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璽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1-000-01
摘 要 監(jiān)督執(zhí)紀“四種形態(tài)”是落實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具體措施和方法,是黨委履行主體責任和紀委履行監(jiān)督責任的要求。
關鍵詞 把監(jiān)督執(zhí)紀 第一種形態(tài) 落實
一、落實“第一種形態(tài)”存在的突出問題
日常監(jiān)督、批評教育、咬耳扯袖、紅臉出汗都是黨章規(guī)定的主體責任。落實“第一種形態(tài)”,看似抓的“小事小節(jié)”,卻是防止“破紀”演變?yōu)椤捌品ā钡牡谝坏婪谰€,關系到全面從嚴治黨的大局?!耙Ф缎?、紅臉出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強,實踐中存在以下幾個突出問題。
一是心存畏懼。實踐證明,第一種形態(tài)作為首道關口,最為關鍵,難度也最大。相對于后三種形態(tài)指向清楚、程序明晰、容易操作,第一種形態(tài)面廣量大、點多線長,目前的工作基礎也相對薄弱,如果責任不清、分工不明,時緊時松、時嚴時寬,必將導致防線失守,給后三種形態(tài)帶來巨大壓力,遏制腐敗增量也難以實現。
二是手段方法單一。存在對運用監(jiān)督執(zhí)紀“第一種形態(tài)”有哪些具體的方式方法不了解,甚至有片面的理解,單純認為是每年開開民主生活會,搞搞批評與自我批評而已的現象;在談話方式上較為單一、普遍,以集體談話、約談等方式多,通報批評、誡勉談話、函詢等方式較少使用,或只實行集體談話,而忽視了針對重點監(jiān)督對象、重要崗位同志的談心談話,減弱了談話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是工作力度不夠。個別紀檢干部運用第一種形態(tài)顧慮較多,怕得罪人的心理負擔重。特別是對同級一把手的監(jiān)督更難,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善意提醒,都需要鼓足很大的勇氣,有些人極不愿意去冒險;個別領導注重對下級的監(jiān)督,對同級和上級的監(jiān)督顯得乏力,表現為蜻蜓點水、無關痛癢。
二、落實“第一種形態(tài)”需轉變監(jiān)督執(zhí)紀工作理念
(一)把握運用好第一種形態(tài)是對紀檢干部的考驗
“第一種形態(tài)”是基礎和關鍵,是第一道防線,是把紀律挺在前面最好的抓手?,F實工作中,不少紀檢干部對“第一種形態(tài)”理解不夠深刻,認識上有誤區(qū)。一些人認為“第一種形態(tài)”抓得再好,也很難看到成績,工作中抓“大”放“小”,重“懲”輕“教”思想嚴重;習慣于“老一套”做法,熱衷于在執(zhí)紀審查中大顯身手,不屑于做談心、談話、函詢等基礎性工作。有個別紀檢干部反映,重處理比輕處理要簡單省事得多。
(二)把握運用好第一種形態(tài)是對全體黨員的關愛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用紀律管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時,也得把紅臉出汗、咬耳扯袖新常態(tài)深入到每個基層黨支部,管住基層普通黨員這個“最大多數”。實際工作中,有的黨員干部存在私心雜念,認為你好我好大家好,誰都不要監(jiān)督誰;有的黨員干部,每天被表揚、贊美包圍,被恭維、巴結浸泡,聽不到一句批評、半句提醒,不拿紀律和規(guī)矩當回事;有的黨員干部不能正確對待咬耳扯袖,心理存在抵觸情緒,“不領情、不思過、不改正”,認為是組織管太寬、某人跟自己過不去,有的甚至會當面反駁。這時有人咬咬耳朵,扯扯袖子,當頭棒喝一聲,可能有些窘迫,和尷尬,但絕對是一場及時雨,一支清醒針。
(三)把握運用好第一種形態(tài)是對執(zhí)紀問責的緩沖
禍患常積于忽微,違法者必先違紀。有的黨員干部違紀違法,不僅是因為其自身一個個小錯的累積,也與單位黨組織失察失管,未能及時咬耳扯袖、治病糾偏有關。通過上級通報的有關黨員干部嚴重違紀違法案件中,不難發(fā)現,部分黨員領導干部長期游離在“好同志”與“階下囚”之間的“不管地帶”,直到事發(fā)才發(fā)現自己早已掉進深淵。黨員犯錯誤,組織有責任。
三、落實“第一種形態(tài)”的工作建議
“四種形態(tài)”所要達到的目標正是用紀律管住大多數,保護整片“森林”的健康,逐步形成綠色的政治生態(tài),不斷地純潔、凝聚、壯大隊伍。如果不能深刻認識“四種形態(tài)”的政治內涵,心中無大局、團結缺動力、履責無擔當,當面批評就失去了基礎,就開展不下去,抓早抓小、動輒則咎開不了頭,教育提醒、紅臉出汗開不了口。
(一)明確“紅臉出汗”范圍,使實踐第一種形態(tài)有抓手
各級黨組織特別是基層黨組織,處在日常監(jiān)督管理的第一線,與干部接觸多、對情況了解深,能夠第一時間發(fā)現黨員干部的苗頭性問題,最有利于開展批評提醒。但有的黨組織不敢批評、不愿紅臉;有的黨組織不會批評、不會紅臉。實踐運用第一種形態(tài),要明確“紅臉出汗”范圍,找準抓手,督促各級黨組織切實履行責任。要圍繞黨員干部黨性作風蛻變由小到大、問題從輕到重的演化規(guī)律,按照層層設防、級級阻擋的思路,區(qū)分不同情形,明確談話內容,推動約談常態(tài)化。
(二)明確必談人員,使實踐第一種形態(tài)有目標
談話提醒要取得實效,關鍵在于抓具體,一具體就深入,一深入就見效。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泛泛而談,就會使談話空洞無物,起不到應有效果。對各單位一把手特別是新提拔任用或交流任職的黨員領導干部,在重要部門、關鍵崗位、廉政風險點較高崗位的黨員干部,以及雖有問題線索反映但經核實查否,需予以澄清的黨員干部,要開展預防提醒談話。
(三)明確權力運行監(jiān)督途徑,使實踐第一種形態(tài)有保障
一是強化社會監(jiān)督;二是實施巡察監(jiān)督;三是推行基層紀檢委員監(jiān)督。落實《黨章》“黨的總支部委員會和支部委員會設紀律檢查委員”的要求,按照要求在各級黨支部配齊配強紀檢委員,明確職責定位,強化領導、指導,切實激活基層“廉潔細胞”。
(四)明確整改落實要求,使實踐第一種形態(tài)見實效
運用監(jiān)督執(zhí)紀第一種形態(tài)的效果關鍵是看整改落實是否到位。要及時對黨員干部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置于廣泛而有效的監(jiān)督之下,及時制定整改措施、列出完成時限,并在一定范圍公開。對認識問題不深刻,整改落實不到位的,決不放過,從嚴問責。將咬耳扯袖、紅臉出汗開展情況納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之中,作為是否追究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jiān)督責任的重要依據之一。同時,要將落實整改情況納入黨員干部評先評優(yōu)、提拔使用、責任追究體系,確保咬耳扯袖、紅臉出汗落到實處、見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