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吳 翔
1.下列關于實驗操作或現(xiàn)象正確是( )。
A.“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以燒酒復燒二次……價值數(shù)倍也”。這里用到的分離方法為蒸發(fā)
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屠呦呦對青蒿素的提取屬于化學變化
C.《新修本草》中有關于“青礬”的描述:“本來綠色,新出窟未見風者,正如瑠璃……燒之赤色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灼燒
D.李白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紫煙”指“香爐”中碘升華的現(xiàn)象
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
A.用甲裝置獲得無水M g Cl2
B.用乙裝置檢測NH4Cl的分解產(chǎn)物
C.用丙裝置提取碘水中的碘
D.用丁裝置驗證硝酸、碳酸、硅酸的酸性強弱
3.下列有關實驗的操作、現(xiàn)象及原理均正確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Na Cl O溶液點在干燥的p H試紙上,試紙呈藍色,證明Na Cl O是弱酸
B.將一定量的Fe Cl3晶體、鹽酸依次加入容量瓶中,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Fe Cl3溶液
C.為證明Cu與濃硫酸反應生成了Cu SO4,可將反應后的混合溶液冷卻后再加入水,若顯藍色即可證明反應生成了Cu SO4
D.用乙醇、乙酸制取乙酸乙酯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忘加碎瓷片,需要完全冷卻后再補加
4.下列說法或操作正確的是( )。
A.實驗室可用堿石灰和硝酸銨固體混合加熱制取氨氣
B.皮膚不慎接觸白磷時,可立即用稀Cu SO4溶液清洗,防止灼傷
C.做銀鏡反應實驗后的試管內(nèi)壁附有銀,可用氨水清洗
D.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的操作是將飽和氯化鐵溶液滴入沸水中,繼續(xù)加熱煮沸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5.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檢驗炭與熱的濃硝酸產(chǎn)生的氣體中含有CO2,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觀察現(xiàn)象
B.為驗證鹽橋的作用,在兩個燒杯中分別盛適量硫酸亞鐵銨溶液和稀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分別插入石墨棒,用導線與電流計相連,然后用裝有K Cl飽和溶液的瓊脂的U型管兩端插入兩個燒杯中,電流計偏轉(zhuǎn),一段時間后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C.向2m L0.1mol·L-1Na2S溶液中滴幾滴0.1mol·L-1Z n SO4溶液,再加入幾滴0.1mol·L-1Cu SO4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黑色沉淀,溶度積(Ksp):Z n S>Cu S
D.往混有Fe Cl2的Cu Cl2溶液中加入H2O2后,用氨水調(diào)節(jié)p H至2.7后過濾,除去Cu Cl2溶液中Fe Cl2雜質(zhì)
6.下列物質(zhì)的檢驗,其結論一定正確的是( )。
A.用鉑絲蘸取少量某溶液進行焰色反應,火焰呈黃色,該溶液一定是鈉鹽溶液
B.向某溶液中加鹽酸產(chǎn)生無色氣體,該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該溶液中一定含有CO2-3或SO2-3
C.取少量久置的Na2SO3樣品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再加鹽酸酸化,然后加Ba Cl2溶液。若加鹽酸有氣體產(chǎn)生,加Ba Cl2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說明Na2SO3樣品已部分被氧化
D.實驗室制取氨氣時可用Ca Cl2進行干燥
7.通過下列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能推出相應結論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 現(xiàn)象 結論A用氨水做導電性實驗 燈光昏暗 證明NH3·H2O是弱電解質(zhì)B向Fe(NO3)3溶液中通入SO2,再 滴 加Ba Cl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氧化性:NO-3>Fe3+C向H2O2溶液中滴入少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立刻產(chǎn)生大量氣體KM n O4是H2O2分解的催化劑D在Cu SO4溶液中加入K I溶液,再加入苯,振蕩上層呈紫紅色,下層有白色沉淀生產(chǎn)銅離子可以氧化碘離子,白色沉淀可能為Cu I
