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芳,謝賢君
(西安交通大學 經濟與金融學院,陜西 西安 710049)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穩(wěn)定增長,2008年我國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在較短時間內連續(xù)4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但在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央行又連續(xù)12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此舉在于緩解因前期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而帶來的大幅度的通貨膨脹。2011年12月至2016年3月又連續(xù)9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其目的是適應我國經濟的軟著陸。由此,我國貨幣政策對經濟增長造成較大沖擊,究其原因在于存款準備金率的頻繁調整,導致信貸緊縮或擴張過度:一方面,使得貨幣政策效果大幅降低,偏離貨幣政策意圖;另一方面,造成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增加了金融不確定性。與此同時,2009年以來,我國商業(yè)銀行為了滿足最低資本監(jiān)管的要求,不斷進行上市融資,以充足資本金。雖然商業(yè)銀行資本金得到充實,但我國信貸規(guī)模卻極度擴張。2011年、2012年我國新增人民幣貸款規(guī)模分別達7.47萬億元和8.2萬億元,2013年新增人民幣信貸規(guī)模達10.65萬億元,2014年更是高達11.10萬億元。正是由于我國在此階段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通過貨幣政策信貸傳導機制,使得信貸擴張過度,抵消其貨幣政策效應,容易引發(fā)金融波動,可能導致系統(tǒng)性金融不確定性的發(fā)生。然而,央行著手將表外理財資產扣除現金和存款等之后納入廣義信貸范圍,以合理的手段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表外業(yè)務風險的管理,減少金融不確定性,防范信貸規(guī)模過度擴張或緊縮。本文研究的問題是:我國資本充足率對貨幣政策信貸規(guī)模的影響以及引入廣義信貸后能否降低信貸緊縮或擴張過度的幅度,能否保持貨幣政策的穩(wěn)健性。
作為宏觀經濟重要調控手段之一的貨幣政策,其有效性直接影響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然而信貸緊縮或擴張程度是制約貨幣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信貸緊縮或擴張來源于貨幣政策信貸傳導機制。Bernanke et al.(1988)研究認為,貨幣政策通過減少或者增加商業(yè)銀行的貸款,最終作用于實體經濟,并提出了對貨幣政策利率渠道觀點具有挑戰(zhàn)的思想——貨幣政策信貸傳導機制[1]。Bliss et al.(2003)研究認為,銀行信貸規(guī)模受到資本充足率的影響,進而容易導致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偏離[2]。Gambacorta et al.(2004)研究發(fā)現,資本狀態(tài)較好的銀行與資本狀態(tài)較差的銀行,對于貨幣政策效果反應不同,后者比前者更容易受到政策的沖擊,導致貨幣政策偏離其政策意圖[3]。Kishan et al.(2006)研究表明,規(guī)模較小、資本水平較低的銀行最易受到緊縮性貨幣政策的影響[4]。Disyatat(2011)通過構建銀行、企業(yè)和家庭三個主體的均衡模型進行研究,結果表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主要通過銀行信貸渠道傳導,而制約銀行信貸渠道的因素來源于商業(yè)銀行的風險預期和資產負債表狀態(tài)[5]??傊瑖鈱︺y行資本與貨幣政策信貸機制的研究具有較為成熟的理論和經驗,對于信貸波動也具有針對性政策實踐,值得我國借鑒。
