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飛
(山西財經大學 法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法治建設雖一直穩(wěn)健地向前推進,尤其是當社會各方面的利益訴求被釋放出來之后,對法治的保護和訴諸幫助顯得尤為重要,但現(xiàn)體制所體現(xiàn)出來的阻礙對法治建設形成了很大的壓力,法治的困境顯得尤為突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實行的是中央集權的政治經濟體制,依然是國家統(tǒng)攝、控制社會的局面,官辦社會濃重。改革開放后,伴隨著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全國上下都形成了銳意進取的態(tài)度。社會結構也開始走向了開放,民間組織開始迅速崛起,但官方色彩依然濃厚,其業(yè)務活動也受到一些限制,尤其是利益訴求、權利主張、自我管理等,官民的協(xié)商通道并未有效地建立,這就意味著法治中國還需繼續(xù)建設。故國家治理手段必須朝著“法治”邁進,來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利益糾紛和沖突,將這些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建立“法治國家、法治社會、法治政府”三位一體,建設“法治中國”。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提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的制度建設全面加強?!盵1]4“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相互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完善,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盵1]5那么,站在這一個角度上,回顧自民國以來百年的國家治理方式的轉變,就顯得很有意義。一方面看百年變遷歷程,總結經驗,對當前我國“法治中國”的建設有一些借鑒意義;另一方面,當前“法治中國”遇到了一些社會治理的問題,如何在理論層面提升國家現(xiàn)代治理能力,為國家治理提供切實可行的理論支持,也是值得思考的。
1920年代,革命呼聲再度高漲,成為眾多政治團體和民眾的共同訴求,并付諸實施。自此,中國革命浪潮一浪高過一浪。1912年民國成立以后,革命派和北洋軍閥矛盾激化,進一步沖擊了脆弱的憲政體制。作為軍閥的袁世凱開始做起了皇帝夢,對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黨充滿了敵意,故設計刺殺宋教仁??v使有“武力討袁”“二次革命”,也無法阻止袁世凱的野心。雖然后來袁世凱死了,但是中國的政治發(fā)展也隨之偏離了預定的軌道,轉而向傳統(tǒng)武力方向加速滑行。
中央和地方軍閥混戰(zhàn)更是不計其數(shù),北洋政府內閣更迭更是讓人應接不暇,國家治理方式更是偏離了預定的法治軌道。晚清是滿漢問題,這一時期,各種主義、學說紛紛來到中國,令人目不暇接,甚至一種主義,都會讓人爭論不休。如社會主義學說,從陳獨秀1921年開列的一個書單中,可以看到社會主義內部學說的種類很多,有無政府主義、共產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工團主義、民族社會主義等,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現(xiàn)象。各種主義、理論、學術相互競爭,思潮激蕩的現(xiàn)象發(fā)生在軍閥當?shù)馈⒄渭妬y的年代,其國家治理方式可以說無從談起,司法獨立僅僅成為一種理念,沒有付諸實行。
中國近代司法變革始于清末新政時期。與當時立憲政治相比,一套以司法獨立為主旨的西方司法改革在中國逐步展開。此次司法改革是在清末改革的基礎上繼續(xù)推進的,沿著追求司法獨立、審判程序化與職業(yè)化的大方向繼續(xù)向前。
1914—1915年,北洋政府又進行了一次司法改革[2]7。在司法與政黨關系上,北洋政府強調司法不能政黨化,與北洋政府的憲政和三權分立有很大關系。從司法獨立來看,法官必須保持中立,對雙方的矛盾做到最公正的裁決。北洋政府還要求司法官不得加入政黨,不得兼職行政官員和議員。司法部多次訓令各級司法人員不得加入或參加政黨活動,訓令各地審檢廳:“凡屬法官尤應破除偏私,自處于不黨之地位,以保持其獨立之精神。”[2]23
北洋政府時期政局不穩(wěn)定,直接影響了司法中樞的穩(wěn)定,沒能形成穩(wěn)定的權力中心,由此引發(fā)了中央級司法的長期缺失。這一時期僅實現(xiàn)了表面上的司法獨立,也一定程度上付諸實踐,但多流于形式。
