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冬梅
金子美鈴是日本的童謠詩人,《一個接一個》是她寫的是一首兒童詩。作者在文中將兒童最自然、貼切的感受表達出來,也是用最接近兒童的語言表達了內心的情感。整首詩歌共四節(jié),前三節(jié)的格式基本相似,每一節(jié)都是三句話。第一句主要講兒童在受到成人世界驚擾之后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開心;第二句表達了兒童內心的希望;第三句是兒童轉念之后的喜悅之情。每一節(jié)的末尾都和下一節(jié)的開頭緊密相連,全文結構嚴謹,內容環(huán)環(huán)相扣,且與這篇文章的題目非常契合。在最后一節(jié)中,孩子的發(fā)問充滿童真,從而給詩歌增添了更多的童趣,很容易引起小讀者情感上的共鳴。
這首詩歌被翻譯之后選入了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材,課文中還配了兩幅插圖。第一幅圖對應的是詩歌的第一節(jié):在淡淡的月色下,四周都是靜悄悄的,有一只小花貓蹲在了遠處的墻頭上,兩個小女孩兒沉浸在踩自己影子或者互相踩對方影子的游戲中,這種場景讓很多人不愿意打擾她們。第二幅圖對應的則是詩歌的第三節(jié):圖畫中的老師正講得繪聲繪色,孩子們也是聽得津津有味。這首詩的表達形式和內容都非常貼近低年級學生的內心世界,通過對接生活,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引起學生內心的共鳴。教學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在朗讀或者背誦的過程中體味詩歌所表達的意境和童趣,下文以此為目標,精心設計了這首詩歌的課堂教學過程。
一、設計說明
這首兒童詩的用語比較簡單,理解起來比較容易,所以學生只需要多讀幾遍就能夠理解作者所講的大致內容。但作者在文中表現(xiàn)出的兒童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還需要學生自己去體會。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讀為主,教師則發(fā)揮引導作用,引導學生進入作者所描繪的場景中,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閱讀、理解這首詩以后,學生知道了在不高興時應該怎么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從而讓自己的童年充滿快樂和幸福。
二、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主要包括課時安排以及教學所用的相關課件。教師需要準備的相關材料有:教學用的輔助課件,關于文中插圖踩影子、跳房子的游戲視頻,以及配合詩歌朗讀的音樂等。
學生在課前也需要做一些準備,主要是了解踩影子、跳房子的游戲規(guī)則以及游戲內容。
這篇課文擬安排兩個課時來講解、學習,讓學生把詩歌的內容理解得更透徹。
三、第一課時
1.談話導入
(1)引入談話,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師:孩子們,你們一定都喜歡玩各種游戲吧,有誰愿意主動分享一下自己喜歡玩的游戲嗎?
師(出示課文中兒童踩影子的圖片):你們知道圖片中的兩個人在玩什么游戲嗎?你們知道這個游戲的規(guī)則是怎樣的嗎?(讓學生自由表達觀點)
(2)教師結合課文中的圖片講授踩影子游戲的規(guī)則,并播放游戲的視頻。
師:踩影子游戲讓你們很快樂,但快樂就只是這一件事嗎?(學生回答不是)對,在我們的生活中,快樂的事情是“一個接一個”。(教師在黑板上板書課文題目)
師:大家一起讀這個題目,要讀準這個“接”字,并要理解這里是連續(xù)、繼續(xù)的意思。
設計意圖:教師要從學生最喜歡的游戲導入課題,引導他們積極分享自己喜歡的游戲,教師在展示視頻和圖片以后,學生對“踩影子”游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也揭示了課文的題目。教師采用這樣的方式導入,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2.識記生字,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借助拼音,對于不會讀或者不熟悉的字要用筆做上記號,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生字記下來。要多讀幾遍,達到不看書就能把文中的故事完整復述出來的效果。(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
(2)教師檢查生字。教師出示生字詞,如“說趣、睡覺、伙伴”等。在出示這些生字詞以后,教師要指導學生認識這些字詞,注意準確發(fā)音,尤其是要注意平翹舌的問題。除了教師范讀之外,還可以指定學生,讓這名學生帶領其他同學來讀。
(3)趣味識字。趣味識字是一種通過形象的方式讓學生認識生字的識字教學方式,這篇課文可以采用這種方式認識的生字主要有:夢、種、樣、趣。(板書如下)
林+()=夢
中+()=種
羊+()=樣
取+()=趣
除此之外,還可以認識新的部首,如通過“卻”字認識新部首“卩”。還可以讓學生自己發(fā)表意見,說說還有哪些好的識字方法。
(4)指導書寫。比如“樣”和“種”這兩個字都是左右結構,所以在書寫時要注意,保證偏旁部首要窄一些,右邊的要寬一些,“禾”“木”在做部首的時候,最后一筆要變成“丶”?!斑@”和“過”兩個字都是半包圍結構,在書寫時要注意“辶”這個部首是由三筆寫成的,其中第二筆的筆畫我們一般叫作“橫折折撇”,所以要先內后外,而且要從第二筆橫中線起筆,這一個折要短小一些,捺則要舒展一些。
3.教師帶寫,學生學習
這里讓學生圈點,是為了鍛煉學生識字的能力,讓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下識字,通過自主的讀和問,增強自主閱讀和識字的意識。教師通過檢查,對學生閱讀及識字的情況有了基本的了解,所以可以靈活開展教學,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與此同時,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個體的潛能,提供給學生更多的交流空間,使學生能夠相互交流心得,使學生喜歡上學習漢字,從而產生主動識字的愿望。
4.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教師帶領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認生字,并要求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能夠讀準生字,確保讀的時候句子是通順的。教師還可以在黑板上出示填空,比如:,正玩著,叫著:“!”不過,回家睡著了,倒可以做的夢呢!正和小伙伴們玩著,操場上卻響起了。別的孩子也是這樣嗎?,這么想嗎?
