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群際接觸類型對言語期望偏向的影響

2018-04-28 02:54:21郭千鈺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8年8期
關鍵詞:群際刻板富人

郭千鈺,劉 峰

(渭南師范學院 a.圖書館;b.教育科學學院,陜西 渭南714099)

0 引言

言語偏向(Linguistic bias)的研究揭示,在個體通過言語表達刻板印象信息時會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言語偏向趨勢,這種現(xiàn)象被稱作言語期望偏向(Linguistic expectancy bias),刻板印象相關的信息在通過言語表達時,相比較刻板印象不一致性質(zhì)的信息而言,人們會使用比較抽象的言語表述刻板印象一致性的信息。[1]

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言語偏向?qū)贪逵∠蟮膫鬟f與維持起重要作用。當我們談論關于某一靶子群體的刻板印象一致行為和刻板印象不一致行為時,我們的言語使用表現(xiàn)出系統(tǒng)性的差異變化趨向。也就是說,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會依據(jù)對于不同群體的先驗印象和態(tài)度在描述或表述這些群體的行為時,在言語上表現(xiàn)出差異,這種差異反映了刻板印象的心理實質(zhì)。具體就與刻板印象一致的信息而言,人們會相對采用抽象性高的言語去描述,而描述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時個體使用言語的抽象性水平較低,例如,描述一個與男性刻板印象不一致的行為(他哭泣了),人們可能會使用具體的言語來描述(他的眼眶里噙有淚水);與之相對,對于一個女性刻板印象一致性的行為描述時(她哭泣了)或許被表達為抽象性水平較高的句子(她是個多愁善感的人),研究者通過言語類別模型(Linguistic category model,LCM)把言語的表達劃分為四種類別,實現(xiàn)了對于言語的測量,同時賦予不同抽象水平的言語一定的分值,實現(xiàn)了對刻板印象相關信息言語表達的量化評價,具體如下:使用具體的行為動詞描述具體的、特定的某一個動作,這個動作是可以直接觀察和感知到的,例如張三和李四拍手;描述性的行為動詞,用來表述某一類行為或行動的動詞,例如張三侮辱李四;描述某一情緒、情感狀態(tài)的動詞,表述情緒的基本形態(tài),例如張三同情李四;描述個體或事件的形容詞是最為抽象的,表達人或事物的性質(zhì)、特質(zhì),例如張三、李四是熱情的。前兩類行為動詞是描述具體行為的,后兩類詞是描述一類行為或情感狀態(tài),相對而言,其言語的抽象性水平后兩者的水平高于前兩者,通過在文獻中,第一類行為被賦值為1分,第二類行為被賦值為2分,第三類行為被賦值為3分,第四類行為被賦值為4分,基于此,通過對靶子群體行為的言語描述得分情況就可以來了解個體對靶子群體的刻板印象程度。[2-3]

言語期望性偏差不僅出現(xiàn)在人與人交際之間,也出現(xiàn)在群體與群體交際之間。在群際背景下,言語偏向的出現(xiàn)受到動機機制的調(diào)節(jié),表現(xiàn)出言語的策略性使用,這一機制認為在群際背景下,這種使用言語的方式可能反映的是人們?yōu)榱诉_到一定的溝通目的。當激活群際溝通的目的,即美化或貶損靶子個體,溝通目的會影響評價靶子個體時言語使用的抽象性。在一項研究中,讓被試描述靶子的刻板印象一致和刻板印象不一致行為特征,在實驗條件下,要求被試以創(chuàng)建誤導性的靶子印象方式描述靶子的行為特征,在控制組條件下,要求被試僅僅描述靶子的行為特征。結果表明,在控制條件下,相比較靶子群體的刻板印象不一致行為特征,被試使用更加抽象的言語水平來描述靶子群體的刻板印象一致行為;在實驗組條件下的結果與控制組條件下的結果不同,相比較靶子的刻板印象一致行為特征,被試采用了更加抽象的言語水平描述靶子的刻板印象不一致行為,這一研究表明,即使言語預期偏差一個系統(tǒng)的和普遍的社會心理現(xiàn)象,但是在某些具體的背景條件下,它可能消失或甚至被顛倒,表明溝通的目標可以調(diào)節(jié)言語預期偏差。[4]

