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莉
(遼寧大學 公共基礎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6)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與人的解放和自由最為全面的理論,是關于人學論最為廣泛和深刻的論述。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主張,當代的中國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要把服務于人作為核心問題[1]。因此,在現實生活的個人成長中,馬克思主義人學觀該以何種形式體現,又該如何被具體闡釋,進而怎樣實現其指導意義,是關于這一科學理論到實踐應用的深度思考。筆者認為,讓普通大眾得以用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個人的自我身份構建,將從馬克思時代實踐中總結的理論再次回歸實踐當中,應用到非馬克思時代,是實現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指導人生的終極目標,也是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現實意義。
馬克思主義人學觀從理論到實踐過渡的需求,促成了該理論與文學研究相結合的契機。雖然文學研究是多角度、多層次的,但很多學者認為,在眾多研究視角中,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為文學藝術的本質和功能提供了一種更加貼近文學藝術自身的考察角度。因為無論是“反映論”還是“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或其他研究視角,都是關于“人”的反映、“人”的審美,以及“人”的意識形態(tài)[2]。因此,文學即人學。從本質上講,文學創(chuàng)作呈現人性情感、人情世故,其目的是追求人性的解放和自由,揭示生命的本質,人性的特征,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和人關于自我的思考。從功能上講,任何文學作品都是一種以人為主體的社會生活的反映,其終極意義是給予讀者大眾以人生啟示,對自我構建有更好的指導。文學因為其創(chuàng)造特點,是優(yōu)化的人學。在文本內容上,它來源于現實,但又將其濃縮并加以升華,因為它是作家在現實中選取的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它反映現實,集中地傳達其中的力量,但又融入虛構,因為它是作家精心布置有所意圖的敘述??梢哉f,文學充實并普及著哲學——關于“人”的哲學。如此,馬克思主義人學和文學的匯合是在“人”的問題上,前者是要放到現實中的科學理論,后者擁有取自現實的哲學蘊意。作者認為把二者結合,以文學作品中人物身份構建為模型,將人學理論與文學中人的哲學相匹配并加以闡釋,使文學承擔起哲學與實踐之間的橋梁功能,從而讓文學和哲學走進生活,接近大眾。
“人”作為核心問題把馬克思主義和文學拉近,接下來的問題便是:去哪種文學形式中尋找“典型人物”最合適,最能淋漓盡致地刻畫現實中的人的成長,最能幫助馬克思主義人學觀對普通大眾進行行為指導?筆者認為,成長題材小說最為適合。在文學的各種題材中,成長題材小說最好地展現了現實與虛構的糅合。這種糅合的目的恰恰是服務于“典型人物”的創(chuàng)造,服務于人學蘊意的傳達。虛構是小說的專屬,作家利用最大化的敘述自由為文學作品的哲學傳達服務。雖然成長小說也肩負著呈現現實的使命,但觀照其中所蘊含的哲學啟示是它的旨歸。在現實與虛構的權衡和抉擇中,成長題材小說揭示實與虛的辯證關系。虛則實之,實則虛之。選擇成長小說作為馬克思主義人學研究的參照,發(fā)掘和闡釋人學理論,將補充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實踐性缺失,也有助于打破當今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二元論的局限,使文藝批評研究不只關注馬克思主義的美學觀和歷史觀,也重視人學的維度和視角,揭示馬克思主義蘊含人學觀的重要意義。