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春明,申光麗
(南昌航空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西 南昌 330063)
當下,為切實治理腐敗,無論學界還是坊間都對“廉政文化”和“反腐”予以了密切的關注,故以此為主題的報道和論文、論著亦日漸增多,基于各自的學科背景和理論基礎,人們紛紛見仁見智、獻言獻策。其分析的視角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從傳統(tǒng)文化的視角探討古代廉政思想與文化對當下廉政文化建設的借鑒與啟示,如李陽的《中國古代廉政思想對當今廉政文化建設的啟示》[1]、李方菁的《古代廉政文化對中國特色反腐的現(xiàn)代意義》[2]等。二是引介國際反腐倡廉的經驗來助推中國的廉政文化建設,如黃存金的《新加坡廉政文化建設及其對我國的現(xiàn)實啟示》[3]、楊衛(wèi)軍的《國外廉政建設的經驗對我國黨風廉政建設的啟示》[4]等。三是從各地廉政文化建設的實踐來研討廉政文化及其創(chuàng)新模式,如向鵬的《敬廉崇潔潤人心 廉潔清風滿校園——秭歸縣教育系統(tǒng)校園廉政文化建設側記》[5]、尹利民和黃敏倩的《地方性知識與廉政文化建設——論“白菜碑”的廉政精神與當代價值》[6]等。
當然,還有一些研究者從制度約束、權力規(guī)范、網(wǎng)絡反腐等不同維度對廉政文化的構建進行了有益的解讀和論述,限于篇幅,在此就不予列舉。應該說,這些研究成果對于廉政文化的構建有著較為重要的理論借鑒和參考價值,也為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出臺相關政策法規(guī)提供了一定的實踐啟迪。但是通過對已有文獻的仔細研讀和分類梳理卻發(fā)現(xiàn),研究者們大多對廉政文化生成的時代背景、歷史條件和現(xiàn)實環(huán)境缺乏應有的關注。殊不知,任何時代的廉政文化建設都不能脫離特定歷史時期的生產關系、社會環(huán)境等;如果對之關注不夠甚或完全漠視,那所謂的廉政文化必將構筑于“空中樓閣”之上,自然在現(xiàn)實社會中難以發(fā)力,同時也難以開展有效的學術對話。因為,廉政文化建設只有與所處的特定時代背景和環(huán)境條件有機結合,它才能較為充分地發(fā)揮功效。
一言以蔽之,對待古代的廉政思想與文化,我們可以鑒古通今、加以借用,但必須運用歷史分析法去分析它生成的環(huán)境和土壤,而不能不顧時代的變化生硬地搬到早已發(fā)生重大社會變遷的當下中國;對待國外的成熟做法和有益經驗,我們也可以適當推介、洋為中用,但在引進“舶來品”的同時,更應考慮場域的置換、具體的國情和文化的慣習,而非不加分析地予以嫁接與套用。鑒于此,本文擬從市場社會(而非市場經濟)的分析背景來解構現(xiàn)階段我國廉政文化建設所面臨的深層困境,并運用有關治理理論為廉政文化的構建提供一些建議參考。
法國前總理若斯潘曾明確提出:“要市場經濟,不要市場社會。”那么,何為“市場社會”?波蘭尼的解釋是:市場處于支配地位的社會形態(tài)即為市場社會,它是一種全新的生產組織形式,逐利動機排除了生存動機而成為支配性的動機,這種生產組織形式破壞了社會的實質,社會被邊緣化[7]。在一個純粹的市場社會下,民眾的人生觀、價值觀容易被市場與資本的力量所左右與扭曲,這在資本主義社會的一些國家已得到了印證。所以,資本主義所蘊含的市場社會是一種“正在前進,但卻不知向何處去的”力量。其必然的邏輯就是“一切向錢看”,而不考慮是否取之有道,手段與目的被倒置了。
問題并不在于市場的存在,而是在于市場嵌入社會中的方式[8]。此外,市場的規(guī)范與否,只是權力腐敗發(fā)生的外部條件,并非權力腐敗發(fā)生的內在根源[9]。正因為如此,我國在1992年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就是為了有效地規(guī)避市場的自發(fā)性、盲目性和逐利性。雖然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中,也隨之伴生了一些為社會所詬病的腐敗現(xiàn)象,如少數(shù)政府官員的“拜物主義”“享樂主義”,以及打著“先富帶動后富”的口號,利用體制漏洞設租尋租、權錢勾結率先暴富起來等現(xiàn)象。但是這些因市場失靈所導致的腐敗,只是更易于把官員的腐敗行為從隱性轉化為顯性,它并不是腐敗的罪魁禍首。而更應該看到的是,市場只是社會諸系統(tǒng)中的一個子系統(tǒng),我們可以通過完善制度、健全法律等方式來減少甚至杜絕腐敗的發(fā)生。
不可否認,由于市場社會和資本主義享樂思潮的彌散和影響,我國的一些地方行政官員也抵制不住金錢和利益的引誘,競相知法犯法、鋌而走險,即使在被稱為“一方凈土”的象牙塔里也難以幸免。2015年4月27日《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以《高校腐敗頻發(fā) 十八大以來高校腐敗案件已達50多起》為標題的報道說:腐敗幾乎滲透到了包括基建、招生、科研等一切關鍵性領域和重要環(huán)節(jié)。由于“理想信念滑坡、法紀意識淡薄、監(jiān)督機制滯后”,使他們在貪腐路上迷失方向,直至跌入違法犯罪的深淵。高校領導干部墮落為腐敗分子,有客觀方面的因素,但歸根結底還是喪失了黨性原則,迷失了前進方向,變成了功利主義者和實用主義者,信奉物質至上、金錢第一,最終抵不住“糖衣炮彈”的攻擊[10]。中國共產黨新聞網(wǎng)通過整理媒體報道中引用的腐敗分子懺悔錄也發(fā)現(xiàn),談及落馬原因時,與理想信念滑坡和法紀意識淡薄等內容相關的關鍵詞,出現(xiàn)比率超過95%?!靶叛觥薄凹o律”“底線”“廉潔”“信念”“思想滑坡”等詞匯是高頻詞,“放松了世界觀的改造”“在金錢(美色)的誘惑面前失去了抵抗力”“脫離了組織生活”“法律意識淡薄”等語句最為常見[11]。
