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常春
李篁仙(一八二五——一八九四),名壽蓉,字篁仙,一字椷叔,號秋白、天影盦居士、天因子,湖南長沙縣(今望城縣大湖鄉(xiāng))人(譚嗣同岳父,其長女李閏為譚妻)。早年入縣學補廩生,入讀長沙城南書院。咸豐元年(一八五一)中舉,咸豐六年(一八五六)進士,官戶部主事。
《天影盦聯(lián)語》,舊時世上多僅知一九三三年長沙大倫昌印刷局刊刻《六家聯(lián)語合鈔》①時,選收有李篁仙之作八十五副;另,有甲戌年(一九三四)長沙謙善書局刊印本,湘潭蕭干(玉衡)編,漱云(蕭榮爵)題簽。其實《天影盦聯(lián)語》早在一九一四年已問世了,見于一九一四年湘南印務館刊刻《天影盦全集》。因王闿運早年與李篁仙同學于長沙城南書院,又同屬『湘中五子』之一,故《天影盦詩存》刊刻時闿運為之作序。李氏著作多歷坎坷,據(jù)王闿運序云,篁仙兄弟六人,排行第三,李四次續(xù)娶卻均無子。篁仙一八九四年卒于蕪湖任后,六弟荇仙收集其遺稿并請闿運作序,因荇仙亡故而序未畢王也未見遺稿;又過了十年,族孫李賓泗收集詩稿又請王作序,闿運乃于甲寅年(一九一四)七月完成。早在一八五五年,李篁仙已匯集自己在城南書院時之詩存,請郭嵩燾作序;又,一八七三年冬匯編詩存,請湖南龍山縣典史、晚年居長沙的朱克敬作序,朱是甘肅皋蘭人,善詩并有專集,郭嵩燾曾極贊之。以上序言均見于《天影盦詩存》,只是一八七三年是否刊刻不得而知。
《天影盦全集》分為:詩存(存一至存四)、樂府、榆囹讀史草、書札、外集(附錄,即『聯(lián)語』)等。此次之版收篁仙一半多遺著,其中已將《天影盦聯(lián)語》附于集末,聯(lián)語共一百八十八副,基本上已是壽蓉的全部聯(lián)作了。另,可喜者在其『外集』中,收入壽蓉的詩鐘二百七十比,是他于一八八九年十一月末,回憶而錄早年在京及鄂時結(jié)吟社之作。這是聯(lián)界過去所未見的,只知易順鼎在《詩鐘說夢》中有過提示。后來,一九三五年夏,另一族孫李天民收補全遺漏稿擬再刊,天民在其《跋》中云:『民國二十四年夏,余輯《天影盦全集》,族祖平生所作,先則沒于官,繼則散于親友,幾不復完。有賓泗者,余之族兄,怕其再散佚,輯刊古近體詩、榆囹讀史草、樂府及詩鐘、聯(lián)語若干卷,以傳于世。而文存、史論、書牘瑣記等類尚付闕如……乃歷經(jīng)幾年而得全稿』,已請人繕寫畢。但天民因四處游學未曾付印,直到一九四三年冬始印出《天影盦全集》十五卷本。岳麓書社二零一一年出版《李壽蓉集》,即以此版本為底本。
李篁仙善詩文,尤工聯(lián)語,傳誦當時被譽為清末湖南六大對聯(lián)家之一。但過去《天影盦聯(lián)語》(以下稱李本)足本極難能見,只見有《六家聯(lián)語合鈔》選收了篁仙聯(lián)語八十五副,書名也叫《天影盦聯(lián)語》,可視作是專集了,其中『挽兒婦』李本并無另可見胡君復一九二零年編印《古今聯(lián)語匯選四集》、吳恭亨一九二一年編印《對聯(lián)話》,分別收有李篁仙聯(lián)語八副、三副。胡君復之編有二副非李之作,實為錯訛,即代某君題湖南省城金陵會館聯(lián):
入門一笑,是幾時萍水相逢,愿鴻爪少留,看三十六灣秋月;
來日大難,問別后梅花誰寄,望魚書早達,趁二千余里春潮。
題山西湖南會館聯(lián):
霜威出塞,云色渡河,李太白詠三晉遺風,今日猶如昔日否;
漢口夕陽,洞庭秋水,劉長卿寫兩湖好景,此鄉(xiāng)得似故鄉(xiāng)無。
