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明 雷光倫 耿孝恒 張再旺 李學平 李甲亮 鐘豪健
1.濱州學院資源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2.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石油工程學院
微生物在油層中繁殖,會伴隨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化學、生物等反應,如酶促反應、原油降解等。在這些反應過程中,會產(chǎn)生氣體、酯、酮類、有機酸、聚合物等[1-3],這些物質(zhì)的存在會給儲層地質(zhì)特性及地層中的原油性質(zhì)帶來很大的改變。這些改變有利于提高采收率,如稠油降黏后可以大幅度提高原油在孔隙中的流動能力[4-5]。然而,油藏環(huán)境是極端缺氧的環(huán)境,微生物生長繁殖對氧含量極為敏感,注入地層的微生物繁殖效率低,限制了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因此,開展空氣輔助微生物改變地層巖石與流體性質(zhì)的研究,可為提高微生物采收率應用效果奠定研究基礎(chǔ)[6-7]。
菌種分離自三疊系長6 油藏油樣和井旁的油污土壤[8],在油藏溫度下富集培養(yǎng),取最終富集的培養(yǎng)液,稀釋涂布后,利用油平板反復分離純化,將不同形態(tài)的單菌落挑出,保存于斜面培養(yǎng)基上[9],于4℃冷藏備用。為了解菌種情況,對混合菌液進行了分離鑒定,分離得cq-1、cq-2、cq-3三株菌株。
將石英切片打磨后完全浸沒入油品中,浸泡3天,使巖片與油充分接觸。將5份菌株按體積分數(shù)3%的接種量接種于用模擬地層水配制的培養(yǎng)液中。同時,取同等質(zhì)量的模擬地層水作為對照實驗組。向菌液中通N210 min,去除菌液中溶解氧。通過空氣泵向菌液中通入氧氣,并通過氣體流量控制儀使培養(yǎng)液中的氧氣質(zhì)量濃度分別達到0.5 mg/L 、1.5 mg/L、3.0 mg/L 、4.5 mg/L、6.5 mg/L。以常規(guī)模擬地層水為對照試驗。將預處理過的石英切片放入菌液及空白對比水中,于油藏溫度下培養(yǎng)。間隔24 h,測試接觸角。
用上述實驗方法配制微生物菌液,使培養(yǎng)液中的氧氣質(zhì)量濃度分別達到0.5 mg/L 、1.5 mg/L、3.0 mg/L 、4.5 mg/L、6.5 mg/L。以常規(guī)模擬地層水為對照試驗。向配制好的微生物菌液以及作為對照實驗的模擬地層水中加入50 mL試驗區(qū)原油,將培養(yǎng)瓶置于油藏溫度下恒溫培養(yǎng)10天,培養(yǎng)過程中保持試驗瓶靜置,避免擾動。測定不同時間的界面張力,研究不同溶氧條件下微生物生長時界面張力的變化[10-11]。
微生物作用使巖石與水相的接觸角減小,接觸角越小,水相的黏附功越大,油相的黏附功越小,即油藏巖石越易水濕,注入水越易剝落滯留在巖石表面的油滴或油膜,利于提高采收率。
儲層巖石由于跟原油、地層水等長期接觸,這些流體中的某些組分(主要為膠質(zhì)、石蠟等)會慢慢吸附在巖石表面,對巖石的性質(zhì)造成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大多數(shù)巖石從最初的親水性慢慢轉(zhuǎn)變?yōu)橛H油性,因此大多數(shù)油藏具有親油性,剩余油滯留在巖石表面、孔隙喉道和小毛細管中。適宜的溶氧量增強了微生物改變巖石表面性質(zhì)的能力,使巖石表現(xiàn)為更強的水濕性,這樣的結(jié)果對于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有利作用[12-13]。通過測定不同溶氧含量的菌液與巖石接觸角及油水界面張力,可確定微生物生長時毛管力及黏附功的變化。
