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華
(中國傳媒大學 戲劇影視學院,北京 100024)
林放(1910-1992),原名趙超構(gòu),是我國杰出的新聞工作者、雜文專欄作家和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在長期的新聞生涯中,他堅韌持久地在《未晚談》等專欄上不斷發(fā)表小言論和雜文。這些專欄文章,講時效,切時弊,語短意新,獨創(chuàng)一格,形成新聞性很強的隨筆式雜文,被稱為“林放式雜文”。林放雜文能夠吸引廣大讀者,正是由于滲透了作者的喜怒哀樂、好惡愛憎。他以飽蘸感情的筆端匡正時弊,激濁揚清,對社會丑陋現(xiàn)象予以無情抨擊,對新事物、新風尚進行熱情贊頌[1]。
作為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林放式雜文值得認真研究和繼承。本文以林放雜文集《未晚談》為例,就林放式雜文可供廣播電視新聞評論借鑒之處作點探討。
新聞評論是當代各種新聞媒介用于闡述對于事物相應(yīng)見解的體裁。新聞評論一方面作為新聞體裁,具有某些如同消息、通訊等體裁一樣的基本屬性,即新聞性。另一方面,作為政論文的一種,它又具有政論性,即以說理為主要手段,著重從思想、政治或倫理的角度分析、論述問題。所以,新聞評論融新聞性和政論性于一體,二者構(gòu)成新聞評論的本質(zhì)特征。
廣播新聞評論和電視新聞評論是新聞評論體裁和廣播、電視媒介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它們的個性發(fā)展受到媒介的傳播方式、傳播特點、受眾的狀況以及體裁的基本特征三個因素的制約。媒介的一頭是傳播者,另一頭是受眾,對于傳播者來說,既不能忽視受眾也不能忽視媒介,否則在體裁的駕馭上就會陷入盲目性。
就媒介、受眾、體裁三個因素來看,只能讓體裁適應(yīng)媒介的傳播方式和傳播特點,適應(yīng)受眾的需求和接受能力、接受習慣;如果反過來要求媒介、受眾適應(yīng)體裁,那就與傳播的客觀規(guī)律相違了。因此,廣播、電視新聞評論應(yīng)該從各自的傳播方式和受眾狀況出發(fā),改造和完善新聞評論體裁,使廣播、電視新聞評論的政論性內(nèi)容,能夠在廣播、電視的傳播條件下,尤其是在轉(zhuǎn)瞬即逝、難以保存、不易選擇的不利條件下,讓平均接受能力較低的受眾便于理解、利于接受。
林放的《未晚談》是在《新民晚報》上刊發(fā)的專欄雜文,具有強烈的新聞性。其實也可稱作用雜文手法寫作的新聞評論?!拔赐碚劇迸c廣播電視新聞評論雖然依托不同媒介,但它們的受眾的狀況卻很相近,如受眾廣泛、層次多,接受能力相差懸殊,平均接受能力比較低等。面對這樣的受眾狀況,怎樣使抽象的說理變得通俗易懂、引人入勝,讓不同接受能力的受眾都能順利接受,并引起他們的共鳴,可以說是晚報的論說專欄和廣播、電視新聞評論共同面臨的問題。
由于《未晚談》文章多論時事,針對社會生活中群眾所關(guān)心的問題發(fā)表見解,有著時代感和新聞性強,短小精悍,語言上明快淺顯、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等諸多特點,因而它可為廣播電視新聞評論提供許多有益的借鑒。
簡單說,視角就是指看問題的角度。晚報和廣播、電視都直接面對基層的受眾,它們的論說能否贏得眾多受眾,為它們所接受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觀察、分析問題的角度,是否同受眾的一般視角相吻合。而群眾視角,則是二者吻合的基礎(chǔ),因為任何時候都不能要求受眾適應(yīng)傳播者,而只能是傳播者適應(yīng)受眾。
