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瑤
【摘要】伴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fā)展和藝術教育在全國盛行,我國藝術類高考生的報名人數突破百萬,并且每年都在增加,許多普通高中都設立了藝術特長班。藝術高考的方向有音樂、體育、美術、播音主持等,在同一個藝術班里,有許多不同方向不同專業(yè)的學生,這個群體的特殊性給普通高中的教育培養(yǎng)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和思考。筆者根據在高中母校藝術班的切身經驗以及在本科和研究生實習期間所在學校的調查中,總結和思考了一些藝術生培養(yǎng)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努力讓普通高中藝術班的教學體系更加完善,提高藝術班的升學率,促進藝術教育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普通高中藝術班;藝術高考;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藝術高考生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有的藝術生是來源于學校的藝術班招生考試,從小就選擇了這個專業(yè),而有的藝術生則是在高中學習期間,在學習興趣上發(fā)生了改變,更喜歡藝術類專業(yè),還有一類學生則是因為文化課成績不夠理想,難以考入普通高校,被迫將學習藝術變成一種升學的手段。所以生源來源不同導致了他們專業(yè)知識的參差不齊,同時他們的思想情感比普通高考生更加敏感,更加需要學校和家人的關注、理解和尊重。在高中期間,他們既要接受普通高中的基礎文化教育,又要接受自己選擇的藝術專業(yè)教育,在普通高考生緊張備戰(zhàn)高考的那段時間,他們需要停下至少三個月文化課的學習時間來參加藝術專業(yè)考試。所以普通高中的藝術班教育需要在各個方面共同合作,科學培養(yǎng)。
一、分析和建議
(一)學校應根據學生的藝術高考方向來開設班級
經調查有的學校會單獨開設美術班、音樂班、體育班,將學生劃到與他們專業(yè)相關的班級中,使藝術班理論課程的設置更具專業(yè)性和針對性;但大多數學校的專業(yè)師資力量不夠,別分開開設藝術班學生人數不夠,只能將所有藝術專業(yè)的學生劃分至一個班級中。在學習藝術專業(yè)知識方面,可以進行小團體教學,這樣不同的專業(yè)在一個班上文化課,藝術專業(yè)知識則通過小團體教學來達到教學目標。而音樂高考生比較特殊,樂器類專業(yè)課的實踐性很強,教學模式基本都是采用“一對一”教學模式,但在此基礎上將小團體的教學模式作為“一對一”的有效補充,再加上藝術實踐課,用舞臺來檢驗他們的學習成果,充分使學生在互相學習交流、大膽展示自我的教學環(huán)境中不斷進步。
在文化課和專業(yè)課的課程分配上,學校應當在不同的階段做出相應的調整。在調查中發(fā)現,有的學校因為藝術班教學經驗不足,在藝術高考前夕還要求學生進行文化課學習,這大大占用了練習專業(yè)課的時間;而有的學校在平時又安排了大量的藝術理論課,在有些學生沒有專業(yè)小課的時間里,他們自己在教室里自習或是等待上課,但高中生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很好地利用這些自習時間去復習專業(yè)知識和文化課,所以需要老師的督促和引導他們學會合理地利用時間,把握好文化課和藝術專業(yè)課的學習時間,藝術專業(yè)和文化課都非常重要,但不在同一時間考試,所以二者之間應有理智而科學的安排,不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失去了寶貴的升學機會。
(二)教師的文化課教學應該對藝術高考生做出調整
對于藝術生來說,拿下基礎分比攻克難題更加重要,無論藝術生之前的文化課有多好或是有多差,在藝術高考結束回校的時候,他們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的。教師在此時降低教學目標,適應藝術生的文化知識水平,在拿下基礎分的前提下,再去攻克更難的知識點。在藝術專業(yè)課的教學上,老師們都有著十分豐富的教學經驗,但也缺少了創(chuàng)新和轉變。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應當及時更新和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能一味地“吃老本”,也要學會總結教學經驗,教學相長,在實踐和學習中充實自我,才能在課上呈現出最好的教學效果。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們對于學生的分數也有些過分的重視,反而忽略了學生的個人感受。藝術生的情感波動很容易就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要及時地鼓勵和開導他們,把他們從消極的狀態(tài)中引導出來。
二、家庭對于藝術生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學習藝術是“歪門邪道”,唯一的成才之路就是按部就班學文化課考上好大學;而有的家長就是為了讓孩子成功考上大學才選擇藝術專業(yè);甚至于有的家長因為事業(yè)忙碌,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但從來不關心孩子真正的需要,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孩子,沒有真正認真地傾聽孩子對于未來的想法。家長對于孩子的關注重點大都放在學習上,對孩子的心理和思想上的關注則少之又少。家長應當及時與教師交流配合,及時與孩子溝通,多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孩子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在他們迷茫的時候給出一些建議,學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參考文獻
[1]潘莉萍.對高中藝術教育現狀的反思[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7(09):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