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火麗
翻轉課堂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起到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結合這一教學模式進行了課堂教學內容的具體設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一、當前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應當處于主體的地位,并且應該將合作探究作為主要的學習方式。然而,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這些措施始終得不到有效實施,在目前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依然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在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依然采取的是教師單方面向學生傳授知識,而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式使課堂氣氛變得十分死板,缺乏靈活性[1],同時也使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難以得到發(fā)展。
2.未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
當前的信息技術是十分發(fā)達的,其對課堂教學能夠起到十分有利的促進作用,對語文教學來說更是如此。但許多教師并沒有有效運用這一資源,仍然采用的是單一的黑板教學的方式。由于語文教學本身就需要一定的靈活性與生動性,這樣的教學方式自然難以起到有效的作用。
二、翻轉課堂所具有的優(yōu)勢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和互聯網的普及,其在教育領域中也逐漸得到了應用,這就促使翻轉課堂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的產生,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可以通過多種媒介去學習知識,而不局限于教師口頭傳授知識的方式。在課堂上,學生主要是進行自主思考與合作探究,使其主體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對于學生存在問題的地方,教師可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解答問題,之后,學生再通過其他媒介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進行鞏固與總結[2]。總體來說,這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它能夠幫助學生結合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特點選擇與其相適應的學習方式,從而有效提升其學習的效率,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第二,它能夠通過多種學習資源使教師了解到更多的東西,從而加強教師的教學能力和促進其新的教學思想的形成;第三,這種教學模式是對原有課堂教學的徹底變革,它使得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進行合作探究,從而幫助其更好地解決問題和學習到別人的思維方式,促使其學習更加高效地進行。
三、利用翻轉課堂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設計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對小學語文的教學起到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下面就從以學定教的實驗研究角度出發(fā),充分結合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和興趣以及語文這門學科的特點來進行小學語文課堂的設計。
1.課前設計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課前屬于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一階段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獨立完成深層次的探究學習,這和一般的課前教學任務存在較大差異。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例,課前學生一般進行的是簡單的預習任務,學生只需將課堂所要學習的內容簡單熟悉即可,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課前學習是一種深層次的學習,在這一階段,學生就需要將知識基本進行掌握并能夠熟練運用。以《漁夫的故事》這篇文章為例,教師首先應當針對這篇課文的內容制訂出合理可行的教學目標,第一,要求學生通讀文章并獨立分析文章所要表達的含義;第二,要求學生分析文中漁夫、老太婆以及金魚各自所代表了什么樣的人,第三,要求學生寫下自己在讀完這篇文章之后的感悟。教師可為學生提供一些作者的材料和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等資料,學生可結合這些學習資料獨立進行學習。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之后,教師需要安排一定的時間對學生所存在的疑問統(tǒng)一進行解答,并要求學生去完成試題測驗的任務。試題測驗其實是對文章內容的鞏固,其中不僅要包括一些詞語的考查,更重要的是對文中人物的分析和對文章的深層次理解。另外,學生也可以借助網絡交流平臺,對自己存在的問題與其他人共同進行探討[3]。在學生完成這些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網絡在線平臺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充分掌握這些信息的基礎上來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
2.課中設計
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設計的過程中,為了能夠加深學生對《漁夫的故事》這篇文章的理解,教師應當事先對課堂教學進行詳細的規(guī)劃與設計。由于教師之前在網絡交流平臺上已經大致了解了學生的問題,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問題。小學生畢竟思維有限且社會經驗缺乏,在學習這篇文章的時候可能無法體會其中的深意。因此,在課堂上,教師首先應當引導同學之間進行討論,便于學生吸收到更多不同于自己的觀點。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再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來引導他們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如文中老太婆為什么始終無法得到滿足,我們生活中有沒有遇見過這樣的人,以及我們應該怎樣來看待這種情況,通過這種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方式,自然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也能夠幫助他們從更多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另外,為了使課堂教學能夠更加高效,教師可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如任務驅動教學法,通過這一方法,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問題的難易程度進行劃分。對于較為簡單的問題,教師可要求學生獨立進行探索與思考;如果問題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學生可在組內共同進行探討,自由發(fā)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在劃分小組的時候,教師應當將問題類型比較相似的學生分為一組,這便能夠使討論活動進行得更加高效,達到真正幫助學生進步的目的[4]。
3.課后設計
在教學過程中,課后學習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不論是課前、課中還是課后,都處于同樣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師必須為學生安排一定的課后復習和鞏固所學知識的任務。在經過課前和課中的學習之后,學生對所要學習的教學內容基本已經掌握得比較徹底,學習的程度也比較深,但如果不及時對其加以鞏固,在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可能會出現遺忘的現象,這就會使得教學質量大打折扣。綜合這樣的學習情況和翻轉課堂的特點,教師對于課后教學內容的設計應當致力增強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就《漁夫的故事》這篇文章來說,學生最終需要學習到的是一種正確看待問題的方式以及準確分析人物特點的能力,從而使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中保持敏感。另外,學生也可以通過在線學習交流平臺來鞏固學習成果,學習更加多樣的思維方式,了解其他人對這篇文章的不同感受。除此之外,學生還可對教師課前所發(fā)放的學習資源進行回顧,從而使知識在不斷復習的過程中得到鞏固,有效發(fā)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真正作用。
四、結語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小學生語文的學習,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則能使這一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本文就對此展開了具體的討論。
參考文獻:
[1]郭 華.小學語文翻轉課堂的實踐與思考[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5(7):20-21.
[2]童志斌,李珊珊.關于語文學科“翻轉課堂”的冷思考[J].課程教學研究,2015(5):38-40.
[3]葉愛洋.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J].才智,2016(6):44.
[4]唐燕妮.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困惑與反思[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版),201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