1920年代,由于北洋政府司法獨立表現(xiàn)令人堪憂,讓國人對憲政產生了懷疑和不信任,憲政法治開始退潮。最直接的案件就是曹錕賄選總統(tǒng),公布《中華民國憲法》(基本未實施)。國人對歷次議員的失望、對歷次國會的失望,導致了對代議制的不信任,引發(fā)對憲政體制的否認,甚至稱呼議員為“豬仔”,成為一時的笑柄。
更讓人關注的是,北洋政府時期是軍閥政治,與憲政法治有著根本的區(qū)別,甚至是水火不容,互相沖突。但在北洋政府時期出現(xiàn)了一個奇異的現(xiàn)象,在軍閥把持政權的同時,憲政法治并未完全喪失功能,司法部在一定程度上還能運行,軍閥還對自己進行包裝,讓外界以為他們支持憲政法治,以便實現(xiàn)軍閥的統(tǒng)治。
綜上所述,北洋政府時期所實行的憲政法治堅持司法獨立,但權力制衡和個人自由的內涵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去甚遠。中國傳統(tǒng)文化講究“息訟”“厭訟”,人們之間和諧相處,不要撕破臉,讓雙方感到難堪,有什么爭執(zhí)在家庭或家族范圍內和解。而民國初年的憲法政治直接引入西方理論,希翼通過此來改變國家治理方式,實現(xiàn)社會的有序運行。但軍人變換政權,互相攻伐,亂象叢生,民不聊生,國人對此理論深感失望,沒能實現(xiàn)社會的有效運行。此種情況之下,革命的話語體系開始流行,用革命代替憲政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改造中國應不應當革命?須要不須要革命?”[2]7
“以黨治國”在中國的興起,除了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因素之外,加之共產國際的支持。孫中山先生在看到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之后,將治理中國的目光投向了蘇俄,自此和蘇俄開始了接觸,“以黨治國”的理論開始萌芽,宣告了“憲政法治”理論的衰敗。孫中山先生的革命黨法治論從開始無人響應,到獲得國人的接納,再到推廣到全國,這說明時代的變革來到了,即“法統(tǒng)”再也無法實現(xiàn)了,“黨統(tǒng)”開始有了陣地,這樣國家所立之法必須與黨義黨綱保持一致,否則無效。
孫中山先生的政治理論中提倡“以黨治國”,對人權提得很少,常倡導國家應天下為公的思潮,當國家利益和國人利益發(fā)生沖突時,贊成國民利益服從國家利益。如想革命獲得成功,必先犧牲個人利益,方可實現(xiàn)國家治理?!皩O中山晚年司法思想的變化,可能受到世界近代法學思潮演變的影響。”[2]38
20世紀初到30年代,形成了社會法學派、自然法學派、分析實證法學三大派鼎力的局面,這三派都側重于實證分析和案例分析,強調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結合,強調通過法律來實現(xiàn)社會治理,尤其是側重于社會秩序有效運行,強調社會本位。孫中山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開始形成“以黨治國”的思路,強調司法人員必須入黨。
徐謙在1926年抵達廣州,任國民政府司法行政委員會主席、大理院院長。他首先改造司法委員會,由中央、省、市的黨、政、軍部門負責人和農民協(xié)會、婦女解放協(xié)會、全國總工會、省港罷工委員會、農工商學聯(lián)合會等代表聯(lián)合組成,討論改造司法議案,送政治會議審議,交由國民政府公布施行[2]59。徐謙還讓社會民眾力量進入司法,律師也開始了“司法黨化”。在徐謙推行司法黨化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一些法學學者開始認為這與司法獨立背道而馳,是對司法獨立的根本推翻。但另一些人贊成革命司法,即“司法黨化”,認為有利于動員民眾參與革命斗爭,強化國民黨政權的統(tǒng)治力,一定程度上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但也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問題,尤其是在這樣政局變幻的時代。
1927年,寧漢合流之后,王寵惠主持司法工作,極力推進“以黨治國”。他認為:“‘以黨治國’,但是并不是專政,不是喜歡要怎樣就怎樣。這個‘以黨治國’的職權,是有意義的,乃是總理把這個重大的責任,付托給我們,像英國美國法律之‘信托制度’一樣,乃是一種義務性質。……這便謂之‘以黨治國’?!盵2]59由此可以看出,王寵惠借孫中山的理論闡述“以黨治國”的理念,強化國民黨黨治理論的意識形態(tài)。但王寵惠留學歐美,崇尚自由的法治,心里對“以黨治國”不是很認同。
