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社會服務評估研究

2018-05-14 17:42楊锃鄭宏
關鍵詞:服務質量康復評估

楊锃 鄭宏

[摘要]近年來,以復元為目標的精神康復服務在本土社會工作領域中受到廣泛關注。相關的社會服務項目隨之興起,但精神康復項目的評估方式卻并未隨之出現相應的轉換。本文基于優(yōu)勢視角,首先歸納了復元理念及其基本的評估指標;其次呈現了以復元為目標的社會服務評估的一般化模型;進而試圖展現出開展社區(qū)精神康復項目評估的總體框架,并揭示運用參與式評估的重要意義。開展參與式評估,不僅是精神康復服務項目評估的創(chuàng)新方式,更有利于建構援助者和服務利用者之間的協(xié)作關系,對本土精神康復服務評估的合理轉型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意義。

[關 鍵 詞]復元 優(yōu)勢視角 精神康復服務 參與式評估 社會工作

[作者簡介]楊锃(1977-),男,浙江紹興人,博士,上海大學社會學院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精神健康社會工作;鄭宏(1977-),女,浙江寧波人,上海市長寧區(qū)精神衛(wèi)生中心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精神醫(yī)學、精神健康社會工作。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7672(2018)04-0001-11

一、 問題的提出:復元理念下精神康復項目的評估

社會服務是否有效?運用怎樣的評估方法,可以對其有效性進行全面評估?類似問題足以引起本土社會工作界的集體焦慮。在一般意義上,社會服務的好壞,最重要的是得到被服務對象的認可,因此評估多定位于被服務對象的滿意度測評上。抑或把通常意義上社會工作服務效果的評估,轉化為檢驗“社會工作服務與其目標間的因果關系”,可提供一條可操作性的有效路徑。不過,在精神健康服務領域,評估問題則 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以往的國內相關研究中,已有學者關注了西方有關復元的精神康復服務,不過對基于“復元”的精神健康服務的評估問題尚缺乏更深入的探討。近年來,本土興起的社區(qū)精神康復服務吸納了越來越多的復元理念。在社區(qū)精神康復機構(如上海市的一些“陽光心園”)就開展著類似的服務項目。同時,一些精神衛(wèi)生中心則委托專業(yè)社會組織,嘗試對精神障礙者開展預備性“去機構化”的服務項目,以克服機構康復所可能導致的能力缺失,試圖確立起與復元相關的康復目標。那么,這些社會服務項目是否真正體現了復元理念?如何評估此類服務項目所產生的效果?在俯瞰復元模式產生的社會背景基礎之上,筆者通過對以復元理念為目標的精神健康項目的參與式評估的探討,將進一步討論運用參與性評估的目的及其重要啟示意義。

隨著民眾對精神康復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精神健康問題日益受到廣泛關注。為了貫徹“十三五”規(guī)劃,并具體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2016年底,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中央綜治辦、民政部等22個相關部門共同發(fā)布了《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該意見指出,要重視和發(fā)揮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在各項精神健康服務中的作用,依托多種途徑和形式,對相關人群持續(xù)開展精神健康相關的援助服務。?譻繼而在2017年10月底,民政部會同財政部、衛(wèi)計委和中國殘聯,印發(fā)了《關于加快精神障礙社區(qū)康復服務發(fā)展的意見》,提出了建設“社會化、綜合性、開放式”的精神障礙社區(qū)康復服務體系的總體設想,并明確提出了2025年前必須實現的階段性目標。在所確立的基本原則之中,如何真正實現社會參與、需求為本,必然要求強化服務評估、創(chuàng)新評估方法。

