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是《孟子》中極為重要的觀念,但這一觀念在前人的
研究中似乎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試舉一例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選取了理、天道、性、才、道、仁義禮智、誠、權(quán)等諸多概念[注]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北京 :中華書局,1982年,第1—52頁。,卻沒有對“命”進(jìn)行專題化的討論。誠然,在《孟子》的文本中,并沒有規(guī)范化地對“命”進(jìn)行概念式的規(guī)定,因此也沒有現(xiàn)成的概念或原理可供直接采納,但與其相關(guān)的思想在文本中卻清晰可見。接下來,本文將嘗試著分析并歸納出《孟子》中“命”這一觀念中所蘊含的思想,并進(jìn)一步說明,從“命”的觀念出發(fā)去理解《孟子》的思想具備哪些理論上的優(yōu)勢。
傅斯年先生在《性命古訓(xùn)辯證》中考證了“命”字的來源 :“命之一字,作始于西周中葉,盛用于西周晚期,與令字僅為一文之異形。”、“據(jù)此諸器,足征令、命二字之為互用,且為同時并用者。”[注]傅斯年 :《性命志訓(xùn)辯證》,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9、36頁?!懊迸c“令”本來是一字兩形,起初它們指的都是君主或天所發(fā)的號令或命令,如 :“歸納上列令字之用,不出王令天令二端……曰‘顯令’、曰‘丕顯休令’、曰‘天子魯休令’,皆王令也。曰‘文武受令’、曰‘大令’,則天令也?!盵注]傅斯年 :《性命志訓(xùn)辯證》,第28頁。而許慎《說文解字》曰 :“命,使也。從口令。”段玉裁注 :“令者,發(fā)號也。君事也。非君而口使之。是亦令也。故曰命者,天之令也?!盵注]許慎撰,段玉裁注 :《說文解字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7頁。由此引出一個問題,既然“命”字所含有的意思“令”已然具備,那么,作為后起之文的“命”字有何獨特的含義嗎?細(xì)究起來,最重要的一點在于 :“令”字只指發(fā)號施令的一方,具有強烈的主動性質(zhì),而“命”則兩方兼具,且偏向于受動的一方,即接受命令的一方。[注]對于“命”、“令”兩詞之間的差異可參照丁為祥 :《命與天命 :儒家天人關(guān)系的雙重視角》,載《中國哲學(xué)史》2007年第4期,第11—21頁?!巴趺贬槍Φ氖浅送踔獾墓賳T或平頭百姓,而“天命”的對象則包括了世間一切生成之物,人間帝王也在其列,如“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郭店楚墓竹簡·性自命出》),正表明了“命”雖來自于天,但卻要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生命體即受動的一方中顯示出來。在《孟子》中,“命”字這方面的意義也體現(xiàn)得很明顯?!睹献印とf章上》曰 :“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無為而自為者,天也;不召而自至者,命也?!鼻耙痪鋸娬{(diào)天不言而化生萬物,后一句針對的是天所化生的萬物(尤其是人),“命”對天所化生的萬物而言,并非主動的選擇,而是不期而至的降臨和下落,亦無推辭不受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天所賦予一個生成物的一切,都可視之為“命”之內(nèi)容。而《孟子》一書中著重展現(xiàn)的,正是“命”在人類——這種最為獨特的生成物——身上所呈現(xiàn)出來的多種面向的特征。
其一,“生-命”義。《詩經(jīng)》所謂“天生蒸民”是也。人只有出生了之后才有所謂的“命”,但既已“生”了之后,“生”反過來卻成了“命”之最基礎(chǔ)的含義。這里的“生”,是一種最單純的規(guī)定性。換句話說,由于“命”是天對生成物的賦予,而后者最基本的規(guī)定就是“被生成”,說某人出生了,雖然未對他/她做出任何具體的規(guī)定,但卻是其他任何可能性的基礎(chǔ)。
