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峰
(遼寧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大連 116081)
司馬光不僅是北宋重要的政治家、史學(xué)家,在經(jīng)學(xué)方面亦著述甚夥,自成一家。在《易》學(xué)方面,司馬光著有《易說》《系辭說》,以本數(shù)求義為宗旨,以切于日用為特質(zhì),特色鮮明,影響深遠,在易學(xué)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禮》學(xué)則與其易學(xué)遙相呼應(yīng)。由于司馬光將太極陰陽之道視為貫通天地人的根本大道,而“陰陽之道,在天為寒燠雨旸,在國為禮樂賞刑”,可知司馬光極為重視禮樂制度的建設(shè)。史書記載,皇祐二年(1050),詔胡瑗等校定樂律。司馬光、范鎮(zhèn)等參與考訂,司馬光有《與范景仁論樂書》。司馬光更撰著《書儀》十卷、《投壺新格》一卷,流傳至今,可供今人考察其禮制思想;而詮解出自《禮記》的《大學(xué)》《中庸》兩篇而成的《大學(xué)廣義》《中庸廣義》,則辨學(xué)論道,將修身與治國統(tǒng)一起來,影響及于宋代的四書之學(xué)??上У氖牵瑢W(xué)界對司馬光的《禮》學(xué)忽而略之,研討不多。茲作一闡發(fā),以有裨于全面評述司馬光的學(xué)術(shù)成就。
司馬光《書儀》十卷,凡《表奏公文私書家書式》一卷、《冠儀》一卷、《婚儀》二卷、《喪儀》六卷。后人曾將其與程頤、張載所論儀制合編成《三家冠婚喪祭禮》。四庫館臣指出:“考《隋書·經(jīng)籍志》,謝元有《內(nèi)外書儀》四卷,蔡超有《書儀》二卷。以至王宏、王儉、唐瑾皆有此著。又有《婦人書儀》八卷、《僧家書儀》五卷。蓋‘書儀’者,古私家儀注之通名?!盵1]可知司馬光此書乃私家儀注。趙宋一朝采取右文政策,歷來重視制禮作樂,而司馬光等所作私家儀注,顯然是受此種風(fēng)氣影響,意欲發(fā)揮經(jīng)世之效。就其文本內(nèi)容而言,表奏公文私書家書等公私文書,皆是日常所用,上至朝廷,下至百姓,可謂是關(guān)系國計民生者;冠禮、婚禮、喪禮,涉及人一生中之成年、婚娶、喪葬等,皆屬禮之大者,《禮記·昏義》以為“夫禮始于冠,本于昏,重于喪祭,尊于朝聘,和于射鄉(xiāng)。此禮之大體”。司馬光就公私文書提供了豐富而規(guī)范的體式,就冠婚喪禮指明了具體的程式和要求,其致用的旨趣較為明顯。如《書儀》卷一“表奏”首行云:“元豐四年十一月十二日中書札子據(jù)詳定官制所修到公式令節(jié)文”,既指明了《書儀》寫作時間,時在元豐四年,司馬光任端明殿學(xué)士兼翰林侍讀學(xué)士;又突出了是書寫作的針對性與現(xiàn)實意義。表奏、公文的格式相對簡單,而私書、家書種類繁多,司馬光一一羅列,規(guī)范細致,如私書分為上尊官問候賀謝大狀、與平交平狀、上書、啟事、上稍尊時候啟狀、與稍卑時候啟狀、上尊官手啟、別簡、上稍尊手啟、與平交手簡、與稍卑手簡、謁大官大狀、謁諸官平狀、平交手刺、名紙等類,不憚其煩地歸納其格式,以便推廣施行。至于冠禮、婚禮、喪禮,司馬光同樣強調(diào)其致用性。如《書儀》卷二“男子年十二至二十皆可冠”后注云:
《冠義》曰:“冠者禮之始也,是故古之道也。成人之道者將責(zé)成人之禮焉也,責(zé)成人之禮焉者將責(zé)為人子、為人弟、為人臣、為人少者之行也,將責(zé)四者之行于人,其禮可不重與?”冠禮之廢久矣!吾少時聞村野之人尚有行之者,謂之上頭。城郭則莫之行矣。此謂禮失求諸野者也。近世以來,人情尤為輕薄。生子猶飲乳已加巾帽,有官者或為之制公服而弄之,過十歲猶總角者蓋鮮矣。彼責(zé)以四者之行,豈知之哉?往往自幼至長愚騃如一。由不知成人之道故也。[2]
