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灝江 劉飛
【摘 要】各類學校是各種形式教育得以落實的最主要平臺,基礎教育領域內(nèi),一所學校的品格力量往往決定或彰顯著這所學校的教育品質。基于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新一輪課改理念,通過對學校品格的內(nèi)涵、形成關鍵、表現(xiàn)形態(tài)以及價值導向和堅守意義的闡釋,以期明確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學校品格的具體所指和本質訴求。
【關鍵詞】學校品格;核心素養(yǎng);表現(xiàn)形態(tài);價值;堅守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7)34-0021-03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而學校是進行教育的最主要場所,在國家整體戰(zhàn)略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如果說教育是千秋大業(yè),那么學校則是千秋大業(yè)的根基。辦好一所學校固然有多種因素,但秉持獨立而崇高的品格,卻是其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
什么是品格?《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其有兩個解釋:(1)品性;品行。(2)指文學藝術作品的質量和風格。可以看出品格是有高貴與低俗之分的。學校是立德樹人的圣潔之所,理應秉持獨立而高貴的品格,摒棄低俗,走向崇高。
什么是學校的品格?學校的品格,即學校的品性。國有國格,人有人品。學校立于天地之間,化民成俗,學校理當有自己的獨立而高貴的品格。學校的品格,是學校立于天地的支柱,是學校昂然挺立的脊梁,是學校追求真理的燈塔,是學校薪火相傳的文化精神,是學子孜孜以求的信仰。學校應該秉持獨立而高貴的品格,這種獨立而高貴的品格的內(nèi)涵是指學校所形成的一種辦學宗旨、一種人文精神、一種文化傳統(tǒng),它決定著學校的格局和境界,決定著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和規(guī)格。獨立而高貴的品格,包括科學精神、民主精神、獨立精神、仁愛精神、求是態(tài)度、鍥而不舍的毅力、國家至上的信念、民族至上的情懷,等等,而這些恰恰又是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必不可少的關鍵要素。反之,低俗的品格,包括利己主義、功利主義、媚俗的態(tài)度、無責任擔當?shù)男袨椤⑾迂殣鄹幻墓傥窓嗟某髴B(tài)、缺乏獨立精神的從眾心理,等等,其中的任何一點都有可能毀掉一個本該享受健康發(fā)展的孩子。
可以說這些獨立而高貴的品格構成了學校品格的基本內(nèi)涵。簡言之,學校品格一指學校立校的方向——追求真理;二指學校立校的根基——崇尚公正;三指學校立校的原則——擔當責任,為國為民。
學校品格的形成與學校的基本功能相關。
學校的產(chǎn)生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產(chǎn)物,是教育活動體系化、正規(guī)化的表現(xiàn)。學校的基本功能是為社會培養(yǎng)人才。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是與社會的需求密切相關的。在早期社會中,以生產(chǎn)生活的實用型人才為主,春秋時期的“六藝”教育,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包含了倫理、道德、音樂、軍事、書寫、算術等內(nèi)容。秦漢以后的學校,內(nèi)容更加豐富,有農(nóng)學、法律、醫(yī)學、算學、天文、歷法、宗教等等,教學內(nèi)容不斷延伸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學校的門類不斷拓展,有綜合性學校,也有專門化學校,有國家掌控的學校,也有地方負責的學校,還有民間的大量私學。
雖然每一個類別的學校等級不同,但是,每一級學校的基本功能都是對應培養(yǎng)所需的人才。評價學校好壞的標準,自然就是以人才質量為參照。人才質量的標準是什么?自古以來皆以“德才兼?zhèn)洹睘槲ㄒ辉u價標準。