其二,“死-命”義。死亡也是“命”中注定的事情。有的人從《論語》里“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jìn)》)這句話中判斷儒家只談生,不論死,認(rèn)為他們回避了死亡的問題,這是一種誤解。實際上死亡問題一直作為一個思考背景體現(xiàn)在儒家思想的方方面面。無生無死的是無限存在著的天,而有限的生命個體既有其生,必有其死,生死本就是一體兩面。例如,《孟子·梁惠王上》曰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lǐng)而望之矣?!敝祆鋵Υ说慕庾x是 :“蓋好生惡死,人心所同。故人君不嗜殺人,則天下悅而歸之。”[注]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北京 :中華書局,1983年,第207頁。又如“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如何使百姓免于橫死,從而使民心歸附,是孟子勸說人君施行仁政的重要理由之一;此外,《孟子》中多將生死與仁義(舍生取義)[注]《孟子·告子上》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毕鄬Γ躁U明其對人生價值的獨特理解??傊懊庇^念中的死亡義,是孟子思想中一個重要的方面。當(dāng)然,《孟子》文本中并未對死亡進(jìn)行正面的討論,本文接下來將根據(jù)其文本背后的理路和精神,對孟子的死亡觀進(jìn)行簡單的構(gòu)建。
通常人們對于死亡的態(tài)度是“不是今天”,它隱藏在時間的某一處,但不是今天。人們會談?wù)撃衬橙怂懒耍蛇@件事現(xiàn)在還事不關(guān)己;偶爾也會感慨華發(fā)已生,時光如梭,但生活依然會按照一如既往的操勞步調(diào)行進(jìn),不會去想此生的意義或者意識到死亡的逼迫性。這樣的視野,并未真正將死亡納入自身的生命系統(tǒng)中去,人們明白死亡的必然性,但并未使得這一特殊事件成為選擇人生路向的重要標(biāo)尺;而很明顯,儒者是意識到死亡的特殊意義的。在每個生命體的生成之始,死亡的可能性就已經(jīng)存在。也即是說,生之現(xiàn)實性已然蘊含著死之可能性。死亡是隨時隨地都可能出現(xiàn)的,對于每個單獨的個體來說,死亡是別人無法替代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從別人那里取走他的死。在某些藝術(shù)作品中可以看到,英雄壯士代替自家主公赴湯蹈火,仁人志士為了保護(hù)他人而慷慨就義,似乎死亡是可以代替的;但是,暫時逃脫死亡的那些人,遲早還是要面對自身的死亡。因此,正視死亡的一個重大的意義就在于,個體反思自身存在的意義,并從而真正地成為個體。從某個方面來看,死亡是對生命最大的否定,它意味著生命體的完結(jié);但另一方面,恰恰是死亡的可能性肯定了生之可貴。短暫而有限的生命已然是我之全部,那么,怎能不好好地去珍惜?正是因為死亡的不可逃避,儒者才深知時光的可貴,并將這種理解轉(zhuǎn)化為切身的行動?!白釉诖ㄉ显?: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孟子曰 :“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孟子如此急切地追尋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如此努力地宣揚仁政以保全生民之命,亦是基于對死亡的正視和對短暫生命的珍惜。[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儒家并非是由對死亡的懼怕而肯定生之意義。對個體生命的過分執(zhí)著與關(guān)注亦是一種“私欲”;天道流行,個體的生滅存亡本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不執(zhí)著于此并不意味著對此完全不加以理會,畢竟“死”是人類這種生成物不得不面對的一種限制,它構(gòu)成了個體存在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所以給予某種程度上的體認(rèn)是必要且有意義的。
其三,“時-命”義。這一點也就是所謂的命運,是某個人出生之后所得到的具體的、實質(zhì)性的限定。已然成為現(xiàn)實存在的個體不再是一種抽象意義上的可能性,而是一個活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活生生的人。這時,他從天稟受的“命”大致有以下幾點。首先,作為自然人的生理上的特性,即“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聲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孟子·盡心下》)。人的感官需要欲望上的滿足,人的軀體需要物質(zhì)上的滋養(yǎng),因此對于自然界有一定的依附關(guān)系。