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川琪
(重慶大學,重慶 401331)
此書按照主題,將這25篇文章分為了4個部分。第一部分共有5篇文章,其主旨均為跨文化交際能力。第一篇文章認為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也是語言教育的任務之一,而非一個單獨的目標。第二篇文章敘述了精通英語的印度酒店雇員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顧客間的溝通誤解,然后對這些誤解進行了分類,最后通過角色扮演來觀察雇員們的交際策略。第三篇和第四篇都關于希臘KPG考試。其中第三篇探討了測試任務對測試者策略選擇以及測試表現(xiàn)的影響。第四篇討論了與應試者熟知文化相關的文本和關于普遍內容的文本,哪個更公平。作者指出以國際標準來看十分公平的考試在特定文化中未必公平,因此強調開發(fā)考試時,考慮特定文化的必要性。第五篇文章揭示了英語作為通用語言對歐洲語言多樣性的消極影響,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歐洲多語制的建議。
第二部分由8篇文章組成,主要研究移民現(xiàn)象和國際流動性對語言學習的啟示。第六篇文章回顧了根據日本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修改“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CEFR而得到的CEFR-J的發(fā)展。第七篇文章考查了年幼的移民學生在學習用二語授課的課程時,需要達到的最低語言水平,呼吁中小學教育系統(tǒng)將移民學生面臨的挑戰(zhàn)納入考慮。第八篇文章提出了一些促進除英、法外的其他語言在加拿大發(fā)展的措施,如建立電子文檔來鼓勵學習土著語言。第九篇文章介紹了一個意大利項目PL 2000在10年間的發(fā)展及其影響,同時強調了對大規(guī)模項目進行回顧和再次監(jiān)管的必要性。第十和十一篇文章分別結合了意大利和葡萄牙的實際情況,對取得國家居住權是否應以參加語言考試為前提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都指出國家在制定相關政策時,需要考慮到移民語言使用的現(xiàn)實,并且開發(fā)出適合多語語境的參考框架。本部分的最后兩篇文章都討論了如何制定MCP的問題,通過比較選出了最優(yōu)的制定方法。
第三部分的研究重心為教師能力和教師測評素養(yǎng)。第十四篇文章驗證了用于描述教師能力的EPG的有效性,并且證明了教師使用EPG進行自測的積極意義。第十五篇文章論證了教師直接參與高風險考試的開發(fā)與實施有利于教學以及建設更公平的測試系統(tǒng)的觀點。第十六篇文章關注學術英語教師的測評素養(yǎng),并列出了一些提升測評素養(yǎng)需要采取的行動。第十七篇文章通過考察日本TEEs考試的試講環(huán)節(jié),發(fā)現(xiàn)不同評分者對評分標準的理解不同,導致評分的嚴格程度不同,故此強調試評環(huán)節(jié)及評分者培訓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關注測試的質量、效度和公平性。第十八篇文章首先闡述了目前亞洲的EFL考試的特點及其所遇到的挑戰(zhàn),然后論述了保證測試質量和公平性的方法,最后對其發(fā)展做出了積極展望。接下來的兩篇文章都關于漢語拼音考試(HSK)。第十九篇文章考察了泰國學生處理中文考題的心理過程,常選用的信息類型和考試策略,以及這些選擇與其語言水平的關系。第二十篇文章列出了HSK改革的積極和消極反撥效應。第二十一篇介紹了西班牙的OPENPAU項目。該項目使用了低價技術測試學生口語,并因此促進了考生間的互動和教師的培訓,最終達到了提高口語水平的目的。第二十二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使用MFRM對評分者進行監(jiān)督,以提高意大利語考試評分質量的項目。第二十三篇文章比較了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的質量,以探討哪種配對方式能夠產生更好的語用效果。第二十四篇文章以本族語者與否,口語水平,和母語種類為變量考察了不同F(xiàn)BL考官的評分表現(xiàn)。最后一篇論文關注有學習障礙的考生,研究了不同長度、類型和語言的文本對他們使用聲音合成器的影響。
縱觀全書,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色。
首先本書集合了來自16個國家的作者的研究成果,并且大多數研究都是在作者各自的本土語境上實施的,因此此書涵蓋內容極其廣泛。研究對象既有中國大陸的HSK,日本的TEEs,又有臺灣的GEPT,希臘的KPG,為不了解這些非國際性考試的研究者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和比較的可能,同時也呼應了本書以及第五屆國際會議的主題——多語制。再者,該書涉及到多種多樣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有通過角色扮演收集數據的,有通過有聲思維的,還有通過訪談的,有從教師角度出發(fā)的研究,也有從評分者角度切入的研究,還有從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探討的研究,這些都為語言測試和多語制研究的相關人員提供了思維上的啟發(fā)和研究上的借鑒依據。
本書既包含論說作者觀點的文章,如第一篇文章探討了跨文化能力與語言教育的關系,第五篇闡釋了歐洲語言多樣性問題,第六篇描述了CEFR-J的發(fā)展歷程等等,又囊括了從具體的實驗中得出結論的實證研究,如第二篇考察職員交際策略的角色扮演實驗,第十九篇研究泰國學生處理中文詞匯題時心理過程的實驗,還有第二十五篇分析患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使用聲音合成器的實驗等等。本書將這兩方面的研究合理地結合在了一起,既有邏輯的現(xiàn)象分析,又有實驗的趣味性,對讀者的理解產生了促進作用。
當然本書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缺乏針對聽力的相關研究,作為四項語言技能之一的聽力,理應得到與閱讀、寫作和口語等同的重視。其次個別部分的結構劃分令人困惑,比如第十七篇討論考試公平性的文章卻因為研究的是教師需要參加的考試,就將其歸類在第三部分關于教師能力和測評素養(yǎng)中。再比如第九篇介紹意大利PL2000,并強調再次監(jiān)控大規(guī)模項目的必要性的文章,在筆者看來與社會流動性和移民現(xiàn)象并無直接聯(lián)系,不知為何被歸類于第二部分。再者,第五篇文章全文以法語撰寫,但并未附上英文譯文,這對于法語水平有限但對這篇文章非常感興趣的讀者來說未嘗不是一種遺憾。最后,個別頁面存在印刷或是語法錯誤,如第十頁的a key a challenge應為a key challenge.然而這些不足并不能掩蓋本書的積極意義,總的來說,本書是一本值得推薦且適合群體廣泛的不可多得的好書。
參考文獻
[1]白麗梅.《外語學習、教學和測試中的語用學研究》評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6):475-477.
[2]陳穎.《語言測試與效度研究——基于證據的方法》評介[J].外語界,2008(2):93-96.
[3]辜向東,孟磊.《構念評測:劍橋英語測試百年史》述評[J].外語測試與教學,2015(4):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