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漢娜,2017年完成了兩件大事:結(jié)婚為妻,創(chuàng)作的劇本《華盛頓郵報》上映。
2017年12月22日,漢娜的劇本,《華盛頓郵報》全美上映,金球獎六項提名,并且被提名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和最佳女主角兩項重量級大獎。
確切說,2016年6月,當31歲的伊麗莎白·漢娜坐在電腦前開始創(chuàng)作一部關(guān)于“美國報業(yè)第一夫人”、美國傳奇女出版人凱瑟琳·格雷厄姆的劇本時,她已經(jīng)辭掉工作一段時間了。
她只想用這部劇本,換來一個代理自己的經(jīng)紀人。
從小生長在紐約布魯克林的漢娜,大學時期萌發(fā)了想要做電影的興趣,于是,她考取了美國電影學會的制片項目研究生。畢業(yè)以后的漢娜,在查理茲·塞隆的制作公司電影開發(fā)部,一做就是五年。
五年以后,在看過了成百上千個劇本后,漢娜辭職做了全職編劇。
從一名“劇本開發(fā)人員”成為“全職編劇”,是很多人的愿望。成功的人卻少之又少。漢娜也遇到了事業(yè)的瓶頸。
最終,同為編劇的男友布萊恩鼓勵她,“你不是總談起凱瑟琳·格雷厄姆么,拿出三個月,寫個關(guān)于她的劇本吧!”
三個月后,美國勞動節(jié)前,漢娜完成了劇本初稿。
第二天,布萊恩向漢娜求婚。
二十四小時后,午夜凌晨,索尼影業(yè)前總裁艾米·帕斯卡爾打來了電話,她要買下漢娜的劇本。
接著,漢娜的劇本獲得了2016年美國“劇本黑名單”的第二名,瞬間,所有人都知道了伊麗莎白·漢娜這個名字。
接下來的時候?qū)τ跐h娜來說,大概全部都是“額外的獎勵”。斯皮爾伯格決定擔任漢娜劇本的導(dǎo)演。他還找來了梅麗爾·斯特里普和湯姆·漢克斯這一對堪稱本世紀最偉大的男女演員。
2017年2月,電影進入籌備,斯皮爾伯格找來憑借《聚焦》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的喬治· 辛格,幫助漢娜修改劇本??ǚ蚩ㄔ?jīng)說過,“努力想得到什么東西,其實只要沉著鎮(zhèn)靜、實事求是,就可以輕易地、神不知鬼不覺地達到目的。”
《華盛頓郵報》的故事以五角大樓文件的曝光開始。
《紐約時報》率先披露了美國政府明知越戰(zhàn)難以取得勝利,還在欺騙國內(nèi)民眾,把軍隊源源不斷送到越戰(zhàn)戰(zhàn)場的行徑。
緊接著,最高法院判定《紐約時報》禁言。
以凱瑟琳·格雷厄姆(梅麗爾·斯特里普)為首、本·布拉德利(湯姆·漢克斯)為執(zhí)行主編的《華盛頓郵報》同樣接到了被披露的文件,并且堅持在有可能葬送整個公司命運的情況下,仍然選擇把文件披露給大眾,最終開啟了美國七十年代反戰(zhàn)高潮的序幕。
閱讀是漢娜的愛好,而每每讀完一本書,留在漢娜腦海中的不是那些精彩的情節(jié),而是那些刻畫入微的人物。
當她讀完凱瑟琳·格雷厄姆的自傳《個人歷史》和本·布拉德利的回憶錄《美好生活》后,她決定要創(chuàng)作一個關(guān)于女人不再沉默,改變歷史的故事。
“在讀格雷厄姆的自傳《個人歷史》時,我完完全全地愛上了這個角色……當時我還在做電影開發(fā),我就想,‘這樣的一個人,怎么沒被拍成電影呢?‘然后我就意識到了,改編她的故事太難了,因為她幾乎有十種人生,那不就是十部電影么?……除非你要拍《阿甘正傳》或者《本杰明·巴頓奇事》,否則你很難講好一個‘從襁褓到墳?zāi)埂墓适??!?/p>
漢娜不想寫一個《阿甘正傳》式的傳記片。
"我認為當我們在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時,我們要問自己,哪個部分是重要的?哪個部分是人物的人生轉(zhuǎn)折點?"于是,漢娜重新著眼這部自傳。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發(fā)現(xiàn)了她人生中真正的那扇窗子?!?/p>
格雷厄姆的轉(zhuǎn)折點——54歲,披露五角大樓文件的時刻。
此前,剛剛接手公司的格雷厄姆一直很難在公司找到自己的聲音,直到五角大樓文件事件開始,“那之后,她成為了她后半生即將成為的那個人?!?/p>
“我雖然用了三個月寫出了劇本的初稿,但是,卻用了三年去尋找這個故事,尋找凱瑟琳·格雷厄姆這個人到底是誰,我到底想要寫關(guān)于她的什么,她的那個點讓我產(chǎn)生了共鳴?!?/p>