地層中的微生物可以以原油中蠟為碳源,在以原油為碳源進行繁殖代謝過程中,消耗掉原油中的蠟。原油蠟含量減小,表現(xiàn)為原油黏度減小,凝固點降低,原油結(jié)蠟現(xiàn)象減弱,這也是微生物的防蠟機理。通過微生物作用后蠟含量分析,研究微生物作用前后原油蠟含量變化,確定微生物“吃蠟”能力。
用上述實驗方法配制微生物菌液,使培養(yǎng)液中的氧氣質(zhì)量濃度分別達到0.5 mg/L 、5.5 mg/L、6.5 mg/L。向配制好的微生物菌液中加入50 mL試驗區(qū)原油,將培養(yǎng)瓶置于油藏溫度下恒溫培養(yǎng)10天,培養(yǎng)結(jié)束后利用吸附色譜法測定原油膠質(zhì)、瀝青質(zhì)含量,研究氧含量對微生物降解原油能力的影響。
觀察菌落的形態(tài)特征,進行生理生化特性試驗,根據(jù)《伯杰細菌鑒定手冊》(布坎南R E等 1984)和《常見細菌系統(tǒng)鑒定手冊》(東秀珠等 2001)對篩選到的菌株進行初步鑒定[12]。
由表1可知:三株菌液中一株為假單胞菌(Pseudomonas),為好氧菌,有極強分解有機物的能力,可以將多種有機物作為能量來源,代謝產(chǎn)物主要由中性脂、糖脂和脂肽組成;一株為腸桿菌(Enterobacter xiangfangenis),為厭氧菌,化能有機營養(yǎng),易于培養(yǎng),繁殖快,可通過氧化多種簡單有機化合物或發(fā)酵糖、多元醇、有機酸來獲取生長代謝所需能量,糖類發(fā)酵的一種代謝主要終產(chǎn)物為混合有機酸,包括甲酸、乙酸、琥珀酸和乳酸,另一代謝主要終產(chǎn)物為中性溶劑,包括乙醇和丁二醇等;一株為地衣芽孢桿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為兼性厭氧菌,生命力旺盛,耐酸耐堿、耐高低溫、存活力極強,不受外界干擾。缺氧條件下,由三株菌復配的混合菌液中厭氧菌腸桿菌(Enterobacter xiangfangenis)會迅速繁殖,產(chǎn)生有效代謝產(chǎn)物。富氧條件下,混合菌液中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好氧菌假單胞菌(Pseudomonas)和兼性好氧菌地衣芽孢桿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迅速繁殖擴張,占領(lǐng)空間優(yōu)勢,產(chǎn)生多種有效代謝產(chǎn)物,包括脂肽類、肽聚糖、肽類、核酸類、磷酸類、腐殖酸類等。
表1 三株供試細菌的16SrDNA序列的Blast結(jié)果Table1 Blastresultofthetestedbacteriastrains'16SrDNA待鑒定菌株參比菌株編號NCBI登錄號名稱NCBI登錄號同源性/%鑒定結(jié)果cq3-1KJ782614PseudomonasveroniiCIP104663CIP10466399.93Pseudomonascq3-2KJ782615Enterobacterxiangfangenis10-1710-1799.78Enterobacterxiangfangeniscq3-3KJ782616BacilluslicheniformisATCC14580ATCC1458098.86Bacilluslicheniformis
微生物改變巖石潤濕性的主要機理包括:極性基團之間的相互作用、微生物的沉淀效應、酸性基團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離子之間的相互締合作用。石英試片在對比水和不同溶氧條件下的菌液作用后的潤濕角見圖1。
