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麗
摘 要:新時代的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簡明扼要,抓住關鍵的部分,進行精煉的講解。但是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其課文的篇幅一般都是比較長的,教師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之下都是需要花費一到兩節(jié)課的時間進行講解的,甚至會更多,長此以往,就會造成時間的浪費,降低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采取到長文短教的教學方式,提煉文章中關鍵的部分,抓住文章的主旨,將不重要的部分一筆帶過,在教學中提升教學效率,讓語文課堂更高效。本文就圍繞著“長文短教,讓語文課堂教學更高效”做出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 高效課堂 長文短教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3-0144-01
長文短教的教學方式一般是指在語文的課堂中,將過于冗長的文章進行劃分和提煉,對其中較為關鍵的部分進行詳細的講解,對不重要的部分進行略過,充分減少文章講解的時間,同時又能夠兼顧到學生的學習效率,真正做到將語文教學的課堂打造成一個更為高效的課堂。對于小學生來說,這也是一種較為創(chuàng)新的學習方式,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思維,加深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能夠處在一個區(qū)別于以往的語文課堂中,提升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1 劃分文章層次,重視關鍵內(nèi)容
語文的學習一般都是對一篇文章進行解讀,對于小學語文來說,其講解的內(nèi)容是比較簡單的,學生在理解方面會比較容易,但是通過學生的反映來看,其學習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其中的原因在于教師對于文章的講解比較籠統(tǒng),沒有一定的層次劃分和重難點劃分,知識按部就班的對每一個自然段進行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抓不住學習的關鍵所在,處于一種迷茫的狀態(tài),并且會逐漸喪失學習語文的興趣,讓課堂效率變得十分低下。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需要采取到長文短教的教學方式,對文章的關鍵部分進行劃分,找出文章的重點,對其進行精講細講,而對于一些與課文無關緊要的自然段,就可以直接略過去,減少不必要時間的浪費,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對關鍵的部分進行分析,將時間充分地利用起來,提升課堂效率。比如,在學習到《景陽岡》這篇小說節(jié)選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在課前對其中的故事情節(jié)做一個大概的了解,可以通過查閱網(wǎng)上視頻,通過網(wǎng)絡播放增加其興趣,然后教師對文章的故事大概講解部分就可以減少一些時間,讓教師對其中武松喝酒的過程和打虎的過程進行一個詳細的描述,可以通過情景再現(xiàn)的模式,讓學生們通過扮演這其中的人物來增強其感受。比如,在喝酒的時候,扮演店小二的學生可以用擔憂的語氣表現(xiàn)出對武松的勸阻,讓武松不要太過自信,而扮演武松的學生可以表現(xiàn)出那種不服輸?shù)淖孕?,并且越喝越有精神,表現(xiàn)出一種勢不可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氣勢。在打虎的階段,又將武松那種大吃一驚和奮力一博的戰(zhàn)斗狀態(tài)表現(xiàn)得活靈活現(xiàn),讓自己對這個片段能夠了解的更加詳細,我們相信,扮演武松的學生一定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的融入到那種緊張的氛圍中,一下子就抓住人物的性格,而教師的講解過程也就可以輕松很多,能夠從關鍵的部分著手,重視關鍵的內(nèi)容,對一篇篇幅較長的文章進行縮減,達到高效課堂的目標。
2 設定教學任務,找準學習目標
很多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感覺是比較迷茫的,都是直接跟隨教師的思維,教師講到哪,學生就聽到哪,沒有自己的方向感,在學習中始終處于一個混亂的狀態(tài)。對于教師來說,這種教學是十分失敗的,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建立一個學習目標,在進行課文閱讀的時候能夠有的放矢,給學生們設定一些教學任務和目標,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能夠帶著問題去閱讀,通過尋找答案的方式激發(fā)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參與的熱情度,減少教學的時間,讓教學變得更加有目的性。而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教學目標的,是需要通過某一篇文章的講解讓學生的能力能夠到達某一個層次,掌握文章表達的中心思想。比如在進行《草船借箭》這一歷史故事講解的時候,就可以采用到這種方式。課前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了解文章大概,起到預習的作用,然后在課堂中教師再提出問題:草船借箭是由誰借的?為什么要借箭?最后結果怎么樣?然后再讓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找出問題的答案。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所提出的這些問題就是整個故事發(fā)生的情節(jié)和線索,也是文章中關鍵的部分,學生們在得到這種訊息之后,就能夠?qū)ξ恼碌闹黧w做到更深層次的了解,對文章的情節(jié)一下子就了解了,而其花費的時間也是遠遠少于傳統(tǒng)的教學的。剩下的時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就自己不太明白的地方進行探討,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并通過分析文章中運用的表達形式,鍛煉自己對這些形式的理解,并在其他的語文學習中可以運用進去。
3 運用現(xiàn)代科技,提升教學水平
對于小學語文的學習來說,就是要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讓學生能夠掌握文章中的主體思想。但對于語文的學習來說,是相對而言較為枯燥的,教師應當在教學中運用到更為豐富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的運用現(xiàn)代科技技術,減少提升教學的水平。比如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就是十分有效的一種表達形式。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將以往過于繁雜的黑板板書通過制作PPT的形式提前規(guī)劃好,較少課堂中的板書時間,學生對于板書也可以進行下載,減少一邊板書一邊記錄的模式,讓課堂的有限時間能夠充分的被利用到課外的講解上面,提升教學的效率,讓學生的學習能夠處于一個更為先進的平臺之中。另外,合理的利用到現(xiàn)代科技,能夠讓學生對重難點的部分進行重復的觀看和練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對過于冗長的課文而言,教師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進行優(yōu)化處理,運用長文短教的方式將課文中的重難點部分進行提煉,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掌握到更加精華的學習,在語文的學習中能夠逐漸養(yǎng)成一種精煉的學習思維,在語文學習中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吳德貴.與時俱進——對優(yōu)化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思路的思考[J].教師,2014年16期.
[2] 張國慧,王麗.要注重課堂教學的細節(jié)[J].中小學數(shù)學(小學版),201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