作家所能讓讀者在閱讀中體察的哲理是作家創(chuàng)作的靈魂,它來源于當時的社會,也來源于作者本身。美國文藝理論批評家W.C.布斯認為,作家在創(chuàng)作時,“不是創(chuàng)造一個理想的、非人性的‘一般人’,而是‘他自己’的隱含的替身”[3]。作家在小說里書寫的虛構主人公或是真實人物的演繹部分,其本質是作家本人的第二自我,以小說的情節(jié)作掩護,表達的是作家的自我認知。在一定程度上,文學作品中所呈現的關于人的自我認知比現實生活中的原版人物的自我認知更為真實,因為文學里的人可以更為自由地表達自己。這里的“自由”不是指一般意義上的無約束,而是表示更真實、更純粹的意思,因此其內涵更值得我們去挖掘。這種成長小說的“第二自我”性進一步說明文學具有關于人的哲學蘊意,是人學觀的實踐體驗?!暗湫腿宋铩焙汀暗诙晕摇倍际菍θ说目坍?,表象為不同的人,實則異曲同工,本質緊密相連。作者在高于生活的層面創(chuàng)作典型人物,融入第二自我的思考,反映的是普通大眾的生活。
《拯救骨肉》是2011年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成長題材小說,美國知名雜志The Oprah Magazine稱贊作者杰思敏·沃德擁有“最偉大的胸懷”。這一“偉大”與馬克思主義人學里關于人的發(fā)展的理論殊方同致。她的作品關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內心,呈現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窮人與他們成長中的心路歷程。杰思敏生長在美國的南方小鎮(zhèn),她的所有作品都是以自己的家鄉(xiāng)為背景,述說的雖是小鎮(zhèn)的生活,表達的卻是當代都市人的現實感慨和人生渴望。杰思敏融合生活的真實性和文學的虛構性,既刻畫了小鎮(zhèn)人榮辱沉浮的百態(tài)人生,又展示了人生哲學和人文精神的探索,實現了百姓生活的藝術重現。
這種藝術重現在成長小說里主要體現于“典型人物”的藝術塑造。這個塑造要基于有血有肉、有愛怨情仇的真實的人,藝術才能引起人們的共鳴。這個塑造也必須要有藝術性,才能引導人們提升思想認識。習近平就此恰當地引用了茅盾先生說過的話:“文藝作品不僅是一面鏡子——反映生活,而須是一把斧頭——創(chuàng)造生活?!盵4]作家與文學研究者都要發(fā)揮藝術的力量,培養(yǎng)藝術的視角,挖掘藝術的內涵,啟迪人、鼓舞人。通過育人的功能,文學接了地氣,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也有了現實參照,因而可以更加親民。
《拯救骨肉》里有兩個“典型人物”:一個是父親,一個是女兒,都是普通人,過的都是平凡的生活。筆者認為,這樣的人物塑造對讀者意義更大。它是關于小人物的自我認識、自我發(fā)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也是任何人都要經歷的成長進程,正可以與馬克思關于人的發(fā)展的三大狀態(tài)相對應。馬克思認為,人的全面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進程是一致的,都是一個歷史發(fā)展過程。橫向上看,它包括人的勞動活動、勞動能力、社會關系、自由個性和人類整體的全面發(fā)展??v向上看,它的發(fā)展階段與三大社會形態(tài)相對應,也要經歷三大形態(tài)。依照馬克思主義理論,“人的依賴關系是最初的社會形態(tài),在這種形態(tài)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范圍內和獨立的地點上發(fā)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tài),在這種形態(tài)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交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fā)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盵5]第一種形態(tài)是自發(fā)的以人之間依賴關系為基礎的有限發(fā)展,二是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片面發(fā)展,三是以消除一切屈從關系為基礎的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這三大形態(tài)也反映了人作為個體的身份構建的過程,通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認識自我,通過人與物的關系發(fā)展自我,最后脫離對他人和他物依賴的完善自我。