新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怎么培養(yǎng)人才,為誰培養(yǎng)人才?”這一重大命題的核心都指向學校品格。學校品格的形成是人才培養(yǎng)的內(nèi)在要求,是德才兼?zhèn)涞娜瞬艠藴实囊蟆?/p>
“德”的內(nèi)涵十分豐富,大體來說包括兩個方面,即大德與私德。大德,是對國家而言的,就是要有國家意識,包含對國家的忠誠,要有大是大非的基本觀念,要有社會擔當與責任;私德,主要指個人的品行,指做人的修養(yǎng)。在封建時代,自然是“仁義禮智信”那些內(nèi)容。當然,無論大德與私德,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內(nèi)涵,但是,其基本指向趨于一致。以當前我國的教育而言,大德與私德可以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概括,最終歸結到“立德樹人”的根本上來。
“才”的內(nèi)涵在今天更為復雜,門類更為廣泛,質量要求更為嚴格,人才規(guī)格更為細化。但是,人才的最終目標是趨于“學以致用”“開拓創(chuàng)新”,就是要有為社會服務的能力,勝任不同的崗位和工作的需要,有推動歷史進步的創(chuàng)造力。
德與才,其內(nèi)在的關系非常緊密,兩者相互關聯(lián),不能簡單分離。德的影響可以決定才的發(fā)展,德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往往是驅動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比如,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為精神力量的學習,往往給你一種強大的精神源泉,讓你在學習中明確目標和方向。比如,以獨立人格為修煉的學習,就可能讓你淡泊名利,把自身的價值實現(xiàn)與國家民族的強盛融為一體。德,不僅決定著你成才,而且還決定著“才為誰用”的重大命題。成才,除了有德的力量支撐以外,當然也有成才的自身規(guī)律,也就是教育的自身規(guī)律。但是,不能因此就割裂德與才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重視德,不是要無視培養(yǎng)人才的規(guī)律。重視才,必須以德為先行的條件。所以,學校教育中,德與才是時時處處相關聯(lián)的?!傲⒌聵淙恕保ā傲⒌隆迸c“樹人”兩個方面,但是兩者絕不是分開的。
《大學》開篇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指出了學校的核心功能?!懊髅鞯隆本褪敲靼锥檬ッ鞯拇蟮?;“親民”,就是覺醒他人,開啟民智;“止于至善”,就是達到完美的境界?!懊髅鞯隆薄坝H民”既是學校教育的內(nèi)容,也是教育的目標,“止于至善”則是學校的終極追求。
學校的品格其實是屬于學校的“德”的范疇,就某一個學校而言,則是帶有這個學校鮮明特色的辦學理念。用這樣的“德”,積極影響“才”的發(fā)展。比如,中國的一些著名學校,北京101、清華附小等就是以鮮明的辦學理念,指導著學校的發(fā)展,指導著教與學,取得卓著業(yè)績的,從而彰顯出學校獨立而高貴的品格;反過來也可以說,正因為學校始終用獨立而高貴的品格去引領學校的發(fā)展,把這種獨立而高貴的品格融于辦學的過程中,落實在每一個細節(jié)之中,才鑄就了學校的輝煌。
蔡元培時代的北京大學,秉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使得北大成為著名學府,為國家培養(yǎng)大量杰出人才;清華大學,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宗旨,使得清華成為國家的驕傲;張伯苓時代的南開學校,以“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為學校的指南,使得南開名揚四海。還有中國抗戰(zhàn)時期的“西南聯(lián)大”,擔負民族救亡時代使命,以“剛毅堅卓”為校訓,創(chuàng)造了中國教育的奇跡。白馬湖畔的春暉中學,經(jīng)亨頤先生提倡“人格教育”,認為學校不是“販賣知識之商店”“求學為何?學為人而已”,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合格公民。陶行知先生創(chuàng)辦的曉莊師范學校,是用“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作為辦學的指導,成為師范教育的楷模;黃埔軍校的那副對聯(lián),“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fā)財請走別路”,昭告著學校的宗旨,形成黃埔精神,因而在民族救亡的抗戰(zhàn)史中出現(xiàn)了許多民族英雄。這些學校品格的形成要素主要由學校的辦學宗旨決定的,也是由學校處于的歷史環(huán)境決定的。