因此,只注重經濟利益,而忽視信仰、理念、法紀和監(jiān)督,那么在市場理性壓倒一切的社會里,必然滋生腐敗的溫床,“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故對于市場經濟,我們要看到,一方面,它雖然可以有效地配置資源,而且在越為開放和法治透明的社會,其發(fā)揮的作用愈益明顯;但另一方面,市場經濟的原則不能滲透和支配全部的社會生活。在市場之上我們還需要道德、信仰、秩序、價值作為指引和基礎,如果缺乏這些深層社會因素的規(guī)范,市場的副作用會更加暴露無遺。比如,近些年醫(yī)療改革成效甚微,就與這種“泛市場化”的理念不無干系。從社會科學的經典解釋可知,任何良好經濟制度的設計都是立基于一定社會的基礎之上的。所以,從更為長遠的意義上而言,改革不僅需要造就一個好的市場及相應的運作機制,更需要造就一個人民能安居樂業(yè)、共享改革成果的好社會。針對法國當時的國情,若斯潘指出:“要建立一個更加人道的社會,一個不是由市場實行統(tǒng)治、而是價值高于利潤邏輯的社會,一個并非一切都是商品的社會;要建立一個人人都能取得成就和掌握其命運的、充分民主的社會?!盵12]
當下社會要實現(xiàn)經濟與社會的協(xié)調共治,實現(xiàn)市場經濟和廉政文化的有效結合,我們就不應忽視治理所追求的善治目標?!吧浦巍甭淠_點應在“善”上,強調社會聯(lián)系的紐帶應從傳統(tǒng)的人與人之間的具體的、局部性的關系發(fā)展到現(xiàn)代社會普遍的、多元化的關系,這種關系擴大到人與國家、社會之間的良性共治。更為重要的是,需要促進政府與社會的良好合作及公民參與的積極性,以致實現(xiàn)管理的民主化和決策的科學性,并實現(xiàn)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使社會良性共治、和諧發(fā)展。在善治的基礎上有效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做到多管齊下,堅持以法治為保障,并兼顧道德教化的功能;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實現(xiàn)政府官員權力的內部制衡;發(fā)揮社會媒體的輿論監(jiān)督作用,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暢通民意表達的渠道,構建全民參與監(jiān)督的網(wǎng)絡平臺。通過以上舉措促進全社會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風尚。
有效的法治是廉政文化建設可靠的保障,沒有法治保護的權利,其實質是在摧毀權利。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就得嚴格執(zhí)行依法治國方略,輔之以德治國,這在當前階段尤為重要。所以,“硬法”要先行,這對于治理當下的腐敗問題十分關鍵。在依法治國取得較大成效以及整個社會風尚得以根本好轉和多數(shù)公民道德水準得以大幅提升之后,就有必要把道德教化提上更為重要的議事日程。畢竟“文化而潤其內,養(yǎng)德以固其本”,使領導干部以“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
由于受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的深遠影響,在各級職能部門中,官本位思想還較為嚴重,全能主義政府的色彩也較為濃重,但在此觀念主導下的單向度社會管理手段已愈益不適合已經變化的社會,更滿足不了人民群眾對“善政”的殷切期待。故此,政府就應適時跟進變化了的形勢和人民多樣化的需求,以法治、責任、有限、服務作為政府執(zhí)政的理念,做到還權于社會。當然,這不是要否定政府在公共事務治理中的主導地位和重要作用,而是強調社會多元主體的共同參與,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使內部治理結構更加規(guī)范,決策過程更加科學。與此同時,要使政府廉潔高效,還必須實現(xiàn)部門權力之間互相制衡,杜絕權力獨攬和一人說了算,避免腐敗事件的發(fā)生。
