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晗昕
且說曉宅,是我老于家古厝大門的匾號,一般來說,尋常住戶人家的門并不掛什么名號,能稱得上鄉(xiāng)紳的,十里八村聞名的,多是跟著自家姓氏寫個什么府什么宅的,窮苦家庭的兩塊木板一合,兩根木頭一拴便叫做門了,哪里還有什么牌匾呢?怎么單就老于家的門匾不跟著自家姓氏呢?這其中的故事,從我爺爺那聽來的。
咱們老于家從我高祖爺爺那輩兒起才興旺起來,高祖爺爺十幾歲就跟著村里的人去外面世界闖蕩,各行都倒騰,攢了積蓄回老家干起木材生意。因我老家祖輩靠著山,過去的人心里干凈,與人為事都明明白白,分毫不差哩!這是哪家山頭,那是誰家水田,都分得清清楚楚,咱家的老屋便依著咱家的山腳下。爺爺說山上寶貝多啊,白花花的錢幣地上散著呢,就看你撿還是不撿。這些個錢高祖爺爺就撿走了,木材生意做得熱熱鬧鬧,地買上了,成了地主,也不再奔波了,靠收租子過活。
高祖爺爺可不是兇神惡煞似的財主,同樣是窮人家打拼出來,怎么不知道貧寒人家的艱難,所以對佃戶從不朝打暮罵,恩惠常施,交不起租子的佃戶,高祖爺爺反舍米舍錢。爺爺說,家底就是這樣漸漸單薄起來的,當然這是后話。
家庭富貴起來,首先要緊的便是培養(yǎng)下一代。高祖爺爺雖是在外闖蕩過,新鮮玩意見得不少,但骨子里的傳統(tǒng)根深蒂固,進過多少洋行,見過多少摩登小姐也改變不了。太爺爺小時候在高祖爺爺打拼時野慣了,鄉(xiāng)下孩子的天性怎么也蓋不住,跟筍尖似的蹭蹭蹭往上冒。高祖爺爺急啊,再這么玩兒下去學業(yè)家業(yè)就全荒廢了,一狠心,把太爺爺送進了十里八村最嚴的先生那,剛到塾里就是一頓打,誰讓他皮呢?課還沒上,就把先生家雞窩里剛下的雞蛋順了倆,對頭一敲送進了嘴。
雖說是挨了打,也總算治住了,頑皮的個性被先生壓住三分,比從前安分不少。跟著先生讀書,漸漸知道不少大道理。讀了《論語》,讀了蘇軾的《留侯論》,太爺爺?shù)男郧榇笞儭Kf,從前掏鳥蛋、爬樹游水不過逞一時之勇,此乃匹夫之勇,君子之勇則是安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遇險需鎮(zhèn)定,內心需自信,行事需穩(wěn)重。這時候的太爺爺不過十歲,回到家里和高祖爺爺說了這些,高祖爺爺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線,家里總算出了第一個讀書人,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第三個,于家家業(yè)也不愁沒人接手了。
高祖爺爺高興啊,高興時容易成事,人的情緒上去了,心情好了,什么決策不是這一二日間就成的呢?說高祖爺爺打家業(yè)興旺起就惦記著一事,家里的宅子是這十里八村數(shù)上名的氣派了,只門不夠大氣。說來也是有緣故,皆因高祖的父親去世前交代,家中大門不宜太闊,于家雖成了氣候,但命中還是老實莊稼人,門面過于氣派恐承受不住,反招來事故,故把這門做小了??墒沁@門面門面,一戶人家的面子最初便在這門上。
高祖爺爺對這事上心,再加上兒子懂事了,麻溜地就把修門的事提上日程,也顧不上父親的臨終囑托了。先是選木頭,一家的門面可不能用壞木,必須是塊大條順,堅硬似鐵,一方面是防止梁上君子“頂門作案”,另一方面暗喻鞏固住家中富貴長長久久。再就是挑選動工的日子,如果說造門的材料是鎖,那動工的日子就是鑰匙,鎖總得鑰匙來配,以上說的種種造好門的好處,還需這好日子配,從此后這一家子過得順不順,走得好不好,全在這選日子上。高祖爺爺想啊,這造門是因兒子的長進才成的事,莫不就在兒子生辰那天動工,可謂雙喜臨門,也可請鄉(xiāng)親大伙來家中吃頓粗飯熱鬧熱鬧。
