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進步和發(fā)展,快樂教學逐漸走入大眾視野,其中,這一教學理念在體育課程設置中發(fā)揮了較大 作用,在快樂體育理念的倡導下,“快樂課堂構建”應運而生。這一思想的引進始于20世紀80年代,在學生群體中收到了普遍滿意的效果。但是任何教學方法都要講求適度,這一教學思想的實際應用更是印證了這一說法。本文以中學籃球課堂模式思考為切入點,重點探究了快樂課堂構建在中學籃球體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和產生的實際效果,以期為我國體育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中學階段 籃球教學 體育課程設置 快樂課堂 創(chuàng)新構建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3(b)-0111-02
時代的發(fā)展進步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不少機遇和挑戰(zhàn),不少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得不面臨轉型和創(chuàng)新。中學體育教學的形勢即是如此。新課標改革實施以來,我國為了適應社會對多樣人才的需求,將培養(yǎng)專業(yè)素質過硬,思維靈活知變通,不囿于傳統(tǒng)刻板觀念的新時期人才作為吸納重點,迫使各大中小學甚至高校開展了新一輪課程教學改革。其中,在中學體育教學改革中,籃球教學快樂課堂的構建是一大亮點。中學在改革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在身心愉悅、精神飽滿的情況下學習籃球知識,投入籃球比賽的訓練中,要求教師對此轉變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全力協(xié)助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籃球學習的積極性。
1 “快樂課堂”的主要內涵
快樂課堂,顧名詞義,直接來源于快樂體育的理念。20世紀60~70年代,快樂體育的思想率先誕生在日本和德國,而后經(jīng)過十多年發(fā)展,于80年代傳入我國,并直接對我國的體育教學模式產生了不可估計的影響[1]。
快樂課堂,指的是學生在體育課堂上要始終保持心境開朗,心情愉悅,教師在其中主要發(fā)揮引導作用,即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將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充分激發(fā)出來,讓學生在體育課學習和練習過程中始終保持快樂的情緒。它的宗旨是,教師的教學要從引起學生感情共鳴入手,注重滿足學生個人發(fā)展的需要,對學生實行一種全人格教育,這和我國教育領域目前提倡的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營造師生融洽和諧相處氛圍的教學理念不謀而合。而且經(jīng)過不斷的實踐檢驗,事實證明,一堂生動有趣的籃球體育課完全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在情感達到深化的同時提高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習、研究的熱情。
2 “快樂課堂”構建對中學籃球教學的重要作用
2.1 激發(fā)并提高學生學習籃球的熱情和積極性
和傳統(tǒng)的籃球教學枯燥乏味,忽視學生的個性和興趣特點,一味地為了追求效率而盲目要求學生練習相比,“快樂課堂”的構建不僅可以讓學生在籃球學習過程中保持愉悅心情,還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實際成長,這和“快樂體育”的教學思想是相一致的,即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學策略的制定要始終圍繞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心理特點展開,并且教學形式要不斷加以豐富[2]。這種教學指導思想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使其變被動為主動。
2.2 鍛煉并提高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
俗話說,興趣是每個人最好的老師。即如果一個人對某一件事產生了興趣,就會對其產生較大的學習動力和學習欲望,這種動力機制會促使他對該事物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直至完全理解。中學籃球教學在“快樂課堂”構建過程中即是如此。通過構建“快樂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中就會對籃球產生較大的探究動力,這種動力會激勵著學生全身心投入籃球運動的學習中,直面遇到的困惑和疑難,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個人學習能力[3]。
2.3 培養(yǎng)并促進師生間感情的友好交流
傳統(tǒng)教學中,即使學生和教師經(jīng)常接觸,卻是相互分離的兩個個體,即教師時常扮演著嚴肅、不可接近、毫無親近感的角色,學生經(jīng)常畏懼與教師進行交流。但是“快樂課堂”的構建將會打破這一局面,教師和學生是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有機體,課堂中的歡快和諧的氛圍更是促進師生情感交流的催化劑。
3 中學籃球教學中快樂課堂構建的具體策略
3.1 提高教師對快樂課堂構建的重視程度
中學籃球教學中,學生作為對籃球專業(yè)知識相對迷茫的群體,急需教師進行專業(yè)的講解和訓練,因此需要教師提高對籃球教學的重視程度,繼而提高對如何讓學生快樂地學習籃球知識的重視程度。首先,教師要擺脫傳統(tǒng)的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努力為學生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相較于其他運動,籃球本身就具有較強的趣味性,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抓住這一特點。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正確的運球姿勢和技能時,不要只教授學生上籃,這種方式多數(shù)情況下會讓學生心生厭煩,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4]。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法是給學生播放NBA全明星賽事并要求學生模仿其中某位或者數(shù)位明星的運球技巧,先在球場布置一些障礙物,要求學生必須繞過這些障礙物再做運球動作。待學生的運球技術或者能力得到某種程度(視教師個人情況決定)的提升之后,教師可以組織關于運球的實戰(zhàn)練習,如要求學生兩兩進行PK,輸?shù)舻膶W生表演小節(jié)目。這種相互競賽的方式不僅比單純講授要有趣得多,還能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一舉兩得。
3.2 教師要通過各種渠道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
21世紀以來,教育行業(yè)的變革層出不窮,教學方式日新月異,學生對教師的專業(yè)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教師時刻做到與時俱進,經(jīng)常關注并吸收一些值得借鑒的先進的教學經(jīng)驗和方法,如多媒體教學法、游戲教學法或者小組互賽合作法等。
多媒體教學法的具體應用如下: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上下載一些NBA比賽的視頻,中學階段的學生,特別是男生,經(jīng)常將NBA球星視為自己的偶像,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和學生一起觀看球賽,一方面給學生機會欣賞球星風采,另一方面及時教授一些必備的籃球技戰(zhàn)術知識和要領;要求學生自行觀看一些籃球技戰(zhàn)術講解的視頻,例如此前的一個名為《門道》的系列講解,專門負責向公眾講解一些籃球明星的獨門絕技,這種視頻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很有幫助。
此外,對于中學生來說,對籃球知識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有人可能從未接觸過,對此一無所知;有人很可能已經(jīng)代表校隊參加過多次省級、市級或者校際間的各類比賽,對籃球形成了一套專屬于自己的技術理解。因此,教師在籃球課上應該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必要時可以讓學生參加實戰(zhàn)。例如,有的學生盡管接觸籃球時間較長,運球、搶籃板等各方面技術均較為嫻熟,但是背身單打能力卻較為薄弱,此時教師就可以單獨訓練這些學生的背身單打技術;有的學生在隊員中屬于力量型,但是靈活度不高,教師就可以專門針對這些學生的速度和反應力進行訓練??傊?,教師進行此類訓練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的籃球綜合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不再因為單項技術弱而不敢迎戰(zhàn)各類比賽或參加其他活動。
4 結語
總之,中學籃球教學中構建快樂課堂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可以提高其技術水平,還能讓他們學會在快樂中學習知識和增長才干,這種教學理念值得提倡。
參考文獻
[1] 李文明.淺談“快樂體育”在高中籃球教學中的滲透[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6(11):84.
[2] 楊松.淺談體育游戲在籃球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中旬,2013(9):100.
[3] 潘競玲,楊世福,楊世眾,等.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高效率的籃球教學[J].考試周刊,2017(30):169.
[4] 王明貴,張華.興趣為基礎,對抗為動力,健康為依托——論高中籃球教學新策略[J].家教世界,2013(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