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艷娜
(沈陽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互聯(lián)網的出現(xiàn)及普及深刻影響了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通過互聯(lián)網進行交流、傳播信息、購物、經營等。而作為人們交際工具的語言,也必然隨著社會的變化而發(fā)展變化,發(fā)生變異。網絡流行語便是一種新的語言現(xiàn)象。作為一種現(xiàn)代社會的時尚,網絡流行語傳播廣泛,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重要的功能。因此,研究網絡流行語的傳播機制是十分必要的。
模因,意為模仿,是指一系列的文化理念、符號或實踐,通過文字、語音、手勢、儀式或其他可模仿的現(xiàn)象從一個人的思想傳播到另一個人。模因論最早由牛津大學動物學家Richard Dawkins在他的《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他認為基因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復制因子是生命的祖先,它們之間通過競爭而獲得生存,而人作為生物體,只不過是基因傳播和繁衍自身的生存機器[1]。模因論是基于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來解釋文化進化規(guī)律的新理論。它試圖從達爾文的自然法則優(yōu)勝劣汰的角度來解釋文化的傳承性以及文化進化的規(guī)律性[2]。后來,模因這一概念進入《牛津英語詞典》,被定義為文化的基本單位,通過非遺傳的方式,特別是模仿而得到傳遞。不同時期在社會上流行的事物之所以能流行,其實都是人們模仿、傳播的結果。模因現(xiàn)象無處不在,有三樣東西可以成為模因,即想法、說法和做法,也就是思想、言語和行為[3]。
Heyligen認為模因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首先要經歷同化、記憶、表達和傳播四個階段,才能從一個宿主傳播到另一個宿主[4]。同化是指模因能夠被新的宿主注意并理解,將其納入自己的認知體系,并能夠接受。經過理解這個階段,模因在人們的大腦中儲存停留成為記憶。這些模因在大腦中停留的時間越長,就越有可能傳播和影響其他人。如果有些詞語容易被人們記住,便更容易被傳播給其他人。為了使模因能夠被傳遞給其他人,它需要轉變?yōu)橐恍┠軌虮蝗藗兏兄降挠行误w,這個過程就是表達。在傳遞給他人的過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媒介或載體,以確保傳遞內容的穩(wěn)定和真實,聲音、文字、照片等,都可以成為模因的載體。當模因由這些媒介傳遞給其他人時,信息便從一個宿主傳遞給其他宿主,也就是在進行模因的傳播階段,這個過程也叫作復制[5]。
Blackmore把模因看作是和基因等價的復制因子,模因之間相互激烈地競爭著,不顧一切地要進入到另一個人的大腦、另一本書中,因此可以說模因是自私的。模因的這種競爭最終決定了我們的文化以及心理結構。模因具有選擇性,因為傳播的范圍、頻率和時間各不相同,進而造成了不同模因的存在和消亡。因此,模因可以分為強勢模因和弱勢模因。那些結構簡單、意思比較好懂,書寫較為容易的詞、句子等,就比較容易被模仿和使用,因而變得越來越有生命力,越來越強大,進而得以廣泛流傳,這種模因被稱為強勢模因。例如,漢語中有“空姐”一詞。近幾年,“空姐”以年齡差異被復制為“空嫂”,國外很多航空公司的服務人員都是“空嫂”。繼“空嫂”之后,人們又復制出“護嫂””“育兒嫂”等,至今一直在被人們使用。同樣,“酒吧”一詞也被復制出“咖啡吧”“書吧”“氧吧”等詞匯,說明了“吧”這個詞的強大基因模式。而另一些詞語結構復雜,或只是即興出現(xiàn),被模仿的機會很少,因而很快就消失,被人們所遺忘。還有一些因環(huán)境改變、時代變化而不再被人們使用的模因,這些都被稱為弱勢模因。在10年前出現(xiàn)的“踩””“酷斃”等詞已逐漸被人們遺忘。如“你的空間好冷清哦,來踩下”“你的QQ秀倒是酷斃了”等。前幾年流行的“給力”“克隆”“被XX”“山寨”等詞語,也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記憶,很少被使用。