8.下列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解釋都不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 現(xiàn)象 解釋A溴乙烷與Na OH的乙醇溶液共熱,逸出的氣體經(jīng)水洗后通入高錳酸鉀溶液溶液紫紅色褪去逸出氣體為乙烯B將金屬鈉放入燃燒匙中,點燃,迅速伸入集滿SO2的集氣瓶中產(chǎn)生大量黃色的煙,且瓶內(nèi)有白色顆粒生成SO2具有還原性C向Na A l O2溶液中滴加Na HCO3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A l O-2結合H+的能力比CO2-3 的強D向兩支均盛有2m LK I3溶液的試管中分別滴入淀粉溶液和硝酸酸化的A g NO3溶液前者溶液變藍色,后者有黃色沉淀原K I3溶液中存在I-3■■I-+I2平衡
9.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還含少量Fe、S i的化合物。實驗室以孔雀石為原料制備Cu SO4·5 H2O及Ca CO3,步驟如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為將溶液A中的Fe2+氧化為Fe3+,試劑①可選用雙氧水、氯氣等
B.流程中所加的Cu O可以用Cu代替
C.由溶液C獲得Cu SO4·5 H2O,需要經(jīng)過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等操作
D.制備Ca CO3時,應向Ca Cl2溶液中先通入CO2,再通入氨氣
10.用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將少量液體甲逐滴加入到固體乙中,試管中試劑為丙,則下表中現(xiàn)象與結論均正確的是( )。
圖1
選項 甲 乙 丙 試管中現(xiàn)象 結論A 稀鹽酸 粗鋅粒 硫酸銅溶液有黑色沉淀 粗鋅中可能含有硫化物雜質(zhì)B 稀硫酸亞硫酸鈉 溴水 橙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C 醋酸 碳酸鈉 Ca Cl2溶液 變渾濁 醋酸酸性強于碳酸D濃氨水生石灰 A g NO3溶液 無明顯現(xiàn)象 N H3與 A g N O3溶液不反應
11.硫代硫酸鈉(Na2S2O3)俗稱保險粉,可用于照相業(yè)作定影劑,也可用于紙漿漂白作脫氯劑等。實驗室可通過Na2S、Na2CO3和SO2共同反應來制取Na2S2O3。
(1)寫出圖2所示裝置中三頸瓶中由反應制取Na2S2O3的化學方程式:____。若將分液漏斗中的H2SO4改成濃鹽酸,則三頸燒瓶內(nèi)除Na2S2O3生成外,還有____(填化學式)雜質(zhì)生成。
圖2
(2)為測定所得保險粉樣品中Na2S2O3·5 H2O的質(zhì)量分數(shù),可用標準碘溶液進行滴定,反應方程式為2 Na2S2O3+I22 Na I+Na2S4O6。
①利用K I O3、K I和HCl可配制標準碘溶液。寫出配制時所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
②準確稱取一定質(zhì)量的Na2S2O3·5 H2O樣品于錐形瓶中,加水溶解,并滴加____作指示劑,用所配制的標準碘溶液滴定。滴定時所用的玻璃儀器除錐形瓶外,還有____。
③若滴定時振蕩不充分,剛看到溶液局部變色就停止滴定,則會使樣品中Na2S2O3·5 H2O的質(zhì)量分數(shù)的測量結果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變”)。
(3)本實驗對Na2S的純度要求較高,利用圖3所示的裝置可將工業(yè)級的Na2S提純。已知Na2S常溫下微溶于酒精,加熱時溶解度迅速增大,雜質(zhì)不溶于酒精。提純步驟依次為:
圖3
①將已稱量好的工業(yè)Na2S放入圓底燒瓶中,并加入一定質(zhì)量的酒精和少量水。
②按圖3所示裝配所需儀器,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卻水,___進____出(用字母“a”“b”填空)水浴加熱。
③待____時,停止加熱,將燒瓶取下。
④____。
⑤____。
⑥將所得固體洗滌、干燥,得到Na2S·9 H2O晶體。
12.茶葉中含有多種有益于人體健康的有機成分及鈣、鐵等微量金屬元素,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方案測定某品牌茶葉中鈣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并檢驗鐵元素的存在(已知Ca C2O4為白色沉淀物質(zhì))。首先取200g茶葉樣品焙燒得灰粉后進行如下操作。
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文獻資料顯示,某些金屬離子的氫氧化物完全沉淀的p H如表1所示。
