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棋東
摘 要:移動微視頻在課程中存在分散無序、淺層整合、聚合度低等問題,通過引入知識元和微視頻元對課程進行重構,提高知識獲取效率。文章在介紹知識元概念與特征、設計組織流程的基礎上,設計基于知識元的微視頻深度聚合模型,并從深度聚合的前提、基礎、重點以及目的四個方面分析其原理,最后以《影視后期特效合成》為例,介紹知識元和微視頻元深度聚合的功能實現(xiàn)。實踐表明,基于知識元深度聚合的微視頻課程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建構。
關鍵詞:知識元;微視頻;深度聚合;職業(yè)教育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8)04-0032-04
移動學習具有高便捷性、高可用性和微型化的特點,是非正式學習與終身學習的一種主要形式。微視頻作為移動學習的重要載體,能夠快速地為學生在豐富的知識資源中提取出精華部分,對知識的闡述直接且深刻。然而,由于缺乏良好的描述結構和組織模式,微視頻分散無序、淺層整合、聚合度低,使學生淹沒在巨大的“信息海洋”中,承受著“信息爆炸”和“知識匱乏”的雙重尷尬 [1]。為了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效率,減少查找瑣碎知識的時間,引入知識元和微視頻元對課程進行重構,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形成有序、深層聚合的知識結構,實現(xiàn)知識增值。
一、知識元內(nèi)涵分析
1.知識元的概念特征:四種顯著特征
知識元的概念最早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由美國情報學家佛拉基米爾·斯拉麥卡(V.Slamecka)教授提出,他認為知識控制單元將深化到文獻中的數(shù)據(jù)、公式、事實、結論等最小獨立的知識元[2]。后來,知識元的概念在圖書與情報領域、突發(fā)事件領域與教育領域不斷得到發(fā)展和演繹。在國內(nèi),溫有奎等提出鏈接理論,認為“知識元是組成知識結構的最小單元”[3],文庭孝等認為“知識元是對知識進行獨立、自由、有效地識別、處理及組合的基本知識單元”[4],楊選輝等認為“知識元是用于組成教學知識點的知識單元”[5],劉新等認為“知識元是能夠完整描述并準確表達知識內(nèi)涵與外延的相對獨立的知識單元”[6]等。迄今為止,知識元尚未有統(tǒng)一的內(nèi)涵界定,但對于知識元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憑借其完整性、獨立性、結構性、鏈接性的顯著特征得到普遍認可。
所謂完整性,是指一個知識元在邏輯上對某個知識點的描述是完整的,可以表達一個完整的定義、技巧、事實等;所謂獨立性,是指知識元可以獨立地對知識進行描述,獨立地為人們所檢索和利用;所謂結構性,是指不同類型的知識元可以有不同的結構,相互之間通過不同的組合與排列構成不同的知識單元;所謂鏈接性,是指在整個知識系統(tǒng)中,知識元與知識元之間存在關系,可以通過向?qū)畔?,對知識元進行鏈接。
2.知識元的設計組織流程:四步構建流程
知識元的設計組織需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范,學者們在此基礎上都有自己的見解。如關于“三層構建法”,楊選輝等認為是知識元的抽取、知識元標引、知識元鏈接[5],姜永常等認為是知識元抽取、知識元分類與標引、知識元庫和知識倉庫構建[7];關于“四層構建法”,陶善菊等認為是獲取數(shù)據(jù)源、建立知識元庫、構建學科資源庫、設計應用平臺[8],高國偉等認為是獲取泛在化數(shù)據(jù)、維持知識庫模型的技術保障、知識元的管理和處理、促進用戶的知識創(chuàng)新[9]。本文結合職業(yè)教育移動學習資源中知識元的應用特點,提出如圖1所示的四步構建流程。