其次,人智性上的稟受,所謂“唯上智與下愚不移”(《論語·陽貨》),也就是生知、學(xué)知、困知的區(qū)別[注]《論語·季氏》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次也。困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儒者看到了每個人在天賦能力上的差異,但這種差異是智性上的,而非德性上的。第三,特定的自然環(huán)境。具體個人所降生的時代,都會有那個時代獨特的自然境況。如自然災(zāi)害的發(fā)生,“富歲,子弟多賴;兇歲,子弟多暴”(《孟子·告子上》)。一方面,人類依賴著自然給予我們的物質(zhì)上的供給,自然“養(yǎng)育”我們;另一方面,正因為這種依賴關(guān)系,自然境況對人類來說是一種限定,它的好壞決定了我們的生存可能性。在大災(zāi)之年,“民有饑色,野有餓莩”(《孟子·梁惠王上》)。生存都有威脅的時候,智性或德性也就無從發(fā)展。最后,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對個體的影響。家庭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家庭環(huán)境對個體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孟母三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孟子看來,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已不同于堯舜周公之世,君王好戰(zhàn),攻城掠地而致黎民于倒懸,人禍引來天災(zāi),率獸食人,天怒人怨。而在讀書人中,“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孟子·滕文公下》)。這是一個君子很難有作為的時代。
最后,“使-命”義,也就是“性善”也?!睹献印分忻餮浴靶陨啤闭卟恢挂惶?,如《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庇秩纭睹献印じ孀由稀?:“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比酥疄閻海皇且驗楸拘匀绱?,性本身的材質(zhì)都是善的;孟子將道德責(zé)任納入了人的本性之中,人生來如此,因此可以說,“性”是命的一個面向。這一點并不同于當(dāng)時流行的解釋?!疤煜轮孕砸?,則故而已矣。故者以利為本。所惡于智者,為其鑿也?!?《孟子·離婁下》)朱熹對“利”的理解是 :“利,猶順也,語其自然之勢也?!盵注]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第297頁。世人將“性”解釋為順,徐復(fù)觀先生認(rèn)為這指的是人在不自覺狀態(tài)下的反復(fù)行為,也就是一種生活習(xí)性,這同告子所理解的“生之謂性”類似。孟子曰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聲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于父子也,義之于君臣也,禮之于賓主也,智之于賢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孟子·盡心下》)天下人把感官欲望看作“性”,但孟子認(rèn)為它們能否得到滿足,在天不在我,因此應(yīng)被視之為“命”;而仁義禮智,世人把它們看作是“命”,孟子卻認(rèn)為人們只要反求諸己,則能實現(xiàn)這些,因此應(yīng)該被視為“性”。這里可以看出,傳統(tǒng)中被視作“性”的內(nèi)容,在孟子思想中是包含在“命”之中的,而孟子的“性”僅僅用來表示人天賦的道德使命。
而之所以說“性”也是“命”之一方面,首先是因為“性”是天賦予人的,根據(jù)前面提到的孟子對命的規(guī)定“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可判斷此觀點不虛。其次,孟子曰 :“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盡心上》)身陷牢獄而死與知性盡道而死都是命的表現(xiàn);又有 “天命之謂性”(《禮記·中庸》),“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都很明確地說“性”從“命”而來,是“命”之一種。
