟前,以防種子擴散造成新的生長和危害。2012—2014年,海西州都蘭縣連續(xù)3 a采用人工修枝方法防治黃花鐵線蓮866.7 hm2,清除了大量鐵線蓮,有效遏制了其嚴重危害。
3.3 合理利用變害為寶 鐵線蓮屬的許多種類可藥用或作土農(nóng)藥原料;多種植物花色鮮艷,為垂直綠化重要材料,藤本類往往作為布景墻垣、棚架、陽臺、門廊用,直立灌木類可點綴假山、花卉園或作切花,可加以合理利用和開發(fā)。
鐵線蓮屬植物近年來在青海省局部地區(qū)引起嚴重危害,已成為青海省重要的有害植物種類。國內(nèi)還沒有鐵線蓮屬植物危害林木的案例報道。這些對林木可造成嚴重危害的植物還沒有被納入到有害植物范圍中來,但從調(diào)查和實際情況看,甘青鐵線蓮等3種鐵線蓮屬植物在青海已造成一定危害,其危害性應得到重視,以防微杜漸,使之在未引發(fā)大規(guī)模發(fā)生前得到清理和除治。
鐵線蓮屬植物從入侵到形成危害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不易引起人們的重視,但其危害性不容忽視。盡管該類植物有美化家園、入藥等功效,但它們繁殖力強、結(jié)構完善,能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可通過根、莖纏繞、攀附占據(jù)林木生存空間甚至枝條侵入受害林木枝條等多種方式爭奪營養(yǎng)致使受害林木逐漸衰弱死亡,是林木健康生長的隱患。
劉立波、蔡正旺 等對昆明地區(qū)鐵線蓮屬植物常見病蟲害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枯萎病、白粉病、蚜蟲、潛葉蠅和紅蜘蛛是該植物的主要病蟲害,銹病、粉虱、象鼻蟲等也能對其造成一定危害[7-8],對其生物防治的研究有待深入進行。青海發(fā)生危害的3種鐵線蓮屬植物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病蟲害,在生產(chǎn)實際中以人工修剪、拔除的方法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