研究表明,群際溝通的背景也許決定了刻板印象知識是否激活,即言語期望偏向受到群際溝通背景的影響,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群際溝通的背景可能影響言語期望偏向的出現(xiàn)。[4]也有研究表明,關注群際之間的共同點能分散群體成員對群際差異的關注,相比參與群際差異為內(nèi)容的群際接觸,當被試參與一個群際共性為內(nèi)容的群際接觸后,高地位群體成員和低地位群體成員對群際之間差異程度的評定變小,低地位群體成員看待高地位群體成員更加平等。[5]當群際成員關注群際之間共性時,單獨的群體成員會把自己視為一個大群體內(nèi)的一員[6],群體之間的邊界變得模糊,這使得人們的關注點偏離群際之間的對比,群體成員各自的社會認同和相關的群體差異就不那么凸顯了,個體對外群體的態(tài)度會發(fā)生變化,可能變得認同外群體,外群體會成為自我的一部分,獲得了社會和情緒意義,那么對外群體就會帶有積極情緒的色彩;而關注群際之間的差異,會導致群體之間的邊界變得清晰和凸顯,個體可能會對外群體的認同降低,那么對外群體就會帶有消極情緒的色彩。[7]

另外,在想象群際接觸理論的解釋框架下,研究者認為,想象一個積極的群際接觸會激發(fā)與外群體成員成功互動的觀念,這些觀念包括舒服感、信任感,這些觀念提高了與社會情境相關抽象概念的通達性,可以減弱負面的群際態(tài)度。[8-9]

再者,刻板印象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的情緒狀態(tài)下,人們表達刻板印象知識也會出現(xiàn)差異,相比積極情緒狀態(tài),在消極情緒狀態(tài)下的個體更少地表達刻板印象。有研究通過誘發(fā)不同的情緒,研究發(fā)現(xiàn)消極情緒減弱了個體刻板印象的表達[10];其他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積極心境下的人們表現(xiàn)出較多的刻板印象激活[11]。

總結以上研究,得到的啟示就是,通過操縱群際之間接觸方式和互動的內(nèi)容,即群際接觸內(nèi)容涉及群際雙方的共性和想象積極的群際互動時,群際內(nèi)容涉及群際雙方的差異和想象消極的群際互動時,在這兩個群際接觸的條件下,可能會誘發(fā)人們對外群體不同的情緒反應,可見,人們的情緒反應的不同,可導致人們對刻板印象知識的表達方式也會發(fā)生變化,在刻板印象有關信息的言語表達中,人們的言語期望偏向也可能會表現(xiàn)出差異。

傳遞刻板印象相關信息的過程中可能表現(xiàn)出不同的言語期望偏向。據(jù)此,本研究借鑒群際接觸的方法,通過群際接觸任務的不同,誘發(fā)被試積極的情緒和消極的情緒狀態(tài),考察不同的群際接觸任務能否影響被試對外群體成員的言語期望偏向。

在本研究中,我們操縱的靶子群體為富人群體,這是因為在我國社會轉(zhuǎn)型期,貧富分化差距擴大,富人太富,所以人們形成了對富人的刻板印象,對于富人的固定看法和態(tài)度構建了人們對富人群體感知的社會心理基礎,在某些場合和情景中會放大和過度渲染,造成了符號化、標簽化的認知。

1 方法

1.1 被試

隨機選取60名大學生作為被試,其中男生20名,女生40名,年齡從18~24歲,此前被試從來沒有參加過類似的實驗,視力正常,都能熟練地利用QQ聊天,利用公共心理學實驗課完成實驗。