孟子認(rèn)為人本性是善的,是基于兩方面的證據(jù)。第一,人的心中皆有善端?!岸?,緒也”,即頭緒,條理。“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孟子·公孫丑上》)見小孩要掉入井中,當(dāng)下的那種不忍和驚慌不是思慮的結(jié)果,也沒想著有什么利益好處,而是自然生發(fā)的情感反應(yīng)??梢姡颂烊坏鼐陀猩菩?,這一點足以證明其背后作為基礎(chǔ)的善性的存在?!叭柿x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孟子·告子上》),而小孩天生地知道愛親敬長,同理也。朱子曰 :“天地以生物為心,而所生之物因各得夫天地生物之心以為心,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盵注]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第237頁。人作為天的生成物,具有仁民愛物之心。第二,人不同于禽獸而具有道德能力,還在于人心能思。“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孟子·告子上》)心有思的功能,所謂思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 :“思心曰容,謂五者之德。……謂之思者,以其能深通也?!盵注]許慎撰,段玉裁注 :《說文解字注》,第501頁。耳目等感官由于不能思慮,因此容易被物所遮蔽引誘,而心通過思慮則能夠擺脫物欲的遮蔽,通于天道,參贊天地的化育?!吧贫恕彼w現(xiàn)的是仁之本,而思慮之心則是義之路,通過心思之求之,將“善端”擴(kuò)而充之,從而使得善性得以成就。
此外,上面關(guān)于“命”的四個面向,并非彼此隔絕的獨立部分,而是相互交織、相互融攝、同等源始的整體。這里之所以分為四個方面,只是為了分析上的方便。換句話說,我們?nèi)我饨厝∧硞€人的一個生活片段,在其中這四者都起著作用,它們共同構(gòu)成了人的存在結(jié)構(gòu)。在這個結(jié)構(gòu)中,可以看到人既受限制但同時又有自由?!睹献印分杏小白员?、“自棄”、“自取”、“自得”等語[注]《孟子·離婁上》 :“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棄者不可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孟子·離婁下》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皆明言人之自由向度。人的自由是由于天賦予人一顆能思之心。動物或植物并不具有思慮能力,因此作為自然生命的它們,若想超越自身,只能靠著外在的力量,諸如死亡;而有意識的人類,其意識本身就有超越性。用黑格爾的話說,“意識是其自身的概念”,它自身含有發(fā)展的動力和目標(biāo);在孟子這里,人的目標(biāo)就是達(dá)于天道,但同時天道對人來說又是一種命令,也可以說是一種限制。這是一種獨特的自由觀念。
上文簡單地梳理了《孟子》中“命”觀念大致包含的向度,它們構(gòu)成了人的生存結(jié)構(gòu)。而進(jìn)一步的問題是,面對自身的生存結(jié)構(gòu),人類應(yīng)該如何去對待它們呢?
人之生老病死是人所不能把握的,因此,只能順其自然,等待而已?!墩撜Z》中伯牛身患重病,孔子執(zhí)其手說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論語·雍也》)他面對這些也只能徒呼奈何,而無力改變什么。又如顏淵死,子曰 :“天喪予!”(《論語·先進(jìn)》)天決定人的生死夭壽,顏回去世是老天給孔子帶來的大損失,而人對此是無能為力的?!睹献印分卸嗵幪岬健百姑闭腔诖?:死生有命,個體無法控制或改變,但沒必要怨恨(“不怨天”)或爭辯,也不會讓它們成為我們正常生活的干擾,平靜地等待其到來即可。
人真正能夠把握的,是人對道——人的人倫道德——的承擔(dān)。首先,這是一種應(yīng)然的道德命令。孟子認(rèn)為 :“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孟子·離婁下》)人是有能力超越自己自然本能的生成物,與禽獸之間的區(qū)別就在于能夠行使仁義,守身立命。說禽獸是禽獸,并非一種辱罵,它們自是其所是,但說人是禽獸,則不啻剝奪了人之為人的尊嚴(yán)。當(dāng)人自暴自棄、為私欲所遮蔽而不知事親敬長的時候,就失去了人的本性,而不復(fù)為人。其次,上文也已經(jīng)提到,人有成仁取義的實然能力。人心中的善端和思慮能力為人“踐仁”、“履義”提供了基礎(chǔ)。因此,去成就自己的德性,無需外求,只要回歸自己的本心。“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盡心上》)正因為這一點,個人的道德責(zé)任是能夠把握的,因為成就的關(guān)鍵在于自己的內(nèi)心?!