林放《未晚談》的文章之所以能夠在讀者中引起較大反響,正是因為它們注重從晚報讀者的角度觀察社會,講述道理?!堵嬇c民主》(1985.8.7),要談的是“民主”這個政治性問題,文中沒有直接從政治、思想的角度,卻是從“漫畫”這個群眾感興趣、易于理解的角度入手?!澳懿荒芑蛘哒f可不可以漫畫名流,這是一個社會民主的風氣問題。”“我認為即使是來自西方漫畫界的風氣,也還是值得我們‘漫畫界’引進的”。他進而建議“且先畫一些社會各界的名流,如英雄、勞模、文壇名人、著名演員……”,然后“可以擴大范圍”到政界人物,這樣會“使得我們社會的民主氣氛更加活躍”。由于從群眾的視角切入,拉近了與廣大讀者的距離,其中的見解也就較容易為他們接受和理解了。
《空調(diào)養(yǎng)豬之類》(1987.5.25),闡述在對外開放中防止盲目引進現(xiàn)代化設(shè)備的重大問題。但文中避開了直接從行政、領(lǐng)導角度來闡述,而是選擇一些群眾熟悉的或者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問題著手,也就是從群眾角度來談。文中講到,有人在某地山區(qū)參觀,看到農(nóng)民家里都有雙缸洗衣機,陳設(shè)很是漂亮??墒亲屑氁豢?,洗衣機卻成為糧柜。原來山區(qū)缺電,又沒有自來水,花幾百元買來的雙缸洗衣機就只能充當糧柜了。某處進口了若干套“空調(diào)養(yǎng)豬場”的設(shè)備,結(jié)果也是引而不用。為什么?顧名思義,既屬“空調(diào)養(yǎng)豬”,就得消耗能源,每月耗上幾千度電來養(yǎng)豬,這些空調(diào)豬肉該賣多少錢一斤呢?這在國外能源足、人工貴的地方行得通,而在電力緊張的我國,“空調(diào)養(yǎng)豬”只能暫緩施行了。有了這樣的鋪墊,就很自然得出作者的觀點:“引進先進事物,購置現(xiàn)代化設(shè)備,也最忌頭腦發(fā)熱”。角度選得好,讀者也就易于理解、樂于閱讀和琢磨接受了。
廣播電視新聞評論也應(yīng)注重面向廣大受眾,從群眾的角度觀察事物、分析問題。廣播、電視新聞評論經(jīng)常要面對實際工作中行業(yè)性較強的問題,而多數(shù)受眾對這類問題是陌生的,難以引起他們的接收興趣。但如果因此而采取簡單回避的態(tài)度,則可能導致論題狹隘,影響輿論作用的發(fā)揮。那么如何把它們變成多數(shù)受眾感興趣、又便于作深入淺出論述的論題,這就要求我們調(diào)整看問題的視角。比如面對農(nóng)村工作中調(diào)整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和種植結(jié)構(gòu),產(chǎn)、供、銷服務(wù)社會化等問題,如果單純從領(lǐng)導機關(guān)、業(yè)務(wù)部門角度出發(fā),局限在政策界限、具體工作和業(yè)務(wù)措施上去論述,那樣就不容易引起農(nóng)村受眾的興趣。而換個角度,考慮農(nóng)民們主要關(guān)心什么,對政策有什么顧慮,再進行針對性的論述,效果就會大不一樣。由此可見,只有從群眾的角度去審視工作、業(yè)務(wù)問題,使之成為廣大受眾關(guān)心并利于接受的話題,才能贏得受眾。
林放開始寫雜文時,受鄒韜奮影響很深,尚短,務(wù)實,一事一議,內(nèi)容廣泛。他的專欄文章一開始只有二三百字,后來基本固定為大約六七百字,他稱之為“豆腐干文章”?!皩谑菍懚涛恼?,短文章更不能說空話。[2]”長話短說是林放雜文一大特色。但整體上長話短說,也需要關(guān)鍵處短話長說。只有關(guān)鍵處“長說”,才能整體上短而充實。我們先來看林放《真假王蒙》這篇文章。
