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芳
[摘 要] 對外語學習者而言,翻譯是他們必須掌握的一種語言技能。在當前的大專英語教學當中,翻譯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是英語測試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但是許多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的翻譯訓練,導致大專生在英語翻譯過程中出現(xiàn)許多問題。在我國全面實施課程改革的新時期,大專英語教師應該多措并舉,采用有效教學策略,讓學生在持之以恒的翻譯實踐當中逐步提高翻譯的準確性,有效提升翻譯能力。
[關(guān) 鍵 詞] 大專英語;翻譯;問題;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145-01
自2001年加入世貿(mào)組織,我國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官方及民間的跨國交際逐漸增多,經(jīng)濟全球化大背景下,掌握好英語這門當前世界上的通用語言成為當代人才的必備素養(yǎng)。大專英語課程目標明確規(guī)定,要培養(yǎng)學生借助詞典對體裁熟悉的文章進行英漢互譯的能力、要能借助詞典摘譯所學專業(yè)英語科普文章。但是當前大專英語教學過于注重對學生聽說能力以及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很少指導學生進行專項的翻譯練習,即使安排翻譯教學,也大都缺乏明確的課程定位、明確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nèi)容,教師的翻譯教學以理論講授為主,教師空泛地講翻譯應遵循的原則、翻譯技巧,然后讓學生根據(jù)所學技巧完成翻譯練習,這種傳統(tǒng)教學方式難以促進大專生翻譯能力的有效提高。當前,大多數(shù)大專生對翻譯也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們認為自己不想成為專業(yè)的翻譯人才,無需具備很高的翻譯技能。本文對當前大專生在英語翻譯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提高學生英語翻譯能力的有效解決辦法。
一、當前大專生在英語翻譯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由于缺乏對英漢語言詞匯差異性的了解,大專生的英語翻譯缺乏準確性
當前大專生在進行英語翻譯時,往往對那些需要聯(lián)系上下文才能確定其具體意義的單詞缺乏深入了解,他們也很少通過查閱詞典來確定單詞意思,而是運用固有的經(jīng)驗、運用以前學過的詞語的意義來完成句子翻譯。例如,在對“The medicine helps a cold.”一句話進行翻譯的時候,不少學生會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判斷對句子進行直譯,翻譯成為“藥物會對人的感冒有所幫助”,乍看之下翻譯好像沒問題,仔細探究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所謂“幫助”感覺不符合情理。如果我們通過查閱詞典,再結(jié)合語境,就會發(fā)現(xiàn)“治療”更符合語境。因此,當前大專生在英語翻譯過程中缺乏靈活性的翻譯方式導致其英語翻譯缺乏準確性。
(二)由于缺乏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大專生往往存在翻譯錯誤的現(xiàn)象
語言都是存在于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存在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下。由于當前不少大專生對西方文化背景、西方傳統(tǒng)習俗缺乏深入的了解,用平時積累的關(guān)于母語的經(jīng)驗來進行英語翻譯,就很容易導致翻譯錯誤情況的出現(xiàn)。僅以“狗”為例,在我國關(guān)于狗的詞語、成語大都含有貶義,而西方文化當中狗往往具有“人們的好朋友”的內(nèi)涵。在對“a lucky dog”進行翻譯的時候,如果我們翻譯成為“一條幸運的狗”,就不僅存在錯誤,還會貽笑大方。
(三)由于翻譯技巧的缺乏,大專生在英語翻譯過程中常存在表達上的失誤
和漢語的表達習慣有所區(qū)別,英語文章當中運用被動句式的情況很多,被動句式在翻譯成為漢語的過程中有多種不同的翻譯方式,許多大專生由于缺乏翻譯技巧,往往選擇直譯:例如在“The type of computer is made in Taiwan.”句子翻譯過程中,有的學生會將句子直接翻譯成“被生產(chǎn)制造”,這樣進行翻譯既不通順,翻譯成漢語后也缺乏語言美。
二、在大專英語翻譯教學中實施改革,提高大專生翻譯能力的對策
(一)教師要擴大學生的詞匯積累,提高大專生英語翻譯能力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英語翻譯是一個厚積薄發(fā)的過程,只有積累大量詞匯,不斷擴充大專生的詞匯積累,才能提高他們英語翻譯的準確性??菰锓ξ兜膯卧~記憶一直是英語學習的難點,教師要創(chuàng)新英語單詞記憶模式,結(jié)合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綜合運用多樣化的單詞記憶法,提高大專生英語單詞記憶的有效性。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英漢詞匯意義的對比、運用中進一步加強詞匯記憶,達到有效擴充學生詞匯量的目的。
(二)教師應該將西方文化融入翻譯教學中,提高大專生英語翻譯能力
正如漢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承,西方民族有著和我國不同的文化結(jié)構(gòu),因此在語言表現(xiàn)形式上也和漢語存在很大差異。例如,關(guān)于翻譯的經(jīng)典笑話:主人接待外賓,外賓客氣地夸贊主人的夫人很漂亮,翻譯人員翻譯給主人聽后,主人出于客氣,謙虛的回答說:“哪里,哪里”,結(jié)果翻譯人員竟然翻譯成了:“Where?Where?”外賓非常尷尬,不知道如何具體回答。這就是忽略雙方文化背景、進行機械翻譯的弊端。因此,在大專英語翻譯教學中,教師要將文化背景融入翻譯教學中,在引導學生對文字背后蘊含的西方文化歷史、信仰規(guī)范等進行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通過直譯法、套譯法、意譯法以及解釋法的綜合運用,逾越文化背景差異的障礙,提高大專生翻譯能力。
(三)教師應該通過大量翻譯實踐幫助學生熟練掌握翻譯技巧,提高大專生翻譯能力
翻譯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提高大專生的翻譯能力,教師要通過大量的翻譯實踐,讓學生在實踐當中積累經(jīng)驗、熟練掌握翻譯技巧,才能促進他們翻譯能力的不斷提高。在引導學生通過翻譯實踐積累經(jīng)驗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安排大量實用文體,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有效引導—實踐運用”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大量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做中積累豐富的翻譯經(jīng)驗,促進學生語言分析以及運用能力的提高。
總而言之,針對當前大專英語翻譯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解決問題,促進學生英語翻譯技巧、翻譯能力的提高,提高英語翻譯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曾慶瑜.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校園英語(下旬),2017(5):6-7.
[2]王曉琪.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xiàn)狀與改革策略探析[J].文教資料,2017(5):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