坝扇酥远鋵嵱谌酥?,由人心之善,以言性善,這是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過長期曲折的發(fā)展,所得出來的總的結(jié)論?!盵注]徐復(fù)觀 :《中國人性論史》,上海 :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1年,第141頁?!扒髣t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盡心上》)追求的東西在外部,受到我之外的條件的制約,則極有可能雖求卻不得,若追求的東西在我自身,求則能得。具體到實踐上,“踐仁履義”并非諸如“挾泰山以超北海”(《孟子·梁惠王上》)之類的事情,后者不是有限的人類所能做得到的,而是“為長者折枝”(《孟子·梁惠王上》)、“徐行后長者”(《孟子·告子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之類的人情事變,簡單易行,上至君主,下至庶民,人人皆可為,這就是所謂的“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告子下》)。相比生死和命運的無常,追求道德之善是人生命中的“常”,猶如茫茫黑夜中的一座燈塔,給人以目標(biāo)和希望。
不過,“人皆可以為堯舜”是就人內(nèi)在的善性而言,表明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圣賢,至于能否真正實現(xiàn),則受命運的制約。首先,每個人有其不同的自然稟賦,比如上智下愚的區(qū)別,生而知之者不待學(xué)而能自明之,而下愚則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其次則是自然環(huán)境與社會環(huán)境的限定。就自然環(huán)境來說,也不是任其天生天長,而是要識農(nóng)時而不違之。而時代的不同條件會影響“道”的實現(xiàn),孔子就認(rèn)為道之興廢是命運的作用 :“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論語·憲問》)個人的成善或許沒那么難,但若要平治天下,追求“大同社會”的理想,則不得不面對不盡如人意的社會環(huán)境,受命運的擺弄,遭受挫敗。是否對命運采取聽之任之的態(tài)度而毫無作為呢?在孟子這里顯然不是。在孟子看來,基于人的不同稟賦,君子可以像伯夷(治則進(jìn),亂則退,圣之清者)、伊尹(治亦進(jìn),亂亦進(jìn),圣之任者)以及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辭小官,圣之和者)那樣有不同的成圣道路(《孟子·萬章下》),他們雖然因其天賦所限,不能像孔子那樣集大成,各有偏頗,但依然是有道之君子,體現(xiàn)了善性的一些方面?!熬雍投煌?《論語·子路》),在“仁”這一普遍的原則之下,存在著多樣性的具體表現(xiàn)。每個人應(yīng)該對自己有充分的認(rèn)識,并根據(jù)自己的稟賦而選擇修身的進(jìn)路和成圣的方向;同樣地,對于個體所處的環(huán)境也應(yīng)該加以認(rèn)識,并依其特殊狀況而籌劃行為?!坝怼?dāng)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孔子賢之。顏子當(dāng)亂世,居于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孔子賢之。”(《孟子·離婁下》)身處亂世與平世不同,雖是同道,但選擇的生活方式不同;曾子與子思,面對盜賊攻城,前者躲避而后者與君守城,則是因為身處的位置不同。君子的道雖是一,但處境各有差異,各自的選擇因而也是多種多樣的,不能只是死守原則而不知權(quán)變。又如 :“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quán)也。”(《孟子·離婁上》)總之,“執(zhí)中無權(quán),猶執(zhí)一也。所惡執(zhí)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孟子·盡心上》)。不根據(jù)具體處境進(jìn)行權(quán)衡,是戕賊仁義的一種表現(xiàn)。上述這一方面的意義正是孟子竭力宣揚的“義”之觀念,朱熹說 :“仁者,心之德、愛之理。義者,心之制、事之宜也?!盵注]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第201頁?!