文章一開頭交代,某冒名者冒充當時(1986年)文化部長王蒙,寫信給某雜志社推薦自己的小說。對此,有人一味斥責冒名者說“這是行騙,……這是犯罪,王蒙要是起訴,誰也無權(quán)阻攔”。接著,文中提出自己不同的觀點:“對于這種不擇手段、渴望脫穎而出的冒名者,也可以用另一種比較瀟灑一點的態(tài)度來‘處理’之”。以上都很簡要,一筆帶過。而在“瀟灑一點”這個關(guān)節(jié)點上,林放卻不惜筆墨了。他先是說了一個真假葉水心的故事:
宋朝的大臣韓佗胄當了宰相,有一次邀請了著名學者葉水心在座。忽然又來了一個自稱葉水心的求見。韓仍然以禮接待,舉了葉水心作品中的警句來考問他。這位客人說,那是年輕時的作品,我都改寫過了。他就朗誦他的改定稿,比葉水心的原作還精美的多。主人又拿出一些名畫和書帖請他題跋,這個假水心也寫得“辭簡意足,一座駭然”。韓佗胄“大喜”,告訴他,我這里已經(jīng)有一位水心先生了,天下能有兩個葉水心嗎?那個客人笑著說,“今天我如果不冒水心之名,未必會得到你的提拔吧”。后來韓佗胄果然培養(yǎng)了這個假水心,讓他考中了“進士”。
在講了這個故事之后,緊接著又正面闡述“灑脫”的處理方式:
那末,對于這個假王蒙應(yīng)當怎樣對待呢?我以為不妨把那篇小說拿來讀一讀,如果確實寫得好,就寫一封真正的推薦信幫它發(fā)表。如果是不夠水平的,也可以指點他,勸他以后不必冒名。我相信,王蒙部長的幽默感足以用這種灑脫的方式對待假王蒙,總不至于真的鬧到法庭去的。
這篇短論僅七百字,卻用了近三百字的篇幅來敘述真假葉水心的故事,因為它為如何對待冒名者提供了有益的“參考”。這就是所謂“短話長說”;而如果關(guān)鍵處不善于“長說”,那么“長話短說”就難免變成毛澤東曾經(jīng)批評過的“死板板的幾條筋”“瘦得難看”的“癟三”[3]了。
林放《未晚談》的雜談堅持在整體上“長話短說”,同時在關(guān)鍵處又不惜篇幅“長說”的做法,很值得廣播、電視新聞評論借鑒。
新聞評論要表達比較抽象、深奧的政論內(nèi)容,就要有較多的筆墨去闡釋、論證;而廣播電視新聞評論又貴在短小。要在有限的篇幅內(nèi)表達不太容易理解的政論內(nèi)容,就必須做到長話短說。
長話短說包含兩個層面:一是要求短說。在一篇文章中突出最主要的問題,舍去次要問題。在論述一個問題時講非講不可的道理,不可什么都想講。尤其一般文中常見的那些大話、套話、空話應(yīng)該堅決摒棄,避免只見文章抻長,不見意思深化的現(xiàn)象。二是長話短說也是為了能夠“短話長說”,即在重點處要不惜筆墨,把道理說清楚,講透徹。比如,工作中某些概念性東西、比較抽象深奧的內(nèi)容,就應(yīng)該適當“長”說。我們不能盲目追求篇幅短小,為短而短,否則就可能削弱評論的政論性內(nèi)容,短而單薄,短而無物。因此,在有限的篇幅中,堅持在關(guān)鍵處具體、充分地展開,力求短而有物,短而易知,是廣播電視新聞評論在說理過程中需要遵循的做法。
報紙上有些新聞評論,攤子擺得大大的,陣勢拉得開開的。然而,“未晚談”作為《新民晚報》的專欄雜談,必須適應(yīng)不同文化層次的讀者的需要,加上篇幅短小,當然不能擺攤子,拉陣勢。那么對這個問題,“未晚談”是怎樣處理的呢?除了主題高度集中、堅持一事一議之外,就是堅決刪枝刈蔓,堅持單線展開。
如《替皇帝看病》(1990.5.14)。文章開頭指出“替皇帝看病,是很傷腦筋的事”。先介紹古代太醫(yī)為皇帝看病時受“皇家的規(guī)矩”所累,“跪在地上,連頭也不敢抬”,不便“望、聞、問、切”。接著介紹太醫(yī)們的傷腦筋“還有一個精神負擔問題”,“替皇上看病是只許醫(yī)好,不許醫(yī)壞的”,“萬一出了差錯,對于太醫(yī)們可就禍從天降了”。然后,筆鋒一轉(zhuǎn),“其實,太醫(yī)的苦難,同時就是皇帝的倒霉”,因為“在這樣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的精神負擔下,太醫(yī)們怎能夠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wù)呢?”文章最后以古喻今,由此及彼,推出論點:“看一看太醫(yī)為皇帝看病的教訓,不是也可以悟出一些對待人才的道理來嗎!”文章只有一個論點,以替皇帝看病的傷腦筋為喻,談了應(yīng)如何對待人才的問題。但是有層次,有起伏,徐徐道來,最后亮出觀點。
