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胤
綿蠻黃鳥,止于丘阿。而無丘壑之鋒刃,何有鴻鵠之鵬舉?雉拙乳虎,漸石攔前。而無罅巘之礪煉,何以登皋舒嘯?鳥獸皆然,人亦如此。唯有歷盡人生礪煉,方能成大事也。
磨以成人,千錘萬鑿方能味路之漫漫,風急雨驟方能真正成長。
無坎坷的路,并非完美之道。只有路上之荊棘能讓你品嘗到人生真實的滋味,只有路上之霧靄能讓你眺望朦朧而粲粲的遠方。沒有風雨礪煉的人生怎可謂真正之成長?青蓮居士體味蜀道之難,方能長風破浪;東坡居士深諳左遷之苦,方能悟察人生。決絕地離開了綠蒂的維持,歷盡酸甜苦辣后得以獲得苦難的饋贈;風雨兼程奔赴荒原的孫少平,在血與淚的鏗鏘交響樂中演繹出熠熠生輝的樂章??v觀這些人,哪一位的成長、成人不是經(jīng)歷并承受苦難的磨礪的?由此觀之,磨礪使人明理,使人成長。古人說:“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正是這個意思。
礪以成器,千磨萬擊方能堅韌不屈,穿林打葉方能吟嘯徐行。
坎坷成人,而若欲成器,則須瓦釜雷鳴,列缺霹靂。唯有翻越萬水千山,才能一覽眾山小。殷商時的箕子,經(jīng)歷商、周兩朝。商紂不納,淪為囚徒。比干已死,微子已去,徒留箕子忍受風雨兼程。而正是這萬千的磨礪給予他萬千的力量,終于守己志而成器。兩千年后為箕子立碑建祠的柳子厚,同樣承受了萬千苦難,貶謫至永州,果真是窮谷無人之地。此般磨礪對于封建社會中一個以“立功、立言、立德”為終極目標的讀書人來說,是多么大的打擊??!而正是這荒僻的黔桂之地,誕生出了《永州八記》,更誕生了一位為民著想、為民解憂的偉大散文家。貶謫非但沒有使柳宗元頹廢,反而長其志,磨其心,使之成器。又過了千載,華夏大地上誕生出一位偉大的政治家鄧小平。但是,鑄就他的偉大的,是長征時的崇山峻嶺,是解放戰(zhàn)爭的大別硝煙,是“文革”浩劫的三起三落。無論是箕子、柳宗元,還是鄧小平,都因挫折而偉大,都因承受磨礪而成器。
仰觀歷史,凡偉大之人,都承受過磨難。一時之艱換得一生之人。而當今社會,多少人唯避之,甚而也袒護著他人免受磨難之遭。殊不知,真正成人成器的幕后使者,是苦難啊!
磨以成人,礪以成器。唯有磨礪,方能完美!
(作者單位:武漢市第三中學高二(13)班)
(指導老師:黃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