值得關注的是,在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推動社會服務轉型的過程中,社會工作者已作為多元主體中的重要一元,參與到了與精神健康相關的社會治理之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依據復元(Recovery)理念,積極推動社區(qū)精神康復服務的轉型。以復元為目標的精神康復服務開始受到本土精神健康相關領域的關注。尤其在社區(qū)精神康復領域,精神醫(yī)療專業(yè)人員也認識到,真正意義上的康復是使精神障礙者的工作和生活得到重新安置,在援助其獨立進行各種社會活動過程中,提高其社會生活技能,提升其生活質量。借鑒相關經驗,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歐美掀起了一場“去機構化”的改革浪潮,以意大利的改革最為徹底,一方面避免了美國式急速關閉公立精神病院之后導致社區(qū)精神康復服務提供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巴扎利阿法(即《180號法案》),在保障精神障礙者的基本權益的同時,實際上停止了機構化治療,促使精神衛(wèi)生服務從機構治療轉向社區(qū)精神康復,并通過強化社區(qū)康復服務,逐漸將精神障礙者轉移入社區(qū)之中。巴扎利阿式改革引發(fā)了精神衛(wèi)生服務領域的范式轉換。原本以精神醫(yī)療服務者為中心的服務模式,轉變成為以被服務對象的復元為中心的服務,其目標不再局限于社會控制,而是在精神康復服務中,尊重精神障礙者的主體性、援助其自立,并通過基于優(yōu)勢視角的復原過程,使之增能,重建生活的信心,提升其和照顧者的生活質量。伴隨著“去機構化”理念的不斷普及,一股反思以往機構治療的弊病、并嘗試實現本土精神衛(wèi)生服務公共性的探索正在興起。上述狀況的改變構成了在本土實施以復元為目標的精神康復服務項目的一系列前提條件。

二、 以復元為目標的精神康復實踐

談及“復元”,有必要首先明確其所產生的社會背景及主要含義。一般認為,復元的產生與20世紀60年代源自美國UCB的“自立生活運動”有關。之后,紐約的精神障礙者們提出“我們并不孤獨”的口號,強調融入社區(qū)生活不僅僅靠依照醫(yī)療模式所采用的處置方式就能實現,還需要關注自身內在力量所發(fā)揮的作用,主張在這一過程中實現自主增能。強化復元取向,正是要打破原有精神醫(yī)療對精神障礙者的持續(xù)禁錮和壓制。在傳統(tǒng)治療體制之下,精神醫(yī)療投入了巨大資源,卻只關注“疾病”和“缺陷”,而基于優(yōu)勢視角的復元,則關注的是精神障礙者作為“人”的可能性,強調其主體性。因此,很難對復元進行標準化的定義,它可被理解為是一個過程、一種生活方式和姿態(tài),一系列需要自主改變的日常課題;它不是直線式的進步,時而會出現反復甚至倒退,調整之后再重新出發(fā);它不懼怕精神障礙,而是直面障礙,尋求更新生命的意義;它還包含著一種切望,能夠在值得為之貢獻的社區(qū)中生活、工作并能表達出對此的愛意。

20世紀90年代,隨著自助小組的不斷出現,復元概念在精神障礙的當事人和服務人員之中不斷普及開來。參照美國1999年的相關報告書,復元已成為精神康復服務領域的核心概念之一。在該國聯邦衛(wèi)生局,由當事者們結成的復元推進團體發(fā)起的倡導中,復元由以下十大要素構成:以不可或缺的“自我決定”為前提;個別化(個體化援助)為主;增能的過程;關注該被服務者的全部現象;非線性的康復過程;運用優(yōu)勢視角;不可或缺的同伴支持;尊重被服務者;令其對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存有希望最為重要。

在諸多要素之中,對援助者而言,需要思考基于復元理念介入服務的應有姿態(tài)。參照路西諾娃的闡述,復元之中必定蘊含希望,并概念化了“復元的希望之環(huán)”,將希望定義為對將來達成目標的期待,也是促發(fā)行動的力量。這就要求援助者有喚起希望的能力,能夠堅信復元的可能,抱有讓服務對象達到更好狀態(tài)的高昂動機,并擁有為喚起希望而準備的足夠資源,能夠直面可能無法獲得預期成果的現實。

(一) 評估復元的基本指標

除了需要理解復元的理念及其核心要素之外,如何借助已開發(fā)的復元評估指標,來構筑適合本土應用的復元指標,是值得探究的重要課題。筆者關注的問題之一,是如何對復元理念之下的精神康復服務質量進行評估。在評估的量表方面,通常采用美國和澳大利亞所開發(fā)的測量指標?;诿馈牡南嚓P研究成果,筆者列舉出適合于亞洲人群的相關測量指標,如表1所示,包含5大因子,共涉及24個指標。

在具體評估中,可將上述24個指標分別以李克特量表區(qū)分程度高低,以便收集數據。之后,可根據得分高低而評估復元水平,得分越高則意味著復元過程中取得的效果越好。