1.2 實驗設計

采用2(行為類型:刻板一致、刻板不一致)×3(接觸類型:關注共性和想象積極互動、關注差異性和想象消極互動、無接觸)的混合實驗設計。

1.3 實驗材料

通過開放式問卷和結構式問卷結果統(tǒng)計分析,選取大學生和富人共同點和差異點的內(nèi)容各5條。另外,通過開放式問卷,結合5點量表,統(tǒng)計分析選取4張圖片,其中2張是富人刻板一致的內(nèi)容,另外2張是富人刻板不一致的內(nèi)容,比如富人刻板一致的內(nèi)容為“富人住豪宅生活奢侈”,富人刻板不一致的內(nèi)容為“富人在大街上撿垃圾”,并通過預實驗選取對圖片的描述內(nèi)容,為每幅圖片配4個描述句子,分別對應4種抽象水平。

1.4 實驗程序

首先把60名被試隨機分為3組,每組20人,隨機安排一組被試接受3種接觸類型中的一個條件,在關注共性和關注差異性條件下,告訴被試要通過QQ聊天工具和另外一個富人聊天,因為時間限制,被試需要向這位富人通過QQ提5個問題,讓他回答。實際上,與大學生交談的富人不是真的富人,然后依據(jù)實驗前收集好的答案對被試的問題予以回答,以此來操縱接觸的類型,在共性接觸條件下,所有的問題和答案都強調(diào)普通人和富人之間的共同性;在差異性接觸條件下,所有的問題和答案都是強調(diào)普通人和富人之間的不同之處,富人在好多方面都處于優(yōu)勢;控制條件下,則告訴被試由于網(wǎng)絡出現(xiàn)故障,QQ無法登錄上線,沒辦法聊天。

隨后前兩組被試完成一個想象任務,關注共性的實驗組被試想象一個和富人交往的場景,指導語為“在5 min時間內(nèi)去想象一下一個場景,在這個場景你和一個陌生的富人相遇交往,這個交往的過程讓你感覺到積極健康向上,沒有一點壓力和焦慮、緊張,在想象完了之后,請你寫下整個想象內(nèi)容的詳細過程”;而在關注差異的實驗組被試想象一個和富人交往的場景,指導語為“在5 min的時間內(nèi)想象你遇到一個陌生的富人,整個交往過程和氛圍讓你感覺到緊張、不快、難受,充滿了厭惡和反感,在想象完了之后,請你寫下整個想象內(nèi)容的詳細過程”;無接觸的被試則沒有想象接觸的任務,讓他們完成一個5 min的連連看游戲。要求被試認真完成實驗任務,如果不按照指導語完成任務,那么這門課的平時成績會受到影響。

接下來,考察被試的情緒反應,要求被試完成一個情緒的評價任務,情緒評價任務的測量采用張衛(wèi)東、刁靜和Schick修訂的中文版情緒自評量表(PANAS),這量表包括了20個描述情緒狀態(tài)的形容詞構成,被試可以通過當時體驗到的情緒感受進行量化分值評價,得分賦值采用李克特5點評分標準。[12]統(tǒng)計得知該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數(shù)為0.82,而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內(nèi)容的克隆巴赫系數(shù)為0.85和0.83。本研究在實驗任務完成后再讓被試報告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

完成以上任務后,立即通過電腦給被試呈現(xiàn)4幅圖片,指出圖片描述的主人公為男性,是一位富人,依據(jù)圖片中富人的行為表現(xiàn),請被試依據(jù)圖片呈現(xiàn)的內(nèi)容選擇與內(nèi)容相匹配的行為描述句子,只能選擇一個句子作為答案。其句子的賦值得分標準依照言語類別模型的規(guī)定完成。

2 結果分析

2.1 情緒反應分數(shù)分析

在計算被試PANAS量表得分時,以接觸類型為自變量在被試PANAS測驗中的得分為指標進行方差分析,描述統(tǒng)計的指標如表 1 所示。統(tǒng)計分析的結果表明,F(xiàn)積極情緒(2,57)=119.46,p=0.00,η2=0.81,事后多重比較發(fā)現(xiàn),在積極情緒的得分上,關注共性組的得分高于關注差異組的得分、無接觸組的得分,差異顯著,p=0.00;而無接觸和關注差異組的得分之間沒有差異,p=0.95。F消極情緒(2,57)=45.07,p=0.00,η2=0.61,事后多重比較發(fā)現(xiàn),在消極情緒的得分上,關注差異組的得分高于關注共性組的得分、無接觸組的得分,差異顯著,p=0.00;而無接觸和關注共性組的得分之間沒有差異,p=0.48。由此可見,本實驗中通過接觸任務可以誘發(fā)被試的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