司馬光援引《禮記·冠義》,以為冠禮乃古之道,應(yīng)予重視,然荒廢已久,人情輕薄,宜發(fā)揚冠禮,使知成人之道。在婚儀中,司馬光分作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婦見舅姑、婿見婦之父母等一一闡述婚禮之儀軌,尤其是最后列“居家雜儀”一篇,詳述居家過程中父母子婦之作為,如指出“凡為家長必謹(jǐn)守禮法以御群子弟及家眾,分之以職,授之以事而責(zé)其成功。制財用之節(jié),量入以為出;稱家之有無,以給上下之衣食。及吉兇之費,皆有品節(jié)而莫不均壹。裁省冗費,禁止奢華。常須稍存贏余以備不虞”、“凡諸卑幼,事無大小,毋得專行,必咨稟于家長”、“凡為子婦者毋得畜私財。俸祿及田宅所入,盡歸之父母舅姑。當(dāng)用則請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與”[3],等等,論述深細,致用意味濃厚。值得注意的是,司馬光另撰有《投壺新格》一卷,載《溫國文正公文集》卷七十五。投壺乃古代士大夫宴飲時做的一種投擲游戲,也是一種禮儀。司馬光以為“圣人制禮以為之節(jié),因以合朋友之和,飾賓主之歡,且寓其教焉……投壺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為國,可以觀人。”遂“更定新格,増損舊圖,以精密者為右,偶中者為下,使夫用機徼幸者無所措其手焉?!盵4]由此,于司馬光禮學(xué)之致用性當(dāng)有更深的理解。
另一方面,司馬光《書儀》引據(jù)經(jīng)典、照應(yīng)現(xiàn)實,呈現(xiàn)出參酌古今的特點?!吨熳诱Z錄》載:“叔器問四先生禮,曰:‘二程與橫渠多是古禮,溫公則大概本《儀禮》而參以今之可行者。要之溫公較穏,其中與古不甚遠,是七八分好。若伊川禮則祭祀可用?;槎Y惟溫公者好。大抵古禮不可全用,如古服、古器今皆難用。’”[5]正如朱熹所言,司馬光《書儀》乃本《儀禮》而參以今之可行者。其冠禮、婚禮、喪禮條文及注釋,多以《儀禮》之《士冠禮》《士昏禮》《士喪禮》為本,兼采《禮記》之《冠義》《昏義》《喪大記》等,同時結(jié)合當(dāng)世之風(fēng)俗人情。如冠禮“男子年十二至二十皆可冠”,司馬光注云:“古禮雖稱二十而冠,然魯襄公年十二,晉悼公曰君可以冠矣。今以世俗之弊,不可猝變,姑且循俗,自十二至二十皆許其冠。若敦厚好古之君子,俟其子年十五已上,能通孝經(jīng)論語,粗知禮義之方,然后冠之,斯具美矣。”參以古法,循以今俗,男子年十二至二十皆許其冠。又如冠禮“必父母無期已上喪始可行之”,司馬光注云:“冠婚皆嘉禮也?!对訂枴罚骸谡咧粒匌R而不醴。如冠者未至,則廢?!峨s記》曰:‘大功之末,可以冠子,可以嫁子?!粍t大功之初亦不可冠也?!对訂枴酚幸騿史谡?,恐于今難行?!盵6]援引《禮記》為說,又結(jié)合現(xiàn)實指出“因喪服而冠者,恐于今難行”。而婚禮“男子年十六至三十女子十四至二十”及其注釋,則更為典型,其云:
古禮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按《家語》孔子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一歲而生伯魚。伯魚年五十,先孔子卒。然則古人之娶未必皆三十也。禮蓋言其極至者。謂男不過三十,女不過二十耳。過此則為失時矣。今令文凡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并聽婚嫁。蓋以世俗早婚之弊不可猝革,又或孤弱無人 可依,故順人情立此制,使不麗于刑耳。若欲參古今之道,酌禮令之中,順天地之理,合人情之宜,則若此之說當(dāng)矣?!盵7]