第一步,明確對象。在設計組織知識元前,通過理解課程的教學目標、能力要求、學習過程等要素,分析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特征和能力水平,明確知識元對學生移動學習所起的作用,以此作為設計知識元的前提條件。
第二步,知識元抽取與標引。根據(jù)課程的標準和計劃確定知識樹,再從知識樹中分離出知識元,并根據(jù)描述信息的相關屬性和導航信息對知識元進行劃分;以知識元為基本的標引單位,構建標引規(guī)則,內(nèi)部標引知識元名稱、屬性、描述等要素,外部標引知識元之間的關系,最后使用數(shù)據(jù)庫技術,封裝建立知識元庫。
第三步,知識元鏈接。知識元的鏈接是對課程知識網(wǎng)絡的顆?;瓦M一步的理解,任何一個知識元都不是孤立的,相互間都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知識元與知識元之間的鏈接直接構成整個知識網(wǎng)。如圖2所示。
第四步,知識元表征。相關聯(lián)的知識元組合形成資源節(jié)點,資源節(jié)點可通過原始性相關、擴展性相關以及發(fā)現(xiàn)性相關等屬性,并以其中一種向?qū)畔㈡溄悠饋怼H鐖D3所示。
二、基于知識元的微視頻深度聚合模型設計及其原理分析
1.基于知識元的微視頻深度聚合模型設計
隨著移動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下移動課程中微視頻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關注。然而微視頻在職業(yè)教育中廣泛應用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大多數(shù)的微視頻資源處于淺層次的混合、整合階段,較少深層次的融合、聚合。基于此,本文在職業(yè)教育微視頻課程建設中,引入知識元概念,實現(xiàn)微視頻資源的語義化聚合?;谥R元的微視頻聚合模型如圖4所示,其中,微視頻元的顏色深淺與知識元的關聯(lián)程度有關,顏色越深代表越緊密,圖中微視頻元簡稱為視頻元。
2.基于知識元的微視頻深度聚合模型原理分析
(1)微視頻資源深度聚合的前提:明確學習對象
職業(yè)教育階段學生的年齡段在15-22周歲之間,其中高職學生約為19-22周歲,中職學生約為15-18周歲。由于年齡的差異,專業(yè)的不同,他們的學習動機、認知特點有所不一,對學習過程中所提供的微視頻喜愛程度和認知程度也不盡相同。中職學生往往會認為微視頻講解過于復雜,內(nèi)容深奧,高職學生則認為微視頻講解的例子簡單、離散,沒有案例過程的完整視頻。根據(jù)以上分析,在設計職業(yè)教育微視頻課程知識元之前,需要確定學習對象,結合其認知特點和職業(yè)崗位性,把握其興趣點,提高學習樂趣。
(2)微視頻資源深度聚合的基礎:劃分知識元,聚合微視頻元endprint
資源聚合的基礎首先對課程知識元進行劃分,知識元的劃分可根據(jù)不同的知識點要素、不同的主題,如常識類知識元、技能類知識元、概念類知識元、 主題類知識元等。本文由知識元內(nèi)涵,引申出“微視頻元”概念,其概念表示與其對應知識元的相關微視頻資源。這些微視頻知識元的聚合可以形成某類微視頻知識元集合,微視頻知識元集合又可轉(zhuǎn)換為高一層次的微視頻知識元。
(3)微視頻資源深度聚合的重點:形成資源節(jié)點
知識元聚合微視頻元形成資源節(jié)點,形成新的知識元都有相關的微視頻元,微視頻元的顏色越深,表示與知識元的關聯(lián)程度越緊密,本文將微視頻資源的緊密程度分為三類,分別是原始性相關(教學基礎)、擴展性相關(教學提高)、發(fā)現(xiàn)性相關(課外提高)。所謂原始性相關,表示該微視頻資源與課程教學內(nèi)容知識點相吻合,相關度極高,例如課程內(nèi)容的技能點提到畫筆工具的使用,所對應的原始性相關微視頻就是講解畫筆工具的使用;所謂擴展性相關,表示該微視頻資源與課程教學內(nèi)容知識點有一定關聯(lián),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相關度中等;所謂發(fā)現(xiàn)性相關,表示該微視頻資源與實際課程教學內(nèi)容知識點不怎么符合,相關度較低,但是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與應用。
