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喜與悲就像一面鏡子,映照著普通大眾的生活體驗(yàn),看到他們,就像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千千萬萬人。
“小人物”雖小,但其身上所呈現(xiàn)的文學(xué)價值和社會意義卻不小。
【閱讀訓(xùn)練一】
茶 垢
史老爹喝茶大半輩子,喝出了獨(dú)家怪論:“茶垢,茶之精華也!”
故而,他那把紫砂茶壺是從來不洗不擦的。因常年在手里摩挲,壺身油膩膩的,紫黑里透亮。揭開壺蓋,但見壺壁發(fā)褐發(fā)赭,那厚厚的茶垢竟使壺內(nèi)天地瘦了一大圈呢。
莫看此壺其貌不揚(yáng)、邋里邋遢,卻是史老爹第一心愛之物。從不許他人碰一碰,更不要說讓喝壺中之茶了。
據(jù)說此壺乃傳之于史老爹祖上有位御筆親點(diǎn)的狀元之手。更有一說錄此備考:即此壺較之一般茶壺有不可同日而語的兩大特色。其一,任是大暑天,此壺所泡之茶,逾整日而原味,隔數(shù)夜而不餿;其二,這也是絕無僅有的——因茶垢厚實(shí),若是茶葉斷檔,無妨,白開水沖下去,照樣水色如茶,其味不改。
史老爹曾不無炫耀地說過:“如此豐厚之茶垢,非百年之積淀,焉能得之?!壺,千金可購;垢,萬金難求。此壺堪稱壺之粹,國之寶……”
史老爹喜歡端坐在那把老式紫檀木太師椅上,微瞇著眼,輕輕地呷上一口,讓那苦中蘊(yùn)甘的液體滋潤著口腔,然后順著喉嚨慢慢地滑下去。他悠悠然品著,仿佛在體會著祖上所遺精華之韻味,簡直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
去年夏天,史老爹在上海工作的小兒子帶了放暑假的女兒清清回古廟鎮(zhèn)來探望老人。
清清讀二年級,長得天真可愛。史老爹一見這天使般的孫女,自是高興不已。大概他太喜歡這孫女了,竟破天荒地想讓孫女喝一口紫砂壺中的茶。哪料清清一見這臟兮兮的紫砂壺,直感惡心。她推開紫砂壺說:“爺爺,你不講衛(wèi)生,我不喝。”
“你不喝我喝。”史老爹有滋有味地呷著、品著。
第二天一早起來,史老爹照例又去拿紫砂壺泡茶。誰知不看猶可,一看剎那間兩眼發(fā)直,腮幫上的肉顫抖不已,嘴巴張得大大的,如同傻了似的——原來,那把紫砂壺被清洗得干干凈凈,里面的百年茶垢蕩然無存。
僵立半晌兒后,史老爹突然發(fā)出撕心裂肺的叫喊:“還我茶垢!還我……”
隨著這一聲喊,史老爹突然血竄腦門、痰塞喉頭,就此昏厥于地。
清清又驚又怕,委屈得直抹眼淚。
一陣忙乎后,清清父親趕緊用紫砂壺泡了一壺茶,小心翼翼地捧到老人面前。
恍恍惚惚中,回過氣來的史老爹一見紫砂壺,頓時如溺水者抓到了什么,一把搶過紫砂壺,緊緊地貼在胸口。許久,他淚眼迷糊地呷了一口。哪曉得茶才入口,即刻亂吐不已,眼神一下子黯然失色了。手,無力地垂了下來,面如死灰似的。唯聽到他氣若游絲,喃喃地吐出:“不是這味!不……是……這……味……不……是……這……味……”
(作者凌鼎年,選自《那片竹林那棵樹》)
讀中有思
1.這篇小說的情節(jié)大致可分為哪幾個部分?試簡要?dú)w納。(答題紙自備)
2.結(jié)合上下文語境,品析畫線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答題紙自備)
3.題目中的“茶垢”究竟有著怎樣的寓意?請結(jié)合語境具體分析。(答題紙自備)
【閱讀訓(xùn)練二】
香 伯
香伯住在一幢很舊的老屋里,屋子坐落于一條很瘦的老街上。這間祖?zhèn)鞯奈葑哟u瓦破落,屋內(nèi)屋外的墻壁,全都被歲月的火把熏得灰黑灰黑的,盡管其貌不揚(yáng),可是每天仍有不計(jì)其數(shù)的人慕名而來。到老屋來的人,只有一個目的:買餅。
香伯做的香餅,單是餅皮,便足以令人拍案叫絕:一層疊一層,脆而不碎,烤成很淡很淡的褐色,最上面的那一層,還俏皮地粘著幾顆好似在跳舞的芝麻。充作餅餡的麥芽糖呢,軟軟甜甜且不說,最不可思議的是它不膩,不滯,不黏牙。
