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關(guān)于“望”這個字,中國有不少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的民間神話傳說。
齊宣王在位期間(公元前320~302),就有一對恩愛夫妻,結(jié)婚不到三天,丈夫就被齊國來的公差抓去服役。臨別前,他告訴妻子:“此去兇多吉少,恐難返回?!鞭D(zhuǎn)眼幾年過去了,丈夫杳無音信。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妻子夢見丈夫和一群苦役在綿延起伏的群山中冒著嚴寒搬運石料修筑長城。妻子一覺醒來,回想起夢境,感到萬分悲痛。妻子盼夫心切,登山遙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久而久之,化為堅石。
聽完這個感人的故事后,請同學們再來看看這個字的演變過程:
“望”本是一個象形兼會意字。最早見于甲骨文,是人站在一個高出地面的土墩上翹首遠看的形狀。整個字的形體特別突出了人的眼睛,這是造字者為了突出“看”這一動作而設計的。由此可以確定,“望”的本義就是遠望。
金文的“望”主要有兩種形態(tài):一種保持了甲骨文“望”的本義,但仍然突出人的眼睛;另一種則是在原先的基礎上加了一個“月”字,表示月圓之夜,相隔遙遠的人舉目遠眺,寄托思念之情。但因為明月離人很遠,所以金文“望”所表現(xiàn)的本義仍然是遠望的意思;而登高遠望有等待之意,所以又引申出了“期望”“期盼”等義。
篆文中,“望”字的形體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原本代表眼睛的“臣”被“亡”(表示讀音)所代替,“望”字就由會意字變成了形聲字。漸漸地,演變成了我們今日所見的“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