我國對貨幣政策穩(wěn)健性效應機制的研究相對缺乏。潘敏 等(2002)利用銀行信貸資金供求模型研究得出,貨幣政策有效性偏離在于國有商業(yè)銀行在下調存貸款利率后新增貸款降低[6]。劉斌(2005)把B-B模型應用到貨幣信貸模型中,研究結果表明,信貸增長規(guī)模主要受到資本充足率水平和準備金管理制度的制約[7]。Zhang(2009)研究認為,在緊縮性貨幣政策時期,借款人違約概率增大,商業(yè)銀行的資產負債狀況也會隨之惡化,較低的資本充足率會降低銀行的信貸供給,進而導致企業(yè)和銀行的信用風險都出現上升,進一步導致信貸供給下降,增強了緊縮性貨幣政策效果,同時也降低了貨幣政策的有效性[8]。胡瑩 等(2010)研究表明,貨幣政策的銀行信貸傳導渠道在滿足資本充足率和存款準備金率要求時具有明顯的信貸規(guī)模效應,反之,則信貸規(guī)模效應不明顯[9]。馮科 等(2011)研究表明,資本充足率對商業(yè)銀行信貸規(guī)模具有正向的顯著性影響,且銀行信貸渠道對貨幣政策傳導的影響存在局限性[10]。李文泓 等(2013)通過運用廣義信貸/GDP指標分析我國銀行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指出實施宏觀審慎監(jiān)管時,廣義信貸比銀行貸款、社會融資規(guī)模和貨幣供應量能更好地反映金融體系的杠桿程度,增加廣義信貸監(jiān)管范疇能夠降低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11]。戰(zhàn)明華 等(2015)通過對利率市場化改革以及貨幣政策廣義信貸渠道的研究發(fā)現,在利率市場化與金融摩擦下,緊縮性貨幣政策通過廣義信貸渠道放大其政策,抑制投資效應[12]。
總之,我國大部分相關研究集中在基于資本充足率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以及對其影響的研究上,較少考慮能否降低資本充足率導致的信貸緊縮或擴大幅度和保持貨幣政策穩(wěn)健性效應。本文將通過銀行信貸渠道分析資本充足率對信貸規(guī)模的緊縮或擴大效應,并引入廣義信貸行為降低信貸規(guī)模緊縮或擴大幅度,以保持貨幣政策效果穩(wěn)健性,減少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
研究提出的假設條件如下:
假設條件一:商業(yè)銀行貸款規(guī)模變動與資本充足率有正向相關關系。
假設條件二:國有商業(yè)銀行較股份制商業(yè)銀行的貸款變動對資本充足率反應敏感程度低。
假設條件三:引入廣義信貸行為后,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yè)銀行貸款變動都對資本充足率的反應敏感程度降低。
以下模型設定基于中國銀行系統(tǒng)存在信貸渠道傳導途徑的前提下,分析貨幣政策信貸傳導過程中資本充足率對信貸規(guī)模的緊縮或擴大效應,并引入廣義信貸行為降低由于資本充足率而導致的信貸規(guī)模縮小或放大幅度,以保持貨幣政策效果穩(wěn)健性,減少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谙嚓P研究,設定模型如下:
其中,i=1,2,…,i表示研究銀行的樣本數;t=1,2,…,T,t表示年限。LNLoadi,t為第 i家銀行第 t年貸款量的對數。CRi,t為第i家銀行的信用風險,用不良貸款率表示。不良貸款率越高,表明其信用風險越大,其信貸供給進一步下降,導致貨幣政策效果進一步放大,降低貨幣政策有效性。CAPi,t為實際資本充足率水平百分比,其中資本水平用第i家銀行第t年的實際資本充足率的百分比表示。MPi,t為貨幣政策代理變量,表示法定存款準備金率。LNLoadi,t為引入廣義信貸后的為第i家銀行第t年貸款量的對數。β1、β2、β3、β11、β22、β33為各個變量的估計系數,μi,t和 μ1i,t分別表示方程(1)、(2)的隨機誤差項。
本文首先選取2003—2015年中國10家上市銀行的貸款余額、引入廣義信貸后的貸款余額、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率以及存款準備金率的年度數據,首先進行單位根檢驗以判斷其變量序列的平穩(wěn)性,其次進行協(xié)整檢驗以判斷變量是否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再次進行隨機效應和固定效應面板回歸以及豪斯曼檢驗,最后通過F統(tǒng)計量法確定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對方程進行回歸。將10家銀行分成大型商業(yè)銀行和股份制商業(yè)銀行。其中,大型商業(yè)銀行分別包括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交通銀行;股份制商業(yè)銀行分別包括興業(yè)銀行、浦發(fā)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另外,為了引入廣義信貸,本文將對貸款量進行處理,將2003—2015年10家上市銀行的股權投資擴充到信貸范圍,并在原序列數據上進行整理。數據來源于Wind資訊和中國人民銀行網站。其中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按照調整的時間權重進行計算,并對所有規(guī)模變量取對數。采用Eviews6.0軟件進行計量分析。