各類新聞媒體在當前廉政文化建設中發(fā)揮信息傳播功能、輿論監(jiān)督功能和文化傳承功能,有著其他機構所不具備的優(yōu)越性。可以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網(wǎng)絡等傳播媒介及時宣傳反腐倡廉的各項方針、政策及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讓公眾了解黨中央打擊腐敗的決心和力度。同時,積極宣傳廉潔勤政的先進典型事跡和典型人物,借助各種媒體的傳播優(yōu)勢,通過文字、聲音、畫面等元素,以生動鮮活的形象和先進事跡感染人、教育人,在全社會樹立廉潔自律的良好風氣,為推動廉政文化建設營造清明、和諧的輿論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此外,對腐敗行為進行揭露和批判,將腐敗分子的惡行昭然于天下,從而對全社會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
人民群眾是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基礎和力量源泉。如果沒有作為實踐主體的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和積極支持,廉政文化建設無異于“水中浮萍”,難以取得實效與長效。因為人民群眾是腐敗現(xiàn)象和不正之風的直接受害者,他們對腐敗現(xiàn)象有切膚之痛,斗爭性也最強。人民群眾也是反腐敗斗爭信息的主要來源。黨員干部生活在群眾之中,他們的一言一行,功過是非,廉潔與否,群眾最了解,也最有發(fā)言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有全黨上下齊心協(xié)力,有人民群眾鼎力支持,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這場攻堅戰(zhàn)、持久戰(zhàn)。近年來,人民群眾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據(jù)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近年來全國檢察機關立案偵查案件中,70%來自群眾舉報。2010年年底,廣東省監(jiān)察廳就表示,廣東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線索中,約有80%來自人民群眾的舉報[13]。
因此,把“善治”作為目標,運用法治、民主的手段,轉變政府職能,鼓勵人民群眾積極參與,打造合作共治的良好局面,才能使廉政文化建設沿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李陽.中國古代廉政思想對當今廉政文化建設的啟示[J].領導科學,2012(33):30-33.
[2] 李方菁.古代廉政文化對中國特色反腐的現(xiàn)代意義[J].人民論壇,2015(11):176-179.
[3] 黃存金.新加坡廉政文化建設及其對我國的現(xiàn)實啟示[J].學習與實踐,2010(9):102-107.
[4] 楊衛(wèi)軍.國外廉政建設的經驗對我國黨風廉政建設的啟示[J].求實,2014(10):22-25.
[5] 向鵬.敬廉崇潔潤人心 廉潔清風滿校園:秭歸縣教育系統(tǒng)校園廉政文化建設側記[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24):75-77.
[6] 尹利民,黃敏倩.地方性知識與廉政文化建設:論“白菜碑”的廉政精神與當代價值[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3):64-69.
[7] 劉擁華.市場社會還是市場性社會:基于對波蘭尼與諾斯爭辯的分析[J].社會學研究,2011(4):63.
[8] 董敬畏.從“嵌入”到“脫嵌”的“市場社會”:對《巨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質疑和反思[J].學術界,2016(12):132.
[9] 趙磊,單麗莎.市場經濟與權力腐敗辨析[J].社會主義研究,1993(4):20.
[10] 高校腐敗頻發(fā) 十八大以來高校腐敗案件已達50多起[N/OL].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5-04-27.[2017-12-20].中國共產黨新聞網(wǎng).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5/4_27/7235448.shtml.
[11] 人民網(wǎng)輿情檢測室.腐敗分子落馬后,大量懺悔錄登上媒體端[EB/OL].(2015-02-12)[2017-11-15].http:∥fanfu.people.com.cn/n/2015/0212/c393889-26557341.html.
[12] 曹松豪.要市場經濟 不要市場社會:若斯潘“現(xiàn)代社會主義”新理論[J].當代世界,2000(10):26.
[13] 李文幸.全面發(fā)揮人民群眾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主體作用[EB/OL].[2017-11-22].南粵清風網(wǎng),http:∥www.gdjct.gd.gov.cn/llyj/33055.jhtml,201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