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亞男(吉林師范大學 吉林 長春 130012)
老舍先生是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駱駝祥子》作為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以北京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行蹤為線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夫祥子坎坷、悲慘的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jié),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tǒng)治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和壓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們展示了軍閥混戰(zhàn)以及黑暗統(tǒng)治下的北京底層貧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淵中的圖景。[1]
《駱駝祥子》先后被譯為英、法、日等多種語言文本,對中華文化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該作品目前共有四個英譯本,本文主要分析其中三個版本,美國翻譯家伊文·金(Evan King)、美國翻譯家珍·詹姆斯(Jean M.James)和華人翻譯家施曉菁的異同。
伊文·金是《駱駝祥子》第一個英譯本的作者,原名羅伯特·瓦德,伊文·金是他的筆名。他曾經是派駐中國的美國外交官,在北京居住多年,對北京的語言文化及風土人情非常了解,其自身經歷幫助他更好地理解及翻譯原作。
珍·詹姆斯的譯本出現在伊文·金之后,她在譯者序中指出她的譯本忠實于原作,沒有改動。另外,她還提到了老舍的語言藝術即北京方言的運用,在翻譯中盡最大可能傳達出作者的語言風格和語言藝術。
施曉菁出生于南京,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北京外國語大學聯(lián)合國譯訓班最早的畢業(yè)生之一,專長為同聲傳譯、交替?zhèn)髯g以及漢英筆譯,是聯(lián)合國資深譯員、國際會議口譯協(xié)會成員以及美國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高級翻譯學院副教授。她的漢語和英語都達到母語水平,對翻譯有重大幫助。
翻譯目的論是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的核心,由弗米爾提出。目的論認為翻譯是以原文為基礎的,有目的有結果的行為,翻譯必須遵循一系列法則。目的論的法則包括目的法則、連貫法則和忠實法則,而目的法則是所有翻譯活動要遵循的首要原則,要求譯者在翻譯前要明確譯本目的,而譯文目的取決于譯文的目標讀者。另外,目的論還必須遵循語內連貫法則和語際連貫法則。前者指譯文必須內部連貫,后者指譯文與原文之間也應該有連貫性,要求譯文必須符合接受者的處境和知識水平,使譯文能夠被讀者所理解。目的論強調譯者在翻譯過程中以譯文的預期功能為出發(fā)點,根據各種語境因素,選擇最佳處理方法。
不同譯者在翻譯同一作品時,都是以原作為出發(fā)點,最大限度的讓譯文貼近于原文,在讀者能夠理解譯文的基礎上將原作所表達的內容和思想傳達給讀者。但受時代背景、身份及語言文化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不同譯者的翻譯風格不同,在翻譯的過程中所選的翻譯策略和方法也不同。尤其是中西方思維方式不同,在詞匯選擇和語序調整上也存在差異。
施曉菁把題目《駱駝祥子》譯為Camel Xiang-zi,伊文·金翻譯為Rickshaw Boy,而詹姆斯則翻譯為Rickshaw:the Novel Lo-t’o Hsiang Tzu。對于題目的翻譯,施曉菁完全是直譯過來的,祥子也直接用拼音代替,比較符合中國人的思維習慣,但對于外國讀者在沒有了解小說內容的情況下可能并不理解Camel與Xiangzi間有什么關系,也并不知道Xiangzi在文中有什么樣的地位。伊文·金把小說題目翻譯為Rickshaw Boy,人力車夫祥子是小說的中心人物,整篇小說都以他坎坷悲慘的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jié),雖然未提到具體的名字,但他的翻譯可以讓讀者從題目中抓住小說的關鍵點。而詹姆斯在題目的翻譯中也體現出了貫穿全文的人力車,他把駱駝祥子音譯為Lo-t’o Hsiang Tzu,但Lo-t’o在此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并不能完全展現原文意思。因此對于題目的翻譯,伊文·金的譯法更貼切一些。