1.單位根檢驗。單位根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貸款余額、引入廣義信貸后的貸款余額、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率以及存款準備金率序列變量都呈現平穩(wěn)。同時對貸款余額、引入廣義信貸后的貸款余額、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率以及存款準備金率序列變量進行協(xié)整檢驗,協(xié)整檢驗結果表明各序列變量之間不存在長期均衡的關系。
表1 數據單位根檢驗結果
2.面板數據的估計。不存在廣義信貸與存在廣義信貸情況下的模型豪斯曼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中知道,總體模型的Prob.值小于0.05,股份制商業(yè)銀行的Prob.值也小于0.05,二者都需要拒絕隨機效應模型原假設,采用固定效應模型;而國有商業(yè)銀行的Prob.值大于0.05,不能拒絕隨機效應模型原假設。進一步通過F檢驗分析得出,總體模型和股份制商業(yè)銀行模型顯著大于F臨界值,拒絕設定為混合模型。因此,總體模型設定為個體時點固定效應模型,股份制商業(yè)銀行設定為個體固定效應模型,而大型商業(yè)銀行設定為隨機效應模型。同理,存在廣義信貸情況下,總體模型的Prob.值小于0.05,股份制商業(yè)銀行的Prob.值也小于0.05,二者都需要拒絕原假設,采用固定效應模型;而國有商業(yè)銀行的Prob.值大于0.05,不能拒絕隨機效應模型原假設。進一步通過F檢驗分析得出,總體模型和股份制商業(yè)銀行模型顯著大于F臨界值,拒絕設定為混合模型。因此,存在廣義信貸之后,模型設定與不存在廣義信貸模型設定相同。
表2 不存在廣義信貸與存在廣義信貸情況下的模型豪斯曼檢驗結果
表3 面板回歸結果
3.總體模型、國有商業(yè)銀行、股份制商業(yè)銀行的面板數據回歸結果。總體模型、國有商業(yè)銀行、股份制商業(yè)銀行的面板回歸結果如表3所示。通過表3得出以下結論:
(1)橫向比較,面板數據回歸估計結果表明,不存在廣義信貸的條件下,資本充足率的系數顯示為正,表明貸款量與資本充足率呈現顯著性正向相關關系;不良貸款率、存款準備金率對貸款也都存在顯著性影響。
(2)縱向比較,股份制商業(yè)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影響系數較大型商業(yè)銀行大,股份制商業(yè)銀行比國有商業(yè)銀行在貸款量對資本充足率的反應方面存在顯著性影響,說明股份制商業(yè)銀行比國有商業(yè)銀行在貸款波動幅度對利率反應敏感程度方面更強烈。綜合來看,在我國貨幣政策傳導的銀行信貸渠道是通過中小型銀行實現的。資本充足水平等銀行特征對大型銀行貸款的影響程度很小。首先,貨幣政策更多影響中小型銀行的貸款供給;其次,中小企業(yè)相對于大型企業(yè)來講,具有的高效快捷唯一融資渠道來源就是銀行信貸渠道。因此,一旦貨幣政策對中小型銀行有所沖擊,信用風險顯著性上升,由于中小型銀行貸款與信用風險負相關關系,中小型銀行將限制貸款額度,一旦發(fā)生緊縮性貨幣政策,貸款額度進一步縮緊,放大了緊縮性貸款幅度,降低了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3)存在廣義信貸前提條件下,資本充足率對信貸規(guī)模影響不顯著,不良貸款率、存款準備金率對貸款存在顯著性影響。引入廣義信貸后,資本充足率的回歸系數較不存在廣義信貸的回歸系數小,說明在廣義信貸條件下,貸款對資本充足率的反應程度下降,由資本充足率引起信貸波動幅度下降。引入廣義信貸后,不良貸款率的回歸系數較不存在廣義信貸的回歸系數大,說明在廣義信貸條件下,貸款對不良貸款率的反應程度上升,由不良貸款率引起信貸波動幅度上升。引入廣義信貸后,存款準備金率的回歸系數較不存在廣義信貸的回歸系數大,說明在廣義信貸條件下,貸款對存款準備金率的反應程度上升,貨幣政策本身對信貸規(guī)模變動幅度影響力度加強,貨幣政策穩(wěn)健性效果也隨之加強。
本文通過對2003—2015年中國10家上市銀行的年度數據進行面板回歸實證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第一,我國銀行信貸規(guī)模與資本充足率正向相關。第二,股份制商業(yè)銀行信貸規(guī)模變動幅度受資本充足率的影響較大型國有商業(yè)銀行大。第三,通過引入廣義信貸,信貸規(guī)模的波動對資本充足率的敏感程度下降,而對不良貸款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反應程度上升,不論是總體、大型商業(yè)銀行還是股份制商業(yè)銀行,其信貸對存款準備金率反應程度都存在顯著性上升,表明貨幣政策本身對信貸變動的影響力度加強,有效降低資本充足率對信貸規(guī)模的緊縮或放大的幅度,保持了貨幣政策穩(wěn)健性。