(二) 復元目標決定評估模式的轉換

雖對復元狀況的測量是可能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復元卻是極為個別化的過程,每個參與者都會有各自的體驗。這使評估的過程中有個體參與,就變得十分必要了。Rapp和Goscha明確指出,復元與優(yōu)勢視角之間有著密切關系,即復元是指,個體因疾病、殘障而導致被壓制,通過開發(fā)自身動力、實現增能,進而重返實現自我的生命歷程。?譻因此,復元體現的是從傳統(tǒng)的“醫(yī)療模式”,向“社會建構主義”范式的轉換,使服務利用者在復原過程中重新建構其生命的意義。服務原則因此隨之發(fā)生了轉變。援助者須把焦點放在服務對象的能力、活力以及可能性等方面,依據“服務對象才是解決自身問題的行家”這一原則。這些改變的力量,也不僅只限定在服務對象的個體身上,還包含在其所處的社會關系和生活環(huán)境之中。因此,對于基于復元的精神康復服務而言,采取參與式評估是極具必要性的。

三、 復元過程及其階段

上述復原的基本指標,通過怎樣的過程可加以檢驗?一些實務工作者基于經驗,試圖歸納出復元過程的一般化階段。復元理念的發(fā)源地之一,美國加州的社會團體“MHA Village”將復元的基本目標可操作化為:使患有精神障礙的成年人能夠在社區(qū)與人們進行日常交流并實現自主生活和工作,進而對其所擁有的自身優(yōu)勢和力量加以支援和引導。如表2所示,對于實際過程而言,服務導引將復元分解為四個階段,即第1階段為樹立希望,第2階段為進行增能,第3階段為自我責任,第4階段為探尋生活意義(見表2)。

從上述四個階段來看,精神醫(yī)療的介入、個體精神障礙的狀況不再是關注的重點,參與者的生活世界才是關注的焦點。在復元過程中,服務利用者所追求的是與援助者一起改變固有觀念,在和同伴的協(xié)作之中追求復元目標的實現。這一系列關注點的轉移,自然要求評估方式也進行必要的轉換。

四、 實現服務項目的參與式評估

(一) 服務質量評估:結構、過程與結果

實現評估方式的轉型并非毫無可參照的經驗。社會工作在發(fā)展早期就對醫(yī)療領域有意識加以學習、模仿,所以在面對服務質量的評估時,同樣可參考醫(yī)療服務對質量的把控??梢哉f,與服務質量相關的研究是從醫(yī)療領域發(fā)展起來的。在這一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研究來自Donabedian。在他看來,對醫(yī)療質量的判斷依據蘊含在一種和健康福利相關的知識系統(tǒng)之中,往往基于醫(yī)療性質、醫(yī)療結果形成某些價值觀,由結構、過程和結果三方面所構成。也就是說,醫(yī)療服務的質量可以從結構、過程和結果三大環(huán)節(jié)來加以評估。結構指的是提供服務的醫(yī)療系統(tǒng)本身,包括專業(yè)人員的資質、數量、分布、醫(yī)療機構的數量及規(guī)模等具體指標。過程則通常指醫(yī)療人員與患者之間以及其各自內部所發(fā)生的各類活動,往往由作為科學的醫(yī)學、社會倫理觀及價值觀所規(guī)定。最后產生的所謂“結果”意味著患者通過醫(yī)療發(fā)生的當下及此后健康狀況的變化,包含有身體、心理及社會功能的改善。

上述三大環(huán)節(jié)之間,在Donabedian看來,有著彼此相互緊密關聯的機制,即“結構→過程→結果”。因此為了評估醫(yī)療質量,就需要分門別類地探明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具體要素,參照這一系列要素展開對實際醫(yī)療狀況的評估。然而,如何評價醫(yī)療質量,顯然不能完全由醫(yī)療從業(yè)者的反饋所決定。歐美國家在對醫(yī)療質量的實際評估當中,逐漸建立起對患者改善狀況加以測定的一系列方法。以美國為例,上世紀80年代末之后建立起了一系列以患者為中心的醫(yī)療質量評估指標。這意味著對待患者不僅需要采用先進的醫(yī)療技術,還需要充分的溝通、共享診斷和治療的信息、尊重患者的自主性。一個具備多元文化感受的綜合醫(yī)療服務系統(tǒng),可面對患者的個體差異(包括性別、年齡、人種、膚色、階層、收入、地域等),在提供醫(yī)療服務時做到妥善的應對。因此,醫(yī)療質量到底如何,實質上取決于醫(yī)療從業(yè)人員的知識技能與患者對醫(yī)療服務的期待之間的匹配程度。

