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建凱
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自發(fā)的閱讀活動。它是語文課外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常的形式,是課堂閱讀的繼續(xù)與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此,語文教師除了完成課標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度龂萘x》篇幅較長,學生要完整閱讀整部小說需要一定的興趣和耐心,很多學生看了幾次就不想往下看了。大多數(shù)學生看完一遍還記不住故事情節(jié)。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該如何指導學生進行《三國演義》的閱讀呢?筆者進行了嘗試。
最初,采用極為單一的方式布置學生一個月讀三十回的《三國演義》,然后在三地五校聯(lián)考中考查學生的閱讀情況。然而用這種形式來督促學生閱讀,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學生認為閱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平時似乎也擠不出時間來閱讀名著,同時覺得看完后還不一定會考,所以采用現(xiàn)成的輔導書記些情節(jié)應對考試。
這樣的指導,與其說是指導不如說是檢查作業(yè)。新課標要求教師起到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教師不應該認為布置閱讀任務就完成了教師在名著閱讀指導中的作用,剩下的就是依靠學生獨立自主。面對教學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筆者采取了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
首先,教師應重視自身對《三國演義》的閱讀。只有教師對作品喜愛并熟悉,才有可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必須再次閱讀作品,通過自己切身的閱讀體驗,了解學生在閱讀中所遇到的困難,才有可能與學生進行交流,指導他們進行閱讀。所以,與學生一起閱讀,參與到閱讀活動中,這是教師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
其次,教師必須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閱讀。教師可以安排兩個學期的時間讓學生讀完作品,他們每天不用花太多時間,但能堅持每天閱讀,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最終完成整部小說的閱讀。具體的操作是:按學號輪流講《三國演義》,每堂課每人講一回,時間控制在五分鐘左右,內容是對該回的概括,并選取一個角度進行分析鑒賞。為了監(jiān)督學生是否完成任務,教師可以當堂提問或者同學之間互問該回中的相關內容來考查。
通過教師的參與及監(jiān)督,學生每天基本能完成《三國演義》閱讀計劃。經過兩個學期,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完成對《三國演義》整部小說的閱讀。但是,在閱讀指導過程中還是有不盡人意之處,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演講的學生對該回內容的概括難以把握重點,概括的隨意性比較明顯,主要情節(jié)無法凸顯。第二,對于鑒賞,大部分演講的學生是從網(wǎng)上查閱,直接照搬,缺乏探究。第三,學生缺少概括故事情節(jié)的訓練,容易忘記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
針對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了調整。
一、制訂閱讀計劃
長篇名著的閱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些學生可能會由于興趣的轉移或課余時間的不足而半途而廢,所以教師要對閱讀時間作統(tǒng)籌安排。閱讀可采取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方式,課內兩周安排一節(jié)課作為固定的閱讀課,課外每天爭取用半小時左右的時間有計劃地閱讀名著,強化抓住點滴時間進行閱讀的意識。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的王澗老師曾說:“在獨立閱讀剛起步的中小學階段,學生往往不能自己很快地摸著門徑?!边@就需要教師對名著閱讀作出合理的布置。無序則忙,忙而無功;有序則進,事半功倍。以下是筆者指導《三國演義》課外閱讀的計劃,以供同人參考。
1.閱讀任務
(1)了解《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的生平、寫作背景等情況;
(2)理清小說的情節(jié)結構,關注重點情節(jié)的細節(jié);
(3)分析小說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并能全面認識人物;
(4)賞析《三國演義》中的精彩片段及寫作手法;
(5)養(yǎng)成閱讀長篇文學名著的良好習慣,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
2.時間安排
一學期(包括寒假或暑假)。
3.閱讀方法
瀏覽、泛讀、精讀相結合;討論法;合作探究法。
4.實施步驟
第一周導讀。初步介紹作者生平、寫作背景等;故事激趣;讀書筆記的寫作指導。
第二周:故事會。講述我最喜愛的故事。