所謂“參古今之道,酌禮令之中,順天地之理,合人情之宜”,充分反映了司馬光《書儀》參酌古今的特質(zhì)。
當(dāng)然,我們有必要指出,司馬光《書儀》以期于致用為宗旨,同時有考釋精審的一面。四庫館臣指出:“他如深衣之制,朱子《家禮》所圖,不內(nèi)外掩襲,則領(lǐng)不相交。此書釋‘曲袷如矩以應(yīng)方’句,謂‘孔《疏》及《后漢書·馬融傳注》所說,似于頸下別施一衿,映所交領(lǐng),使之正方,如今時服上領(lǐng)衣。不知領(lǐng)之交會處自方,疑無他物’云云,闡發(fā)鄭《注》交領(lǐng)之義最明。與《方言》‘衿謂之交’郭璞注為‘衣交領(lǐng)’者,亦相符合。較《家禮》所說,特為詳確。斯亦光考禮最精之一證矣?!盵8]由此,即可見一斑。
《大學(xué)》《中庸》本是《禮記》中的兩篇,經(jīng)過程頤、朱熹等人的闡發(fā)后,與《論語》《孟子》一起成為理學(xué)的經(jīng)典。在這過程中,司馬光對此二篇亦有撰述,有《大學(xué)廣義》一卷、《中庸廣義》一卷,雖已散佚,但今人魏濤有輯文,凡《大學(xué)廣義》五條、《中庸廣義》二十二條,載《司馬光佚書<《大學(xué)》《中庸》廣義>稽考》[9],尚可見其大概。茲再結(jié)合司馬光所撰《致知在格物論》、《辨庸》等篇,作一探討。
《大學(xué)》《中庸》二篇,前者側(cè)重于學(xué),后者側(cè)重于道,而統(tǒng)一于修身治國。宋人亦有此認(rèn)識,認(rèn)為“《中庸》之書發(fā)明無聲無臭之義,《大學(xué)》之書發(fā)明誠意慎獨之理,而終歸于治國平天下”[10],“《大學(xué)》是說學(xué),《中庸》是說道。理會得《大學(xué)》透徹,則學(xué)不差;理會得《中庸》透徹,則道不差”[11]。司馬光重視此二篇并發(fā)揮其大義,也是基于修身治國的層面,這與其《進修心治國之要札子狀》所闡述的政治主張“臣初上殿,即言人君之德三,曰仁,曰明,曰武;致治之道三,曰任官,曰信賞,曰必罰?!蛑蝸y安危存亡之本源,皆在人君之心。仁、明、武,所出于內(nèi)者也。用人、賞功、罰罪,所施于外者也”[12]相一致。據(jù)史料記載,宋真宗天圣五年曾御賜《中庸》篇,并令張知白講讀修身治人之道。[13]有學(xué)者指出,“當(dāng)時官方所重視者仍為《中庸》之修身、為官治人之道,而非其中之心性理氣思想”[14]。應(yīng)該說,司馬光也是延續(xù)了這一傳統(tǒng),重在掘發(fā)其修身治人之道。所以,盡管司馬光在二程之前注說《中庸》,尤其是《大學(xué)廣義》“取《大學(xué)》于《戴記》,講說而專行之,實自溫公始”[15],對四書的成型與興起不無影響,但與程朱以四書來建構(gòu)理學(xué)體系迥然有別。
司馬光《大學(xué)廣義》云:“夫離章析句,解疑釋結(jié),此學(xué)之小者也;正心、修身、齊家、治國以至盛德著明于天下,此學(xué)之大者也,故曰大學(xué)?!盵16]此明“大學(xué)”之本義,強調(diào)其修身治國之主旨?!洞髮W(xué)廣義》又云:“明明德,所以修身也;親民,所以治天下、國家也;君子學(xué)斯二者,必至于盡善然后止,不然不足謂之大學(xué)?!盵17]進一步強調(diào)為學(xué)之旨在修身治國?!洞髮W(xué)》提出“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而至于如何修身,《大學(xué)》給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之法。關(guān)于“格物致知”,司馬光另有《致知在格物論》可參看,文字基本相同。司馬光指出:“人之情莫不好善而惡惡,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蓋寡,惡且非者實多,何哉?皆物誘之也,物迫之也?!庇衷疲?/p>