這三個發(fā)展過程超越社會形態(tài),跨越時間年代,始終是有關人類生存的哲學問題,在《拯救骨肉》的主人公身份構建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人的依賴關系是每個人出生后開始的第一種關系。因此可以說,每個人的自我構建開始于認識自我與他人的依賴關系,從而認識自我本身。這個過程是一個人在全面發(fā)展道路上的初級階段。在小說里,主人公艾斯(Esch)是一個12歲大的黑人小女孩兒,從小失去母親,同爸爸和三個兄弟一起生活。父親因為失去妻子,始終萎靡不振,終日嗜酒;哥哥們各懷心事,一個絞盡腦汁地打拼,一個游手好閑地斗狗;弟弟年幼無知,靠著哥哥姐姐照顧。艾斯自己其實也還是個孩子,而且還是個黑人女孩兒,無論怎樣定義,她都是弱勢群體的代表。艾斯的世界是男人主宰的世界,每天她和哥哥們的朋友混在一起,聽從他們的任何安排和擺布,甚至忍受他們對自己身體的傷害。在她的眼里,自己的角色就應當如此,因為自己家庭一貧如洗,也因為自己是黑人女孩。艾斯的自我構建和自我認識就源于自己在男人群中的自我定位。某種意義上講,艾斯是作家杰思敏的“第二自我”,她的童年也如同艾斯一樣受過不公平的待遇,在黑人學校里受男生的欺負,在白人學校里受白人辱罵。在文學作品中,她竭力為這樣的弱勢群體爭取話語權,也希望她們本人可以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窘境,鼓勵她們努力尋找出口,而不是認命。小說里,無法擺脫對他人依附的不只是艾斯,還有因為失去妻子而不能重新面對生活的爸爸,他始終無法走出陰霾,每天用酒精麻醉自己。在杰思敏看來,不擺脫對他人的依賴關系,何談自由?何談發(fā)展?其實,穿梭于物欲橫流的社會,很多人都像這故事的大小主人公一樣,或難以擺脫對勢力人物的依附,或始終躲藏在強大人物的臂彎。無論是哪種,人的發(fā)展都只能停留在不完全的狀態(tài)。杰思敏的成長書寫不僅僅是展示黑人女孩艱難的過去,更要警醒生活在現代社會的讀者不忘人生哲學的思考,從馬克思所說的人的發(fā)展的初級階段走出來,成為獨立的自我。
如果說認識自我開始于認識自我與他人的依賴關系,那么發(fā)現自我就是開始于覺察自我和他物的依賴關系。馬克思第一次提出人的本質問題是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他認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6]。馬克思主義人學是關于人的本質的學說,也是關于人的價值的學說。人要認識自己的本質,必然要研究自身的社會屬性。一方面,考量社會對個體的滿足,包括人在社會中是否得到物質上的滿足,實現自我的物質價值,是否得到人格上的滿足,受到他人的尊重等;另一方面,考量人對社會的作用,即個人對整個社會的貢獻和責任。在人和社會的相互作用中發(fā)現自我,發(fā)現自我的存在意義和價值體現,走上自我發(fā)展的更高階段。這里的社會價值即體現于個人與他物的依賴關系。
《拯救骨肉》里主人公的自我發(fā)現突出表現為她對自己身份認可的需求和渴望,源于她擺脫對他人依賴后而進入的對物質依賴的階段。艾斯是一名高中生時,很愛讀書,尤其喜歡希臘作家歐里彼得斯的經典悲劇《美狄亞》。讀書的過程,也是她成長的過程。從小就缺失母愛又少有父愛關懷的艾斯努力自己去尋找愛,她愛上了哥哥的朋友曼尼,并且懷了他的孩子,可曼尼并不在意她,而被另一位漂亮的姑娘所吸引。在現實中失意的艾斯在小說中找到了慰藉。讀到美狄亞的愛情,她也看到了自己的愛情,渴望得到,卻仿佛永遠得不到。她發(fā)現“在每一篇希臘神話中,好像都有著相似的情節(jié):男人追求女人,或女人追求男人,永遠沒有相遇的地方”[7]。美狄亞在艾斯的世界里頻繁出現,其用意不只是襯托小主人公的憂傷情感,更深刻的涵義是喻指艾斯的自我覺醒。美狄亞是神話人物,她有魔法,即便如此,愛情上依然不能得嘗所愿。這是世人默認的經典,而艾斯一個普通渺小的人物與這經典人物擁有同樣的經歷、同樣的內心掙扎,從這一角度上看,艾斯并不是弱者,等同于千千萬萬幸存于世的任何人,都要存活,都要掙扎。讀書讓艾斯擺脫了現實生活中對他人的依賴,轉而成為自我反思和自尋出路。她和小鎮(zhèn)上的人們都在為即將襲來的颶風做著準備,在準備迎戰(zhàn)災難的過程中,一家人重溫了久違的關愛和溫暖。在家庭中各自發(fā)揮著自身作用,發(fā)掘著自我價值。人物的自我發(fā)展從而自然過渡到更高的階段。
