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亦農
編者按:改革開放4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各校堅持把“讓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踐行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的基本目標,緊緊圍繞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開展學校體育工作,涌現了很多可圈可點的生動案例。為迎接中國改革開放40年學校體育發(fā)展回顧與展望座談會暨《中國學校體育》“學體部落”成立10周年慶典活動在江蘇省常州市順利召開,本刊本期特別推出常州市深化學校體育改革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實踐經驗。新時代新定位新起點,期待所有學校體育工作者及關心學校體育發(fā)展的社會各界力量,不忘初心,堅守使命,以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為基點,共同探索推動學校體育改革深化發(fā)展。
江蘇省常州歷來高度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重視把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2017年“學生身心健康促進行動”被列為“常州市教育局五大行動計劃”之一,并明確提出“六大行動”:強健體魄行動、保護視力行動、健康校園行動、健康食堂行動、健康心理行動、監(jiān)測護航行動。其中,“強健體魄行動”中的深化學校體育改革讓學校體育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私人定制”,正成為學校體育改革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審視這項改革實踐,可以發(fā)現,這不僅有力地促進了學校體育“一校一品一特色”建設,激發(fā)了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健康發(fā)展,而且有效提高了學校體育課余競賽水平及學校體育的全面發(fā)展。
一、探索歷程
常州市深化學校體育改革,鼓勵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創(chuàng)建體育特色,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需求,避免千校一面、“標準化”和“同質化”傾向,提倡做“適合的學校體育課程”,努力形成獨具特質的學校體育文化和體育精神。其內容涵蓋體育課、大課間、體育課外活動、體育作業(yè)、課余訓練與競賽以及校園足球等運動項目建設,意在引導每一所學校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體育課程,讓學生擁有自己的體育學習體驗,讓體育課程成為學生的“私人定制”,從而幫助每一個學生掌握運動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上述理念與實踐并非憑空想象,而是常州學校體育人在學校體育教育改革實踐中升華出的理性火花,先后經歷了“自主實踐、局部探索、整體推進、深化改革”四個階段。
(一)自主實踐,追求有效
常州市始終關注學校體育工作的有效性問題,面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習慣立足實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如,20世紀80年代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開始按“學生體能分組”進行體育課選項教學;20世紀90年代常州市第五中學開始探索“校園體育‘吉尼斯挑戰(zhàn)會”,至今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不動搖;盛毓度小學的武術、蘭陵小學的乒乓球、西橫街小學的游泳、鳴凰小學的排球、雕莊小學的足球、金壇一中的籃球等課程建設頗有成效。
(二)局部探索,理性思考
進入21世紀,常州市初步形成校本化實施的理念和行動,學校體育工作形成了自身的辦學特色和傳統(tǒng)優(yōu)勢,形成了三個亮點:一是2005年開始進行“小學體育主題單元教學開發(fā)與建設”研究,倡導各小學進行具有本校特色的小學體育教學設計,2007年《中國學校體育》第4期開辟專欄報道;二是2006年中考體育改革,全面植入校本化理念,采用選擇性考試,2006年《中國學校體育》第6期作了報道;三是2006年在大課間體育活動推進中明確提出“每次活動時間為25~40min,活動內容和組織形式校本化實施,練習強度適宜。”把大課間開發(fā)與實施的主動權給予學校,生成了許多深受學生喜歡又能有效增強學生體質的大課間活動形式,《中國學校體育》2007年第11期和第12期刊文作了介紹。
(三)整體推進,創(chuàng)新實踐
2009年以獨立承擔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陽光體育運動”校本化實施與保障體系建構研究》為抓手,明確提出“健康視野,本土行動,特色發(fā)展”的行動綱領,引導學校在“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基礎上,注重多元發(fā)展,從抓體育課堂教學改革到“2+1”工程推進,從校園集體活動項目創(chuàng)編到開展學校體育節(jié)改革與創(chuàng)新、校園足球與校園籃球項目建設,以及名校辦名隊建設,層層推進,步步深入,涌現出了許多典型個案?!吨袊逃龍蟆?010年7月2日“新聞版”刊發(fā)頭條新聞稱贊常州市“常州陽光體育校本化,不僅使陽光體育運動更加豐富多彩,也使陽光體育運動有了更多的文化味?!?/p>
(四)深化改革,砥礪前行
2017年常州市提出:創(chuàng)造適合的體育課程,打造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私人定制”,幫助每一個學生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育學習內容,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鍛煉能力和良好的健身習慣,為此主要做了以下3件事:
1.明確目標,負重前行。明確提出“六一”建設工作目標,要求每一所實驗學校堅持緊緊圍繞“六一”建設工作目標開展?!傲弧苯ㄔO工作目標,首先,取意六一兒童節(jié),寓意促進兒童(學生)快樂成長;其次,明確工作目標為“六個一”,即:(1)每一個學校建設適合的學校體育課程,讓體育課程成為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私人定制;(2)每一個學校每天開設一節(jié)體育課,確保每一個學生在校每天鍛煉一小時得到有效落實;(3)每一個學校至少創(chuàng)建一個體育特色項目,搭建優(yōu)秀體育人才培養(yǎng)的專業(yè)舞臺;(4)每一個年級至少成立2~3個體育社團或俱樂部,引導學生形成一項體育愛好;(5)每一個班級至少開展一項經常性體育活動,為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創(chuàng)設機會;(6)每一個學生至少掌握1~2項體育運動技能,引導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2.找準難點,狠抓落實。強調適合的學校體育課程建設是深化學校體育改革的基礎與關鍵。為了確保改革有效可行,常州市首先于2017年8月確定鐘樓區(qū)為改革的實驗區(qū),開展扎實的實驗工作;然后于2018年1月在湖塘實驗小學召開常州市深化學校體育改革現場推進會,構建14所常州市深化學校體育改革實驗學校,開設全市體育公開課,通過現場展示、校長分享、專家解讀、領導講話、實驗學校授牌等形式為深化學校體育改革全面提速。
3.教體融合,真抓實干。堅持“資源共享、責任分擔、優(yōu)勢互補”,加強教育、體育系統(tǒng)在推進學校體育工作中的融合,加強“名校辦名隊”建設,完善“高中陽光體育聯賽制度”和“籃、排、足”三大球聯賽制度,大力推進校園足球、校園籃球特色學校建設,積極推動“市隊校辦”“名教練進校園”活動,聘請優(yōu)秀足球、籃球專業(yè)隊退役運動員擔任輔導員走進校園指導課余訓練或校本課程實施,加強專業(yè)指導,提高校園足球、校園籃球專業(yè)化指導水平,促進校園足球、校園籃球多元發(fā)展。
通過不懈探索與努力,常州市學生體質下滑的態(tài)勢得到有效遏制。江蘇省教育廳每年新學年都會組織專家對南京大學等20所江蘇高校新生進行身體素質抽樣測試,并按地區(qū)排名,從而判斷各地區(qū)基礎教育階段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情況。2018年江蘇省教育廳公布的2017年度江蘇省大一新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抽測合格率排名,常州市位列江蘇省第2名,而且合格率排名近3年呈上升趨勢。
常州市學校體育課余競賽水平實現大跨越。常州市實驗中學男子籃球隊獲2017-2018年“李寧杯”初高中籃球聯賽全國總決賽初中男子組全國冠軍,常州市劉海粟小學女子足球隊獲2017年全國青少年冠軍杯總決賽U11女足比賽冠軍,常州市局前街小學教育集團男子足球隊獲2017年江蘇省“省長杯”校園足球比賽小學男子組冠軍,常州市東青實驗學校獲2017年江蘇省“省長杯”校園足球比賽小學女子組冠軍,常州市東青實驗學校女子足球隊代表常州參加江蘇省第19屆運動會獲冠軍,常州市湖塘實驗小學男子籃球隊、常州市實驗中學初中男子籃球隊、常州市第一中學高中男子籃球隊代表常州市參加江蘇省第19屆運動會均獲冠軍等。
二、理性反思
細細推敲常州市推進深化學校體育改革的相關經驗,之所以能夠取得實效,除了通過行政監(jiān)督、政策導向、資金扶持、專題研究,幫助學校明白“為什要做”和“可以怎樣做”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做好“四個重視”和“牢記兩個不能”。
(一)實踐四個重視,夯實良性發(fā)展基礎
1.領導重視。常州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和學校體育工作,全市各級政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始終把“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作為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全市各學校都能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堅守學校體育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主陣地。
2.行為規(guī)范。常州市十分重視教育行為規(guī)范,明確要求各級各類學校開足、開齊體育課、體育課外活動和大課間體育活動,并把該項目納入學校績效考核,嚴令禁止任何學校以任何理由削減、擠占、挪用學生每天體育鍛煉一小時的時間,并對畢業(yè)年級重申必須把體育課上到考前兩周。要求學校把作息時間和課程表在校園網上公示,接受社會輿論監(jiān)督和行政部門監(jiān)督抽查。
3.政策引領。2012年開始,常州市建立了完善的監(jiān)測護航體系。一是把學生體質監(jiān)測指標納入“督政”“督教”和“教師績效考評”,每年4月開展全市高三學生體質健康抽測并排名,5月開展全市小學生體質健康抽測并排名。二是構建了覆蓋全市的26所中小學體質健康監(jiān)測點校,每年對11個年齡段男、女學生統(tǒng)一進行現場監(jiān)測,測試20多個項目指標,完善了學生體質健康抽測公告制度,每年出臺《學生體質健康白皮書》,并進行科學干預。
4.隊伍建設。常州市歷來重視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yè)培訓,搭建了“教壇新秀”“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特級教師后備人才”的“教師成長五級階梯”,每年組織開展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和體育教師大練兵活動,開展“校園足球”“校園籃球”等體育項目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培訓,重視引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二)牢記兩個不能,確保健康發(fā)展
1.不能簡單放權。深化學校體育改革、創(chuàng)設適合的學校體育課程不是簡單的放權,同樣需要加強行政監(jiān)督,不然會產生三種怪象:一是學校領導會覺得不太重要,簡單應付就行了;二是覺得改革就像一場“運動”,來人了,好好組織,轟轟烈烈一哄而上,氣勢很大,無法長久,也未必管用;三是活動簡單粗糙,流于形式,呈程序化、模式化,表演的成分多,有形式主義的傾向。
2.不能跟著感覺走。創(chuàng)設適合的學校體育課程不是讓教師跟著學生感覺走,而是要找到學校教育資源開發(fā)利用與學生需求的最佳結合點。如果僅僅追求差異性、個性化和特長,過分強調學生的興趣、需要,就會忽視體育運動“增強學生體質”的核心價值,從而與學校體育的工作目標產生距離,走向興趣主義。
創(chuàng)設適合的學校體育課程同樣需要強硬的政策保障和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常州市把開足、開齊體育課、體育課外活動和大課間體育活動作為督學、督政和評估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內容,對不合格的學校和轄區(qū)教育行政部門采用一票否決制,堅持原則不打折,堅定立場不動搖;有了這份堅守,常州市深化學校體育才有生命力;有了這份堅守,常州市才能在創(chuàng)設適合的學校體育課程、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事業(yè)追求中充滿激情和愛心,并能把這種激情和愛心轉化為創(chuàng)新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