由圖1可知,石英試片經(jīng)原油潤濕處理后,水滴在試片上呈近球形,試片為油濕。生物作用后的試片表現(xiàn)出與之前不同的潤濕性。通過觀察可發(fā)現(xiàn),水滴的高度比之前有所減小,而長度卻有所增加,這說明試片的親水性在增強。試片浸泡的時間越久,水滴越呈現(xiàn)出扁平狀,其親水性增強。在對比水中作用后的試片,水滴高度也減小,親水性有增強,但強度均小于在菌液中,即微生物菌液對巖石潤濕性的改變效率明顯高于水。
由圖2可知,試片對潤濕角的作用效果與微生物作用的時間有關(guān),時間越久,微生物在巖石表面產(chǎn)生的酸性物質(zhì)越多,會使得潤濕角發(fā)生一定程度的減小,然而這種減小的幅度卻是不一樣的。最終結(jié)果顯示,與水相比,在改變潤濕性方面菌液效果更好,也就意味著可以從巖石洗下更多量的原油。實驗條件下,地層水對石英試片的潤濕角降低23.21%左右,5.5 mg/L溶氧條件下菌液使?jié)櫇窠墙档?6.94%,4.5 mg/L溶氧條件下菌液中試片潤濕角降低50.14%,常規(guī)模擬水條件下菌液中試片潤濕角降低43.98%。
微生物及其代謝產(chǎn)物在油水界面吸附是個動態(tài)平衡過程。微生物代謝產(chǎn)生的表面活性物質(zhì)具有兩親性,親水基是極性基團,親油基是碳氫鏈,表面活性物質(zhì)會借助其水溶性在孔隙水中溶解,在靜電引力及分子間力的雙重作用下,其親水的基團插入水中,疏水的基團富集在油水界面上,形成定向排列的單分子層[14]。將水相的表面轉(zhuǎn)變成了親油基緊密排列的表面,油水界面張力顯著降低。
不同溶氧濃度下,菌液作用前后原油的界面張力隨時間變化曲線見圖3。
圖3表明,實驗過程中測得油與空白水的界面張力略有減小,表明水與原油接觸時,界面張力基本不變化。在微生物生長實驗過程中,測得的菌液與原油的界面張力不斷減小,且在5天前界面張力幾乎呈直線降低,5天后下降程度減緩。這是由于:5天前微生物大量生長繁殖,其代謝的活性劑、醇、酮、酸等溶劑迅速增加,并作用在油水界面上,這些兩性物質(zhì)在界面上的分布造成界面張力減小。10天時測得的模擬地層水作用的原油界面張力下降了19.81%,與0.5 mg/L溶氧條件下菌液作用后原油界面張力下降66.75%,與4.5 mg/L溶氧條件下菌液作用后原油界面張力下降80%以上。這表明,4.5 mg/L溶氧條件下,細菌生長繁殖迅速,產(chǎn)生表面活性物質(zhì)較多,顯著降低油水界面張力。所以,增加水中溶氧含量,有利于提高菌液降低油水界面張力的能力。
水及微生物與巖石作用毛管力變化曲線見圖4。
由圖4可看出,由于原油長期與巖石接觸,油中的膠質(zhì)、石蠟、瀝青質(zhì)等有機組分吸附在巖石表面,使巖石具有親油特性。實驗開始時,測得的驅(qū)油毛管力均為負值,毛管力將阻止水、菌液進入毛細管,是驅(qū)油阻力,但水驅(qū)的毛管阻力比菌液驅(qū)的毛管阻力大。菌液與巖石接觸兩天后,菌液驅(qū)的毛管阻力下降程度遠比水驅(qū)時大,即菌液比水更容易注入地層驅(qū)油。在菌液作用兩天后,菌液驅(qū)的毛管力從負變?yōu)檎?,即從阻力變?yōu)閯恿?。地層水、菌液與巖石持續(xù)作用3天后,對比水作用下的毛管力也變?yōu)檎页掷m(xù)增加,即在純水作用下油水界面力在變化很小的情況下,巖石變?yōu)橛H水時,水驅(qū)油毛管力變?yōu)閯恿Σ⒃黾雍芸?,表明長時間水驅(qū)時,水的流動速度會越來越大,造成水的指進,形成明顯的優(yōu)勢通道,對滲透率較低的孔道中的油波及較少,使得水驅(qū)采收率較低,殘余油飽和度較。而菌液驅(qū)時,水指進減緩。在4.5~5.5 mg/L溶氧條件下,菌液驅(qū)毛管力由負變正,增加最快,表明溶氧量顯著影響微生物改變巖石毛管力的能力,在適宜的溶氧條件下,微生物繁殖效率高,可較早突破適應期,進入對數(shù)生長期,大量菌體沉積在巖石表面,形成生物膜,改變巖石潤濕性,另外代謝的有效活性物質(zhì)增多,也有利于毛管力從阻力變?yōu)閯恿?。對比水及微生物與巖石作用黏附功變化曲線見圖5。