表1 不同接觸條件下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分數(shù)的M和SD

2.2 抽象描述分數(shù)分析

對圖片的賦值分數(shù),即抽象描述分數(shù)為因變量指標,進行2(行為類型:刻板一致/刻板不一致)×3(接觸類型:關注共性和想象積極互動/關注差異性和想象消極互動/無接觸)的方差統(tǒng)計分析,統(tǒng)計結果顯示,行為類型這一組間因素的主效應顯著,F(xiàn)(1,57)=12.05,p=0.001,η2=0.17,刻板一致條件下的抽象描述分數(shù)M=4.58,SD=0.22,刻板不一致條件下的抽象描述分數(shù)M=3.53,SD=0.18,如表 2 所示。

接觸類型因素的主效應顯著,F(xiàn)(2,57)=3.39,p=0.04,η2=0.16,接觸類型因素的多重比較發(fā)現(xiàn),關注共性和想象積極互動條件(第一種條件)下被試的抽象描述分數(shù)M=4.35,關注差異性和想象消極互動條件(第二種條件)下被試的抽象描述分數(shù)M=3.55。

無接觸條件(第三種條件)下被試的抽象描述分數(shù)M=4.27,第一種條件下的均值和第二種條件下的均值之間的差異顯著(p=0.02),第一種條件下的均值和第三種條件下的均值之間的差異不顯著(p=0.83),第二種條件下的均值和第三種條件下的均值之間的差異顯著(p=0.04)。

表2 不同接觸條件下行為類型的抽象描述分數(shù)的M和SD

行為類型和接觸類型兩個因素之間的方差分析表明交互作用顯著,交互作用結果如圖1所示,F(xiàn)(2,57)=10.56,p=0.00,η2=0.27,簡單效應分析結果顯示,行為類型因素在關注共性和想象積極互動條件下的處理效應顯著,F(xiàn)(1,57)=26.56,p=0.00,η2=0.32;行為類型因素在關注差異性和想象消極互動條件下的處理效應不顯著,F(xiàn)(1,57)=1.78,p=0.19,η2=0.03;行為類型因素在無接觸條件下的處理效應顯著,F(xiàn)(1,57)=4.82,p=0.03,η2=0.08。

圖1 兩個因素的交互作用圖

3 討論

研究結果表明,相比接觸類型為關注差異性和想象消極互動條件,言語期望偏向更有可能在接觸類型為關注共性和想象積極互動條件下發(fā)生。

依據(jù)情緒、信息等價理論(Affect-as-information theory)[13],情緒狀態(tài)具有信息功能,有助于創(chuàng)設一定的心理情景,積極的情緒讓人們感覺到安全,在這種背景下,積極情緒影響人們加工信息的方式,人們不需要展示過多的認知資源付出,認知者使用相對經(jīng)濟省力的啟發(fā)式信息價格策略。與之相反,在消極的情緒狀態(tài)下,讓人感覺到他所面對的情景是有威脅的,需要尋找逃離的辦法和思考所有可能的結果,這反過來會刺激一種詳細的和分析信息的加工方式。這也就是說,在積極情緒狀態(tài)下人們更容易依靠普通的知識經(jīng)驗去進行信息加工,而在消極情緒狀態(tài)下人們采用了細節(jié)和具體的策略對信息進行加工,不依靠常見的知識經(jīng)驗或信念去加工信息。新近的研究已經(jīng)表明,情緒狀態(tài)影響言語的抽象性表達,具體而言,負性情緒狀態(tài)誘發(fā)細節(jié)為導向的加工方式,促進了具體化言語的使用。然而,正性的情緒誘發(fā)整體加工的方式,促進了抽象化言語的使用。[14]

