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職學校英語教學現狀,接著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以及教學評價四個方面提出了基于中職學校英語教學現狀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中職學校 英語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4-0091-01
現階段,在進行中職英語教學的時候,要認清當前的教學現狀,結合學生實際來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與開口說英語的能力,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有個清晰的認知,不只是為了迎合新課改的要求,也能提高中職英語教學的針對性,幫助學生更好的吸收英語知識點,提高學習效果。
1.中職學校英語教學現狀
傳統(tǒng)中職英語教學方法相對比較枯燥。一方面,課堂導入方式比較單一。經過多年教學實踐經驗積累,英語教師都形成了獨特的課前導入教學風格,有的是搜集相關資料的方式,有的是多媒體放映的方式,有的是提問的方式,但是,大部分教師都是會習慣性的選擇同一種方式,不會結合英語課的具體內容進行變革,時間一長就讓學生失去了新鮮感。另一方面,教學過程枯燥,基本上都是照搬課本上的知識點來進行課堂講解,主要是教師在上面講,按照備課的進度進行,對學生進行機械化的“輸送”,基本是Open your book,接著Listen to me ,然后Copy ,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在中職英語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下,英語課存在著重視結果輕視過程的問題,也就是說,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相對比較單一,評價主體的局限性也比較強,沒有重視學習過程,存在很強的主觀性,這樣的教學評價很難客觀的看出學生英語知識學習的具體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英語教學成效。
2.基于中職學校英語教學現狀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2.1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
中職英語課程的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目標是:英語基本功扎實,聽說讀寫能力跟得上,還要具備相應的人文素養(yǎng),具有英語語言應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等,能夠開口用英語進行基本的交流。其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就是學生能夠理性的看待文化差異,并能夠逾越由此帶來的交際障礙。而批判性思維就是學生在從事跟英語相關的工作時候要能夠用批判的態(tài)度看待問題,要能夠質疑和明辨是非,在英語交流與表達的時候思路準確、清晰,面對難題的時候反應要迅速,并能夠用獨特的思維模式看待問題??傊?,中職英語教學目標是開展選擇教學模式的重要前提和基礎,也為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的選擇指明了道路,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2.2精選教學內容
中職教育是職業(yè)教育,要凸顯出其職業(yè)性特征。英語教學可以把英語實踐中比較經典的工作任務作為教學內容展示給學生,讓教學內容與社會實踐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學校學習知識的同時還能夠感受社會的變化,同時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點運用到社會實踐中。選擇教學內容需要堅持的原則主要包含兩點:一是堅持以學生的專業(yè)為主導,結合專業(yè)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提高英語知識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也就是說,英語知識學習能夠為以后的就業(yè)服務。二是通過解決實際工作問題,把枯燥的知識點和英語應用實踐結合,學生在學習了語法知識的同時也掌握了具體的應用,也就是問題解決的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3優(yōu)化教學模式
為了實現中職英語人才培養(yǎng)目標,選擇的教學方式不能是單一的,要實現多種教學方式的結合,體現教學的互動性。比如,問題教學法,學習新的英語知識的時候,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讓學生跟教師進行雙向互動。案例教學法,運用案例教學讓抽象的知識點具體化,在跟學生分析英語溝通與交流的經典案例能夠引起學生的思考,深化學生的認識。通過教師跟學生之間互相交流,產生良性互動,大家在一起討論、探究,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多媒體教學模式,信息技術給各行各業(yè)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作為二十一世紀教學的主流,它對中職英語課程教學也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減少了傳統(tǒng)教育可能存在的負面影響。中職英語新課標提出,在英語教學中要善于運用信息技術這種新型教學策略,因為這個課程特別適合多媒體輔助教學,配以大量圖片、音頻Flash 動畫及視頻,來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化素養(yǎng)與實踐能力,進而提高中職英語教學有效性??傊新氂⒄Z在整個教學中要始終堅持學生的主導地位,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放在了主要位置,進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2.4合理的考評方式
考評是檢驗教學成效的手段,傳統(tǒng)的方式只是把關注點放在了“筆試”的考核上,沒有注重學生“開口說”英語的能力。在新時期,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僅關注基本的語法寫作等方面知識考核,也關注學生的英語實踐交流能力,而且實踐交流考核的比重很高。在具體的考核方式上,主要是筆試跟聽說實踐結合在一起,以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為標準進行考評,重點評價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的形成,對學生的學習動機、過程以及結果等因素進行全面評價,并結合分層評價、相互評價以及綜合評價等方式,能夠客觀的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屬于相對比較公正的評價方式,讓學生獲得全面的進步。
結論
縱觀當前中職院校的英語教學現狀,影響教學成效的因素有很多,使得教學成效不明顯。針對這種狀況,中職英語教學要結合學生實際,有重點、有選擇的進行教學,摒棄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通過新型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為社會輸送大批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志強.中職英語教學效率提升與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文理導航,2017(2).
[2]干流.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教學改革探討[J].考試周刊,2016(13).
[3]王蕊.新課程理念下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12).
作者簡介:
楊志紅(1980.2-),女,漢族,鶴壁淇縣人,中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中職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