又如《教授為什么不賣茶葉蛋?》(1991.3.19)文中介紹一種傳聞“現(xiàn)在當一名教授,月薪還比不上賣茶葉蛋的收入?!蓖瑫r引出有人以譏嘲的口吻說:“老媽媽擺攤也很辛苦,你們當教授的如果不服氣,也來賣賣茶葉蛋看?!蔽闹邢戎赋?,這種俏皮話“并不能擺正這個復雜勞動與簡單勞動的分配問題?!苯又P鋒一轉(zhuǎn),“教授們并不是瞧不起賣茶葉蛋的勞動”,“在我們中老年知識分子的經(jīng)歷中,都有過掃廁所、挑大糞,斯文掃地的一頁”。然后筆鋒轉(zhuǎn)回來,指出“有良心的教授是不愿意改行去賣茶葉蛋的,他們學有專長,他們了解祖國的需要”。接著,贊揚“知識分子面對著超前高消費的‘新潮流’”,仍然“安于清貧”,“攻他的專業(yè)”。然后回答問題,教授之所以不賣茶葉蛋,是因為賣茶葉蛋“不是知識分子對祖國的最好奉獻”。最后以“不要再向知識分子說這樣的俏皮話了”,因為“知識分子聽了是會傷心落淚的”這一忠告作結(jié)。文章也只有一個論點,贊揚知識分子不因清貧而放棄自己專業(yè)的精神,駁斥某些傷害知識分子的俏皮話。雖然單線結(jié)構(gòu),但行文有起有伏,曲折有致,富有變化。
林放《未晚談》線性表達的做法,也是值得廣播、電視新聞評論借鑒的。不過借鑒也要講究得當,不能偏取偏舍。這里需要強調(diào)兩點:一是“未晚談”之所以多為單線表達,主要是為了適應(yīng)篇幅短小的要求,而廣播、電視新聞評論單線表達盡管也考慮篇幅的因素,但主要是由廣播、電視媒介的傳播方式所決定。也就是說,即使不受篇幅的限制,廣播、電視新聞評論要讓受眾在轉(zhuǎn)瞬即逝的情況下理解抽象的政論性內(nèi)容,也要求單線發(fā)展,甚至一個論點貫穿始終;如果多論點、多層次,那就難免增加分析、說理的難度,影響受眾接受效果。
二是“未晚談”的單線表達是富于變化的,而不是單調(diào)平淡。廣播電視新聞評論在線性展開時容易平鋪直敘,淪于單調(diào):或者“一句兜底”,翻來覆去僅停留在一個淺層的意思上;或者“一馬平川”,缺乏變化。這是廣播電視新聞評論常見的毛病。其實,正如“未晚談”表達的那樣,廣播電視新聞評論的單線結(jié)構(gòu)也可以富于變化。比如廣東臺的“編后話”《個體戶的挑戰(zhàn)》(1984年)。它從大鞋廠出現(xiàn)“危機”、個體戶的小鞋廠顧客盈門的對比中提出問題,點出“他們有一套與眾不同的生意經(jīng)”。緊接著用反問的口吻把“生意經(jīng)”列出,然后筆鋒一轉(zhuǎn),指出這些都是解放前就有的,并非首創(chuàng),最后落到恢復好傳統(tǒng),熱誠對待顧客的道理上。文中只有“熱誠待客”一個論點,論述時卻注重變化,顯得曲折有致??梢姡瑥V播電視新聞評論只有注重單線發(fā)展并力求變化,才能避免單調(diào)乏味。
“所謂還原,就是在文章中恢復分析事物、引出論點或結(jié)論的過程,使文路順乎思路的論說方式。[4]”適當運用這種說理方式,達到思路和文路的一致,有利于引導觀眾隨著自己的思路,由淺而深,由此及彼,一步步接近論點或結(jié)論。“未晚談”的文章有不少運用還原方法的成功例子。如《蟹市所聞》、《有感于李準改名》等。這里以《蟹市所聞》為例給予說明。
