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敏 衛(wèi)國紅 戴淑華 湯海南 陳維東 李 平
(廣東江南醫(yī)院內科 廣州 510300)
在廣州居住的中老年人,普遍有飲早茶的生活習慣,稱之為廣東早餐飲食習慣,此習慣的特點是進餐時間長(約2h),進餐速度較慢,膳食結構欠均衡,飲食量難以估算。而糖尿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不健康的飲食方式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飲食治療也是糖尿病必不可少的預防和控制措施。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發(fā)群體,但他們的糖尿病知識相對匱乏,因而,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的教育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非常重要的部分。本課題組擬探討在進餐量相對固定的情況下,不同的廣東早餐飲食方式對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者血糖水平和胰島功能是否有影響。
入選標準:(1)自愿參加,能獨立參與或與家屬共同完成干預活動;(2)意識清楚,與研究者溝通無障礙;(3)無心、腦、腎等并發(fā)癥及消化系統疾患。其中,觀察組為中老年糖尿病組,診斷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招募門診就診糖尿病患者74例,其中男25例,女49例,年齡55~80歲,平均年齡(64.27±9.09)歲;糖尿病病程半年至10年,平均(6.25±3.09)年;平均糖化血紅蛋白為(6.99±1.46)%,平均空腹血糖為(6.81±2.42)mmol/L。對照組:為非糖尿病組,共87例,其中男22例,女65例,平均年齡(59.72±10.25)歲;平均糖化血紅蛋白為(5.7±0.51)%;平均空腹血糖為(5.25±0.66)mmol/L。兩組間年齡、性別和體質指數(BMI)均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根據受試者的身高計算標準體重,男、女性標準體重(kg)均為身高(cm)-105,每人每天攝入的總熱量(kJ)=標準體重×每公斤(kg)體重應攝入的能量。結合每個入選對象的體重狀態(tài)(消瘦、正常、肥胖),查閱“不同體力勞動熱量需要表”確定每日應攝入的總熱量,再確定早餐攝入熱量。由營養(yǎng)師制定食譜,膳食科根據營養(yǎng)師的食譜提供早茶和早餐兩種飲食方式,具體如下:早茶方式約20min提供一種茶點,進食時間為1~2h;早餐方式則要求參加者在30min內進食完畢。所有受試者在研究期間的藥物治療和運動療法不變。
抽血檢查不同早餐進食方式的空腹、餐后30分、餐后120分的血糖和胰島素值。
餐后30分血糖及餐后120分胰島素值,DM組及非DM組均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餐后30分的胰島素值和餐后120分的血糖,DM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餐后30分的胰島素值,非DM組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見表1。
表1 標準熱卡下飲早茶方式與早餐進食方式檢測指標的對比表
檢測項目血糖胰島素空腹餐后30′餐后120′空腹餐后30′餐后120′早茶DM6.78±2.3810.43±3.159.26±5.1890.97±61.15461.15±306.49410.60±350.64非DM5.27±0.557.93±1.245.52±1.5070.62±31.08494.45±256.77332.06±310.49早餐DM6.88±2.499.05±2.867.72±2.9389.07±60.16332.26±307.19268.13±250.53非DM5.23±0.896.98±1.315.53±0.9773.22±46.09372.65±236.15180.66±127.98t值DM0.2502.7902.2260.1912.5552.844非DM0.3574.9120.0520.4363.2574.205P值DM>0.05<0.01<0.05>0.05<0.05<0.01非DM>0.05<0.01>0.05>0.05<0.01<0.01
