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
摘 要?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應該是開放式的,讓學生在活動中、情境中學習語文,能激起孩子們的表現欲、講話欲,提升學生的自信力、成就感、快樂感。同時也應是學生參與、求知求真的過程,使學生帶著聚焦個性化的體驗在流淌著個性化的語文學習中充滿愉悅地,可以多角度的詮釋課堂內容。身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想象、充分展示各自的才華,彰顯自己的個性。那么,如何營造有效的課堂,讓每個學生的個性都能在語文課堂上盡情展現呢?本文對比進行初探。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氛圍;合作學習;有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2-0001-01
一、點燃激情,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情感是人類心靈心理活動的導向。在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應該以積極向上的情緒去教授學生知識,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課伊始,趣已生,教師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導入新課方式作為一堂課的切入點,能夠快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用精彩的示范朗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愿,教師帶領學生共同活動,能夠充分帶領學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tài)。每一位初中生在青少年階段,都是愛表現,希望得到表揚,并且自尊心重,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評語應該給予鼓勵,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才能夠更好地主動學習。
例如,在學習《水調歌頭》時,教師可以在正式開課前,與學生進行課文朗誦,賦予飽滿的感情進行合作朗誦,讓學生在朗誦中,感受到詩人所賦予的情感,也可以挑選幾名同學進行歌曲演唱,將《水調歌頭》這首曲子進行合唱,通過豐富多樣、生動有趣的導入方式,讓學生瞬間點燃學習的激情與熱情。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試著去解讀這篇文章的內涵,最后給予鼓勵的評價,即使學生回答錯誤,也要給予微笑,以示鼓勵。只有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才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最終打造初中語文的高效課堂。
二、營造愉快的課堂氣氛
在21世紀的現代,為了適應社會進步和教育發(fā)展,對課程本身和教材理念都做出了根本性的變革。在初中教學中,語文課程是重點學習的內容,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集中精力去學習,是一個老師應該完成的任務。教師是教學課堂上活動的帶動者,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是教師的重要工作。為了創(chuàng)建良好愉快的課堂氛圍,教師首先要擺正自己在課堂上的位置,學生和老師是平等的,及時調整心態(tài),學生才是課堂上的主體,教師是客體,學會面帶微笑,可以使課堂氣氛更加融洽。有這么一句話來形容老師的微笑在學生心中的地位:老師的笑容如冬日里微微徐來的溫暖春風,像灼熱時節(jié)的清涼甘露。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應富有激情,飽含感情,在教師豐富的語言當中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得到精神上的補充。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氣氛,發(fā)掘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及時激勵,使學生的優(yōu)點及時得到肯定和表揚。經常表揚學生優(yōu)點,學生在愉快的心情當中會更加認真地聽課學習,更加有利于增加課堂的和諧氛圍。
三、引入合作學習模式,提升語文教學實效
傳統的初中語文課堂,往往是教師“一人獨大”,站在高高在上的“獨裁者”位置上對學生發(fā)號施令,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狀態(tài),個個臉上都是無精打采的模樣,就仿佛進了“少年管教所”一樣,全無半點學習熱情。須知,學生才是課堂學習的“主人翁”,而教師所扮演的僅僅只是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其強行霸占學生課堂的行為,可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再恰當不過:鳩居鵲巢。有鑒于此,教師應當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從“主宰者”的位置上“退位讓賢”,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在教學九年級上冊《我的叔叔于勒》這篇課文的時候,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筆者就拋出了這樣一個具有探討性的話題:本文作者寫了“變”,也寫了“不變”,變的是什么,不變的是什么?然后,筆者引導學生針對這個話題,以合作學習小組的形式展開了交流和探討。同學們的積極性迅速被調動起來,展開了激烈地探討,議論紛紛,各抒己見,情緒異常高漲。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一方面,能夠促使學生去細細地研讀課文,讓學生深入到課文的字里行間去尋找答案,可以大大課堂教學成效,向著高效課堂邁進;另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從而為將來他們邁入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打下鋪墊。
四、將現代化信息技術完美地融入教學
一方面,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搭建良好的網絡學習平臺,為學生學習與豐富語文知識儲備提供有效的資源獲取渠道。學生通過這一平臺可獲得相應的學習資料,教師可提高教學設計水平,也可借鑒其他教師的有效教學方法,改進現有的教學方案,使之更完善。另一方面是利用先進技術如多媒體技術,輔助各種教學方法的有效進行,如利用其構建適當的教學情境等。最明顯的就是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微課教學。
總之,在初中階段,語文教學是一項復雜而充滿挑戰(zhàn)的工作,隨著《語文新課標》的落實和推進,好多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都需要改革和完善。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的我們,有責任為打破傳統而單一的教學方式,引用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語文教學方法而努力,也只有這樣做,才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課堂的參與能力,然后為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氛圍,提升語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蘭萍.關于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運用研究[J].學苑教育,2018(6).
[2]馬忠生.初中語文教學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探討[J].未來英才,2016(10):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