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雪 王穎
一、研究目的
倫巴舞被譽為“拉丁舞之魂”,原地律動是倫巴舞的基本動作之一。
研究目的是為推動我國拉丁舞動作分析的進一步發(fā)展,提高我國拉丁舞綜合教學和訓練水平提供理論參考。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10名訓練年限不小于5年的拉丁舞學習者和10名學習年限不大于半年的拉丁舞學習者作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采用BTS紅外動作捕捉系統(tǒng)采集10名熟練者和10名初學者倫巴舞律動動作運動學數(shù)據。
3.統(tǒng)計學分析
先使用BTS smart analyzers分析處理各個受試者的運動學數(shù)據,再采用SPSS20.0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差異性檢驗。
三、結果與分析
1.髖、膝、踝關節(jié)角度
如表1所示,完成倫巴原地律動動作時膝關節(jié)角度沒有顯著差異(p<0.01),踝關節(jié)和髖關節(jié)有顯著差異(p<0.05),且都是熟練者關節(jié)角度顯著大于初學者。表明拉丁舞律動動作的完成需要加大髖、踝關節(jié)的角度。腳踝、膝蓋、髖關節(jié)三者協(xié)調發(fā)力才能產生律動,髖和踝關節(jié)的運動受身體重心及腳下與地面的反作用力的影響較大,而重心的掌握與學習時間長短有關。即使初學者還沒掌握律動要領,但是初學者一樣有重心轉換,伴隨著重心轉換,膝關節(jié)自然會有前后方向的運動,因此關節(jié)角度也就沒有顯著不同于有經驗的舞者。
2.肩髖夾角
如表1所示,熟練者的肩髖夾角57.45度顯著大于初學者22.6(p<0.01)。肩髖夾角是指在做倫巴律動動作時肩軸和髖軸在水平面上的旋轉夾角。熟練者完成倫巴律動動作時髖和肩反向發(fā)力較明顯,肩髖部前后運動幅度較大,則肩髖距離越大;而初學者還未完全掌握該動作要領,以至于動作完成過程中的肩髖距離較小。
3.肩髖距離
如表2所示,熟練者在z軸方向上的肩髖距離最大值、平均值和運動幅度三方面均顯著大于初學者。熟練者在x軸方向上肩髖距離最小值和運動幅度兩個方面顯著大于初學者。熟練者在前、后、左、右四個方向上的肩髖運動幅度較大,而初學者原地律動的身體運動方向完成不足。
4.人體重心
如表3所示,熟練者在做倫巴律動動作時身體重心在上、下方向上的變化幅度顯著大于初學者(p<0.05);在前、后方向上的變化幅度顯著小于初學者(p<0.05)。原地律動時髖關節(jié)需要在上下方向上運動,熟練者身體重心在上、下方向上的運動幅度較大,律動較初學者靈活。主要是因為熟練者在完成律動動作的時候兩腳依次踩地面完成身體重心在上下方向上的轉移,身體向上方向延伸的同時,身體重心會隨之提高,那么熟練者身體重心上下方向的運動幅度便較大。
熟練者身體重心在左右方向上的運動幅度顯著低于初學者,是因為熟練者完成動作時重心收緊于中段位,而初學者難以體會到身體重心的集中,以及肌肉力量控制不當,使得初學者身體重心不穩(wěn),前后搖擺。正是由于初學者髖部上、下幅度較小,前、后或者左、右運動幅度較大,造成初學者身體重心在前、后方向的運動距離顯著大于有經驗者。
1.倫巴原地律動動作時膝關節(jié)角度沒有顯著差異,踝關節(jié)和髖關節(jié)有顯著差異,且都是熟練者關節(jié)角度顯著大于初學者。教學中,教會初學者加大髖、踝關節(jié)的角度的方法,能盡快掌握律動動作要領。
2.熟練者的肩髖夾角顯著大于初學者。教學中應重點教會初學者髖部向前運動的同時,同側的肩部向后用力,形成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剪子力量,在保持舞蹈中身體的平衡的同時加大律動動作幅度。也可設計一些輔助練習誘導學生體會拉丁舞中的“反身”動作,加大肩髖運動距離,增加律動動作的美感。
3.熟練者在完成倫巴律動動作時身體重心在上、下方向上的變化幅度顯著大于初學者;在前、后方向上的變化幅度顯著小于初學者。原地律動動作需要學習者掌握上、下、前、后四個方向上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