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
摘 要:閱讀能力是小學生語文學習中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當前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重點培養(yǎng)的一種能力。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不僅對小學生語文學習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于學生學習其他課程、接受知識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生 閱讀能力 現(xiàn)狀 措施
一、當前小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
1.對閱讀的重視程度不夠
對閱讀的重視程度不夠是當前小學生閱讀中存在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一個重要的途徑,但是在當前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不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忽視了閱讀的作用,為了能夠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閱讀被視為一個不重要的的內(nèi)容。很多教師在上課時不會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專門的培養(yǎng),家長在家中也不會幫助學生進行閱讀,這種對閱讀的不重視導致學生在閱讀上所花的時間和精力都比較少,因此閱讀能力也沒有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1]
2.閱讀量不足
閱讀量不足是阻礙當前小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又一重要問題,任何一種能力的培養(yǎng)都需要大量的練習,閱讀能力也是如此,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才能夠進一步提高其閱讀能力。但是根據(jù)筆者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有超過三成左右的學生基本上沒有進行過課外閱讀,四成左右的學生的課外閱讀是教輔材料,只有剩下的三成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相較于閱讀課外書籍,學生在休閑時更青睞于看電視或者上網(wǎng)打游戲,很多學生對于一些經(jīng)典的書籍都一無所知,由此可見當前小學生閱讀量的不足已經(jīng)影響到了閱讀能力的提升。
3.閱讀的內(nèi)容不豐富
閱讀是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當前我國小學生閱讀的內(nèi)容卻不夠豐富,因此很難起到這一作用。根據(jù)筆者多年教學經(jīng)驗,當前小學生在閱讀時普遍更喜歡看卡通漫畫書,尤其是日本漫畫,故事書也受到部分學生的青睞,但是相對而言一些經(jīng)典的讀物乏人問津,以筆者曾經(jīng)帶過的一個四年級的班級為例,當時班上有35名學生,其中有10名學生有閱讀的習慣,但是在這10名學生中幾乎全部看的都是故事書或者是漫畫書,具有科普意義或者是經(jīng)典著作只占其中的三成不到,這就導致學生的事業(yè)比較狹窄,不能夠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4.閱讀深度不夠
很多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存在閱讀深度不夠這一問題,他們大多只滿足于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只能夠做到淺嘗輒止,對于文中所隱含的內(nèi)容以及書的整體內(nèi)容缺乏一定的理解,這種淺嘗輒止式的閱讀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沒有幫助。
二、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措施
1.重視閱讀的作用
要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重視閱讀的作用,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要認識到閱讀對于學生的作用,并在日常的教學和生活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教師應當擺脫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的桎梏,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以學習成績?yōu)橹行?,還要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家長也應當認識到孩子的成長是多方面的,閱讀能力是綜合素質(zhì)的重要一環(huán),對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家長也不能只盯著孩子的成績,應當更加關注孩子閱讀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
2.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學生做好的老師”,對于閱讀能力來說也是如此,當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之后,會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去,閱讀能力自然而然會得到提高,因此我們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教師可以將學生的課外閱讀與課文的學習結合在一起,學完課文后鼓勵學生閱讀相關的文章,能夠趁熱打鐵,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閱讀,又鞏固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舉辦相關的讀書活動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中舉行“我最喜歡的一本書”,讓每個同學給大家介紹一本他最喜歡的課外書,在這個過程中同學之間能夠相互交流,更能夠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和熱情。
3.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
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還需要幫助他們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才能夠更加科學的、高效的進行閱讀,對學生以后閱讀能力的發(fā)展也有很大的幫助。在教導學生閱讀方法時教師應當更加具有針對性,對不同階段的學生,根據(jù)其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同來傳授不同的方法,例如對于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能夠讀通、讀準就可以了,主要是發(fā)音、識字等方面的問題,而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則需要掌握文章的梗概、寫作手法等等,只有這樣根據(jù)小學生所處的階段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才能使小學生掌握適合他們學習階段的閱讀方法。[2]
4.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
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因此我們更應當注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因為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意志力不強,因此教師和家長應當幫助學生形成閱讀的良好習慣,這將會對他們以后的學習和生活產(chǎn)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對于家長來說,應當給學生營造出一種閱讀的氛圍,家長可以與學生一起進行閱讀,給學生樹立榜樣,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學生去閱讀,例如當學生看完《海底總動員》電影對海洋產(chǎn)生好奇心時家長就可以鼓勵學生去看有關海洋的書籍;對于教師來說,應當在班級中定期舉行一些與閱讀相關的活動,例如每周可以找一節(jié)課來讓學生將講一講自己最近閱讀的心得體會,通過家長和教師的這種影響與熏陶,使小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
5.拓展小學生的課外閱讀
閱讀能力的提高既需要課內(nèi)閱讀也需要大量的課外閱讀,進一步擴展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是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措施。首先,教師可以在班級內(nèi)設置一個閱讀角,學生可以將自己的課外書拿過來放在閱讀角供大家相互交流,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其次,教師在課堂上應當向學生推薦一些值得閱讀的經(jīng)典著作,既有趣又能夠對學生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最好還能夠和課文相銜接,通過這些措施能夠有效擴展學生的課外閱讀。
結語
閱讀能力是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以及以后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諸如對閱讀的不重視、深度股溝等等,為此我們應當進一步加大對小學閱讀的重視程度、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以及拓展其課外閱讀等措施,通過這些方面的努力來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學麗;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小學生閱讀;新課程(小學);2017年08期.
[2]梁亞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課程教育研究;2017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