表1
實驗前要先將茶葉樣品高溫灼燒成灰粉,其主要目的是____。
(2)寫出從濾液A→沉淀D的離子反應方程式:___。
(3)為保證實驗精確度,沉淀D及E需要分別洗滌,并將洗滌液轉(zhuǎn)移回母液中,試判斷沉淀D已經(jīng)洗滌干凈的方法是____。
(4)用KM n O4標準溶液滴定C溶液時所發(fā)生的反應為5 C2O24-+2 M n O4-+16 H+10 CO2↑+2 M n2++8 H2O。
現(xiàn)將濾液C稀釋至500m L,再取其中的25.00 m L溶液,用硫酸酸化后,用0.1000mol·L-1的KM n O4標準溶液滴定,終點時消耗KM n O4溶液10.00m L。
①此步操作過程中需要用到圖4中哪些儀器(填寫序號):___。
圖5
②達到滴定終點時的現(xiàn)象是____。
③滴定到終點,靜置后,如圖5方法讀取KM n O4標準溶液的刻度數(shù)據(jù),則測定的鈣元素含量將____(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5)原茶葉中鈣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
(6)可以通過檢驗濾液A來驗證該品牌茶葉中是否含有鐵元素,所加試劑及現(xiàn)象是____。
圖4
13.堿式碳酸銅可用于有機催化劑、殺蟲劑及飼料中銅的添加劑,還可用于煙火和顏料制造。Cu SO4溶液與Na2CO3溶液反應能否得到堿式碳酸銅?某班同學進行了相關探究。
【沉淀制備】稱取12.5 g膽礬溶于87.4m L蒸餾水中,滴4滴稀硫酸,充分攪拌后得到Cu SO4溶液。向其中加入適量Na2CO3溶液,將所得藍綠色懸濁液過濾,沉淀用蒸餾水洗滌,再用無水乙醇洗滌。
(1)滴加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所得硫酸銅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約為____。
(2)用無水乙醇洗滌的目的是____。
【實驗探究】同學們設計了圖6所示裝置,用制得的藍綠色固體進行實驗。
圖6
(3)D裝置加熱前,需要首先打開活塞K,用A裝置制取適量N2,然后關閉K,點燃D處酒精燈。A中產(chǎn)生N2的作用是____,B中長導管的作用是____。
(4)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
(5)若藍綠色固體的組成為xCu CO3·yCu(OH)2,實驗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
(6)同學們查閱文獻知:Ksp[Ca CO3]=2.8×10-9,Ksp[Ba CO3]=5.1×10-9,經(jīng)討論認為需要用Ba(OH)2代替Ca(OH)2來定量測定藍綠色固體的化學式,其原因是____。(填序號)
a.Ba(OH)2的堿性比Ca(OH)2的強
b.Ba(OH)2的溶解度大于Ca(OH)2的溶解度,能充分吸收CO2
c.相同條件下,Ca CO3的溶解度明顯大于Ba CO3的溶解度
d.吸收等量CO2生成Ba CO3的質(zhì)量大于生成Ca CO3的質(zhì)量,測量誤差小
(7)待D中反應完全后,打開活塞K,再次滴加Na NO2溶液產(chǎn)生N2,其目的是____。若所取藍綠色固體的質(zhì)量為27.1g,裝置F中使用Ba(OH)2溶液,實驗結束后,裝置E的質(zhì)量增加2.7g,F中產(chǎn)生沉淀19.7g。則該藍綠色固體的化學式為____。
14.2-硝基-1,3-苯二酚由間苯二酚先磺化,再硝化,后去磺酸基生成。原理如下。
部分物質(zhì)的相關性質(zhì)如表2。
表2
制備過程如下。
第一步:磺化。稱取71.5g間苯二酚,碾成粉末放入燒瓶中,慢慢加入適量濃硫酸并不斷攪拌,控制溫度在一定范圍內(nèi)15 m i n(如圖7)。
第二步:硝化。待磺化反應結束后將燒瓶置于冷水中,充分冷卻后加入“混酸”,控制溫度繼續(xù)攪拌15m i n。
圖7
圖8
第三步:蒸餾。將硝化反應后的混合物稀釋,轉(zhuǎn)移到圓底燒瓶B中,然后用圖8所示裝置進行水蒸氣蒸餾。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中把間苯二酚碾成粉末需要的儀器是____。
(2)磺化步驟中控制溫度最合適的范圍為(填字母)____。
A.30℃~60℃ B.60℃~65℃
C.65℃~70℃ D.70℃~100℃
(3)硝化步驟中制取“混酸”的具體操作是____。
(4)圖8中,燒瓶A中長玻璃管起穩(wěn)壓作用,既能防止裝置中壓強過大引起事故,又能防止____;直形冷凝管C中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____。
(5)水蒸氣蒸餾是分離和提純有機物的方法之一,被提純物質(zhì)必須具備的條件是____。
a.不溶或難溶于水,便于最后分離
b.在沸騰條件下與水不發(fā)生化學反應
c.具有一定的揮發(fā)性
d.具有較低的熔點
(6)本實驗最終獲得12.0g橘紅色晶體,則2-硝基-1,3-苯二酚的產(chǎn)率約為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