上海一度出現(xiàn)高價螃蟹市場,一斤大閘蟹當時(1985年)的售價竟高達25元,相當于一個工人半個月的工資。這篇短論從分析顧客入手,引導讀者思考這個畸形市場背后的問題。它以主要篇幅分析了三類顧客:一類是“夠得上高消費水平的”顧客,自己有錢,自己消費,作者于敘述中寓有明顯的貶義,如說港商“若無其事”地買幾斤回去送給親戚朋友。第二類顧客中,“一位是個體戶,這是個愛面子的‘開拓型’人物,做生意順手,要買幾十斤來擺個‘蟹宴’,以酬謝有關(guān)單位給他幫過忙的干部同志。還有一個是外地采購員。他要買蟹送到某工廠某科長家里,請科長幫忙搞些原材料,‘反正可以報銷’的”。第三類顧客中,一位青工“面露難色地掏出五十元買了兩斤,說:‘今天女朋友第一次上門,只好硬了頭皮上一次。五十元錢,頂?shù)梦乙粋€月工資。’”“另外有一位是支內(nèi)工人,多年沒有吃到大閘蟹了,難得回上海一次,也是‘硬了頭皮’吃一次,聊以安慰思鄉(xiāng)之念?!比缓螅恼履┒巫鞒鲂〗Y(jié):
……雖然同是買蟹,甘苦卻是大不相同。最值得注意的是那兩個送禮請客的例子,說明了高價大閘蟹怎樣打進了官商之間的開后門批條子的關(guān)系之中。對于那兩位“硬著頭皮上”的,我們只能一掬同情之淚,因為這已不是人吃蟹,而成為蟹咬人了。至于“持螯對菊”之類的文人韻事,久已成為絕響,不提也罷。魯迅說:“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現(xiàn)在還可補充說,最后一次吃螃蟹的人也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由于有了上面對三類顧客的分析作鋪墊,末段的這個出人意料的結(jié)論——“最后一次吃螃蟹的人也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也就很自然地得出了。
還原的方法用于廣播、電視新聞評論,同樣可以為受眾理解評論的抽象內(nèi)容創(chuàng)造必要條件。還原作為一種表達方法,包括還原事物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和還原認識事物的過程兩方面。比如:國際臺的評論《美國決定退出教科文組織說明了什么?》(1983年)在分析美國退出的原因時,以近三分一的篇幅敘述事件的發(fā)展過程:教科文組織曾譴責以色列改變耶路撒冷的歷史面貌,并將其開除出該組織歐洲集團。對此,美國大為惱火。近期教科文組織排除美國的重重干擾,通過了兩個有益于發(fā)展中國家的發(fā)展,受到絕大多數(shù)會員國贊賞的文件。然后指出:美國阻撓這兩個文件的通過遭到失敗,這就是它宣布退出教科文組織的原因。通過對事件過程的還原,讓受眾很容易認同評論的論斷:美國退出是其霸權(quán)主義行徑屢遭失敗的結(jié)果。
運用還原方法,要著重把握兩點:一是主要用于論證重要論點或關(guān)鍵性的說理層次,應(yīng)避免不分主次而濫用;二是還原主要的認識環(huán)節(jié),不可過于瑣碎。上面這篇廣播評論就較好地把握了這兩點。總之,只有做到恰當和有節(jié)制的還原,才能既有助于化解抽象內(nèi)容,又不至于淹沒評論的主題和論點。在廣播電視新聞評論中,運用還原方法的作品不多見,因而需要在實踐中多加嘗試。
以上是林放式雜文對于廣播、電視新聞評論非常具有借鑒價值的部分。因為迄今為止,廣播、電視新聞評論在這些方面仍然處于相對薄弱的狀態(tài)。任何一方面有所突破,都有望推動廣播、電視新聞評論朝著個性化的方向邁進一步。
還需說明一點,新聞評論同廣播、電視兩種媒介結(jié)合產(chǎn)生的廣播新聞評論和電視新聞評論,其傳播特點既有共同之處也有一定的差異。而本文在論及林放式雜文可供借鑒的經(jīng)驗時,只是立足于廣播、電視線性傳播的共同點,即從廣播、電視的線性傳播方式出發(fā)作一般性的闡述,而其中差異方面有待今后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