結合本研究中群際接觸的實驗操縱,相對于關注群際差異的群際接觸,當群際接觸關注群際之間共性時,群體之間的邊界變得模糊,群體成員各自的社會認同和相關的群體差異就不那么凸顯,可能會產(chǎn)生安全的情緒狀態(tài)。再者,通過心理上的想象,在某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情緒和言語描述行為的通達性,通過冥想虛擬的互動情景就有可能讓被試產(chǎn)生與實際互動相類似的心理過程。有研究表明,積極、肯定的想象接觸導致正面的特質(zhì)投射到外群體,那么,通過對高地位群體成員的積極想象情景的操縱,被試有可能會把積極特質(zhì)投射到高地位群體成員的身上。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對外群體的想象群際接觸,被試對外群體表現(xiàn)出更多的信任和積極感情。[15]但是在本文中,大學生被試相對于富人而言,他們實際上更像“中性群體”,一部分人可能成為將來的富人群體,大學生中也有富人家庭背景出身的人,所以對富人的刻板印象沒有社會上實際的低地位群體那么清晰和穩(wěn)定,他們與富人群體的群際邊界可能會比較模糊,那么對富人群體容易給予比較積極的想象和特質(zhì)投射,導致被試對富人群體產(chǎn)生積極的態(tài)度和情緒體驗,實驗結果也可能反映了這種效應。關注群際共性和想象積極的條件誘發(fā)了被試對外群體的積極情緒狀態(tài),這種情緒狀態(tài)導致被試對信息的加工采用啟發(fā)式的加工,所以在此條件下,對刻板一致的行為采用更多的抽象性言語描述,對刻板不一致的行為,采用更多的具體性言語描述,表現(xiàn)出言語期望偏向。那么操縱想象消極群際接觸和凸顯群際差異會惡化群際關系,對外群體成員產(chǎn)生負面情緒,產(chǎn)生不安全和焦慮,誘發(fā)了被試的消極情緒,所以在此條件下,被試對信息的加工方式采用系統(tǒng)式的加工,表現(xiàn)出更少的言語期望偏向的出現(xiàn)。

實驗結果表明,行為類型因素在無接觸條件下的處理效應如同在關注共性和想象積極互動條件下一樣顯著,這是因為,行為類型因素在關注共性和想象積極互動條件下的差異性可以用情緒、信息等價理論來解釋。而對于行為類型因素在無接觸條件下的差異性就不能用情緒、信息等價理論來解釋了,因為依據(jù)表1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到無接觸條件下的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的均值之間差異不顯著(p=0.06),被試的情緒狀態(tài)相對處于“中性”情緒條件下。言語期望偏向的認知預期機制(the mechanisms of cognitive expectancies)認為,不論行為的性質(zhì)如何,只要行為符合刻板印象的圖式,對于行為言語表達的抽象性水平也就較高,這是因為符合刻板印象的信息相比較不符合刻板印象的信息更加符合人們的認知結構,不會引起認知上的矛盾和沖突,由此會使用描述一類行為或個人特質(zhì)的句子來進行言語表達,其言語抽象性水平就高,而那些與刻板印象圖式不相容的信息,會被認知結構過濾,重點照顧,視為偶然或異類,其發(fā)生的概率較低,被試可能會在言語表達中采用具體的詞語來表達、標識。在無接觸條件下,因為被試相對處于“中性”情緒條件下,被試對刻板印象知識的表達不會受到積極、消極情緒的影響,這時,可以用言語期望偏向的認知預期機制來解釋行為類型因素的差異問題,相對于刻板一致的行為更符合被試的預期,而刻板不一致的行為不符合被試的預期,所以被試對刻板一致的行為采用更多的抽象性言語描述,對刻板不一致的行為采用更多的具體性言語描述,所以在無接觸條件下,刻板一致行為的言語抽象得分高于刻板不一致行為的言語抽象得分,兩者出現(xiàn)差異。