由圖5可知,實驗過程中測得與地層水接觸巖石上油的黏附功有所降低。這一結(jié)果說明,地層水與巖石長期接觸時,也能使巖石從油濕轉(zhuǎn)變?yōu)樗疂瘢从鸵子趶膸r石表面脫落。在微生物生長實驗過程中,測得的菌液與巖石的黏附功不斷減小,且在前4天黏附功幾乎呈直線降低,5天后下降程度減緩。原因是此段時間內(nèi)微生物在繁殖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的代謝物,這些代謝物中含有的大量有機物質(zhì)(醇、酮、酸等)吸附在油水界面上,使黏附功有所降低,原油易于剝落[15-16];6天時測得石英巖在模擬地層水作用下的黏附功下降了28.14%,在5.5 mg/L溶氧菌液作用下下降了86.52%以上。這表明,菌液降低黏附功的能力很強,即微生物驅(qū)時,很容易洗下巖石表面吸附的原油。增加溶氧,有利于提高微生物洗出原油的能力。
對0.5 mg/L、5.5 mg/L、6.5 mg/L溶氧條件下微生物作用原油以及對照原油的油、蠟質(zhì)以及膠質(zhì)含量測定結(jié)果見表2。
表2 不同溶氧條件下原油組分含量分析Table2 Contentanalysisofoilcomponentsunderdifferentdissolvedoxygenconditions項目對照原油0.5mg/L溶氧變化率/%5.5mg/L溶氧變化率/%6.5mg/L溶氧變化率/%w(油質(zhì))/%46.79548.226↑3.05950.733↑8.41448.948↑4.600w(蠟質(zhì))/%45.25943.845↓3.12641.762↓7.72843.356↓4.206w(膠質(zhì))/%7.9467.929↓0.2087.506↓5.5387.697↓3.134
由表2可看出,與對照原油相比,不同溶氧條件下微生物作用原油的油質(zhì)都有所增加,蠟質(zhì)以及膠質(zhì)含量有所降低,溶氧含量不同,變化程度不同。其中,5.5 mg/L溶氧條件下微生物作用原油油質(zhì)含量增加最高,達8.414(w)%,0.5 mg/L溶氧條件下微生物作用原油膠質(zhì)含量降低程度最低,為0.208%(w)。說明增加溶氧能提高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微生物以原油為碳源的繁殖能力??赡艿脑蚴窃诟谎醐h(huán)境中,好氧與兼性菌生長繁殖迅速,在加氧酶催化作用下,通過末端氧化或者次末端氧化等羥化途徑,將氧分子的兩個氧原子結(jié)合到長鏈烷烴或者芳烴的芳環(huán)內(nèi),將高碳烴轉(zhuǎn)化為脂肪酸等物質(zhì)進入三羧酸循環(huán),使原油的高碳烴含量降低。
(1) 空氣輔助可提高微生物菌液改變石英表面潤濕角速度:接觸7天后,模擬地層水中潤濕角降低23.21%,未加氧的微生物菌液中潤濕角降低43.98%;溶氧4.5~5.5 mg/L菌液中潤濕角降低50.14%~56.94%。
(2) 溶氧濃度越高,菌液與原油作用后的界面張力下降越大:作用7天后,與模擬地層水接觸的原油界面張力下降明顯,與0.5 mg/L溶氧條件下菌液作用后原油界面張力下降66.75%,與4.5 mg/L溶氧條件下菌液作用后原油界面張力下降80%。
(3) 溶氧能加速原油在巖石表面吸附的黏附功下降,7天后,石英表面對原油的黏附功在模擬地層水中下降28.14%,在溶氧5.5 mg/L的菌液中下降達86.52%。
(4) 微生物降解原油后,油質(zhì)組分增加,蠟質(zhì)組分、膠質(zhì)組分減小。與含溶氧0.5 mg/L培養(yǎng)的微生物作用后原油膠質(zhì)組分降低0.208%;與含溶氧5.5 mg/L培養(yǎng)的微生物作用后,原油膠質(zhì)組分降低5.538%。表明適宜的溶氧含量有利于提高微生物降解原油能力。
[1] 王紅旗, 熊櫻, 陳延君. 土壤中石油污染物微生物修復動力學和機理初探[J]. 環(huán)境化學, 2008, 27(3): 339-344.
