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滿紅
【摘要】近年來,國家對特殊教育事業(yè)越來越關注,使得特殊教育學校培育學生也在不斷地增加。面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特殊教育學校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來進行培育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特殊教育學校培育教學中,音樂康復課是教師使用比較廣泛的教學方法,其有效地實現(xiàn)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下面,本文就培智教學中音樂康復課的應用進行分析,希望為其培智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特殊教育;培智教學;音樂康復課;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在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學中,由于其學生情況比較復雜,學生往往存在一定的生理或者心理上的缺陷,因此,其教學的難度就比較大,這對其教師來說也是一項考驗。在特殊教育學校的培育教學中,教師對于音樂康復課教學方法的使用比較廣泛,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具有著不錯的培智效果,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充分認識到音樂康復課在培育教學中的作用,進而積極的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
一、培智教學中音樂康復課的作用
(一)促進學生身體康復
音樂康復課有其鮮明的特點,在音樂康復課中,培智生更加喜歡這種聲音式的藝術教學類型,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音樂康復課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合適的音樂類型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音樂情感的感知度,這對他們感知能力的康復有著積極的作用和影響。教師利用音樂還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他們的精神關注度,通過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演唱,在慢慢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效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音樂康復課在培智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身體康復。
(二)調控學生的情緒
在對特殊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由于學生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身體缺陷,因此,教育的難度是十分大的,最不好控制的就是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情緒的調控。對于這些學生來說,他們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感知獲知能力比較慢等情況,進而他們就會表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學習情緒,教師對學生情緒的調控一直是教學中研究的重點。在培智教學中引入音樂康復課有效實現(xiàn)了對學生情緒的調控,音樂作品一般都是具有一定的情感表現(xiàn)力,學生通過相應的音樂康復課內容,能夠有效地被所學音樂的情感表達所吸引,在他們學習和理解的過程中,教師就實現(xiàn)了對學生情緒的調控,從而促進培智教學。
二、培智教學中音樂康復課的應用
(一)辨識訓練
在培智教學中,教師在音樂康復課中可以有效利用音樂的諸多優(yōu)勢來鍛煉學生的智力和身體的控制力。眾所周知,音樂具有著諸多的特點,其中節(jié)奏性和辨識性是音樂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音樂的節(jié)奏性和辨識性來強化對學生的訓練,這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也有著重要的意義。比如,教師在音樂康復課中,可以利用一些辨識不一樣的音樂類型,來讓學生進行判斷和識別,來提高他們的判斷力,將關于鳥蟲魚獸的音樂音色類型在課堂上進行應用,首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進而讓學生進行音樂辨別,這其中還伴隨著一定的腦力分析和腦力思考。因此,這對學生的智力鍛煉和提高具有積極的影響。
(二)唱游訓練
在音樂康復課中,由于音樂類型是多種多樣的,同時不同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也是不同的,教師還可以利用不同的音樂類型針對性地進行學生的智力教學,其中教師利用相應的音樂作品來進行唱游訓練,可以有效實現(xiàn)對學生情緒的調控,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具有節(jié)奏性的唐詩歌曲來進行教學,這樣簡單輕快的旋律就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唐詩歌曲中所表現(xiàn)的內容具有畫面感,學生在進行演唱的過程中,就可以處在一個唱游的狀態(tài),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對音樂的歌詞進行理解和掌握,從而促進教學的有效進行。
(三)肢體訓練
在音樂康復課中,很多音樂類型在演唱的過程中是可以伴隨著相應的簡單的肢體動作進行表達的。因此,教師就可以將音樂和肢體動作進行有效的結合,進而設計出相應的融合教學方法,在演唱中增加學生的肢體鍛煉,從而提高學生對自身身體的控制力,樹立他們肢體表現(xiàn)的信心。比如,教師可以將相應的軍歌應用到實際教學中,軍歌一般具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因此,這便于教師肢體動作的設計,進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學習編排動作,學生可以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進行相應肢體動作的表達,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有效地提高了他們肢體的控制力。
三、結語
在特殊學生的培智教育過程中,利用音樂康復課的教學形式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其對特殊學生的培智教育工作具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進行有效的課堂設計,從而更好地發(fā)揮音樂康復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