(4)微視頻資源深度聚合的目的:深度聚合成網(wǎng)
經(jīng)過前期的劃分知識元、聚合微視頻元、形成資源節(jié)點,微視頻資源聚合架構基本成形。需要進一步依據(jù)課程大綱、知識點、技能點、知識元及結構等要素,對所有微視頻資源進行聚合,深度聚合過程中若干微視頻知識元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修改、調(diào)換,最終形成微視頻聚合網(wǎng)。
三、知識元在微視頻課程的應用案例
1.《影視后期特效合成》微視頻資源深度聚合
(1)課程分析
《影視后期特效合成》是高職領域的一門專業(yè)核心課程,也可以作為公共選修課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理解后期特效制作流程,理解后期領域的軟件及操作使用能力,熟悉影視后期特效相關軟件的基礎知識,掌握影視剪輯、影視音視頻制作、影視特效合成等技能,使學生具備“技能專、用途寬”的特點。課程教學內(nèi)容包括六個情境項目,分別是“影視特效理論”、“影視色彩校正技術”、“影視常用特效”、“影視特效插件”、“影視摳像、跟蹤”、“影視包裝技術”。課程教學方式采取翻轉(zhuǎn)課堂形式,強調(diào)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2)知識元、微視頻元及聚合結構的劃分
《影視后期特效合成》從職業(yè)崗位性、技術特點以及認知特點出發(fā),將課程重構為6大學習情境,每個學習情境可以作為一個“鏈接”,從橫向角度來說,學習情境一到學習情境六由淺到深遞進,從縱向角度來說,每個學習情境劃分出不同的知識元。圍繞知識元,根據(jù)不同的屬性收集、整理、開發(fā)文本、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等資源,本文描述的主要是視頻屬性資源,所以形成的對應是視頻元。例如學習情境三影視常用特效,劃分分解出“云霧特效”、“文字特效”、“破碎特效”等知識元,“云霧特效”包含邊角固定、理解外掛概念、飄動的白云效果以及晨霧繚繞效果等微視頻元,微視頻元與“云霧特效”的相關緊密程度不同,顏色深淺不一樣。邊角固定、理解外掛概念的圓圈底色最深,代表著“原始性相關”,即教學基礎篇內(nèi)容;飄動的白云效果的圓圈底色顏色較淺,代表著“擴展性相關”,即教學高級篇內(nèi)容;晨霧繚繞效果的圓圈底色最淺,代表著“發(fā)現(xiàn)性相關”,即課外提高篇內(nèi)容。每個知識元可以由兩個或以上的微視頻元聚合,根據(jù)老師的建設資源的進度可適當增、減、改,如圖5所示。
(3)微視頻元深度聚合成網(wǎng)
根據(jù)課程信息、語義信息等要素對《影視后期特效合成》微視頻進行分類,最終構成微視頻資源聚合網(wǎng)。本門課程是公共專業(yè)選修課,技能要求不高,對學生的要求是掌握原始性相關(教學基礎篇)的微視頻教學內(nèi)容,例如“三維特效”知識元,學生只需要學習三維圖層、攝像機圖層以及空白圖層即可,若有學生對該課程產(chǎn)生濃厚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擴展性相關和發(fā)現(xiàn)性相關的微視頻“旋轉(zhuǎn)立方體”以及“三維光環(huán)”,當然在此之前,需要學習“攝像機系統(tǒng)”、“時間方向?qū)印钡任⒁曨l。圖5展示了課程微視頻資源聚合網(wǎng)局部內(nèi)容。
2.《影視后期特效合成》微視頻的教學實踐應用
(1)課程制作開發(fā)
基于移動端的《影視后期特效合成》課程采用了HTML5技術和Bootstrap框架,能夠較好地兼容蘋果、安卓等移動系統(tǒng),于2017年初制作完成。該課程強調(diào)自主學習為主,為保證課程體系的完整性,設置了“視頻教學”、“圖文教學”、“理論基礎”、“測試專區(qū)”、“課程實訓”、“作品賞析”、“精品素材”、“教學參考”以及“在線交流”9大模塊,如圖6的①圖所示。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進行不同模塊的學習。
