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敦運
留守兒童是今天的社會之痛。為了緩解這種疼痛,不少地方都出現(xiàn)了“代理家長”,不少學校開始研究與“代理家長”相關的制度與技術問題,很多研究也的確產生了不錯的效果。
王冬香老師所在的幼兒園每天都有一道風景:教學班在上午用15分鐘時間,在白板上播放幾個微視頻,每個視頻的長度大都在2分鐘左右,內容為某個幼兒的父母拍攝的自我生活或者是他們對留守幼兒的視頻講話。不管是哪一種,其中必有一個保留片段,那就是帶上特殊的動物面具后再與幼兒打個招呼,說聲“再見”。
之所以這樣做,源于許多孩子都是被爺爺奶奶、姥爺姥姥隔代看護的留守兒童,他們需要與父母進行這樣一次調侃性互動,而且這種風趣的調侃,還是下一次“家長代理”的伏筆。
自從手機4G技術走進家庭生活后,幼兒園抓住這一契機開始改革,創(chuàng)新教研文化,改變對留守幼兒的教育模式,讓距離拉開的親情,因手機和電子白板而重新對接起來,使父母每天都能與孩子“面對面”,從而使母子或者父子親昵與互動,不再離開“服務區(qū)”。她們的做法是,首先,按時將幼兒在園的表現(xiàn)告訴父母,并提出具體要求,告訴他們怎樣配合班主任做工作。其次,要求在外打工的年輕父母們,經常用手機記錄自己的生活,錄下自己要對孩子講的話,再戴上事先約好的相應動物面具,當著幼兒的面,說聲“再見”。然后把這種視頻發(fā)給班主任。帶班老師在班里的電子白板上播放家長們發(fā)過來的小視頻,全班一起觀看。最后,班主任與志愿者接上頭,屆時志愿者就換上與幼兒父母約定的衣服,戴上相同的面具,抱抱孩子,一起活動一次。
由于留守的幼兒在視頻中看見過父母,聽見過他們的講話,明白了他們交代的意思,而且還看見過父母戴著面具說的“再見”,因此,心里總有一種再相見的期待。所以,當志愿者穿著與父母一樣的衣服,戴著相同的面具出現(xiàn)時,他們常常以為這就是父母,所以與志愿者一起游戲時格外用心,也格外開心。而遠方的父母看見孩子與自己的替身一起互動時,也都不吃醋,還十分快活;為了加強互動的效果,有的父母甚至為替身提出了許多很好的建議。老師們發(fā)現(xiàn),這種用小視頻和替身整合起來的“互聯(lián)網+親情教育”效果明顯比那種明明不是父母卻硬要說自己就是父母的“代理家長”好,使絕大部分幼兒都覺得自己一直就是在與父母互動,所以,當這些打工的小夫妻年節(jié)回家團聚時,幼兒們都沒有陌生感,一見面就能認出自己的父母,并很自然地投入他們的懷抱。
王冬香團隊的確很無奈。但在無奈時能這樣盡心盡力,真是可敬可佩。
我接觸學校的“代理家長”研究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了,雖然,代理家長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兒童監(jiān)管的壓力,但不足也是明顯存在的。
調查發(fā)現(xiàn),有52.3%的留守兒童反映他們不需要代理家長,而且年齡越大,反映“不需要”意愿的人越多。67.3%的孩子非常反感別人說他是“留守兒童”,56.5%的孩子非常反感因為有“代理家長”而暴露了他們留守兒童的身份。這說明,“代理家長”沒有解決留守兒童心理深處的思親與寂寞問題,并且還有一定的負面影響;物質層面的“施惠”,或者淺層的“拉攏式關愛”,也無法滿足留守兒童對親情的即時需求。
“代理家長”的代理程序不科學,也是讓這個代理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許多代理家長接受的不是家長委托的代理,而是學校的安排,這也讓許多出任“代理家長”的好心人一遇到矛盾就十分尷尬。眾所周知,農民工進城后,幾乎都是委托自己的父母、親戚來照顧子女,而學校出面安排的代理家長,既沒有受留守兒童父母的委托,也很少在第一時間與他們協(xié)商,而且還沒有得到過孩子們的認可,顯然這種“粗心”留下的“負教育”是令人遺憾的。11.4%的外出父母不愿要這種“代理家長”,只是礙于情面而不好拒絕。更麻煩的是,“代理家長”與原臨時監(jiān)護人之間的關系不好處理,常使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不均衡,甚至影響教育效果。
作為“代理家長”的成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學校安排的“代理家長”產生的額外負擔,沒有渠道進行補償,這也難以調動全體代理家長的積極性。在學校的電子臺賬上我就發(fā)現(xiàn),有41.5%的代理家長做到了每周與留守兒童交談一次,62.2%的代理家長每月與孩子一起吃頓飯,但大部分代理家長對這項代理工作不感興趣。這也說明學校一廂情愿建立起來的代理家長制還缺乏群眾基礎,缺乏激勵機制,沒能調動“代理家長”們內心的自覺。
顯然,前幾年的代理家長這種“替身”,只是在表象上拉近了教育距離,留守兒童與家長之間的心理距離依然故我。
王冬香團隊的做法,由于幼兒們沒有發(fā)現(xiàn)“面具”后面不是親生父母,所以讓善意的欺騙取得了階段性的教育成果。在她們的這種模式里,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孩子說話給爸爸媽媽聽”。志愿者替身們用手機記錄下幼兒們的講話后,都會按時發(fā)給相應的家長,這是一種教育鏈接,不僅讓親情互動連續(xù)化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相信,自己是真的在與爸爸媽媽進行互動,只不過產生了“空間延遲”。
盡管空間延遲了,但留守兒童畢竟說出了自己的心愿。
教育家佐藤學說過,“傾聽遠比發(fā)言更加重要”。其實,教育并非總是讓孩子聽成人說,也可以轉換一個角度,讓成人傾聽孩子的講話?!按砑议L”在傾聽中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也讓父母真身了解了孩子的所思所想。顯然,這種心與心的碰撞,哪怕是隔著面具的碰撞也是必要的。遠處的父母通過戴著面具的替身,即使與孩子遠程交流中依然有一定的阻滯,但聽他們講話,也可以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與情感。所以,為提升教育效果,在傾聽孩子的講話時,身處孩子身邊的替身們一定要集中精力、精神振作、態(tài)度和藹,但卻不能多講話,最好是只回答“嗯”,或者搖頭與點頭,因為只有這樣,當孩子與父母的替身互動時,才不容易被識破。
還有一個訣竅,那就是替身們必須帶著面具,提示性安排幼兒下面要與“新老師”做游戲。沒有這個過程,冰冷的面具同樣會挫傷留守兒童。
我們也知道,以親情教育為核心的心理教育是學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應該被忽視的。然而,由于前些年錯誤教育理念的指導,對學生的親情教育產生了偏差,許多學校為了追求高效課堂,忽視了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正因為如此,借助信息技術的支持,落實“教育扶貧”和“高位上推進教育均衡”的理念,改革“代理家長”的模式,才有意義。
毋庸置疑,“代理家長”的本質就是替身。但是,替身與親情之間并沒有天生的矛盾,為了讓替身盡可能接近真身,利用信息技術的“仿真性”是可以大有作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