學校品格的表現(xiàn)形態(tài)一般來說有外顯與內(nèi)隱兩種形態(tài)。
外顯的形態(tài)集中表現(xiàn)為某種理念、精神、思想等,進而演化成為一種文化傳統(tǒng),但是其具體的表達形式也是多樣化的,多以校訓、校風等形式出現(xiàn)。
以蔡元培時代的北大為例,最著名的是蔡元培先生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理念,其一度成為北大的宗旨,也曾經(jīng)起著校訓的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也是北大堅守的傳統(tǒng)。正是這樣的理念、精神、思想,融入學校每一個細節(jié)當中,學校才能顯現(xiàn)出勃發(fā)的生機活力。這種外顯的理念、思想、精神,則又催生出學校的具體的管理制度。例如“教授治教”“民主管理”“評議會”等等。在這樣的理念、思想、精神的引導下,不只是形成了制度與規(guī)章,最鮮活、最直接的表現(xiàn)是教師與學生的精神面貌和治學求學精神。歷史事實告訴我們,在那樣的氛圍中,當時北大的教師,不僅在學術上堅守獨立與科學的精神,鑄就了科學、文化的輝煌,在自我的人格塑造方面表現(xiàn)出許多中國知識分子的高尚的品格,尤其在國家大義面前,崇尚正義,國家至上;無數(shù)的學生,不僅刻苦求學,追求真理,而且積極投身民族的救亡和正義的抗爭。學校的品格形成“理念—制度—行動”三級的統(tǒng)一,真正達到了“知行合一”。
內(nèi)隱的形態(tài)是熔鑄在學校的一種傳統(tǒng)一種文化,是融入學校血液中的,漸漸地形成一種基因。這種基因經(jīng)過默默地傳承,成為一種精神。表面上它是靜態(tài)的,但是它又通過師生的行動以動態(tài)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靜態(tài)與動態(tài)合一。
學校品格的最終的表現(xiàn),是所培養(yǎng)的學生對社會所產(chǎn)生的積極價值,即一種正能量。
學校品格的形成因素有很多,毫無疑問,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是學校品格形成的關鍵因素。校長,形式上是官員,是領導者,但是更應該是校長。也就是說官員與校長還有著很大的差別,一名好的官員未必是一名好的校長,一名“壞”的官員也未必不是一名好校長。因為,官員與校長評價標準不同。簡單地說,校長的評價如何是以他所領導下的學校的影響力決定的??傮w看這所學校在當時與后來對國家與歷史的貢獻:一方面是對國家與歷史的精神貢獻,另一方面是人才貢獻。更為重要的,學校留給人們的文化傳統(tǒng)和美好的記憶,這種傳統(tǒng)與記憶變成一種引領人們前進的力量,朝著理想、正義、公平、求是、民主的方向。學校的特點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評價一名校長,有當時的評價,更應該是一種歷史的評價。而官員的評價,則往往以更多的行政標準,這些標準主要是社會管理體系的范疇,學校雖然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學校內(nèi)部的體系與社會管理體系有太多的不同。人們會記住蔡元培、梅貽琦、蔣夢麟、張伯苓、經(jīng)亨頤、陶行知……但不一定能記住其生活之地的歷任省長、市長或縣長。
校長對一所學校的引領,最重要的因素有幾點。卓越的辦學理念、思想以及在這樣的理念、思想之下的管理系統(tǒng);尊重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的科學精神;尊重教師的人文情懷;關愛學生的仁愛之心;承擔國家民族的責任意識;獨立高潔的個人品德,等等。反之,學校會墮入低俗,走向庸俗。
