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黃土坎鎮(zhèn)中心小學 王 晶
現(xiàn)今教育包括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接受最多、最持久的教育。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大部分時間其實是在家庭中度過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終與家庭小集體有密切的聯(lián)系。學校教育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而家庭教育不同于學校教育的重要之處在于,學校是一個負責傳授學業(yè)知識以及做人道理的教育機構,而家庭教育取決于家長是否自覺以及是否有能教育好的能力。所以有人說,家庭教育決定著人生的起點,影響著人生的方向以及軌跡,我想是有道理的。
家給孩子留下的印象應該是是溫暖的,是幸福的。長輩們都很關心她、深愛著他。當然,有的家庭對孩子的放縱和寵愛,使孩子認為家是我說什么,我想要什么,就要滿足我什么,這便是關愛演變成溺愛的結果。用嚴要有度,愛卻不溺,循循善誘,因勢利導等正確的教育方式,去引導孩子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以及個性品質。而個性的可變性又決定了個性是可以培養(yǎng)的,這就為家長對孩子個性及性格形成教育提供前提。
一個沒有不良習慣的家庭,家庭也就給孩子創(chuàng)設了一個積極向上的生活環(huán)境,孩子再這樣的環(huán)境中才會健康學習、生活,快樂成長。由于,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大都是呵護備至,把子女視為掌上明珠。常有這樣的情況在我們身邊發(fā)生,當孩子拿起小勺自己進餐時,家長擔心他因此會把衣服弄臟,而一勺勺喂給他吃;當孩子找不到某件物品時,家長擔心他會把房間翻得不整潔,而放下手頭忙的工作去幫他找;當孩子想自己洗手帕時,家長擔心孩子洗不干凈,而自己代勞……孩子在這樣過分的保護下慢慢地失去了嘗試新事物的勇氣,養(yǎng)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對大人也會越來越依賴。
溺愛孩子是很多家長的誤區(qū),也容易把孩子引向一個錯誤的方向。被長期溺愛的孩子會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體諒別人。特別是他們習慣家長的某種付出,一旦父母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他會仇恨家人,甚至更嚴重的打擊報復,也就是為什么會有打罵父母的現(xiàn)象發(fā)生。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是要把握好愛的尺度和原則,不要過于溺愛。多讓孩子參加社會實踐,也可適當?shù)剡M行挫折教育,來提高孩子的獨立能力。
為孩子創(chuàng)設有力的環(huán)境至關重要。在孩子學習或作業(yè)時,長輩不喧嘩、不利于孩子的話不說、不看電視、不利于孩子成長的事不做;堅持讓孩子學一點課外知識,如堅持讓她學習某種他喜歡的特長、從幼兒起每天聽英語磁帶…
家庭環(huán)境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出生最先接觸的人就是父母,父母的心理思想態(tài)度、行為舉止習慣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家長是孩子們特殊的老師,家庭是孩子們特殊的課堂。孩子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性格的形成,都與家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lián)。但是現(xiàn)今的家長有部分也對孩子的教育完全放手,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萬事大吉。因此我想說,孩子是家長一個人的孩子,而老師是一個班的家長。一個孩子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言談舉止大部分來源于父母。而與孩子接觸最長久的也是父母,孩子處于的最多的環(huán)境是家庭,當然,孩子接受的最多的教育必然是家庭教育。
父母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影響孩子的成長。現(xiàn)在的父母大多忙于掙錢,為自己的孩子提供一個好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會忽略了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某廣告公司員工白女士是個工作忙人,回家又要做家務,因此很少與孩子交流。偶爾有點時間,她也只是簡單尋問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而很少問及與學習成績無關的事。時間長了,兒子也不愿將心事告訴媽媽。相信不少家長還有這樣的苦惱,試想孩子為什么不愿意與父母分享,是因為疏遠。少部分父母可能簡單的認為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有最先進的學習工具就是對教育的投資,其實不然,白女士的例子讓我不禁想到,如果家長每天都要抽出一點時間來,多關心孩子,注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變化。認真傾聽孩子的話,和孩子平等地進行對話將會讓孩子非常找到自信,他們遇事時也就會愿意向父母傾訴了?,F(xiàn)今也有不少家長因忙于工作無暇和孩子溝通交流或不在孩子身邊的家長,也要找到合適的方法盡可能多的與孩子交流,在網(wǎng)絡和通訊設施如此現(xiàn)代化的現(xiàn)今社會,比如可通過發(fā)手機短信或者視頻的方式和孩子進行交流。
家長不注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一味地用孩子不喜歡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孩子,這會讓孩子產(chǎn)生反感,甚至拒絕與家長交流,教育就無法進行。因此,家長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須懂得溝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榜樣的作用。在孩子們認識著世界的時候,在他的眼中最常見到的是父母。在家庭中父母好的與不好的習慣都深深影響著孩子,這種耳濡目染的教育比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有用得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習慣時刻影響著孩子,父母也是可作為孩子模仿的對象。因此,家長要嚴格要求自己,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出現(xiàn)不良的言行舉止,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樹立榜樣。不少家長在從嚴要求孩子的同時,缺乏對自己的嚴格要求,甚至禁止孩子做的,卻是他們自己所喜好的。
另外,還要敢于在孩子面前認錯。有的家長認為認錯就是降低身份,降低威信。所以不愿意認錯,而這種想法是愚蠢的,是會失信于孩子的。而孩子也會學習父母這種不誠實,不誠信的行為。因此,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做好孩子的“啟蒙教師”。所以,父母必須成為孩子們的良師益友,為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成一長環(huán)境,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和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孩子們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良好人格的形成。
孩子的教育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也不是一個人能夠承擔的責任。家庭教育對孩子習慣的養(yǎng)成、學習態(tài)度以及學習成績都有著重大的促進作用。孩子的成長與家庭的環(huán)境和家長的教育有著極其重要的關系。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使孩子更好地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和習慣,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素質,讓我們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健康的成長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