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450000)耿妨妨 張滿英 韓蕊
靜脈輸液港(TIVAP)是可以植入皮下并長期留置在患者體內的一種靜脈輸液裝置,本文對120例腫瘤兒童進行靜脈輸液港的應用及護理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院治療的腫瘤兒童120例,男65例,女55例,年齡在1歲~6歲之間,其中,25例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28例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24例患有神經母細胞瘤、30例患有腎母細胞瘤、13例患有肝母細胞瘤。使用史密斯Port-a-oath植入式輸液港給藥系統(tǒng),其型號是兒童型。
1.2 植入方法 在植入手術之前,護理人員需要向患兒家屬告知靜脈置管相關知識、置管方式優(yōu)點和缺點。在患兒家屬簽訂TIVAP知情同意書之后,進行靜脈植入輸液港手術。
2.1 植入術前后護理方法 在靜脈輸液港植入手術之前,需要確認患兒的身份,并了解患兒的情況,對患兒生命體征進行測量,做好術前的常規(guī)性檢查。醫(yī)護人員做好術前的宣導,告知患兒及家屬:TIVAP是一種先進的靜脈輸液技術,其優(yōu)點是感染風險較低、保存時間較長,在皮下埋入不影響患兒正常生活。
患兒右側鎖骨下的動脈即為TIVAP的植入部位,在靜脈輸液港植入手術之后的24h需要局部換藥,在術后需要密切觀察患兒生命體征,查看患兒是否出現(xiàn)局部滲血、腫脹等情況。在植入手術3d后,放射檢查導管位置是否正常,導管頭部位置應處于患兒右心房和上腔靜脈交匯處。在術后7d后進行切口切線。在此過程中,醫(yī)護人員需要指導患兒及家屬避免摩擦損傷處的皮膚,也不能用力撞擊,右上肢不能做劇烈的伸展運動等[1]。
2.2 靜脈輸液港操作護理 靜脈輸液港操作過程中,需要在無菌環(huán)境下操作,按照《輸液治療實踐標準》進行標準化操作,各個步驟需要細化和優(yōu)化。相關護理人員需要對感染風險進行評估,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每日檢查患兒身體狀況,如懷疑患兒出現(xiàn)導管相關血行感染,則及時通知主治醫(yī)生做好記錄,并采集患兒外周血標本。本研究中,有1例患兒出現(xiàn)局部皮膚紅腫現(xiàn)象,通過暫時停止TIVAP應用,進行局部皮膚消毒,紅腫全部消退3d后,繼續(xù)應用TIVAP。
化療針的選擇需要和靜脈輸液港配套,在穿刺過程中使用專用化療針,本研究使用的植入裝置為兒童型,規(guī)格為22g無損傷安全化療針,其透明可視窗,能夠有效控制穿刺的部位,采用海綿墊設計,能夠提升患兒舒適度,避免患兒被針刺傷,且操作十分方便。
在拔針時,醫(yī)護人員需要清洗雙手,并去除無菌敷料,使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固定輸液座,使用右手持安全針頂端向上筆直提起,鎖定針頭位置,當聽到咔嚓的聲音后,證明安全裝置已經啟動,將使用過的化療針放在銳器盒中收好。
靜脈輸液以及沖管、封管護理中,使用無損傷針進行回抽血液,并確認針頭位置無誤之后可以進行輸液。在推藥過程中,需要反復的進行抽回血操作,避免藥液滲漏給周邊組織帶來的損傷。在輸液過程中,壓力不能超過25kP。在連續(xù)輸液過程中,需要每周更換一次無損傷針,在間歇輸液過程中,需要每月更換一次無損傷針。如持續(xù)輸入黏性液體,需要每隔4h進行一次沖管,在治療間歇期間,每月進行一次沖管。
在靜脈輸液的前后,如注射酸堿藥物或血制品以及高黏性液體時,則在抽血之后,使用0.9%的氯化鈉注射液進行沖洗導管。在輸液結束之后,采用邊推邊封管的方式,避免血液出現(xiàn)回流現(xiàn)象,在封管時,使用100u/ml的肝素液。
TIVAP是一種完全植入的血管通道系統(tǒng),它為患者提供長期的靜脈血管通道,能夠有效解決腫瘤患兒在化療后輸液困難的問題。TIVAP為年齡較小,且血管條件較差的患兒建立了良好的“輸入線”,使患兒能夠更好地進行藥物治療,便于化療的順利進行。在患兒治療期間,能夠不限制患兒日常生活,從而減輕患兒痛苦,提升患兒生活質量。在研究過程中,對腫瘤患兒應用TIVAP,能夠有效減輕反復外周靜脈穿刺給患兒帶來的損傷。通過醫(yī)護人員精心的護理,可以有效減輕患兒皮膚感染以及藥物外滲的現(xiàn)象。在輸液期間,應根據不同情況,及時更換輸液港無損傷針,如輸液出現(xiàn)堵管現(xiàn)象,則可以使用負壓技術進行管腔注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