2.2.1DM組曲線下面積的對比分析,葡萄糖、胰島素的早期相和總體曲線下面積分析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圖1。
圖1 DM曲線下面積分析
4組均數比較均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代表P<0.05,具有顯著性差異。其中,A為DM標準熱卡的早茶和早餐飲食方式的早期相葡萄糖曲線下面積相比;B為DM標準熱卡的早茶和早餐飲食方式的總體葡萄糖曲線下面積相比;C為DM標準熱卡的早茶和早餐飲食方式的早期相胰島素曲線下面積相比;D為DM標準熱卡的早茶和早餐飲食方式的總體胰島素糖曲線下面積相比。
2.2.2非DM組曲線下面積的對比分析,葡萄糖、胰島素的早期相和總體曲線下面積分析均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見圖2。
圖2 非DM曲線下面積分析
4組均數比較均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代表P<0.01,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其中,A為非DM標準熱卡的早茶和早餐飲食方式的早期相葡萄糖曲線下面積相比;B為非DM標準熱卡的早茶和早餐飲食方式的總體葡萄糖曲線下面積相比;C為非DM標準熱卡的早茶和早餐飲食方式的早期相胰島素曲線下面積相比;D為非DM標準熱卡的早茶和早餐飲食方式的總體胰島素糖曲線下面積相比。
兩種不同的早餐進食方式,進食后胰島素分泌指數:DM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非DM組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圖3 胰島B細胞功能指數分析
4組均數比較均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代表P<0.05,具有顯著性差異;#代表P<0.01,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代表P>0.05,無顯著性差異。其中,A為DM標準熱卡的早茶和早餐飲食方式的進食后胰島素分泌指數相比;B為DM標準熱卡的早茶和早餐飲食方式的早時相胰島素分泌指數相比;C為非DM標準熱卡的早茶和早餐飲食方式進食后胰島素分泌指數相比;D為非DM標準熱卡的早茶和早餐飲食方式早時相胰島素分泌指數相比。
眾所周知,糖尿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飲食習慣、飲食方式密切相關,目前糖尿病是一種尚未得以根治而僅能控制的慢性病,治療的目的主要是盡可能糾正以糖代謝異常為基礎的多種代謝紊亂,同時消除或減輕可導致器官損壞的各種危險因素,防止或延緩多種急性、慢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張琳等[1]發(fā)現在PCPA(倡議Propose-聯盟Coalition-宣傳Propaganda-行動Action)理論指導下的社區(qū)飲食干預能夠有效增加患者的糖尿病相關知識,提高患者飲食控制的依從性,更有利于血糖、血脂的控制。黃綺[2]發(fā)現生活方式的干預能顯著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和FBG水平,改善血脂代謝,降低胰島素抵抗,恢復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更好地控制血糖,有效地防止和延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梢?,飲食方面的教育對于血糖的控制非常重要。有研究發(fā)現餐后2h血糖極易受到飲食方式、食物的種類和性質、烹調方法、用藥情況等所影響,譚凱虹等[3]發(fā)現,無論是NIDDM病人還是健康人,食用糯米后SG值及餐后血糖增值均高于食用相等熱量的大米;勞干誠等[4]發(fā)現,進食稀飯后各時相血糖及SG值顯著高于進食相同熱量的干飯;馬巖等[5]發(fā)現合理控制飲食,適當選擇優(yōu)質蛋白、充足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限制脂肪攝入,對糖尿病病人維持其良好的營養(yǎng)狀況和控制血糖具有重要意義。在本研究中,營養(yǎng)師選取的茶點,如牛奶燕麥粥、蕎麥面、雜糧包、干蒸、蝦餃、蔬菜等,均符合糖尿病飲食的要求,令每一位受試者放心食用,并且同批受試者兩天的食譜是同樣的,以保證攝入熱量、食物的種類和性質、烹調方法相一致。