根據馬克思主義人學的觀點,人會在不斷的自我提升和自我發(fā)展中成長,人的發(fā)展的最高境界是全面發(fā)展,即人占有全面的本質,成為完整的人,這也是人類發(fā)展的理想狀態(tài),成為處在各個時代的人所要追求的終極目標。在小說《拯救骨肉》中,颶風是貫穿始終的一條線,離心離德的破碎家庭因為颶風要到來而逐漸彼此靠攏。颶風如期來臨,引發(fā)的洪水摧毀了整個小鎮(zhèn)的平靜,也摧毀了本就破舊不堪的家。然而這“水”卻凈化了家庭里的每個人,讓他們獲得了重生,尤其引發(fā)了艾斯的成長,完成了她的自我構建。在艾斯眼里,颶風是“兇殘的母親”,“把我們切割得只剩下骨頭,但卻讓我們依舊活著,赤裸裸地,像個剛出生的嬰兒,像個看不見東西的小狗崽兒,像個得不到日曬的小蛇。母親留給我們一個黑暗的海灣和鹽地,讓我們學會爬行,并存活下來。”[7]109這一過程便如同人的發(fā)展過程,人的全面發(fā)展是一種理想境界,對于眼前任何一個物質環(huán)境不夠發(fā)達的社會,這種境界在個人看來就是一個自己雖看不見但應該堅信的未來。
一直以來,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文學在普通大眾眼中,是可談而不可見的高深話題,是談時滔滔不絕,用時無從下手的隱形之物。但是,人民離不開文學,文學也離不開人民。學者不僅要負責研究,也有責任讓研究成果為人民所用,把束之高閣的文學和理論用可親可近的方式呈現給大眾。文學家和研究者們需要糾正一些不正確的觀念,如習近平曾指出的,“以為人民不懂得文藝,以為大眾是‘下里巴人’,以為面向群眾創(chuàng)作不上檔次”。相反,面對千千萬萬的研究和創(chuàng)作方法,最根本的是扎根人民。“只有永遠同人民在一起,藝術之樹才能常青?!盵4]
用馬克思主義人學觀照文學,是實踐馬克思主義對現實指導的嘗試,也是對“文學即人學”的肯定。二者的切合之處是對“人”的關懷。從“人”的角度出發(fā),馬克思主義哲學還和文學評論都不再是高屋建瓴般的理論指導,而是真真切切的行為指引。毋庸置疑,人的發(fā)展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需要思考,也需要指導。在物欲橫流的時代,人們極其容易因為過于注重物質生活,而忽略自我構建,導致精神淪喪。因此,越是在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越是要談人的全面發(fā)展,越是要挖掘文學的教育功能。用人學的視角看文學,經人學的分析品人生。
[1]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16-05-19(1).
[2]朱立元.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與當代文藝學建設[J].學術研究,2009(4):128-133.
[3]W.C.布斯.小說修辭學[M].華明,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80.
[4]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強調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響時代前進號角,筑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文藝高峰[N].光明日報,2016-12-01(1).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3.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
[7]Jesmyn Ward.Salvage the Bones[M].NewYork:Bloomsbury Press,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