教師布置這些問題讓學生來填空,主要是因為在小學第一階段的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是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保證學生對課文有整體感知的情況下,借助這一環(huán)節(jié),來培養(yǎng)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的能力,進而把學生從讀課文的過程中引向更多的感受以及理解的層次,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能夠感悟到語言運用之妙,讓部分學生能夠理解到詩歌的意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5.布置作業(yè)
作業(yè)的重點是要將課上所學到的生字加以鞏固,所以要多抄寫這些生字,并要會讀;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要不斷熟悉,爭取能夠背誦。
四、第二課時
1.復習第一課時的知識
(1)采用談話的方式導入。
師:同學們,還記得在上節(jié)課中我們講到的那個小朋友嗎?
生:記得。
師:請大家回憶一下,小朋友在這個過程中經(jīng)歷了哪三件事情?
生:一是在玩“踩影子”游戲時被大人叫回家睡覺;二是在做好夢時被大人叫起來準備上學;三是在和小伙伴一起玩跳房子時上課鈴響了。
師:這可真是“一個接一個”啊。(板書)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對這個小朋友的經(jīng)歷有了初步的了解。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來看看這個小朋友在經(jīng)歷了這些事情之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2)指名按照小節(jié)來朗讀課文。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在接觸到生字的時候,對其認識是非常感性的,雖然識記得很快,但識記得并不扎實。通過在課前對上一節(jié)課內容的回顧,有利于幫助學生在腦海里搜索上節(jié)課所學習的內容。與此同時,通過對詞語的復習以及課文的朗讀,使人們對課文的了解更加深刻,這就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2.精讀課文
指導學生學習第一小節(jié)。教師范讀,學生跟讀,教師要指導學生讀好帶有兒化音的句子。在讀的過程中提問學生,比如:小孩子是在什么時候玩“踩影子”的游戲的?最后玩得怎么樣?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師引導學生繼續(xù)讀第二和第三行詩。在讀的過程中要把小孩子在被大人叫回去睡覺、被鈴聲叫回去上課那種無奈表現(xiàn)出來,而且還要用惋惜的語氣,帶領學生深入詩歌里,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但是,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思考為什么大人會叫他們回去睡覺和起床?為什么會叫他們去上課?
學習第二小節(jié)。讓學生自由地讀,教師提出兩個問題:睡覺的小孩兒在夢中聽到了什么?小孩兒先是怎么想的,后來又是怎么想的?
自己學習第三小節(jié),并談談自己不明白的地方。這里可以預設問題,比如讓學生說說“跳房子”的游戲究竟該怎么玩。
3.重讀第三小節(jié)
這樣設計是因為課文中前三個小節(jié)的結構基本相同,而學習第一和第二小節(jié)的過程就為第三節(jié)的學習打好了基礎。正因為如此,這篇課文學好第一、二節(jié)是關鍵,而且還要滲透相應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安排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主要就是體現(xiàn)這樣一個思想,其目的就在于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第三節(jié)的時候有所借鑒,讓他們對自學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4.總結全文
師:同學們,在讀完這個故事以后,你們懂得了什么?(要點:要像課文中的孩子一樣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遇到事情要從多個角度思考)
同學們好好回想一下,有沒有出現(xiàn)和文中小孩子同樣的經(jīng)歷,可以先跟周圍的人說一說,然后再站起來跟全班同學講一講。
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在讀后有收獲,所以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從課文中獲得更多的啟示,從而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自己說出自身經(jīng)歷的事情,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站在不同角度看待問題所獲得的快樂。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導學生走向生活和社會,將課堂學習與課外生活聯(lián)系起來,從而體會到積極、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對人們的意義。
五、教學反思
《一個接一個》是一首兒童詩,全文內容通俗易懂,比較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而且文中涉及很多游戲,因此學生在學習時有濃厚的興趣。在這次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將課文教學的重點放到了認識生字及朗讀環(huán)節(jié)上。在識字上,先是由學生自己識字,并且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記住,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指導,從而讓學生具備主動學習的意識。除此之外,還采用多種方法來指導學生朗讀,通過讀來促進知識的傳授,讓學生從中感知,并在讀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體驗。教師讓學生來模仿課文,使語言遷移運用,最后完成由書本到語言這樣一個讀書內化的過程。
【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2016年度高教科研一般課題“適應省內日企所需人才的獨立院校日語專業(yè)課程設置的研究”(項目編號:JGJX2016D193)和2017年度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校青年教師科研資助基金項目“‘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獨立學院日語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項目編號:201700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