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
劉祥是江蘇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我并未見過劉祥老師,對他的了解幾乎全部來自于他的幾部著作。讀完劉祥老師的《有滋有味教語文》一書,如經歷了一場溫潤而又美好的洗濯,也似一場我與他的心靈約會,讓我更加立體完整地認識了他。
眼中有學生
正如劉祥老師自己所說:“我將這些感悟,放置于學生生命成長需要和語文學科課程建設需要的專業(yè)平臺上,盡量從‘人的視角觀察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我知道,語文教學,歸根結底,是服務于‘人的活動行為?!?/p>
依據(jù)以人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劉祥建構了“五走進”課堂教學模式:走進文本,走進作者,走進生活,走進文化,走進心靈。從課堂實踐角度,他提出了“三度語文”的教學理念,即“丈量語文的寬度,營造課堂的溫度,擴展語文的深度”。他認為,理想的語文教學,應是“知識、技能與生命”的融合與共鳴。不管是教學設計還是課堂實踐抑或教學理念,不難看出,他最后的落腳點都是“學生”。
當今的語文教學,人文色彩被弱化,造成老師成為教材內容的“傳聲筒”,學生淪為做題的機器,“這樣的語文,了無情趣,倘若真要品一品它的滋味,除了血腥氣,便是腐臭味?!币虼耍M约耗軌虼蛟斐龌钌愕恼Z文課堂,努力加工出有營養(yǎng)、符合學生需求的語文“盛宴”。
為了能夠調理出“色香俱全”“有滋有味”的語文課,劉老師提出幾點要求:有時教師應該積極走向臺前,做好學生“翻山越嶺”的領路人;有時卻要低調藏在人后,做好學生的“后援力量”,在學生遇到險阻、攀爬費力時,及時給予點撥與指導,保障學生更好地領略沿途的風景,且順利抵達目的地。
手中有技巧
此書讀完,最大的感受就是接地氣,沒有凌空蹈虛的艱深理論,沒有眼花繚亂的專業(yè)術語,有的是可資教師參照的操作范例。劉祥說,教學方法的選擇,既要守正,也要出新。守正是要批判性地繼承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教法,比如需要講授的內容,教師就要認真地講授;需要學生通過朗讀深入體會的,就給足時間讓學生大聲地誦讀。出新是指教學方法的擇取一定要指向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要符合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與本質屬性。
比如在課堂主問題的設計上,劉老師強調,要圍繞核心目標與教學重點來考量,一堂語文課盡量圍繞一個主問題來展開。如果課文篇幅過長,文本信息量過大,內容繁雜,就需要借助輔助問題的鋪墊與引導,從而形成問題串,以落實課時學習目標。他強調,課堂活動的組織要圍繞學習目標來展開,偏離了目標的教與學,無論多么精彩,都只是低效或無效的活動。另外,活動設計需要基于師生在文本間的充分對話,可以來自于學生預習,也可以來自于教師預設,還可以來自于課堂現(xiàn)場生成。換言之,課堂活動是師生在文本間對話的溝通橋梁,決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
另外,在如何導入新課以及如何對課堂進行引申等方面,劉祥老師都有十分精辟的論述。以上這些要素可以說是一個語文教師拿到一篇課文后必須思考的問題,也是能否打造一堂優(yōu)質語文課必須關注的要點。
腦中有理念
《有滋有味教語文》整本書都體現(xiàn)了濃厚的“教師理解課程”意識,也就是說,語文教學不能僅教文本內容,即“寫了什么”,更應教文本的表達形式,即“怎么寫的”以及“為什么這樣寫”。劉祥老師強調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重要性。
對于小說文體的教學,劉祥強調,“其所呈現(xiàn)的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畫卷,并非語文教學的主要學習任務。語文教學該完成的任務,是分析這樣的社會生活畫卷如何通過典型的形象、典型的環(huán)境和典型的情節(jié)表達出來;是品鑒此種表達的優(yōu)劣,并從中學習相應的寫作方法、鑒賞方法、評價方法。”還有對于詩歌教學中的誦讀活動,他認為,之于學生而言,關鍵不在于讀什么,而要知道為何讀以及怎么讀:“只有基于具體的教學目標而精心預設的階梯式誦讀,才能借助誦讀的形式落實對詩歌的理解,讓詩歌真正滋潤學生的生命?!?/p>
對于一些背景較為復雜、內涵比較深的作品,比如《祝?!贰读主煊襁M賈府》《哈姆雷特(節(jié)選)》等,因為課時有限,所以如何從“文本的原生態(tài)價值”中抽離出“作為教材文本的教學價值”就是不得不思考的問題了。用劉老師的話來說:“語文教師需要做的依舊是依照教材的課程屬性,舍棄其中的一部分意義,再抓住貼合課程需要的那些意義,運用一切可以運用的方法,使其發(fā)揮最大化的教學效果?!?/p>
不難看出,劉祥老師的語文教學有著深深的課程理論的痕跡。在他看來,一篇課文,該教什么,不該教什么,決不能完全依靠經驗主義,而應該基于課程本身及標準進行擇選。
胸中有丘壑
此書開篇,劉老師就化用電影《一代宗師》中的臺詞“習武之人有三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來比喻語文教師亟須的三重修煉。其中的“見自己”主要就是指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要知道自己為什么這樣做,更要確保自己在做的事尊重了教育,尊重了生命。”那些已有自己教學主張并形成一定體系的名師大多已經進入了這重境界。而“見天地”是說語文教師一定要博采眾長,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最后的“見眾生”是一種“無我之境”,此時的教師不被外界因素(分數(shù)、名利等)所捆綁,自覺以學生生命成長為追求,讓學生在自由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劉祥老師早已告別了單純的“應試語文”,在他的心中,語文教學必須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生命健康成長為訴求,以順應學生天性和未來社會發(fā)展需要為旨歸。劉祥老師心目中理想的語文課堂應該是生命在場的課堂,是靈魂自由呼吸的課堂,是能夠讓每一顆心靈都能領受到潤澤與光明的課堂。
(作者單位:山東省鄒平縣魏橋中學)
□責任編輯 萬永勇
E-mail:jxjywy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