心中這么想著,手上也這么做下去了,可教太爺爺念書的先生站出來說了話。這先生通地理讖緯,說我們這宅子背依青山,這山對面又有三座山頭,這就支成一筆架子,是能出讀書人的。況且臨近的幾段山脈,看形狀走勢,就屬我們宅子依著的這塊最直最大,可是塊寶地,住家下葬皆是妙處,常住于此可保家業(yè)壯大,入土為安可令子孫歲歲無憂。只一點,此處乃人杰地靈之地,靈氣太重,若是強加在小兒身上,難免不便克化,青壯年尚可,小孩子就罷了,不宜在其生辰當天動土。可高祖爺爺不聽啊,說我這小兒命硬,扛得住,下定了心要在生辰這天動土,教書先生勸過也不宜再說,便由著他去了。
在我們這邊,動土的吉日不一定就是真正施工的日子,這一日就只是動土,一把鋤頭把土地翻起來一點也就是動土了。但這動必須在吉時,一般來說,讖緯先生會給一個擇日單,蠅頭小字,龍飛鳳舞地寫在一張紅彩紙上,上面有吉日吉時,包括一應沖撞注意屬相、出生年份等等,該怎么做,該如何做全在這一張紙上。這次大門動土的擇日單便是教書先生寫的,不過將太爺爺生辰這一段給隱去,不說其中的不妥之處。
動土這日,由高祖爺爺下了這第一把鋤頭,把門前的土掀起一塊,然后是鞭炮喝彩,一群鄉(xiāng)親涌入宅子里,吃吃喝喝,吵吵嚷嚷,高祖爺爺更是歡喜異常,給每個小孩兒都包了紅包,一桌一桌地發(fā)。
喜宴之后就是正經開工了,選的是上好的榆木,從北方來的。都說榆木腦袋榆木腦袋就是指這木頭硬,經使耐用,門總是得開開合合,若是木質太虛沒幾年就磨損開裂了。這種木頭雖然硬,但是又容易加工而且干得快,能防走水。那時候可沒現(xiàn)在的消防隊,走水可是大忌,用榆木也可放心許多。門把也是省城里帶回來的,高祖爺爺親自選的,是倆張嘴的獅子,上下各漏出兩個小尖牙,門環(huán)就從尖牙的后面穿過,銅材質的,獅面上有花紋,圍繞獅頭有一圈凸起的圓點。門鎖是圓的,外部用與門環(huán)一樣材質的銅圍成個圈,上面有雕花,做工細致,怎么看怎么古樸,怎么看怎么小巧動人。
材料準備齊全,高祖爺爺請了我們那兒最好的造門師傅,當天便著手做活。高祖爺爺日日在工地邊看著,一來是監(jiān)工,二來師傅有什么缺的短的也能立即知道著手添補。
工程結束也是一眨眼的功夫,五月初開工,到六月就完成了,還需將做好的門,放在六月的毒日頭底下暴曬個把月,各處都結實后安上便可,凡其他重造圍墻,堆瓦砌磚的事也不必細說,眼下最重要的是門上的門匾。一家需在此地扎根立戶一定需要一顆種子,在過去,姓氏便是這樣一顆種子,對男人來說尤為重要。門上的牌匾理所當然是于宅或者于府,但又因于家并未出過一官半職,用府不太妥當,還是于宅顯得中規(guī)中矩,不越界。
牌匾上的字得好,不然掛在大門上不好看,沒個什么體的哪能顯示家里的派頭啊。高祖爺爺依舊找來教書先生,那先生的字在當?shù)匾彩怯忻麣獾模丛诮套约簝鹤幽顣那槊嫔希铝藦執(zhí)诱埩藖韺懪曝?。匾額用的是楠木,楠木耐腐耐蝕,掛在外面風吹日曬的不怕壞。
寫匾這天也是個吉日,且天氣極好,高祖將家里排酒席的桌子搬出三張排在院里,供先生潑墨題字。于宅這兩字看著簡單,用正楷大字寫好是不容易的。教書先生花上畢生所學所練,在一旁練筆,以防下筆時候字跡虛浮不能扎根于木頭上。說來也奇怪,先生總也不能練出個滿意來,這樣不好那樣也不好,好容易一次要往木頭上寫,硯臺卻掉在地上,裂了指頭那么粗的縫。在咱們那個鄉(xiāng)下,做大事最忌出事故,特別是這樣碎了裂了東西的。前村的王家娶親,莫名其妙地一連碎了幾個新新的瓷碗,媳婦兒前腳都跨進家門了又給退回去。硯臺都摔裂了,恐生什么事端,高祖爺爺尋思著是不是要另選吉日寫匾。正愁著,高祖爺爺忽然靈光一閃,這裂了的硯臺莫不是先父提醒我記起他老人家臨走前的囑托?想到這一緣故,高祖爺爺把老人家在時的話告訴了先生。恰好此時,太爺爺也陪在一旁,聽這緣故,原本默默無聲的他開了腔。
既然這老太爺囑咐門不可過大,何不取這小門的小做名,但這小意思不甚好,莫若用諧音的曉,意思好,又可遂了老太爺?shù)膰谕?,不是兩全其美嗎?先生聽來,沉默片刻,后拂須長笑,這曉字意為通曉,明白,用此字做匾名,可喻于家子孫世世代代通達曉暢,明明白白做人,甚好,甚好。于是揮手寫下“曉宅”二字于木上,字跡剛勁有力,不拖泥帶水,一氣呵成。高祖爺爺親自上梯子將匾額掛上,一時又是鞭炮齊響,熱鬧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