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智
(吉林省龍井市社會保險事業(yè)管理局,吉林龍井 133400)
義務教育是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強制性國民教育,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義務教育,不得以任何理由無故輟學。義務教育既是每一個公民的權力,也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義務教育最早起源于德國,由馬丁·路德提出,逐漸蔓延至歐美國家,清朝末年傳入我國,經過一百多年的發(fā)展,義務教育體系在我國日趨成熟、穩(wěn)定,但同時也暴露出一些新的問題,亟待解決。
所謂義務教育資源配置,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義務教育目標,根據義務教育對各種教育資源在質與量及其他屬性等方面的需求和教育資源本身的性質特點及其相互關系,在學校之間和學校內部進行教育資源的分配與利用,目的是實現(xiàn)義務教育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獲得義務教育產出的最大化。
教育資源投入達到一定規(guī)模,生均教育經費指數①達到一定指標是教育工作正常運行的有力保證,義務教育更是如此。與發(fā)達國家相比,當前我國義務教育資源投入仍然相對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政府投入不足、學校投入不足、社會投入不足等方面。政府投入不足,導致一些學校沒有資金來源,不能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提供良好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學校投入不足主要表現(xiàn)為目前一些學校沒有“資源盡其用”,把寶貴的教育經費花在不該花的地方,社會投入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社會各界對義務教育的關心度不夠,對義務教育的資源短缺問題沒有及時伸出援手,對義務教育資源的分配沒有起到應有的監(jiān)督作用。
義務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地區(qū)義務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城鄉(xiāng)義務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校際義務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校內義務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首先,地區(qū)方面,東部沿海地區(qū)在地理區(qū)位上占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因此,其義務教育資源也較其他地區(qū)豐富,而中、西部地區(qū),由于歷史、文化、經濟、社會以及交通等主客觀因素的存在,導致其義務教育資源相對不足。其次,城鄉(xiāng)方面,由于城市獲取信息的渠道比農村多,獲取信息的速度比農村快,使得城市在義務教育師資資源、教輔材料資源、課后培訓資源等方面普遍比農村好;而目前由于大量農民進城務工,留在農村上學的學生越來越少,使得一些農村學校生源不足,只能采取并校措施,導致一些校舍荒蕪,一些教育資源被浪費,而并校后的學校教育資源依然不足,師資力量短缺,特別是外語、計算機等實用基礎學科的師資力量得不到有效的補充。
目前,一些中小學不斷擴大學校規(guī)模,導致教育資源過度分散化、教育資源配置效率低下,而高等院校的擴招也影響了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效率。高校擴招使得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政績”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高校擴建上,而忽略了義務教育的建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在“搶奪”義務教育的資源③。
義務教育資源配置需要一套科學、合理的分配標準,來作為教育資源分配過程的法律依據。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作為分配標準,很容易導致不公平的分配現(xiàn)象發(fā)生。國家或地方出臺的標準,應根據我國具體國情或地方具體情況來出,避免華而不實、流于形式。要讓偏遠地區(qū)和弱勢群體都能享受到先進的教育資源,要讓教育資源盡可能公平地惠及每一個公民,且盡量減少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的發(fā)生。
但法律法規(guī)是靈活的,有些時候可以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而定。例如對于城鄉(xiāng)義務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可以將一些教育資源適當向農村“傾斜”,而對于城市冗余的教育資源則應當加以合理利用,如一些不用的教輔材料、教具、文具等可以捐贈給農村學校,另外,國家或地方出臺的標準,可以強制要求城市的學校為農村的學生留一定的名額,讓農村學生可以自考進入城市的學校。
首先,加強對義務教育硬件設施的建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學生創(chuàng)建最舒適、最美好的學習環(huán)境,包括教室、宿舍、食堂、圖書館、實驗室、操場等的建設,為學生建設最寬敞的教室、最舒適的宿舍、最干凈的食堂、最智慧的圖書館、最先進的實驗室,讓學生能夠安心、放心地學習。第二,加強義務教育師資力量建設。引進先進的師資力量,提高義務教育師資的整體學歷水平,對原有不合理的師資隊伍進行整改。第三,加強義務教育階段的校園文化建設。學校可以經常舉辦一些文體活動,將學生從“書山”“題海”中解放出來,豐富學生的心靈和課余生活,培養(yǎng)中小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愛好,讓未成年的孩子們健康成長。
政府可以成立義務教育資源分配監(jiān)督管理機構,專門分管義務教育資源分配領域。學校內部也可以成立教育資源分配監(jiān)督小組,監(jiān)督學校內部各部門、各學科之間教育資源分配的透明性、科學性和合理性以及合法性。當發(fā)現(xiàn)教育資源分配不公或教育資源分配存在違法亂紀現(xiàn)象時,負責義務教育資源分配監(jiān)督的部門或人員,應及時進行處理或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將義務教育資源配置出現(xiàn)的隱患扼殺在搖籃中,并將監(jiān)督的效能發(fā)揮到最大。
目前,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效率普遍偏低,主要是因為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流程復雜、方法老化,導致一些教育資源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甚至被浪費,成為冗余的教育資源,而需要這些“冗余資源”的人又沒辦法利用這些資源。因此,應當不斷優(yōu)化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流程和手段,讓義務教育資源配置得到最優(yōu)化,達到資源共享、攜手雙贏的效果,如此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效率也會大大提高。減少不必要的程序,讓教育資源經過最少的環(huán)節(jié)就能夠到達需要它的人的手中,既減少人力物力,也縮短資源投入使用的周期。利用最先進、最前沿的技術手段,讓教育資源第一時間到達需要者的手中,這應該成為未來教育資源配置的發(fā)展趨勢。
教育資源也存在“搶奪”現(xiàn)象,并非資源分配完就可以,有時候還會發(fā)生資源的二次分配。因此,義務教育資源配置必須具備一定的保障制度來支撐,使其在一定時間內不會發(fā)生改變,使需要它的人在一定期限內能完全擁有它。如農村地區(qū)師資短缺的問題,政府可以出臺政策,強制一首學校需要多少老師,這些老師的學歷水平和個人業(yè)務水準應該達到什么要求,只有這樣一些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才能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李玲,陶蕾.我國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效率評價及分析——基于DEA-Tobit模型[J].中國教育學刊,2015(4):53-58.
[2]張亞楠.城鄉(xiāng)義務教育物力資源配置失衡及對策研究[D].河北大學,2014.
[3]姚永強.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方式轉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
[4]張傳萍.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標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
[5]薛嘉春.區(qū)域基礎教育資源整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