后居正上臺,成為司法工作的中樞。居正將司法黨化分為黨人化和黨義化,重點放在黨義化。黨義化是源于孫中山關于“以黨治國”的闡述,側重于司法的三民主義黨義化。如果公開宣傳黨人化,很容易使人認為國民黨在赤裸裸地爭奪社會的工作崗位,推進黨化,并且強化意識形態(tài)的宣傳和占領。但側重于司法黨化,事實上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在司法系統(tǒng)中,灌輸國民黨黨義,并在司法官的選任和培訓環(huán)節(jié)灌輸黨義。在1930年代,立法院將國民黨黨義灌輸?shù)搅⒎ú块T工作中,頒布了大量的法律,體現(xiàn)了國民黨的意志和思想。自此,國民黨實行大量工作人員通過考試進入司法領域,對中央及各省黨部工作人員在考試院進行司法工作考試,然后在司法院法官訓練所進行強化訓練,受訓一年之后,進入各司法機關任職,極大地推進了“司法黨化”的速度。
綜上所述,“司法黨化”的推進,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司法與政治、社會的斷裂,達到利用政治控制社會的根本意圖,也實現(xiàn)了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統(tǒng)治。但由于實行“司法黨化”的速度過快,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僅僅是數(shù)量上的提高,分布在各級法院和司法院系統(tǒng)中。但在行政系統(tǒng)中,人數(shù)較少,“司法黨化”實際起不到作用。到國民黨后期,長期的司法黨化,已經演化成為國民黨內部CC系掌握鎮(zhèn)壓反對派的工具?!八痉h化”主要推動力來自國民黨內CC系的推動力。政治與司法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也是一個纏繞人的問題,司法即是權力的安排,也深受其影響,又具有推進執(zhí)政黨意志的功能。在中國近代大部分時間內,司法與政治、社會糾纏不清,互相混淆,很多時期是相互重合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所有南京國民政府制定的法律均被宣告廢止,而代之以新的共產黨政權的綱領、法律、命令、條例、決議和政策。在接下來幾年里,一切與舊政權有關的制度、機構、人員、觀念、理論,均遭到系統(tǒng)的批判和改造[3]110。法律被認作是階級壓迫的工具和貫徹黨的政策的手段,其作用被單純限制在刑事法律方面,打擊犯罪而已。這是依靠行政手段來管理社會的階段?!芭c規(guī)劃的社會變遷相伴隨,是一個國家權力不斷向基層社會滲入的過程,一個社會中間階層和組織日漸削弱,減少乃至消失的過程,這個過程的頂點,則是社會為國家所吞噬,以致在個人和國家之間沒有任何中介。而當這種局面出現(xiàn)之時,法律也變得多余?!盵3]110
1978年之后,中國出現(xiàn)了重大的社會轉型,市場經濟獲得迅速發(fā)展,民間社會也開始孕育壯大,主張個人權益、契約精神、公平競爭都已經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并且為私法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礎。然而,由于長期以來我國主流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崇尚集體主義,國家精神至上,權利本位至上還在一定范圍內存在,民間社會也一直習慣了這種思維模式,民間意識的覺醒還是受國家的引導。
“在這種‘非主流’和‘受監(jiān)護’的狀態(tài)下,民間社會一方面很難形成真正的自由自主精神,另一方面也很難形成真正的理性自律意識。同時,民間社會發(fā)展的嚴重不平衡又導致其價值訴求中存在著傳統(tǒng)、現(xiàn)代和后現(xiàn)代交織的局面。”[4]177私法自治是民間社會的自由、自律精神的必然要求和體現(xiàn),民間社會并不是完整的,如果一味任由民間社會自由發(fā)展,會形成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甚至某些霸權。因此,要構建現(xiàn)代社會的私法制度,防止私權濫用,侵蝕社會公平和正義,必須設定一些原則,給私法制度設置一些權限,來實現(xiàn)國家與民間社會良性互動。
中國適應從“國家監(jiān)護民間社會”到“民間社會與國家合作”的道路,改變民間社會發(fā)展呈現(xiàn)著嚴重不平衡的局面。當前民間社會組織進入了數(shù)量大爆發(fā)的階段,社會功能越來越重要。但我國關于民間社會組織的立法很少,缺乏有效的指導和管理,總體上處于管理滯后、重控制的狀態(tài)。如何有效對民間社會組織進行治理,更好地發(fā)揮其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私法秩序是民間秩序的主要秩序,它需要權利與權力的平衡、權利與權利的平衡、權利與義務的平衡、利益與利益的平衡、法律與社會的平衡,這樣才能實現(xiàn)民間社會與國家有效的互動與合作?!耙环矫?,立法要立足憲法來保障公民結社自由權、放開政府管制、加大政府支持、推進社會自治,體現(xiàn)了‘放’的去向,另一方面又要依照規(guī)則和程序來對非營利組織進行必要的法律控制和行為管理,體現(xiàn)了‘控’的要求?!盵4]183