基于上述結論提出以下政策建議:第一,實施更加有效的宏觀審慎監(jiān)管,擴大廣義信貸監(jiān)管范圍,著實防范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將更多的包括長期股權投資、債券投資、表外理財等業(yè)務納入廣義信貸監(jiān)管范圍,有效降低資本充足率對信貸規(guī)模的緊縮或放大的幅度,保持貨幣政策的穩(wěn)健性。第二,由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向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轉變。我國長期以來采用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以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控最為頻繁,不利于保持我國商業(yè)銀行的穩(wěn)健性。通過由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向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轉變,不僅可以避免我國商業(yè)銀行不良貸款率過度頻繁的變動,保持貨幣政策穩(wěn)健性,還可以避免金融市場劇烈波動。
參考文獻:
[1]BERNANKE B S,BLINDER A S.Credit,money and aggregate demand[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78(2):435-439.
[2]BLISS R,KAUFMAN G.Bank procyclicality,credit crunchesand asymmetric monetary policy effects:a unifying model[J].Journal of applied finance,2002,12(2):1-25.
[3]GAMBACORTA L,MISTRULLI P E.Does bank capital affect lending behavior?[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04,13(4):436-457.
[4]KISHAN R P,OPIELA TP.Bankcapitalandloan asymmetry in the transmission of monetary policy[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6,30(1):259-285.
[5]DISYATAT P.The bank lending channel revisited [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2011,43(4):711-734.
[6]潘敏,夏頻.國有商業(yè)銀行信貸資金供求與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J].金融研究,2002(8):63-73.
[7]劉斌.資本充足率對信貸、經濟及貨幣政策傳導的影響[J].金融研究,2005(8):10-23.
[8]ZHANG L.Bank capital regulation,the lending channel and business cycles [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9,33(1):1-56.
[9]胡瑩,仲偉周.資本充足率、存款準備金率與貨幣政策銀行信貸傳導——基于銀行業(yè)市場結構的分析[J].南開經濟研究,2010(6):128-139.
[10]馮科,何理.我國銀行上市融資、信貸擴張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影響[J].經濟研究,2011(2):51-62.
[11]李文泓,林凱旋.關于用廣義信貸/GDP分析我國銀行業(yè)系統(tǒng)性風險的研究[J].金融監(jiān)管研究研究,2013(2):13-30.
[12]戰(zhàn)明華,應誠煒.利率市場化改革、企業(yè)產權異質與貨幣政策廣義信貸渠道的效應[J].經濟研究,2015(9):11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