可見,評估醫(yī)療質量不僅僅只看治療結果,還必須重視影響其結果的醫(yī)療結構和醫(yī)療過程。由于面對的是來自不同社會背景的患者,需要注意到患者在文化、價值觀方面的差異,醫(yī)療服務需要確立起一種綜合性的視角。社會服務質量的評估,如果參照先行發(fā)展起來的醫(yī)療服務,同樣需要從人的活動與環(huán)境相互結合的關系視角,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開展對服務質量的評估。

(二) 社會服務的質量評估問題

與醫(yī)療質量的評估相似,社會服務評估的重要目標之一,在于確保其服務的質量。然而,對社會服務質量的控制方面,卻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維持路徑。較為常見的路徑有三條:一是通過職業(yè)化,確立起職業(yè)模式,確定入職門檻,進行自我規(guī)范和質量監(jiān)控。專業(yè)領域常常依靠自身的職業(yè)準入資格和評定方式,對其職業(yè)資格具有管理責任。二是嘗試將商業(yè)中的質量管理方式運用到社會服務領域之中,比如戴明所開發(fā)的“綜合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就已被應用到一些社會服務領域。在綜合治理框架之中,服務提供方通過有效的組織和運營,以恰當的價格在適當的時候為顧客提供令其滿意的服務,為了確保服務質量,在人本主義基礎上,試圖改善人才培養(yǎng)、服務計劃、實施過程以及評估為主要目標。三是通過第三方,評估社會服務的質量。近年來興起的第三方評估通常有較為標準化的評價標準,并發(fā)布業(yè)界認可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評估指導手冊。第三方評估所采用的方法、所歸納的評估要素,可參照Donabedian所提煉的“結構-過程-結果(產出)”評估模式。

上述研究提示我們,在服務質量的評估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僅僅是某種單一因素會導致服務質量的變化,而是有必要對影響服務質量的要素加以全面而綜合性的考察。

(三) 評估社會服務質量的要素和概念

綜合性的要素是一個籠統(tǒng)的說法,具體含有哪些要素?這些要素之間又有著怎樣的關系?在迄今為止的研究中,通常涉及的因素有:令被服務者產生積極變化的程度、相互具有利害關系的多元主體、服務能力、信任度、效果等多層次構成。更有學者對相關要素進行綜合,并試圖開發(fā)出一般化的模型,把社會服務質量界定為“應對服務對象需求而產生的、期待效果的達成程度,并且是基于專業(yè)倫理的準則、專業(yè)知識和技能,伴隨著細心照顧所提供的介入之后形成的”狀況(見圖1)。

如圖1所示,上述模型也同樣包含了結構、過程和結果三大方面。其中,組織的結構包含“組織的開放度”(即對民情的理解和接納度)、“組織能力”兩大要素;過程則含有熟練的專業(yè)服務、在服務中基于個體及文化的差異性、服務提供者的態(tài)度和被接納度等要素;在結果方面,主要指向的是作為服務利用者的收獲,主要由功能的維持、現實問題的減少、主觀幸福感構成。在上述模型當中,對于保障社會服務的質量而言,核心部分是“過程”中所包含的相關要素,即便是具有高度技術化和專業(yè)性的服務,如果沒有應對個體感受、缺乏被接納度,自然很難獲得服務效果。

上述一般化的模型至少呈現出三方面啟示。一是能夠找準改善服務質量的可能路徑。二是提升服務質量并非只是服務機構的責任,還包括利用服務的被服務者等利害相關方,都在其中可發(fā)揮一定的功能。三是在明確了影響社會服務的多重因素基礎上,對于理解相關各方之間的相互聯系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簡言之,開發(fā)這一社會服務質量相關的一般化模型,一方面對社會服務及相關項目實施過程有所把握,將有利于加深對運作邏輯的理解;另一方面為提升服務質量,對于反思如何促進改善服務的要點具有重要的作用。借鑒上述一般化模式,可參照形成基于復元理念的社區(qū)精神康復服務質量的評估框架(如圖2所示)。

在這一框架中,同樣包含了結構、過程和結果三個環(huán)節(jié)。在各個層面盡可能列出影響服務提供的相關要素,并通過區(qū)分其彼此發(fā)生的功能,以確認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首先,從結構而言,參照Megivern的一般化模型,可把組織結構分為開放性和能力兩大層面。開放性主要指的是該社會服務組織自身的組織文化及其對改善服務方面的狀況;組織能力除了員工的人數和專業(yè)化程度之外,還包括有無充足服務資金的來源。在過程層面,為開展社區(qū)精神康復服務項目,一方面需要專業(yè)服務,主要包括是否具備專業(yè)服務指南、服務目標、專業(yè)能力等;另一方面還需要在服務中能夠提供細致的照護,比如個別化服務、顧及文化差異性、共情和體貼等。須明確的是,過程與結構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只有擁有良好組織結構的服務機構,才能擔負起開展社區(qū)精神康復項目的諸多責任。