其它兩副聯(lián)語文字也有差異,題日本廣東會館關帝龕聯(lián):
別開圖畫五千年,奉將漢壽亭侯,浮居海國;
載得明珠十萬斛,探遍秦時書籍,歸獻天家。
標題本為『粵東商人于日本創(chuàng)建關帝廟為會館』,下有自注:『代順德李若農(nóng)』,意即是代廣東順德人李若農(nóng)所作。若僅按胡君復之編標題,難免使讀者疑惑,李篁仙足跡未至廣東更未到日本,怎會為之題聯(lián)。李若農(nóng),即李文田,字畬光,號若農(nóng)、芍農(nóng),廣東順德人。咸豐九年進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此時正是李篁仙在戶部任上,故為之代作聯(lián)。另,上下聯(lián)中『亭侯』為『威靈』『明珠』為『珍珠』『探遍』為『采遍』『天家』為『天朝』。
挽李仲云聯(lián):
青蓮共家世,交且廿年,每謂公廊廟才華、江湖憂樂;
黃菊好園林,別來八載,忍當此西風搖落、南國思量。
上聯(lián)『廿』為『卅』『公』為『君』。李仲云,湘陰人,兩江總督李星沅之子,彭剛直曾疏薦,屢征不起,于中年即歿。李仲云中年即死,怎能以公稱之,顯然用君更恰當。
吳恭亨《對聯(lián)話》收錄之作有兩副的文字有差錯,賀曾國荃五十生日:
天教與黃菊同榮,視李鄴侯退歸衡岳而來,剛逢一萬八千日;
公肯為蒼生再出,到文潞國征起洛陽之歲,還報九重三十年。
上聯(lián)『教』為『特』『菊同榮』為『發(fā)相加』『視』為『自』『逢』為『當』。
題麓山寺聯(lián):
麓山之巔,湘水之濱,攜劍倚蒼茫,數(shù)前朝梅將功名,蔣侯威望;
武昌以西,漢陽以北,憑欄瞰風物,想故國定王臺榭,賈傅祠堂。
標題實為《漢口長沙郡館樓》,并非麓山寺,與寺廟無關。
二零零八年岳麓書社出版《清十大名家對聯(lián)集》(以下稱岳麓版),始見所收李篁仙聯(lián)語最多,似為全部內(nèi)容。此書首以《六家聯(lián)語合鈔》為底本,編注者另以手抄本作補遺,共收其聯(lián)一百九十五副。但有四副重復,又有七副李本并無,扣除這十一副后,此書實有篁仙聯(lián)語一百八十四副,比李本還少四副。而且岳麓版上有九十多處人名、文字、斷句差錯,以及補遺部分幾乎缺原注或原注文未錄全,但李本有原注共一百二十六副,無注者是題署較著名官員、親友,其意為世人多知,無需加注。岳麓版本為注釋本,但缺原注或原注文未錄全后,無法注解,使讀者難以閱讀欣賞。其中較嚴重者選錄如下,挽張煦初司馬:
作文吏十余年,荊渚波生,春夢苦離栽柳處;
結(jié)芳鄰四五月,菊籬香近,秋來凄憶送花人。
上下聯(lián)『離』為『縈』『處』為『地』『四五』為『八九』『來』為『心』標題『初』為『棠』,并缺上下聯(lián)原注『宰武昌去官』『嘗惠贈盆菊數(shù)十本』。
挽張南屏團總:
睢陽往事越千秋, 浩氣英風, 此其繼者,所嘆白頭母老,黃口兒孤,除非伍子潮平,始陶盡九泉哀怨;
溪上居人稱萬戶, 御災捍患, 君獨先之,劇憐碧血埋沙,丹心貫日,好是蔡公祠近,許伴將百代馨香。
上下聯(lián)『繼』為『嗣』『所』為『可』『除非』為『何年』『泉』為『原』『溪』為『湘』『丹』為『赤』標題『南屏』為『炳南』。
人名有錯者,如『笏臣』錯為『菊臣』等,不能一一列舉。