處于政黨與民間組織的中間狀態(tài)就是通常所說的“人民團體”。這是“中國特色”,包括共青團、婦聯(lián)、工會、臺聯(lián)、青聯(lián)、工商聯(lián)、文聯(lián)、作協(xié)等。這些官辦的社會組織,在一定程度上引領著其他民間社會組織的發(fā)展方向。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的自我完善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習近平同志強調:“我們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tǒng)、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礎上長期發(fā)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盵5]這都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積淀的結果,也是對我國古代國家治理模式總結的結果。
我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是立足于中國國情,綜合參考各方面的優(yōu)秀經驗和一切優(yōu)秀成果,絕不照搬和抄襲他國現(xiàn)有的模式,來實現(xiàn)我國的國家治理模式的轉變。正如習近平同志強調:“我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當然要學習和借鑒一切人類文明的一切優(yōu)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國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從我國的現(xiàn)實條件出發(fā)來創(chuàng)造前進?!盵6]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又提出:“長期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深刻地總結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成功經驗和深刻教訓,提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治,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執(zhí)政確定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積極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取得歷史性成就?!盵7]
黨的十九大又進一步提出:“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1]22這說明黨和國家互動體制中,一方面執(zhí)政黨通過黨和國家兩個系統(tǒng)治理國家;另一方面,執(zhí)政黨按照自己的思路治理國家。那么這種情況之下,執(zhí)政黨第一次在官方承認“法治中國”的國家現(xiàn)代治理模式,建構“法治國家、法治社會、法治政府”三位一體的治理框架,在這種法治模式下,不再是單純依靠行政系統(tǒng)或政策來實現(xiàn)法治,而是通過執(zhí)政黨實現(xiàn)法治。
改革開放之后,自由、平等、契約變成了人們的主流價值觀。這就要直面這個問題,依法治國如何面對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中的古典法治傳統(tǒng),如何吸收融合現(xiàn)代法治和古典法治。一直以來,中國法治在古典法治和現(xiàn)代法治之間搖擺、徘徊,處于鐘擺狀態(tài),要么前者否定后者,要么后者否定前者,走不出二者互相否定的怪圈。而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國共產黨制定了依法治國的國家現(xiàn)代治理方略,就必須處理這二者的問題。實際上中國國家治理模式是一種混合型的法治,既要尊重古典法治傳統(tǒng),也要融合現(xiàn)代法治。中國共產黨是全體中國人民利益的最高代表,踐行了中華民族的價值和理想,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承擔凝聚人心的作用,在某種意義上,類似于信仰和宗教的作用,在于執(zhí)政黨能否在最大程度上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否將人民的訴求放在心中,并合理表達出來,付諸于實踐。