結果的部分,則主要指向被服務者(或稱之為服務利用者)的健康改善狀況。這一部分構成了參與式評估的核心內容。就短期結果而言,值得關注的有:復元項目是否令其生活質量有所改善;與增能相關,利用者自身是否對促進復元有所期待;是否維持了各項身心和社會功能。從長期結果來看,則須關注:利用者們是否減少了再次住院的次數,能夠持續(xù)維持社區(qū)生活,并因其復元體驗而影響所在社區(qū)的生活環(huán)境系統(tǒng),尤其關注是否改善了利用者和家庭成員之間、社會組織之間的關系。概括而言,這些結果和“結構”與“過程”共同形成服務結果,能夠用來評估社會福利服務的整體水平。

對照上述精神康復服務質量的評估框架,我們了解到:利用者在參與社區(qū)精神康復項目之中,接受了復元理念之下的一系列安排,包括每天開展以復元為主題的集體討論、參與勞動作業(yè)、午后掃除等。在這一系列活動當中,隨著服務利用者與專業(yè)人員的交流及同伴之間的互動增加,服務利用者能夠明顯感受到其自身的收獲和變化。不過,要明確這些變化到底是由哪些因素導致的,卻并非易事。通常對于服務效果的評估,往往偏重于檢驗某種方法(如認知行為療法、社會技能訓練)是否帶來了預期的成效,而實際社會環(huán)境之中各種復雜的因素相互交織在一起,干擾因素卻又很難被排除,這導致對其效果的評估變得十分困難。因此,評估者不局限于對所限定的服務手段及其產生的結果加以判定,而是在利用者所處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之中,在利用者參與評估的過程中,來綜合評估服務質量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實現綜合評估社會服務,須在評估中實現相關利益方的互動,也就是需要讓接受服務的人真正參與到評估過程之中,這是實現參與式評估的關鍵所在。因此,這一評估過程建立在利用者同伴之間以及和援助者的相互“對話”基礎之上。

(四) 參與式評估與證據文本

對參與式評估相關要素及其一般化模型的探討,可增進對參與式評估主旨的理解,即通過引入服務利用者,基于相互之間的對話,實現從組織結構、服務過程再到利用者的改善結果的綜合性評估。在社會服務的評估領域,社會工作者近年來最迫切的追求之一,就是獲得證明其服務有效的所謂科學證據,即所謂“證據為本的實踐(Evidence-based Practice)”。然而,進行綜合性的評估就意味著能夠提供充分的證據嗎?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著“證據為本的醫(yī)療(EBM)”的興起,社會工作與社會服務也相應倡導起了所謂的“證據為本”。針對EBP雖已有不少批判性的探討,但不可否認的是,收集有利于批判的“證據”,同樣受到被批判者們的重視。因而,參與式評估與“證據為本的實踐”之間的相互關系,也是十分值得重視的。

在復元領域,Liberman區(qū)分了“效能(efficacy)”和“效果(effectiveness)”,認為效能是臨床治療中采取雙盲對照組實驗之后,在統(tǒng)計學意義上獲得良好數據支持的結果;而“效果”則需要考慮復雜的臨床環(huán)境,在實驗室中獲得效能的療法,在其他地區(qū)或國家,由另外的專業(yè)人士再次應用,并在精神健康領域獲得有效性的證明,才被認為其得到了進一步的臨床檢驗。因此,精神障礙者及其監(jiān)護人是否能夠積極參與到康復計劃的制訂之中,并主動參與復元活動,對于促進其康復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選擇具體康復計劃時,某種療法盡管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臨床效果,但在決定是否作為某個個體的治療方案時,卻幾乎毫無意義。其原因在于,專業(yè)人士和服務人員都不可代替康復當事者的自主選擇。統(tǒng)計學意義上具有顯著相關的證據信息,對康復中的當事者卻可能是最難以抉擇的對象。因此,專業(yè)服務人員的作用在于,通過復元為本的服務項目,提供包含證據的信息,并給出個別化的建議,至于是否被利用者所選擇和接受,則取決于利用者本人。這一方面遵從了“案主自決”的核心倫理,同時也是社會服務領域以利用者為中心的理念所決定的。