傲x則意味著必須與具體的狀況、特定的情境、相應(yīng)的條件相適合、相配合的‘大地上的真理’。”[注]陳赟 :《〈易傳〉對天地人三才之道的認(rèn)識》,《周易研究》,2015年第1期。這并非是說孔子的思想中沒有“義”這個維度,只是他不如孟子如此大力地渲染和強調(diào)“義”而已。正如朱子在《孟子序說》中引程子所言,“孟子有功于圣門,不可勝言。仲尼只說一個仁字,孟子開口便說仁義”[注]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第199頁。。明言“義”通過孟子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在文本中孟子經(jīng)常將“仁義”、“圣智”并提 :德性的成就需要智性上的輔助,最終方能完滿。
綜上所述,“仁義”的觀念都是“命”觀念的題中之義,盡性還要知命,方能真正實現(xiàn)人道德上的善。人們提到孟子的思想,大多會用“性善論”這一說法,那固然是孟子思想的一大特色,但性善只是仁之本,而義路這一面向則被遮蔽了;仁本不結(jié)合義路,對于孟子來說,不但無助于道,甚至是對道的一種損害?!翱梢运俣?,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孟子·萬章下》)才是“守善道、識時命”的集大成者,而不是那些只有善心善性、卻不知如何結(jié)合具體環(huán)境去實行的道德空想主義者。因此,也許孟子“命”這一觀念更適合作為他思想上的特征。
上文主要對“命”的不同面向分別做了分析,現(xiàn)在則將“命”觀念作為一個整體來探討。由于這里的“命”指的是“天所賦予人的各個方面”,這里必然涉及的是天與人兩方 :天發(fā)出命令,但“命”本身卻要在作為其生成物的人類身上體現(xiàn)出來。身為受造物的人類受“命”的束縛,是有限的,不得不依賴自然物質(zhì)和社會條件得以存活,且不具備天那樣普遍而全能的視角。這里所引出的問題是,天與人之間到底存在著怎么樣的關(guān)系?傳統(tǒng)中有“天人合一”這一觀念,而在“命”論的框架之下,天與人究竟是一還是二?如果是“二”,即天人相異,那么,有限的人如何能夠認(rèn)識無限的天道?
從作為追問者的人來說,限于自身有限的視角,天并非如同掌上紋路那樣一目了然,因此,這里并不對“天”這一觀念下一個確切的定義(《孟子》中也無此規(guī)定)。結(jié)合“命”這一觀念,簡單地總結(jié)一下“天”的幾個特征 :天是萬物得以生化的根源;不同于有形的萬物,天無形無象; 天是萬物之所以顯現(xiàn)的原因,換句話說,它在萬物背后或“之中”。
接下來,本文將嘗試分析《孟子》中所體現(xiàn)出的天人關(guān)系。首先,從天的角度來說,世間造化,莫不是天流行發(fā)應(yīng)的產(chǎn)物,因此,無物不是天。如王陽明所說“三光之上天也,九地之下亦天也”[注]王守仁 :《王陽明全集》,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2頁。,在此處,天人本來就是一,不必言合。
其次,從人的角度來看,情況則復(fù)雜得多。對于尚未達(dá)到圣人境界的百姓來說,不但天與人,人與人之間、人與他物之間都被私欲間隔了,自身與外在的一切都是相異的。那么,對于圣人來說,是否天人就是“一”?就“命”觀念的幾個要素來看,是又不是。之所以說天人是一,是從“性-命”這一因素來看,也就是孟子所謂的“盡心知性知天”。天地生物之大德,只有圣人能夠拋棄一己之私而體認(rèn)之,復(fù)歸天然之善性,認(rèn)識到萬物本來一體,“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注]張戴 :《張戴集》,章錫琛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1998年,第62頁。,從而身體力行,參贊天地之化育。就這一點來看,《孟子》這里的“天人合一”是道德心性意義上的合一。而就“命”觀念的其他幾個因素來看,無論人再怎么努力,也無法消除自身的一些限制,從而使自身一躍而為天。人有生有死、有病有痛,認(rèn)知與行事上也要受到諸多條件的局限,所以,從這一角度來看,即使是圣人,與天依然相異。正因為人的這些限制,才有了惡的存在。人承“命”而生,一切的稟賦都來自于天,因此“惡”亦是來自于天,只是這些所謂的惡在“天”的層面不是惡,“天地?zé)o心而成化”[注]程顥、程頤 :《二程集》,王孝魚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2004年,第1029頁。。天地化生萬物是無心之舉,本來無所謂善惡,而有心的人由于自身的獨特性而產(chǎn)生了“惡”。
最后,本文將處理由“命”觀念引出的另外一個問題,即 :有限的人如何能夠認(rèn)識無限的天道?