[2] 馬濤, 湯達禎, 張貴才, 等. 表面活性劑在油水界面的吸附行為[J]. 應用化工, 2007, 36(10): 1017-1020.
[3] 王紅旗, 熊櫻, 陳延君. 土壤中石油污染物微生物修復動力學和機理初探[J]. 環(huán)境化學, 2008, 27(3): 339-344.
[4] GIEG L M, DUNCAN K E, SUFLITA J M. Bioenergy production via microbial conversion of residual oil to natural gas[J]. Applied &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8, 74(10): 3022-3029.
[5] 張明露, 馬挺, 李國強, 等. 一株耐熱石油烴降解菌的細胞疏水性及乳化、潤濕作用研究[J]. 微生物學通報, 2008, 35(9): 1348-1352.
[6] 馬秋莎, 劉碩, 王繼富, 等. 石油污染濕地中長鏈烷烴的微生物降解研究進展[J]. 濕地科學, 2014, 12(2): 243-250.
[7] CCRAVO-LAUREAU C, LABAT C, JOULIAN C, et al. Desulfatiferula olefinivorans gen. nov., sp. nov., a long-chain n-alkene-degrading, sulfate-reducing bacteriu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2007, 57(11): 2699-2702.
[8] JONES D M, HEAD I M, GRAY N D, et al. Crude-oil biodegradation via methanogenesis in subsurface petroleum reservoirs[J]. Nature, 2008, 451(7175): 176-180.
[9] 楊智. 石油降解菌的篩選及生物學特性研究[D]. 甘肅: 蘭州理工大學, 2013.
[10] PATHAK K V, KEHARIA H. Application of extracellular lipopeptide biosurfactant produced by endophytic Bacillus subtilis K1 isolated from aerial roots of banyan (Ficus benghalensis) in microbially enhanced oil recovery (MEOR)[J]. 3 Biotech, 2014, 4(1): 41-48.
[11] 陳昊宇, 繆巍, 汪衛(wèi)東, 等. 油田回注水微生物腐蝕貢獻率的研究[J]. 石油與天然氣化工, 2013, 42(1): 78-82.
[12] SANTINA S, CAPPELLO S, CATALFAMO M, et al. Biodegradation of crude oil by individual bacterial strains and a mixed bacterial consortium[J]. Brazil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2015, 46(2): 377-387.
[13] 程明明, 夏添, 雷光倫, 等. 低滲透油藏多段塞微生物驅(qū)開發(fā)指標預測[J].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 38(6): 113-120.
[14] 高建波, 王喬怡如. 高界面活性微乳液型助排劑AO-4的制備及效果評價[J]. 石油與天然氣化工, 2016, 45(3): 67-71.
[15] 雷光倫, 程明明, 高雪梅, 等. 注入?yún)?shù)對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影響研究[J]. 石油與天然氣化工, 2014, 43(3): 287-291.
[16] 李佳, 羅一菁, 張忠智, 等. 微生物絮凝劑對油田采出液污水絮凝效果的研究[J]. 石油與天然氣化工, 2012, 41(3): 34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