流行語是指在人們的生活中某個時期或范圍內流行并傳播的語言。網絡語言,顧名思義,是指人們在網絡交流中使用的語言。網絡語言的構成有多種形式,常見的有英文字母、數(shù)字、符號等,更多的是文字,同時也包括這些形式的組合。例如,3Q、I服了U(我服了你)、9494(就是就是)、“元芳,你怎么看?”等組合。這種語言來自于生活,在網絡上使用,具有創(chuàng)新性、輕松性和靈動性,而且大多幽默、詼諧,受到人們的喜愛。而網絡流行語不僅指那些主要在網絡上流行并傳播使用的語言,同時也包括在各種媒體中出現(xiàn)并在網絡上廣泛流行使用的語言。網絡流行語的產生和流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界定。首先,從使用主體來看,網絡流行語主要由青年人使用,是由網民創(chuàng)造并積極傳播的,是網民們約定俗成的表達方式。其次,從使用的時間來看,網絡流行語是伴隨著現(xiàn)實新聞事件的發(fā)生,在網絡上幾乎同步產生,并迅速在網絡內外流行并傳播的詞語。再次,從傳播主體和表現(xiàn)形式來看,網絡流行語是被網民們普遍使用的話語形式,在網絡媒介的推動下得以盛行的詞、短語、句子和特定的句子模式[6]。網絡流行語代表了一種新的語言形式,能夠反映當代人的情感、生活及訴求,因而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和時尚性,可以成為社會變遷和社會心態(tài)變化的一面鏡子,反映當代人的生活狀態(tài)。
Dawkins認為,模因的復制可以用三個指標來衡量:復制忠實性、多產性和長壽性,這三個方面都符合的模因才能夠得以保存和流傳。所謂模因的忠實性,是指模因在復制過程中往往會保留原有模因的核心或精髓,而不是不發(fā)生任何變化。模因復制得越忠實,就越能保留原版。但“忠實”只是一個程度問題,并不意味著保持原原本本不變化。所謂長壽性,是指模因能夠存留很久,也就是指模因能在紙上或人們的頭腦中流傳的時間很長,模因的壽命有長短,有些模因可以流傳多年,而有些可能只是瞬間消失。多產性要比長壽性重要很多,甚至可以說,多產性是模因復制中最重要的因素。Dawkins認為,模因的影響有兩種類型:一是利用模因宿主的交際與模仿能力進行復制;二是利用模因對外部世界產生的影響進行復制。因此,影響力越大、越受歡迎的模因,越能夠得到復制,進而越能夠得到廣泛的傳播。
網絡流行語之所以能夠被復制和流行,正是符合這三個標準。
1.網絡流行語具有忠實性或保真度。流行語最初的出現(xiàn),都是有真實的來源,有其原版的。在復制過程中都保持了與原始核心信息的一致性,也保持了原來的句式結構,以不變應萬變。這種忠實和保真保證了流行語能夠得以流行。例如,倉央嘉措的詩“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棄;來我的懷里,或者,住在你的心里,默然,相愛。寂靜,歡喜。”一度被人們廣泛傳頌。這首詩優(yōu)美動人,讀起來朗朗上口,深受人們的喜愛,因而得到廣泛模仿,出現(xiàn)了不同版本的模仿,有微博版“你轉,或者不轉發(fā),微博就在那里,不多不少;你冒,或者不冒泡,粉絲就在那里,不離不棄;你辛,或者不辛苦,心疼就在那里,不多不少;你幸,或者不幸福,牽掛就在那里,不增不減;讓我偶遇你,或者讓你偶遇我,幸福,快樂,牽掛,祝福”,還有考試版、學生版等。再如,2015年出現(xiàn)的流行語“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最開始是某房地產網站的電臺廣告語:“走直線,走直線,走直線,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此廣告一經推出,迅速火遍各大電臺。隨后該廣告語升級成:“別拐彎,別拐彎,別拐彎,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彪S后,其他廣告紛紛效仿。很多人在交流中也經常使用類似的句子,如“放假啦,放假啦,放假啦,重要是事情說三遍”。這些模因,保留了原來句子的句式結構以及所要表達的核心信息,使人們既能表達信息及情感,又容易記憶。