對于進餐方式方面的研究,國內的文獻報導不多。有針對分餐進食這種方式的研究,學者曾瓊[6]發(fā)現,早餐分餐進食(先2/3,2h后再進食剩余的1/3)能降低早餐后2h血糖;學者葛要武[7]等發(fā)現,早餐、晚餐實行分餐進食(先2/3,2h后再進食剩余的1/3),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餐后2h血糖,有利于長期穩(wěn)定血糖水平,減少低血糖發(fā)生的可能性。這兩位學者的研究方法均是把食物固定分為兩部分,先進食2/3,2h后再進食1/3,結果是對血糖的控制分餐進食的方式有好處。而廣州 “一盅兩件”邊飲早茶邊聊天的生活方式和分餐進食方式有不同之處?!耙恢选敝傅氖怯蒙w碗泡茶,選用不同種類的茶葉,有紅茶、綠茶、普洱茶、菊花茶、養(yǎng)生茶等;“兩件”不是指“兩個”,而是指“兩籠”或者“兩份”,泛指各式各樣的點心(如蝦餃、燒賣、干蒸、蘿卜糕、芋頭糕、叉燒包、排骨、鳳爪)、粥(如皮蛋瘦肉粥、魚片粥、雜糧粥、及第粥)、腸粉(如牛肉腸粉、豬肉腸粉、羅漢齋腸粉)等美食。這種三五知己慢慢飲茶、慢慢品嘗美食的早茶方式,已經超越了單純的“茶”和“進食早餐”的范疇,成為了一種重要的社會交際方式,深受中老年人的青睞。
我們知道,正常的生理狀態(tài)下,人體的胰島素分泌分為兩種狀態(tài):一種是基礎狀態(tài)胰島素分泌,另一種是餐后胰島素分泌。正常人的β細胞受到葡萄糖負荷刺激以后呈雙相式胰島素分泌,第一時相胰島素分泌表現在β細胞受到葡萄糖刺激后1min開始,3~5min時達峰值,約持續(xù)10min。其特點是胰島素水平快速上升后急速下降,呈現一個尖銳的波形,此時分泌的胰島素由貯藏在β細胞內的分泌顆粒迅速釋放。此時相雖短暫,但生理意義重大,一方面抑制肝臟葡萄糖產生,減少肝糖輸出,同時抑制胰高血糖素釋放,減少脂肪分解和游離脂肪酸釋放,從而抑制進餐后血糖過度升高及后期血漿胰島素的持續(xù)升高,避免下次餐前的低血糖。第二時相胰島素分泌是在葡萄糖刺激后10~20min開始,持續(xù)約1h,使升高的血糖恢復正常,此時分泌的胰島素是新合成的胰島素。本研究發(fā)現,飲早茶方式,邊喝茶聊天邊品嘗茶點,持續(xù)進食的時間1~2h,導致胰島素分泌時間也隨之延長,故進餐后血糖、胰島素、曲線下面積及胰島細胞功能指數均隨之發(fā)生了變化,明顯可見兩種不同進餐方式的餐后血糖和胰島功能相關指標均有顯著性差異,但空腹血糖和胰島素水平則無明顯差異。
由此可見,飲早茶這種廣東早餐飲食習慣對餐后血糖和胰島功能存在影響,建議控制飲早茶次數。因本次研究觀察的時間短,日后可進一步延長觀察時間作更深入、細致的研究。
參 考 文 獻
1 張琳,姚麗,寧艷花.PCPA飲食干預模式對社區(qū)老年糖尿病患者知識知曉及依從性的影響.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4(1):49~51;58.
2 黃綺.生活方式干預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代謝控制的影響.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29(5):143~145;148.
3 譚凱虹,程樺,黃德芳.糯米米粉對NIDDM病人和健康人餐后血糖的影響.中國糖尿病雜志,1997,5:138.
4 勞干誠,陳上云,劉薇.大米兩種烹調方法對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影響的研究.中國糖尿病雜志,1997,5:99.
5 馬巖,姜愛玲.飲食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療效的影響.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09,9(3):55~56.
6 曾瓊.分餐進食對糖尿病患者早餐后血糖的影響分析.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9,6(13):1052;1054.
7 葛要武,丁愛琴.實行分餐進食對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響.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8,11(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