祥子被抓逃出來之后,在海甸的一家小店里躺了三天。這里出現的地名“海甸”,施曉菁譯為Haidian,伊文·金譯為Seas Domain,而詹姆斯則譯為Hai Tien,這里海甸只是一個地名,并不是指有海的領域,所以伊文·金的翻譯并不能讓讀者很好的理解原文。
在描寫祥子在旅館里的狀態(tài)時,老舍先生寫到身上忽冷忽熱,心中迷迷糊糊。在翻譯身上忽冷忽熱時,施曉菁譯為now burning with fever,now shivering with cold,而伊文·金譯為his body would suddenly become hot and then as suddenly cold again,詹姆斯則譯為his body shaking with chills and fever.作為漢語讀者,我們都知道忽冷忽熱只是形容生病的一種狀態(tài),是一種感覺冷熱交替,而不是身上突然變熱或變冷,所以翻譯時不能采取直譯的方法,相對其他兩種譯文詹姆斯的翻譯更容易理解。
文中還有對祥子這樣的描寫,“牙床上起了一溜紫泡,只想喝水,不想吃什么。”[2]對于“只想喝水,不想吃什么”,施曉菁譯為He was racked by thirst but had no appetite.伊文·金譯為He didn’t want to eat anything,but only to drink water.詹姆斯譯為Water was all he wanted,not food.三位譯者都傳達出了原文的意思,但施曉菁的翻譯并沒有體現出只想喝水的強烈感。伊文·金采用了英語中最簡單的表達,詹姆斯則用了倒裝句,還用了all一詞,強調出祥子想要的只是水而不是吃的。所以詹姆斯對于本句子的翻譯更好一些。
祥子從小店里醒來,想要到外邊去看看。原文中對祥子的動作及狀態(tài)進行了詳細的描寫,“極慢地立起來,找到了個餛飩挑兒。要了碗餛飩,他仍然坐在地上。”[3]施曉菁譯為Slowly he stood up and made his way to a peddler selling dumpling soup from a portable stove.He bought a bowl and sat down on the ground again.伊文·金譯為Slowly he raised himself up and dragged himself along to a little stand where a peddler was selling steamed cakes.He bought a bowl of them and sat down again on the ground.詹姆斯譯為He stood up very slowly and went over to a won ton peddler.Then,with a bowl of won ton soup,he sat down on the ground again.施曉菁的譯文基本上符合原文,但對“要了碗餛飩”的翻譯可能會引發(fā)歧義,容易讓人誤解為買了一只碗而不是一碗餛飩。伊文·金的譯文中“drag”一詞用的很好,表現出很費力地走到小攤邊,但是對于餛飩的翻譯有誤,“steamed cakes”指的是蒸的蛋糕而不是煮的餛飩。相比較,詹姆斯的譯文直觀的表達出了原文的意思更容易讓讀者理解。
祥子的身體恢復之后,想要恢復自己原來的樣子。文中有這樣的描寫,“剃剃頭,換換衣服,買鞋襪,都要錢。”[4]施曉菁譯為A shave,change of clothes,new shoes and socks all would cost money.伊文·金譯為It would take money to get his head shaved and buy a change of clothes and shoes and socks.詹姆斯譯為Getting his head shaved,changing his clothes,buying shoes and stockings—all these things would mean money.漢語多流水句、松散句、緊縮句,原文也可以體現出來。施曉菁在翻譯的過程中尋求了形式上的對等,但“shave”一詞通常指刮胡子,而不能代表剃頭。伊文·金傳達出了作者的原意但失去了口語話的韻味,而詹姆斯的譯文即尋求了形式上的對等,也傳達出了原作的意思,更貼近原文。[5]
不同譯者對同一作品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在詞匯及翻譯策略的選擇上也存在差異。三位譯者各有特點,雖然在某些翻譯上與原文有歧義,但他們都盡可能的想表達出原作的思想和內容,讓譯入語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原作。三位譯者為西方國家的讀者了解中國文學作品、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