香伯做餅的手藝究竟是從哪里學(xué)來的,沒人知道。我只記得,當(dāng)我還在怡保育才小學(xué)讀書時,便常??吹狡つw好像古銅一樣閃閃發(fā)亮的香伯,把他做好的香餅放在紙箱里,用電單車載到菜市去賣。他的生意很好,才一盞茶工夫,便賣得清清光光了。
一般人想吃香餅,總是順口說道:“去中央市場找香伯買!”他姓什么,沒人探問;他名喚什么,沒人關(guān)心;只是人人都喜歡他賣的香餅,所以順理成章地喚他“香伯”。
八歲那年,我隨同父親舉家南遷,到新加坡落葉生根。香伯,就像是現(xiàn)實(shí)生活里的許許多多小人物般,慢慢地從我生活的畫面淡出了。
長大結(jié)婚以后,婆家在怡保,自此以后,回返怡保省親便成了常年事務(wù)。
有一回,一名姻親送了一包香餅到婆家來給我,說:“你嘗嘗,特地訂的。那老頭,生意真好,脾氣可大呢,一面做餅,一面罵人!”我拿起了一個香餅,無意識地看。半圓形的香餅,呈淡淡的褐色。咬一大口,那薄若蟬翼的餅皮,依然一層一層、若即若離地疊在一塊兒。餅內(nèi)的麥芽糖,不膩,不滯,不黏牙。
我那份死亡了的記憶,立刻霍地復(fù)活了。
“做餅的人可是香伯?”對方一點(diǎn)頭,我便立刻央她帶我去看。
香伯早已不在菜市場擺賣香餅了,他成日成夜地窩在老屋里烤餅??竞玫娘灧旁阼F皮桶內(nèi),每桶十斤。凡是上門買餅的,必須撥打電話預(yù)訂。香伯屋里放了一塊大大的黑板,黑板上清清楚楚地寫著訂購者的姓名和訂購的數(shù)量,凡是不曾預(yù)先訂購而貿(mào)然摸上門去的,香伯一概不應(yīng)酬。除此以外,香伯也將餅批發(fā)給附近的雜貨店,不過他有個凡人皆知的怪脾氣:向他領(lǐng)貨的人必須將香餅在同一天內(nèi)賣完,借此確保香餅的新鮮度。
有時,他心血來潮,還會“微服出游”,查看別人有沒有把他的餅賣完;倘若賣不完,下回去領(lǐng)貨時,他便會讓人家領(lǐng)教領(lǐng)教他那好像石頭一般又冷又硬的臭脾氣。有人勸他把這種家庭式的香餅制作業(yè)機(jī)械化、企業(yè)化,他一口回絕。理由是:“機(jī)械死板板,硬邦邦,做出來的餅一個個好像穿上制服的木乃伊,連味道都帶著機(jī)器那一股冰冷生硬的味兒!”
有人見他孑然一身,怕他孤獨(dú)終老,勸他尋個伴兒。他倒是聽了,一尋便是兩個,不過呢,尋來的不是老婆,而是徒弟。他收了兩個年幼失學(xué)的少年做徒弟,三個人“生死與共”地窩在老屋里做餅??蓢@的是,徒弟們學(xué)得了三分功夫,便以為自己是無可匹敵的“香餅大王”,居然另起爐灶,自設(shè)分號。那些識貨的人,不肯隨意“屈就”,依然回返老屋找香伯。然而,許多沒有嘗過香伯“原裝貨”的,卻傻傻地把“魚目”當(dāng)“珍珠”。兩個小徒弟違背道義的做法大大地傷了香伯的心,原本孤僻沉默的他,變得更加古怪寡言了。他發(fā)誓此生不再收徒,所以,在暮年,一個人留在老屋里苦苦拼搏。
姻親帶我到老屋去,遠(yuǎn)遠(yuǎn)地,便聞到了烤餅的香味。屋里,打著赤膊的香伯,正把攪好的麥芽糖放入搟好的餅皮。他的神情,是那樣的專注,是那樣的虔誠,好似他做的是驚世駭俗的藝術(shù)品,是舉世無雙的雕刻品。
夕陽透過色漆剝落的木窗斜斜地照了進(jìn)來,浸在金色余暉里的香伯,像是一枚熟透了的柿子。盡管這枚表皮起皺、黑斑叢生的柿子已不再新鮮,可是,那種源于內(nèi)心的堅(jiān)守精神,卻使這枚行將腐化的柿子在這所光線暗淡的老屋里,煥發(fā)著一種炫人的亮光……
(選自《尤今散文:曇花的哲學(xué)》)
讀后一思
1.通讀全文,你覺得香伯身上有哪些“怪脾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簡析第二段中黑體詞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jié)合上下文語境,談?wù)勀銓ψ詈笠欢萎嬀€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