缺原注者,有的關系至為重要,它注明了對象的身份、籍貫、官位、時間、原因等等,有助于理解聯(lián)文意思。挽歐陽崇如原注云:『湘鄉(xiāng)人,由湖北襄陽述升兩淮鹽運。庚辰正月遷湖北臬司,未及拜命,卒于揚州,三月喪歸過武昌?!煌鞖W陽信甫觀察原注云:『君以大父坦齋侍郎主講麓山,隨侍讀書,后在江南辭官歸里,梓侍御遺書及課藝。』挽汪玉笙侍御原注云:『寓官菜園。獄中見贈一裘?!华z中顯然指咸豐末年李篁仙蒙怨入獄之事。挽程太夫人原注云:『湖北襄陽提督程從周之母,壽八十九,卒于潁州本籍,時五月半?!煌煲追蛉嗽⒃疲骸糊堦栮惡j栂壬?,贈太仆卿少海同年女弟。其邑易笏山方伯配,實甫觀察母。』由原注可知,易夫人是大名鼎鼎的龍陽才子易順鼎(字實甫)之母。如果無這些原注,怎可知道對象是誰?聯(lián)文的內(nèi)容所指是什么?等等。
至于訛傳聯(lián),岳麓版雖已甄棄了『題屈賈二公祠』等五副,但仍有七副李本并無的訛傳聯(lián)。有的也可能李本當年遺漏,但如果了解李篁仙的子女情況、或是知道對象生平,就能判斷其聯(lián)真?zhèn)?。岳麓版收篁仙挽兒媳?lián),應是假作。按王闿運序《天影盦詩存》云,篁仙四次續(xù)娶卻均無一子,那么何來兒媳婦?特別是有挽許振袆一聯(lián)大謬,聯(lián)為:
正西江柳色新時,回首舊遊,人空白社;
憶南國棠蔭深處,愴懷遺愛,我亦蒼生。
許振袆,字瑋紉,號仙屏,江西奉新人,生于一八二七年,一八六三年進士。曾任陜西學政、河南按察使、江寧布政使、東河河道總督、廣東巡撫等職。一八九九年才去世。李篁仙五年前已去世,怎會有挽許氏之作。按理,許李二人并無交往,李也未在許氏為官地從仕,上下聯(lián)的『回首舊遊,人空白社』『愴懷遺愛,我亦蒼生』,根本也落不到實處。
李篁仙尤工聯(lián)語,傳誦當時,被譽為清末湖南六大對聯(lián)家之一?!读衣?lián)語合鈔》編者盧述度在《序言》中評價其聯(lián)是:『詞艷意新,境界似春花秋月,情韻不匱?!徽J為他的聯(lián)語如同郭嵩燾評其詩:詞清句麗,上視魏晉,遠超謝朓②?!短煊氨Q聯(lián)語》未分卷,共一百八十八副,按楹聯(lián)(實即題署聯(lián))十六副、壽聯(lián)五副、挽聯(lián)一百六十七副先后編排。篁仙的聯(lián)語除均符合對聯(lián)格律基本要求外,絕大部分技巧嫻熟,文筆老到,藝術(shù)境界頗高。歸納主要有五大特色,謹分別舉一兩聯(lián)簡述如下,一是構(gòu)思精巧,曲筆回鋒。如賀李瀚章六十大壽:
等溫公在洛耆年,全楚陳歡,堂上加使君壽母;
先庾亮登樓月夜,仲篪聲祝,天下知元老敬兄。
李瀚章是李鴻章之兄,一八八零年六十大壽時在兩湖總督任上,其母又是八十大壽并在督府養(yǎng)老,而此時鴻章也已權(quán)傾朝野。故此聯(lián)極難著筆,既不僅稱頌一人還要顧及其母與其弟。但篁仙首句即以溫國公司馬光比擬壽星,從而涵蓋身世功業(yè)一切,接著又點明地方,祝壽堂上同時觴母;下聯(lián)以庾亮喻鴻章而來陪襯。《晉書》載,庾亮在武昌時乘秋夜與友人共登南樓此典常與秋季時令或月相關。瀚章壽辰日在七月廿七,用庾亮登樓極切時又切地,一個先字又巧妙地暗示兄先于弟做壽。仲篪是伯塤仲篪的簡稱,意思是指塤篪合奏和諧,舊時贊美兄弟和睦。但鴻章畢竟名聲在瀚章之上,但作者用個天下盡知元老敬重其兄,又曲筆回鋒地處理好了弟兄關系,互見勛名。全聯(lián)可見其神來之筆的功夫。
二是運典豐富,巧借帶情。篁仙善于用典,一聯(lián)之中嵌入數(shù)個,既畫龍點睛,又巧借寓情。如挽汪玉笙御史:
人如黃菊凋殘,會中酒寒深,秋黯園林病司馬;
我亦青蓮搖落,念解衣情重,春沉潭水哭汪倫。