學校秉持獨立而高貴的品格,其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為學校的發(fā)展確立了正確的道路方向,能夠保持長期健康的發(fā)展。學校的發(fā)展不是一種短期行為,一所好的學校的形成絕不像建一座大樓那樣單一,學校是像萬里長城那樣的一個巨大的復雜的工程,不是一年兩年,三年五年的工夫就可以達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這個長期的建設過程中,如果沒有一個正確而科學的辦學方向和宗旨,只是朝令夕改,修修補補,那么是無法實現(xiàn)學校建設的遠大目標的。以北大為例,北大建校有近120年的歷史,有過輝煌,有過曲折;有過榮光,也有過屈辱;有過高昂的頭顱,也出現(xiàn)過諂媚的面孔;有過堅挺不折的脊梁,也有過無法站立的膝蓋;有過為國家民族抗爭的“五四”精神,也有過賣國賣友的小人行為;有過對科學的敬畏和不懈追求,也有過學術造假的丑陋行為。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學校不論何時,都應該堅持高尚,鄙視卑鄙。
第二,為學生的成長打下精神的底子。學校最根本的任務是培養(yǎng)人才,學生的成長就是學校最為核心的工作。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學校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會影響學生的發(fā)展,但是,在諸多因素當中,學校獨立而高貴的品格是最為重要的因素。獨立而高貴的品格是學生成長的精神基礎,是學生發(fā)展的不竭動力。人的成長依靠的是信念,信念的本質就是一種精神力量。引領學生成長的信念,應該是人類最為美好信仰和追求,包括科學精神、民主精神、公平正義、愛國主義……
這些信念是學生成長的精神之鈣,沒有它就不會有高昂的頭顱,就不會有堅挺的脊梁,就不會有無疆的仁愛,就不會有不竭的動力。
第三,為社會樹立起文化豐碑,為人類開鑿了精神源泉。一所學校的意義,除了它為社會培養(yǎng)人才這樣一個使命之外,其實還有另一個重大的使命,那就是文化使命。有了文化使命,才可能有文化自信。學校秉持了獨立而高貴的品格,就可以為社會樹立起一座文化的豐碑,這個豐碑是一座燈塔,會為人們點燃希望,照亮前行的路;學校秉持了獨立而高貴的品格,它為人類開鑿了精神的源泉,這種精神源泉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類的希望所在。它會使人類學會理性、學會敬畏、學會理解、學會包容……
面對紛擾的世俗,面對各種誘惑,學校的獨立而高貴的品格需要堅守。但如何堅守呢?
第一,保持學校的獨立性。獨立性的本質就是堅持學校獨特的辦學規(guī)律;堅持學校獨立的科學精神;秉持對真理的追求,不受來自各個方面的干擾,不妥協(xié)、不媚俗、不畏權,真正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第二,堅持科學,崇尚真理。學校是學習知識,追求真理的殿堂?!吨杏埂分械摹疤烀^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就很好地指出了學校的本質。求真務實,以科學的態(tài)度去認識自然,尊重自然,探求自然。
第三,崇尚高貴,疏離庸俗。知識和真理是高貴的內(nèi)涵,仁愛之心是學校最純凈的能量,有了仁愛,可以融化堅冰,沒有愛的學校是不可以想象的。學校應該疏離庸俗,淡泊名利;如果追求名利,那么學校就成為名利場,就不會培育仰望星空的種子,而是埋下貪腐的根源。
第四,堅持正義,正確對待權力。學校需要物質的支撐,場地、設備、薪金,這些來自于政府的投入或民間的資助,盡管如此,學校應該昂然挺立,理由是你必須堅持正義,不能被權利和資金綁架。有人民擁護一心為民的政府,當然也有腐敗的政府。學校應該自覺地站在人民的立場,維護社會正義。政府出了問題,應該鮮明的批評;政府順應民眾的訴求,學校理當支持。蔡元培先生因為政府問題,幾次辭去校長職務,以此抗爭,既保持了北大辦學的獨立性,也彰顯了個人的高貴品德。
學校,始終與國家、民族共命運,始終堅持科學民主的精神,始終奉行學校獨立的精神,始終堅守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不唯上、不凌弱、不媚俗,才能堅守自己的獨立品格和高貴的操守。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xiàn)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976.
[2]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1:4-16.
(編輯:張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