期間,她翻閱了關(guān)于“五角大樓文件事件”能找到的所有資料,甚至去看了7000頁的“五角大樓文件”原文。
漢娜慢慢地摸索出了她要的三幕故事。
“我給她出場時的設(shè)定,就是一個處于弱勢的弱者。我自己在高中的時候就從來都不是最酷的小孩,總在試圖融入,所以對于弱者我總是有很多共鳴。而說到凱瑟琳,我覺得她最令人著迷的一點就是她從來都不把自己當成受害者。在她的自傳中,她屢次談起自己的錯誤,并且很細節(jié)地去分析她曾犯下的錯誤、甚至是她曾經(jīng)后悔做出的抉擇。“
漢娜給自己的劇本定調(diào),這是一部關(guān)于角色而非事件的電影,“我要寫凱瑟琳·格雷厄姆如何找到她自己的聲音?!?/p>
除了講述格雷厄姆傳奇人生的轉(zhuǎn)折點,這部電影對于漢娜,還有更深遠也更隱秘的意義,那就是,一支為人民而戰(zhàn)的新聞夢之隊是如何組建而成的。
“這個劇本背后還有一條主線,就是一個‘超級英雄’的團隊是如何形成的。我們知道,電影故事發(fā)生的幾年后,這兩個人(凱瑟琳·格雷厄姆和本·布拉德利)就一起曝光了水門事件?!?/p>
索尼影業(yè)前總裁艾米·帕斯卡爾,是她最先搶下《華盛頓郵報》的劇本版權(quán),并找來了斯皮爾伯格。
漢娜知道,格雷厄姆和布拉德利這對男女之間的合作關(guān)系,將成為推動故事發(fā)展的內(nèi)在驅(qū)動。
“在劇本中,他們(凱瑟琳·格雷厄姆和本·布拉德利)已然認識彼此很長一段時間了。她在丈夫自殺后很快就雇他來報社工作了。講述這對男女非浪漫愛情的關(guān)系很有趣,他們的關(guān)系不是歡喜冤家,而是一支超級英雄的隊伍的開始。這點尤其吸引我。”
漢娜認為,大多數(shù)時間里,男人和女人的關(guān)系都不是情侶關(guān)系?!澳切┡臋n關(guān)系是很美麗的,而這部電影就是講述‘格雷厄姆-布拉德利團隊’的故事?!?/p>
在人物刻畫上,漢娜找到了兩個主人公的立足點。
“對于凱瑟琳,當時最重要的是讓公司上市緩解財務(wù)危機,保住她父親和丈夫打下的江山……而對于本,最重要的,就是那句我們常常說的,保護出版的唯一方式,就是出版。”
于是,兩個核心人物在原始設(shè)定上便產(chǎn)生了核心的矛盾——凱瑟琳為了保護公司需要減少一切公司可能被叫停的可能,而本必須要為新聞人的良知負責。
當他們拿到關(guān)于五角大樓文件的資料時,矛盾便不言而喻。
電影的第三幕,集中在了凱瑟琳如何抉擇,而本如何保護新聞自由和讓大眾知道真相的新聞良知。
正是兩個人的抉擇,讓他們從對立面轉(zhuǎn)向了一個陣營,共同對抗外界壓力,在《紐約時報》被叫停后繼續(xù)堅持報道。
而在兩個人的互動上,漢娜也找到了一種辦法——打斷?!拔艺f話的時候就會打斷別人,我認為正常的對話就是這樣的。其實目標就是讓對話盡可能自然到你根本沒意識到是在電影里?!?/p>
電影《華盛頓郵報》以一種內(nèi)斂的方式,娓娓道來了歷史中真實的人物如何通過勇氣和信念,做了正確的抉擇而創(chuàng)造了歷史。
凱瑟琳·格雷厄姆和本·布拉德利兩個核心角色并沒有口號式的臺詞,漢娜只是通過描寫這兩人的堅持和選擇,勾繪了一段偉大而值得銘記的歷史。
漢娜談到,她在劇本中最想說的兩個話題:權(quán)利中的女人和新聞自由。
凱瑟琳·格雷厄姆的經(jīng)歷讓她想起電影行業(yè)中男人的話語地位,感同身受。
她能夠感受到當年的凱瑟琳一個人站在辦公室,面對著成群的男人,卻必須要把決定權(quán)握在手中的風刀霜劍。
“我認為女人越來越有權(quán)力是當代應(yīng)該講的故事。另外,新聞應(yīng)該代表人民而非政府,也是一定要銘記的。”
斯皮爾伯格在采訪中被問到,為什么會這樣急于拍攝《華盛頓郵報》這部電影?
他這樣說,“故事雖然發(fā)生在幾十年前,但是當今的媒體仍然遭受著攻擊,當人們不相信的時候,他們就會說那是假新聞。而新聞是客觀的事實,事實就是事實,所以我要讓人們看到,新聞自由到底會帶來什么?!?/p>
梅麗爾·斯特里普在演講上說:“從來沒有任何時候像今天一樣需要調(diào)查新聞,但也從沒有像今天一樣危險,尤其是對女人?!?/p>
斯特里普在隨后接受電視臺采訪中談到,“1971年,還是男人的世界,她(凱瑟琳·格雷厄姆)是極為少數(shù)的在出版行業(yè)的女性,在那樣的高位。所以,當抉擇的時候來臨,尤其是《紐約時報》剛剛被禁言的時刻,她在那樣的位置被生生推上去做決定是很艱難的。而她挺身而出,創(chuàng)造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