于是依仁以為宅,遵義以為路,誠意以行之,正心以處之,修身以帥之,則天下國家何為而不治哉?《大學(xué)》曰:“致知在格物?!备癃q捍也,御也,能捍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鄭氏以格為來,或者猶未盡古人之意乎?[18]
由此可知,司馬光以為“善且是者寡,惡且非者多”的根源在于外物的誘惑與逼迫,所以“格物致知”之“格”意為捍、御,通過捍御外物而知至道。顯然,這一解釋與朱熹不同,朱熹以為“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盵19]一為窮究物理,一為捍御外物;一屬學(xué)理層面,一屬道德層面。所以,司馬光強調(diào)的修身在于道德踐履,在于體認(rèn)仁義、發(fā)揚誠意,或曰格物養(yǎng)誠。正如其《中庸廣義》所言:“伐柯猶須睨而視之,至于求道只在己心。”[20]由于《大學(xué)廣義》文本殘缺,我們并未看到司馬光對“誠”的解釋,但在《中庸廣義》中,司馬光多次談到,其云:
人為萬物之靈,得五行之秀氣。故皆有仁義禮智信,與身俱生……水火金木,非土無依,仁義禮智,非信無成。孟子言四端,茍無誠信,則非仁義禮智矣。
率由誠心,而智識自明,此天授圣人之性也。由智識之明知求道者,莫若至誠。故誠心為善,此賢者修圣人之教也。所稟賦于天有殊,然茍能盡其誠心,則智識無不明矣。
人皆有仁義禮智之性,惟圣人能以至誠充之。
猶圣賢盡誠于小善,日新不已乃至于圣德也。
凡物自始至終,誠實有之,乃能為物;若其不誠,則皆無之。譬如鳥獸草木之類,若刻畫而成,或夢中暫睹,豈其物邪?況于仁義禮智,但以聲音笑貌為之,豈得為仁義禮智哉?內(nèi)則盡己之性,外則化成天下,皆會于仁義禮智信,故曰合內(nèi)外之道。[21]
通過以上材料,可以看到,司馬光將“誠”視為人與物最重要的秉性,推誠足以成己成物,即所謂“內(nèi)則盡己之性,外則化成天下,皆會于仁義禮智信,故曰合內(nèi)外之道?!薄洞髮W(xué)》偏于學(xué),《中庸》偏于道,二者正是通過作為德性的“誠”得以貫通,這就是《中庸》所說的:“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xué),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彼抉R光《中庸廣義》解釋說:“君子雖貴尚德性,然必由學(xué)乃成。圣賢德至廣大,猶不敢忽細事,智極高明不為己甚,必為其中庸,力學(xué)不倦,至誠積德而折衷于禮?!盵22]此處,司馬光通過學(xué),將誠與禮,內(nèi)在之修身與外在之治國結(jié)合起來,體現(xiàn)其中庸之道。與“折衷于禮”相關(guān),司馬光《中庸廣義》還有一段解說:
三王之禮,王天下者所宜重也。上于三王者謂髙論之士,稱引太古,以欺惑愚人,然無驗于今,故民莫肯信而從也。下于三王者謂卑論之士,趨時徇俗,茍求近功,然不為人所尊尚。故民亦莫肯信而從也。惟中庸之道,內(nèi)本于身而可行,外施于民而有驗,前考于三王不差毫厘,后質(zhì)于來圣若合符契,大則能配天地之髙厚,幽則能合鬼神之吉兇,知天者窮性命之精微,知人者盡仁義之極致,如此故天下法而效之,慕而愛之,生榮死哀,令聞長世也。[23]
強調(diào)制禮作樂,亦應(yīng)行中庸之道。我們注意到,司馬光思想的核心是一“中”字,其實質(zhì)就是中庸之道,他認(rèn)為:
