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紫燕
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時,我們會把“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放在其中,同時會將其作為教學重點。由此可見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從古至今,朗讀都是語文教師的慣用技法,可對于小學生來說,理解水平本來就較低,這“讀書百遍”,真的能“其義自現(xiàn)”嗎?在現(xiàn)實中,這一技法的運用往往只存于表面功夫,而缺少其后的“精思”。
一、冠冕堂皇的表象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對文本朗讀的重視,無疑是在呼吁我們找回傳統(tǒng)的語文,這對當今的教師來說是一種教學的需要,評價有效課堂教學的一種手段。現(xiàn)在的教師在課堂中采用了新穎的朗讀方法,使教學方法富有新意,符合“新課標”的要求,然而朗讀的功效卻被忽視了。于是乎,朗讀成了一種裝飾,戴著“新課標”的帽子,很氣派。然而,事實又是如何呢?
(一)裝腔作勢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階段語文學習的首要任務,其中朗讀習慣尤為重要。因此,課堂上都不乏“書聲瑯瑯”,即不同的班級有各自的特殊腔調(diào)。旁觀者還以為聲勢浩大,學習氛圍濃厚,殊不知,這只是在“裝腔作勢”,學生如“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啊!
教師要求學生拿到新課首先就是反復讀,一直讀到會背,不管文章是否要求背誦。假如我們的學生長期在這種機械朗讀中學習,那最后只做到了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而并無感情可言。
(二)無視規(guī)律
什么是朗讀的基本規(guī)律?張頌先生在她的專著《朗讀學》一書中這樣說:“理解是基礎,目的是統(tǒng)帥,感受是關鍵;感情要運動,聲音要變化,狀態(tài)要自如?!贝蟛糠纸處熢诶首x前的指導僅僅是幾個生字一念,就讓學生朗讀課文,殊不知水平有限的小學生并沒有理解文章。結果,語句停頓錯誤、內(nèi)容讀不清、強調(diào)的重點不明等問題,都暴露在眼前了。書讀了百遍,不學,其義能自見嗎?在學習中,朗讀者將所學內(nèi)化成自己的情感體驗就必須經(jīng)過理解、感悟和思想感情的運動,如不能充分內(nèi)化是不可能有“形之于聲”的外化表達的,更別談理解其含義了。
二、溯其本追其源
什么是朗讀?所謂朗讀就是將書本上的文字轉(zhuǎn)化為清晰響亮的語言。特級教師余映潮先生認為:朗讀是充滿詩意的文學活動,是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認知文字,感受詞句間的聲律,從而體會詞句、領會思想感情,品味意境,進而發(fā)展其語感的、充滿情致的實踐活動。
(一)體味情感
朗讀的第一本意是體會文章情感。學習一篇文章,其基本要求就是能夠感悟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生通過抓住關鍵詞句、品味語意語境、朗讀等有效途徑對文章進行體會和把握,從而更有效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閱讀時,我們要抓住作品的節(jié)奏感,以此進人文本所展現(xiàn)的情境,走進作者的世界,感受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
(二)培養(yǎng)語感
朗讀的第二本意是培養(yǎng)語感。語言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是靠語言感知能力,而不是靠掌握語言規(guī)則。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寫作的初步訓練就是造句仿句,反復朗讀名家作品就是模仿典范語言,對其寫作運用的語言規(guī)則進行感知,培養(yǎng)良好語感,久而久之,模仿造句,小學生也可以做到信手拈來。
(三)實現(xiàn)通感
朗讀的第三本意是讓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通感”。朗讀不僅是對語言能力的訓練,更是對思維能力的訓練,有了良好的語感,思維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三、充滿詩意的朗讀
成功的朗讀教學課必定是層次細膩分明,過程生動有趣,形式活潑靈動的。反之,缺少朗讀的語文課只是“課”,它不能算是一堂精彩的語文課。如果只是一味地讓學生讀,而沒有進行有效的朗讀指導,那么,這堂課同樣也缺失了訓練的力度與美感。下面分四個要點來說明閱讀的過程。
(一)美美地聽
朗讀的第一步是要學會“聽”,教師精彩的范讀不僅可以為小學生的普通話正音,且能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興趣,喚起學生的感情。范讀能給學生傳遞教師對文本的感悟。范讀時老師的語音語調(diào)都能夠表達出的文本鮮明的愛憎和情感趨向,深深地打動學生,使他們在思想上和文本產(chǎn)生共鳴。
(二)美美地讀
葉圣陶把有感情地朗讀稱為“美讀”,但要真正做到“美讀”卻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么如何才能使其達成效果,需要具體方法的指導,過程如下:
1.請同學自讀
第一遍:從整體感受文本,注意語音。
第二遍:通過關鍵語句用心體會思想情感,注意語速。
第三遍:深入文本人情人境,注意語氣。
2.一起感受與表達
第一,先試讀首尾兩段。
第二,在輕音樂中朗讀。
這個誦讀訓練的過程以“聽讀”為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穩(wěn)中求發(fā)展,要求具體,一步一步地撥動著學生心弦,激起朗讀的興趣。教學中,教師利用與文本相匹配的圖片或視頻,插人柔美舒緩的音樂,更能使整個教學過程都沉浸在美感的朗讀里。
(三)美美地品
為什么說實用有效的閱讀訓練形式是“朗讀”呢?這是因為,教師在進行朗讀教學時一定會緊扣文本,關注課文內(nèi)容的誦讀與品析。教師在教的過程中把重點放在學生的閱讀感受、品味以及欣賞等實踐活動中去,以此達到預期的“朗讀”效果?!懊烂赖仄贰痹谧x的基礎上結合“品”,這樣,朗讀就能夠在訓練樂感與訓練閱讀能力方面起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美美地說
說是朗讀的最后一個階段,是一種文字的輸出,學生能夠用規(guī)范的語言有感情地表達自己的“體味”,這才是朗讀的最佳效果。同學們在品讀過后產(chǎn)生了自己的感受,可以美美地說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并能說出喜歡的理由,同時通過朗讀將其展現(xiàn)。當大家都蠢蠢欲動的時候,課堂氣氛頓時就被調(diào)動起來了,激發(fā)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這種美美地說怎會惹人生厭呢?
如果語文課沒有朗讀,那么這堂課是失敗的,缺少了語言文字的美。朗讀教學這一手段非常重要,我們應該將其貫穿于語文課的全過程,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熱點和亮點,成為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切入點。當然,朗讀也并不是語文教學的全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領會文本意義。只有講讀結合,才能真正意義上地做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