首先,天在人的眼里雖然無形無象,但世間萬物莫不是由天而生?!疤旌窝栽眨∷臅r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故而,通過對天所生之物進(jìn)行觀察,有推斷出天道之可能。具體的路徑大概有 :觀草木生生不已的過程,明了天地生物之心。但這一點在《孟子》中并沒有作為重點討論。其次,觀古今興廢存亡,以明治國當(dāng)以仁政,方能長治久安。中國古代思想歷來有注重歷史的傳統(tǒng),這一點在《孟子》中也表現(xiàn)得很明顯。堯舜禹之圣王之跡,春秋戰(zhàn)國時的世衰道微,這些歷史事件經(jīng)過時間的沉積,顯露出了自身的規(guī)律,這一規(guī)律也即所謂天道,“順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離婁下》),因此,這也是知天道的路徑。最后,則是孟子所竭力強調(diào)的,即反求諸己,在自身的內(nèi)心上用力 :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上》)
由心之善端得到其背后的善性,進(jìn)而知天道 :天道性命一貫。總之,如果想要得知天道,不管是向內(nèi)反省自己的心性也好,還是向外觀察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規(guī)律,都必須以人的視角,并從天所顯示出的經(jīng)驗證據(jù)出發(fā)?!睹献印分?,“心→命(性)→天”這一路徑正是表達(dá)了這一種認(rèn)識順序。當(dāng)認(rèn)識到天道之后,應(yīng)該明白真正的生成順序則是與之相反,即“天→命(性)→人”,這一過程是在認(rèn)識順序之后,根據(jù)對天道的體認(rèn)而重新建構(gòu)起來的。這種生成順序在《周易》、張載《正蒙》等著作中被采納。但人無法直接洞曉天的秘密,只能通過人道的踐行,達(dá)到智圓仁熟之后,才能明白天道。所以孔子說 :“下學(xué)而上達(dá)?!?《論語·憲問》)“下學(xué)”是路徑,而“上達(dá)”是一個不一定必然能達(dá)到的目標(biāo),因此,我們堅持要做的只是“下學(xué)”。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通過人的努力而達(dá)于天道,但此天道依然是有限之人的努力成果,仍然受限于人,只是“人之天”;至于天本身,也就是“天之天”,則不可得而知也。
人既已明了天道,但如何證明這種明了,是需要反過來向天求證的。而“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孟子·萬章上》),天不會開口說某個人哪里是對的或錯的,這種明了仍然要體現(xiàn)在世間的事物之上。利于人民之事,民接受了的行為可視作是天接受的,孟子引《尚書·泰誓》“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例如 :不違農(nóng)時,讓百姓衣食無憂;行使仁政,不草菅人命;父慈子孝,讓百姓家庭生活完滿,這些都體現(xiàn)了生生之德,都是民眾所樂于看到和接受的。君子能夠在天下完成這些事情,就算是知曉了天道,且通過自身的行為,輔助上天實現(xiàn)了生生之德?!吨杏埂匪^“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矣”是也。
總之,“命”觀念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天人關(guān)系,最終的重心落在了人道之上。
天地?zé)o心而化生萬物,但和諧的自然界因人的出現(xiàn)而變得不再平靜。人類是萬物之靈、天地之心,它不像其他的生物那樣,如動物依靠自己的本能生存,渴則飲、饑則食,自然而然,不違天道。人是能夠違背天道的生成物,是有能力為惡的,可以說“為惡”雖是一種負(fù)面的能力,但這恰恰證明了人的自由。而與惡相對的,人更為重要的自由向度,則是天生的“善性”,這是“天人之所以合一”的最重要維度,也是人唯一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而可達(dá)成的目標(biāo)。因此,孟子才會如此重視“善性”。但同時,單純?nèi)娬{(diào)孟子的“性善論”有對孟子思想進(jìn)行簡單化處理之嫌。本文之所以重構(gòu)《孟子》中的“命”觀念,正是通過這種嘗試,去展現(xiàn)出《孟子》中較為復(fù)雜精巧的思想,而這些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