2.網絡流行語具有長壽性。很多語言之所以能夠流行,是因為它們成為強勢模因,不斷地被人們復制,在復制過程中逐漸穩(wěn)定下來,得以廣泛、長久的流傳。例如,“羨慕嫉妒恨”從2010年開始在中國流行,其語言緊湊,表達鮮明,至今仍然在被人們使用。還有一些語言中的熟語,包括俗語、格言、警句等也一直被長久地使用。主持人黃西在一檔節(jié)目中套用“其實地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而使用了類似的句式:“這世界上本來沒有廣場,跳舞的人多了,便有了廣場”。還有“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被復制為:“年底跳槽:跳還是不跳,that is a question”。
3.網絡流行語具有多產性,而且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一個版本出現(xiàn)后,便會出現(xiàn)內容不同的變體,各種不同的復制,復制頻率高,傳播范圍廣。例如,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播出后,“那些年XX”成為模因迅速得到復制和傳播,在不同的場合出現(xiàn)結構相同、意義不同的模因變體:“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小偷”“那些年,我們一起看上的男孩”“那些年,我們一起供的樓”等。2016年流行語“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出現(xiàn)后,很快出現(xiàn)了類似的語言,網友們衍生出更多的“翻船體”,如“愛情的巨輪說沉就沉”“親情的火苗說滅就滅”“卡里的余額說沒就沒”“剛連的wifi說斷就斷”等。
1.網絡流行語的經濟性體現(xiàn)在其簡單易懂,易于記憶及使用。人類在語言交際過程中,總是力求使用最少的努力獲得最大的交際效果。語言使用中存在一個“經濟原則”,它要求在日常言語交際中,“如果一個詞足夠的話,絕不用第二個”[7]。用一個詞語即能表達幾個意義,或者能夠表達隱含意義,便符合經濟原則,也符合人類記憶的認知特點。例如,“山寨”一詞,最初出現(xiàn)于2003年,主要用于IT行業(yè),被引申用來指仿制、盜版、假冒某種產品。后來,“山寨”一詞被廣泛用于教育、財經、服裝、建筑、體育、娛樂等多個行業(yè),凡是模仿、假冒的東西,都可以用“山寨”來代替,形成了一種“山寨文化”或“山寨精神”,被廣泛運用于一切社會領域中,變得原來越淺顯易懂,趨于大眾化[8]。類似的詞語還有“洪荒之力”“綠色XX”“坑爹”“也是醉了”等詞語。
2.網絡流行語的時尚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其具有時代氣息,蔑視傳統(tǒng),崇尚創(chuàng)新。人們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往往有一種求新求異的心理,想方設法追求新奇、陌生的表達方式。同時,一旦出現(xiàn)某些新詞或新的表達方式,人們?yōu)榱梭w現(xiàn)出不落后于時代,也紛紛加以使用,并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復制出新的表達方式。例如,2014年3月,文章出軌事件發(fā)生后,馬伊在網上做出如下回復:“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表達了對婚姻的珍惜。隨后,網友復制出很多類似結構的段子,如,“創(chuàng)業(yè)雖易,賺錢不易,且行且珍惜”“讀研雖易,就業(yè)不易,且行且珍惜”“認錯雖易,改錯不易,且行且珍惜”“承諾雖易,履行不易,且行且珍惜”。這些語言,都表達了一個信息,即要珍惜所做的,珍惜所擁有的。再如“套路”一詞,原為中性詞,意指編成套的武術動作。現(xiàn)指做事情精心策劃,并形成了一套系統(tǒng)的方法,在應對某種復雜情況時能夠熟練運用這些方法。簡單地說,就是指人有心計、會算計人,多用于貶義。2016年這一詞語隨著英雄聯(lián)盟的流行成為網絡流行并被年輕人頻繁使用,這個用法十分幽默,并具有趣味性和娛樂性。被人們常用的一句調侃的話是“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后來,出現(xiàn)了它的升級版“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的經典名句。