第三周:辯論會。辯一辯“三國爭鋒,誰是英雄”。
第四周:歷史講座。還原歷史上的赤壁之戰(zhàn)。
第五周:知識競賽。
第六周:讀書筆記的匯報總結。
學生到底能否堅持閱讀主要看實施過程中教師能否堅持不懈地注重閱讀。教師是整個閱讀過程中的組織者、策劃者、指導者和參與者。主要完成三件事:
第一,精心準備好每一堂閱讀課。語文課時少,所以只能每兩周拿出一節(jié)課作為專門的閱讀課。而能否讓學生對《三國演義》產生閱讀興趣,主要還是看教師對這周閱讀課的指導效果。
每一節(jié)閱讀課教師都要精心準備,并安排學生參與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閱讀課活動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一個階段閱讀情況的檢查。
第二,每周了解學生的閱讀進度,檢查讀書筆記的完成情況。雖然定了計劃,但還是要關注學生每周是否能完成,并且要根據(jù)學生的完成情況,適時地調整計劃。因此教師是統(tǒng)籌整個閱讀過程的指導者,不僅要指導閱讀而且也要指導讀書筆記的寫作,教會學生如何去作圈點、評注、卡片、摘要、筆記等。
第三,與學生同步閱讀文本,探討思考。只有與學生同步閱讀,教師才能解答學生在閱讀中的疑難問題,并能與學生共同思考,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交流讀書心得。當然,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也不可能全部加以解答,但是可以加以引導,讓學生分組探討。筆者認為,隨著學生知識的逐漸積累,閱讀水平的不斷提高,許多問題,學生自然會找到答案。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究、去思考,鼓勵他們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不要把自己的見解完全強加給學生。
二、傳授學生概括情節(jié)的方法
1.以回目為突破口
《三國演義》共一百二十回,每一回目實際上都是對本回故事的高度概括,重視回目才能對情節(jié)的概要有一個基本的思路。以第一回《宴桃園豪杰三結義》為例,回目是宴桃園豪杰三結義,通過回目我們就可知幾個關鍵要素:人物是劉、關、張;地點是桃園;事件是結義。在概括故事情節(jié)時,一定要時刻記住回目,這樣我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抓住回目透露的信息,就能對情節(jié)的重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
2.梳理起因、經過、結果
還是以《宴桃園豪杰三結義》為例。
起因:桓、靈二帝親小人,遠賢臣,宦官專權,導致張角三兄弟舉事犯幽州。
經過:幽州太守發(fā)榜招募義兵,劉備見榜文長嘆時遇張飛,二人遂入店飲酒,正飲間,又遇關羽來應募,三人志投意合。
結果:三人于次日在張飛的桃園宴飲結為兄弟,同心協(xié)力,救困扶危。
三、指導學生探究的方法與鑒賞的角度
1.將不解之處作為探究點
探究不是強調對作品內容挖掘的深度與廣度,而應側重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能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活動。思想上統(tǒng)一認識后,學生不再擔心自己提出的問題被教師和同學認為是膚淺的,所以很多學生都愿意閱讀完后提出問題。例如,袁紹怎么能輕易用計謀騙取韓馥交出冀州?董卓為人殘暴,人人欲殺之而后快,蔡邕為何還要為他的死而哭泣,反送了性命?為什么有人不同意王朗救白虎呢?這些問題都是學生提出來的,他們對感興趣的問題主動地查閱相關資料,尋找答案,然后在演講時將自己探究的結果與同學分享,從而激發(fā)了其他學生進行主動探究的興趣。
2.通過歸納總結尋找鑒賞的角度
鑒賞必須建立在對作品熟悉的基礎上。學生只有知道自己對什么感興趣,什么是適合自己進行探究的,才可能選取一個恰當?shù)慕嵌冗M行鑒賞。教師可以給學生一些提示。例如,歸納總結作品中的計謀。層出不窮的計謀是《三國演義》很突出的特點,有連環(huán)計、反間計、疏不間親計、將計就計、驅虎吞狼之計等。通過歸納總結,然后從計謀的角度進行鑒賞。再如,歸納總結作品中的線索。為了給學生初步的體驗,可以前三十回為例對學生進行講解。前三十回情節(jié)的發(fā)展是以討賊為主線:誅宦官—破黃巾—謀董卓—討李傕、郭汜—征張繡—謀曹操。整理和歸納線索有助于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對作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從而對作品的感知不再是零散和混亂的。進而以這一線索去鑒賞作品的主題或是人物。
學生在教師的點拔下,能有意識、有目標地進行鑒賞,不再局限于名家的鑒賞論斷。他們更能從自身的閱讀體驗中去尋找自己關注的視角。
綜上所述,我們更清楚地看到了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指導實踐的必要性,這是語文教學本身的要求。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語文教學本身就要求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這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學生發(fā)展的要求。筆者在指導學生閱讀《三國演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迷戀上閱讀,真正進入閱讀的世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能督促自己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