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從嚴治黨,在繼承古典法治傳統(tǒng)基礎上,融合現(xiàn)代法治,處理好黨和國家、黨規(guī)與國法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加大了依法治國和依法治黨一起推進的策略,頒布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內法規(guī)制度建設的意見》和《中央黨內法規(guī)制定工作五年規(guī)劃綱要(2013—2017)》,制定了中央八項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黨內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guī)制定條例》等一系列黨內法規(guī),旨在“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半S著到2020年建成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善、運行有效的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guī)制度體系,依法治國與依規(guī)治黨的協(xié)調推進必將呈現(xiàn)出嶄新的局面?!盵8]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國家法律規(guī)范的關系在黨主導的依法治國下實現(xiàn)了銜接與協(xié)調,揭示了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的辯證關系問題。
縱觀百年中國國家治理模式的變遷,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歷程艱難,各種理論不斷登臺和交融,你方唱罷,我登場,輪流坐莊,一一實驗,但都無果而終,最終只有中國共產黨實現(xiàn)了“法治中國”的國家現(xiàn)代化治理。1912年民國成立,北洋政府試圖通過西方的司法獨立和三權分立,構建國家治理模式,夢想實現(xiàn)憲政體制,但又因為嚴重的黨爭導致憲政體制一再失敗,國家分崩離析,軍閥混戰(zhàn)不斷,百姓流離失所,社會失序,憲政法治破滅。之后孫中山先生從俄國布爾什維克黨汲取營養(yǎng),試圖將國民黨改組成無血緣、無地緣、無階級的新黨組織,但最終也失敗。他沒有將本國的黨國關系改造成為西方的黨國關系,而是實現(xiàn)了黨國一體,司法黨化,即以黨建國,以黨治國,黨國一家,不分彼此,國家以黨為基礎,以黨義作為立基之本,黨義作為國家治理基本準則。而西方的黨國關系已經在理論上很好地解決了,從此與西方的黨國關系分道揚鑣。
蘇共通過工人階級革命奪取了政權,但蘇共的工人階級人數(shù)很少,即使有工人,也是農民轉變而來的,很多共產黨員都是農民,整個國家治理模式并沒有建立起來,而是依靠國家機器治理,黨本身沒有有效治理國家,最終蛻變成為威權主義的國家。而我國采取了與蘇聯(lián)完全不同的道路,從開始立足于大城市的政黨轉變?yōu)檎嬲谵r村社會的政黨。通過自下而上的社會控制來實現(xiàn)國家治理,即“延安模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開始探索新的發(fā)展道路,廢除了國民黨“司法黨化”的統(tǒng)治模式,廢除一切相關的法統(tǒng)和道統(tǒng)。中國共產黨開始了探索政黨與國家互動的體制,一方面,黨始終扎根于社會的最基層,通過自下而上的控制來實現(xiàn)整個國家有效治理,獨立于國家,保持自己的權威;另一方面又融合于國家之中,整合社會力量,來防止黨蛻變成為蘇聯(lián)那樣的“干部集團”的極權政治。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國共產黨保持與國家的平衡,用黨內法規(guī)約束本黨的行為規(guī)范,強調黨必須服從黨章與黨規(guī)黨法,這對于實現(xiàn)黨和國家的關系,實現(xiàn)從嚴治黨和依法治國,實現(xiàn)二者的結合,對實現(xiàn)國家現(xiàn)代治理具有重要的意義。
“法治中國”是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關鍵一環(huán),法治必須服務于國家治理,這就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必須脫離西方法治的模式,融合中國古典法治傳統(tǒng),創(chuàng)造出適合中國的法治道路,來為當前的國家現(xiàn)代化治理提供一種模式。百年中國國家治理模式的變遷,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從弱到強的歷史,展現(xiàn)了百年中國苦難的發(fā)展史,但這一切都已經成為過去,今天要建成的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