“吃瓜”本為人們生活中十分熟悉并且很常用的一個名詞。2016年,“吃瓜群眾”一詞從網絡中流行開來。其最初源于一條新聞,當記者采訪事發(fā)現(xiàn)場的一位大爺時,他說他當時在吃西瓜,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后來這一詞形容不明真相、圍觀的人們,也用來表示一種事不關己、僅僅圍觀的狀態(tài)。例如“目睹了整個事件的吃瓜群眾”“吃瓜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3.網絡流行語的權威性體現(xiàn)在其被權威人士創(chuàng)造、理解和使用。而語言信息一旦具有權威效應,就會得到人們的廣泛復制和傳播。例如,“互聯(lián)網+”一詞是指互聯(lián)網與各個傳統(tǒng)行業(yè)的深度結合、重組,并在此基礎上形成新的行業(yè)和發(fā)展趨勢。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要全面制定“互聯(lián)網+”行動計劃,很快,這一詞語得以流行。隨后出現(xiàn)了“互聯(lián)網+教育”“互聯(lián)網+金融”“互聯(lián)網+交通”等新用法,同時也產生了“+時代”用法。再如,“你懂的”這個流行語,最初起源各有說法,2014年全國政協(xié)十二屆二次會議新聞發(fā)言人呂新華回答記者關于周永康問題時說:“我們所說的不論是什么人不論其職位有多高,只要是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的追查和嚴厲的懲處,絕不是一句空話。我只能回答成這樣了,你懂的”。7月29日,中共中央正式宣布對周永康嚴重違紀進行立案審查。由此可以看出“你懂的”所包含的意義。一位叫盧安克的德國小伙從1999年起,獨自到中國廣西偏僻山村為孩子進行義務教育。2006年,他的簽證到期,只好回國。當他再次來到中國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說:“有些事不需多說,只要去做,你懂的”。目前“你懂的”一詞已是網友們所有心照不宣、表達隱含意義的最佳方式,并廣泛用于語言交流中。由此可以看出,“你懂的”一詞因得到權威人士的使用而得以廣泛復制和流行。
模因論為研究語言的變化和發(fā)展提供了新的視角,為研究網絡流行語的復制、傳播方式提供了理論依據(jù)。網絡流行語正因為其符合模因復制忠實性、長壽性和多產性而成為強勢模因,進而得到復制和流行。也因其具有經濟性、時尚性和權威性而得到廣泛傳播和使用。
[1]何自然.流行語流行的模因論解讀[J].山東外語教學,2014(2):8-12.
[2]付蕙英,白麗梅.模因論視角下的流行語研究[J].理論探討,2011(3):87-88.
[3]何自然,謝朝群,陳新仁.語用三論:關聯(lián)論·順應論·模因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148-149.
[4]Heyligen F.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 Selection criteria for cultural evolution[M]//In R.Jean(ed.)Proceedings of1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ybernetics.Cybernetique:Namur,1998:418-423.
[5]周啟強,譚丹丹.從模因論看網絡新詞語的構詞特點[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9):139-141.
[6]王仕勇.網絡流行語概念及特征辨析[J].探索,2014(4):186-192.
[7]郭秀梅.實用英語科學[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5:16.
[8]武和平,王玲燕.強勢模因的生成、復制及傳播[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0(5):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