汪玉笙,名朝棨,字亦農(nóng),號玉笙、子森,蘇州人,祖籍安徽休寧,與李篁仙同為咸豐六年進士(三甲),官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黃菊,指秋季時節(jié),汪因酒病逝于一八六二年九月廿七日,年僅卅八歲,故用黃菊凋殘作喻。中酒,宋代詩人宋白詩名,詠嗜酒。病司馬,指司馬相如賣酒、酒病之事,此借喻亡者酒病的境遇。青蓮指李白,此為作者自況,又與黃菊成工對。解衣,解衣推食的簡稱,此指篁仙蒙冤入獄時,汪贈一裘之事。汪倫,即李白贈汪倫詩者。作者連用六個典故,但毫無板滯堆砌,并能輕松地把對方嗜好與境況、相互交情、亡故時間等交待清楚,用兩個歷史名人既切雙方之姓,又表深厚的情誼。聯(lián)文不長,以典帶情,內(nèi)涵豐富。
三是寓情筆底,濃墨重彩。篁仙的題署聯(lián)和部分挽聯(lián),在這方面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往往情感飽滿,文詞飛宕。如題漢口長沙郡館酒廳戲臺:
畫船煙雨下潭州,會此間、檀板金樽,樂府翻成望鄉(xiāng)曲;
瑤瑟空波延帝子,并隔岸、梅花玉笛,天風吹送過江來。
潭州,長沙古稱。全聯(lián)用詞優(yōu)雅,畫面清麗,既有江流、畫船、梅花、酒宴,又有檀板、玉笛、琴瑟清音。以濃郁的筆墨,深厚的情感,營造了一幅清新優(yōu)雅、賞心悅目的音樂酒宴畫面。
又如挽楊禮南之弟殉難越嶲:
左雕弓,右勁箭,平生跌宕,何等男兒,寒日薄邛崍,被血身先敢死士;
上老母,下遺孤,后事蒼茫,仗君兄弟,悲風叩荊樹,傷心我亦過來人。
作者與被挽者并無多少交往,故可能受禮南之托而作此聯(lián)。篁仙兄弟有六人,但有幾個都先他而逝,故有下聯(lián)末句。
四是散語詩句,并秀生輝。把古文句與格律詩句結(jié)合作聯(lián),能使聯(lián)句富于變化,音節(jié)生動,古樸優(yōu)雅。篁仙的聯(lián)作較多這種形式,如題漢口長沙郡館樓:
麓山之顛,湘水之濱,攜劍倚蒼茫,數(shù)前朝、梅將功名,蔣侯威望;
武昌以西,漢陽以北,憑欄瞰風物,想故國、定王臺榭,賈傅祠堂。
梅將,秦朝的梅鋗。蔣侯,三國時蜀國蔣琬。二人都是湖南人。定王臺、賈傅祠均在長沙。
又如挽左子重孝廉:
其人具邁越時輩之才,結(jié)想千秋,窘步已于蓬島路;
乃翁正勤勞王事之日,思親萬里,孤魂應到玉門關。
左子重名孝威,左宗棠長子。舉人,三次禮試不中,以蔭為主事。頗有才氣,最得宗棠關愛,平新疆時去軍中省親,隨父入住軍帳,受寒致疾,回家后一病不起,卒于一八七三年,僅廿八歲。
此兩聯(lián)前一副除中間五言為詩句外前后幾句都是古文句。后一副首句是古文句,末尾為詩句。這種聯(lián)讀起來音節(jié)或響亮,或凝重,或渾厚,再間以雅致的詩句,可謂并秀生輝。
五是平淡樸實,以切其人。挽聯(lián)的實用性較廣泛,無論名宦公卿,還是庶民親友等均能派得上用場。但用于普通人物的挽聯(lián)不應拔高,溢美粉飾,與其人不倫不類。篁仙有不少挽鄉(xiāng)下老翁、普通女性之聯(lián),大多以平淡樸實的筆法而為。如挽惲畹香封翁:
香供生佛萬家,退跡禪林,悟到皈依臨佛日;
草長暮春三月,摧心游子,勤加珍重報春暉。
又如挽黃節(jié)母羅悟緣老人:
斑管生涯,歷八十五年間冰霜慘淡;
瑤池歸路,值重三半月后風雨凄涼。
注釋:
①《六家聯(lián)語合鈔》,筆者收藏復印本。
②郭嵩燾序《天影盦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