4 結論

(1)在關注共性和積極想象的群際接觸條件下,群際接觸的內(nèi)容誘發(fā)了被試的積極情緒狀態(tài),這種情緒狀態(tài)導致被試對信息的加工采用啟發(fā)式的加工,出現(xiàn)了較多的言語預期偏差。

(2)在消極想象接觸和關注群際差異條件下,群際接觸的內(nèi)容誘發(fā)了被試的消極情緒,被試對信息的加工采用系統(tǒng)式的審慎加工,表現(xiàn)出較少的言語預期偏差。

參考文獻:

[1]Holtgraves T M,Kashima Y.Language,meaning,and social cognition[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8,12(1):73.

[2]翟成蹊,李巖梅,李紓.溝通與刻板印象的維持、變化和抑制[J].心理科學進展,2010,18(3):487-495.

[3]杜衛(wèi),張厚粲,劉萍.語言的群體間偏差研究[J].心理科學,2009,28(1):44-48.

[4]Semin G R,Montes L G D,Valencia J F.Communication constraints on the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3,39(2):142-148.

[5]Saguy T,Chernyak-Hai L.Intergroup contact can undermine disadvantaged group members’attributions to discriminat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2,48(3):714-720.

[6]Eller A,Abrams D.“Gringos”in Mexico: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Effects of Language School-Promoted Contact on Intergroup Bias[J].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2003,6(1):55-75.

[7]劉峰,佐斌.群際情緒理論及其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10,18(6):940-947.

[8]Vezzali L,Capozza D,Giovannini D,et al.Improving implicit and explicit intergroup attitudes using imagined contact:An 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 with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J].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2011,108(2):203-212.

[9]Stathi S,Crisp R J,Hogg M A.Imagining intergroup contact enables member-to-group generalization[J].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2011,15(3):275-284.

[10]Huntsinger J R,Sinclair S,Clore G L.Affective regulation of implicitly measured stereotypes and attitudes:Automatic and controlled processe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9,45(3):560-566.

[11]Huntsinger J R,Sinclair S,Dunn E,et al.Affective regulation of stereotype activation:It’s the(accessible)thought that count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10,36(4):564.

[12]張衛(wèi)東,刁靜,Schick C.正、負性情緒的跨文化心理測量:PANAS 維度結構檢驗[J].心理科學,2004,27(1):77-79.

[13]Jr R S W,Clore G L,Isbell L M.Affect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J].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99(31):71-77.

[14]Beukeboom C J,Semin G R.How mood turns on language[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6,42(5):553-566.

[15]West K,Holmes E,Hewstone M.Enhancing imagined contact to reduce prejudice against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J].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2011,14(3):407.

猜你喜歡
群際刻板富人
十宣放血療法在自閉癥刻板行為治療的臨床觀察
民眾服務區(qū)“蝶變”新生:顛覆傳統(tǒng)服務區(qū)刻板印象
“富人治村”:好得很,還是糟得很
當代陜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4
奧爾波特群際接觸理論的邏輯軌跡
長江叢刊(2018年22期)2018-11-14 22:44:32
刻板印象提升與刻板印象促進*
像富人一樣去思考——讀《富人是如何思考的》
華人時刊(2017年13期)2017-11-09 05:39:24
群際接觸對民族關系的作用
漸富人群
群際關系的社會結構與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認同管理策略
心理學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4
學困生元刻板印象結構探索與問卷編制
澳门| 龙游县| 怀安县| 扬中市| 阿克陶县| 疏勒县| 吉首市| 马龙县| 忻州市| 乳山市| 拉孜县| 黄龙县| 同心县| 鸡泽县| 伊春市| 棋牌| 日喀则市| 英超| 大厂| 古交市| 河北省| 杂多县| 虞城县| 南陵县| 泾川县| 龙陵县| 聊城市| 洛浦县| 郴州市| 突泉县| 安顺市| 庐江县| 文昌市| 聂拉木县| 汽车| 黄浦区| 兴安盟| 二连浩特市| 江达县| 宾阳县| 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