本文基于知識元僅對“視頻教學”模塊開展研究。目前“視頻教學”共有6個學習情境,23個知識元,76個微視頻。其中學習情境一有5個微視頻,學習情境二有17個微視頻,學習情境三有18個微視頻,學習情境四有15個微視頻,學習情境五有12個微視頻,學習情境六有9個微視頻。按照“邊建邊用”的原則,課程日后還會根據(jù)實際情況增加學習情境和微視頻。
(2)知識元和微視頻元深度聚合的功能實現(xiàn)
鏈接引導功能:進入視頻教學模塊,可以選擇不同的學習情境進行學習,如圖6的②圖所示,選擇學習情境一則會下拉“1.1 After Effects 基礎知識”、“1.2 After Effects CS6的基本操作”兩個知識元。圖中“教學基礎篇”、“教學高級篇”、“課外提高篇”對應的是原始性相關視頻、 擴展性相關視頻、發(fā)現(xiàn)性相關視頻。例如在1.1 After Effects 基礎知識下的教學基礎篇,有2個微視頻After Effects簡介和初始化設置,也可以選擇教學高級篇或課外提高篇的視頻。endprint
聚合引導功能:在觀看微視頻的過程中,特別是教學高級篇和課外提高篇的微視頻,會有相關微視頻由微視頻元深度聚合成網(wǎng)推薦出來的。若當前學習的是教學高級篇,推薦的也是屬于其他知識元的教學高級篇,同理若是課外提高篇,推薦的也是課外提高篇的微視頻。例如圖6的③圖所示,學習“飄動的白云效果”微視頻,推薦先學習色彩校對—曲線色彩平衡、文字特效—文字抖動等微視頻;圖6的④圖所示,學習“制作電視片頭”, 推薦先學習制作簡單視頻動畫、變色的汽車等微視頻教程。
四、總結與展望
移動學習發(fā)展過程中,必定伴隨視頻資源爆發(fā)性增長,如何對學習資源從普通的淺層整合過渡到深度聚合,成為教育技術領域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引入知識元和微視頻元,將課程知識體系的知識點和微視頻深度聚合起來,從而解決分散無序、淺層整合、聚合度低的問題。本文提出了基于知識元的微視頻深度聚合模型具有普適性,這對從事課程建設的教師具有一定的理論參考意義。后續(xù)將建立評價指標體系,通過調(diào)查問卷、實驗對比等方式來驗證模型可用度,進一步完善理論體系。
參考文獻:
[1]吳林靜,劉清堂,黃景修,等.面向e-Learning的概念知識元表征模型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5(4):44-49.
[2]文庭孝,羅賢春,劉曉英,等.知識單元研究述評[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1(5):75-86.
[3]溫有奎,徐國華,賴伯年,等.知識元挖掘[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
[4]文庭孝,侯經(jīng)川,龔蛟騰,等.中文文本知識元的構建及其現(xiàn)實意義[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7,33(6):91-95.
[5]楊選輝,李晚照,谷艷紅.基于知識元的教學資源組織模式的構建研究[J].圖書情報知識,2016(1):101-107.
[6]劉新,王泰森.學習型知識元數(shù)據(jù)庫鏈接理論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09(11):25-28.
[7]姜永常,楊宏巖,張麗波.基于知識元的知識組織及其系統(tǒng)服務功能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7,30(1):37-40.
[8]陶善菊,劉清堂,王凡,等.基于知識元的教育技術學科資源庫構建[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1,21(5):115-120.
[9]高國偉,王亞杰,李佳卉,等.基于知識元的知識庫架構模型研究[J].情報學科,2016,34(3):37-41.
(編輯:郭桂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