《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本又模谙才分窗l(fā),未始不存乎中,故謂之中庸。庸,常也,以中為常也。及其既發(fā),必制之以中,則無不中節(jié)。中節(jié)則和矣。是中、和一物也。養(yǎng)之為中,發(fā)之為和,故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達道也。”智者知此者也,仁者守此者也,禮者履此者也,樂者樂此者也,政者正其不然者也,刑者威其不從者也,合而言之謂之道。道者圣賢之所共由也,豈惟人哉。天地之所以生成,萬物靡不由之,故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盵24]
司馬光另有《辨庸》一篇,也談到這一問題:
或謂迂夫曰:“子之言甚庸,眾人之所及也,惡足貴哉?”迂夫曰:“然。余學(xué)先王之道勤且久矣,惟其性之惛也,苦心勞神而不自知,猶未免夫庸也。雖然,古之天地有以異于今乎?古之萬物有以異于今乎?古之性情有以異于今乎?天地不易也,日月無變也,萬物自若也,性情如故也,道何為而獨變哉?子之于道也將厭常而好新,譬夫之楚者不之南而之北,之齊者不之東而之西,信可謂殊于眾人矣,得無所適,失其所求,愈勤而愈遠邪!嗚呼!孝慈仁義忠信禮樂,自生民以來談之至今矣,安得不庸哉?如余者懼不能庸而已矣,庸何病哉?”[25]
綜合以上材料,我們可以指出,司馬光秉持中庸之道,推誠以修己安人,將修身、治國統(tǒng)一于仁義禮智,這是司馬光《大學(xué)廣義》《中庸廣義》表述的主要思想,也是其立身為人與議政論史的根本原則。
綜上所述,司馬光在《禮》學(xué)研究方面獨樹一幟,影響深遠。其《書儀》一書,參酌古今,期于致用?!洞髮W(xué)廣義》《中庸廣義》兩篇,修身治國,推誠執(zhí)中。在宋代禮制建設(shè)和四書學(xué)興起的進程中,司馬光的《禮》學(xué)具有不容忽略的意義。
參考文獻:
[1][8]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180,180.
[2][6]司馬光.書儀:卷二[M].四庫全書本.
[3]司馬光.書儀:卷四[M].四庫全書本.
[4]司馬光.溫國文正公文集:卷七十五[M].四部叢刊本.
[5]黎靖德.朱子語錄:卷八十四[M].北京:中華書局,1986.
[7]司馬光.書儀:卷三[M].四庫全書本.
[9][16][17][20][21][22][23]宋史研究論叢:第14輯[M].保定:河北大學(xué)出版社,2013:555,556,552,551,554,555,547.
[10]李樗,黃櫄.毛詩詳解:卷三十一[M].四庫全書本.
[11]胡廣,等:中庸章句大全·讀中庸法[M].四庫全書本.
[12]司馬光.溫國文正公文集:卷三十六[M].四部叢刊本.
[13]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百五[M].北京:中華書局,2004:2439.
[14]顧宏義.宋代《四書》文獻論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36.
[15]朱彝尊.經(jīng)義考[M].北京:中華書局,1998:813.
[18]司馬光.溫國文正公文集:卷六十五《致知在格物論》[M].四部叢刊本.
[19]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4.
[24]司馬光.溫國文正公文集:卷七十一《中和論》[M].四部叢刊本.
[25]司馬光.溫國文正公文集:卷七十四[M].四部叢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