因而,近年出現對“證據為本”神話的批判性反思,認為證據不是單一的,證據形成的信息群隨效度強弱之分而呈現出證據的分層,重視科學證據固然重要,但同時需要尊重當事者的權益,并不可因為某些證據顯現出良好的效能,而忽略個別化原則,甚至無視當事者的主體性,而是倡導從證據為本轉向“證據信息為本(Evidence-informed Practice)”。證據信息為本則主張,首先須全面把握相關證據群的各種信息,在此基礎上,通過妥善顧及當事者及其社會環(huán)境的互動狀況,重視作為信息的證據如何被提供的過程。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參與式評估能夠發(fā)揮其不可替代的功能。首先,參與式評估并不排斥經過實證檢驗的客觀事實;其次,在當事者的參與之中,根據證據信息作出自主選擇,是利用者和援助者在彼此對話過程中實現的。

五、 結論與討論

概言之,在基層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背景之下,參與式評估是實現多元協(xié)同參與、提升社會服務效果的重要評估方法。通過探討以復元為目標的精神康復服務理念及特征,筆者提出了相關服務項目評估模式的轉換問題,即在以復元為目標的精神康復服務項目中引入參與式評估的必要性。在本土的精神康復服務項目中,依據復元理念的實踐正逐漸增加。對于這類服務項目的評估,及時引入參與式評估顯得十分必要。一方面,這與基層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實現社會服務轉型的大背景,以及發(fā)揮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在各項精神健康服務中的作用的要求十分契合;另一方面,對于探索適合本土的社會服務項目評估方式而言,明確此類社會服務項目評估所發(fā)揮的功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此,借鑒社會服務中的照顧質量評估的要素及其一般化模型,本文探討了基于復元理念的社區(qū)精神康復服務質量的評估框架,并試圖進一步明確進行參與性評估的目的及其啟示。開展服務項目的評估,常常帶有多重目的。其中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通過項目評估發(fā)現開展該服務的價值,尤其是挖掘新的服務價值。就以復元為目標的項目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精神障礙者在復元過程中能否重新感知希望、重新建構起一系列生命意義為目標的。

其次,參與式評估旨在重構援助者與利用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在以復元為目標的精神康復過程中,這一評估過程也有益于建構甚至重新確認援助者與利用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參與式評估解構了傳統(tǒng)的服務者與精障者之間的不平等關系,試圖建立起以對話為主的協(xié)同關系。強調相互對話、相互協(xié)作,實質上也助于確立起一種新型的社會服務關系。

三是須關注參與式評估的實踐目標。這一實踐目標是問題解決導向的,更是在關注服務利用者的主體性基礎上,以優(yōu)勢視角來解決當事者自身問題為主要導向,實現其自主增能。這一“當事者中心”觀念的確定,反過來提示援助者,使社會工作者能夠從服務利用者的價值取向和視角出發(fā)理解專業(yè)服務的關系,杜絕對專業(yè)權力的濫用,堅守住社會服務過程中應當堅守的專業(yè)價值和職業(yè)倫理。

當然,筆者主要在于探究參與式評估的一般化模型,具體導入并實施參與式評估,仍須促進本土社區(qū)精神康復環(huán)境的改善。尤其,精神健康社會工作者的廣泛而深入的參與是不可或缺的。社會工作者可努力營造重視對話、促進增能的良好環(huán)境;在培育并成為參與式評估的相關組織者的同時,普及參與式評估的理念和一般化模型,將評估指標在本土工作中進一步可操作化。同時,值得強調的是,參與式評估面對的往往是特殊的參與者,可能會遭遇多元文化的沖突,甚至特定利益關系的調整,只依靠一般化的評估模型往往無法付諸實施,更需要在能夠應對個別化的具體情形、實時實地展開切實介入服務的基礎上,開展對話、收集值得信賴的證據信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進參與式評估,才能在利用者的參與評估之中發(fā)現社區(qū)精神康復服務的新價值。

(責任編輯:徐澍)

猜你喜歡
服務質量康復評估
門診服務質量管理的實踐研究
康復護理在腦外傷后遺癥患者康復中的應用
加強西藥房管理對藥學服務質量的影響
西藥房藥學服務質量的提升路徑及作用分析
腦卒中早期中西醫(yī)結合康復治療療效分析
關于港口物流服務質量的文獻綜述
康復護理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
地方立法后評估芻議
評估社會組織評估:元評估理論的探索性應用
360度績效評估在事業(yè)單位績效考核中的應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