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債務認定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這次發(fā)布的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了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并合理分配舉證責任,體現(xiàn)了雙向保護的原則,解決了配偶一方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大額舉債,“被負債一方”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背負沉重債務問題。
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就當前司法實踐中爭議較大的夫妻共同債務認定問題作出明確規(guī)定,并合理分配舉證證明責任,平衡保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
這份《解釋》發(fā)布后,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程新文就相關焦點問題接受了記者采訪。
這份司法解釋明確規(guī)定,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這樣規(guī)定的目的是什么?
程新文解釋道:這一規(guī)定強調(diào)夫妻共同債務形成時的“共債共簽”原則,意在引導債權人在形成債務尤其是大額債務時,為避免事后引發(fā)不必要的紛爭,加強事前風險防范,盡可能要求夫妻共同簽字。
這種制度安排,一方面有利于保障夫妻另一方的知情權和同意權,可以從債務形成源頭上盡可能杜絕夫妻一方“被負債”現(xiàn)象發(fā)生;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避免債權人因事后無法舉證證明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而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根據(jù)司法解釋,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chǎn)經(jīng)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司法解釋為何要將“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作為夫妻共同債務的重要認定標準?“家庭日常生活”的標準是什么?
程新文介紹:我國民法學界、婚姻法學界通說認為,婚姻是夫妻生活的共同體,在處理家庭日常事務的范圍內(nèi),夫妻互為代理人,這是婚姻的當然效力,屬于法定代理。因此,在夫妻未約定財產(chǎn)分別制或者雖約定但債權人不知道的情況下,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國家統(tǒng)計局有關統(tǒng)計資料顯示,我國城鎮(zhèn)居民家庭消費種類主要分為食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等八大類。家庭日常生活的范圍,可以參考上述八大類家庭消費,根據(jù)雙方的職業(yè)、身份、資產(chǎn)、收入、興趣、家庭人數(shù)等夫妻共同生活的狀態(tài),和當?shù)匾话闵鐣盍晳T予以認定。
有的債務超出家庭日常生活范圍,但是由夫妻雙方共同消費支配或者形成共同財產(chǎn),或者基于夫妻共同利益管理共同財產(chǎn)而產(chǎn)生,也屬于夫妻共同債務。
那么,在夫妻債務糾紛中,債務究竟是否屬于夫妻共同債務,應由哪一方來舉證證明?
程新文介紹:從舉證責任分配的角度看,夫妻債務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日常家事范疇內(nèi)的共同債務,二是超出日常家事范疇的共同債務。
對于日常家事范疇內(nèi)的債務,債權人一般無需舉證,配偶一方如果主張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則需要舉證證明舉債人所負債務并非用于家庭日常生活。
對于超出日常家事范疇的債務,原則上不作為共同債務,債權人主張的,需要舉證證明。如果債權人不能證明夫妻一方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chǎn)經(jīng)營或者基于夫妻共同意思表示,則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實際上,債權人如為避免舉證困難,完全可以事前防范,在形成大額債務時要求夫妻雙方簽字,體現(xiàn)夫妻雙方的意思表示。不僅方便舉證,更能避免紛爭。
目前,社會各界對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實施以來司法實踐中出現(xiàn)的“離婚后被負債”等問題反映強烈。這次出臺的司法解釋能否解決相關問題?
程新文稱,夫妻債務認定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這次發(fā)布的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了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并合理分配舉證責任,體現(xiàn)了雙向保護的原則,解決了配偶一方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大額舉債,“被負債一方”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背負沉重債務問題。人民法院既要依法保護善意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又要依法保護夫妻特別是未舉債一方的合法權益。既不能讓夫妻一方承擔不應該承擔的債務,也不能讓本該承擔債務的夫妻一方逃避責任。
據(jù)悉,該《解釋》自 2018年 1月18日起施行,最高法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該解釋相抵觸的,以該解釋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