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社會領域相關的教育建議中提出:“關注幼兒的感受,保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勵幼兒自主決定,獨立做事,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碧招兄壬蔡岢隽艘夥藕⒆?,給孩子提供創(chuàng)造的機會,培養(yǎng)自信心和創(chuàng)造力。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去讀懂孩子在做什么,理解孩子為什么這么做并且積極主動地去跟隨孩子。
關鍵詞:讀懂;理解;跟隨
一、 孩子在做什么?如何去讀懂他們
有一天中午吃過飯,我?guī)Ш⒆觽內ド⒉?,經過南操場的時候,我讓孩子們坐在花壇邊曬曬太陽,講講悄悄話。沒過一會兒,馨馨就走過來“打小報告”:“老師,你看他們在玩螞蟻!”我朝她手指的方向看過去,昊昊和瑋瑋幾個孩子在用樹枝戳花壇邊的螞蟻。我走過去想著該怎么說說他們,結果看到的是另一幕景象:昊昊在用樹枝將掉在地上的餅干屑戳向一群螞蟻的身邊。
于是我想到前幾天我們上的一節(jié)課“尋找和捕捉螞蟻”,這節(jié)課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那天下雨所以很遺憾沒有帶孩子出去觀察螞蟻,只是借助網上的圖片和視頻來幫助他們了解螞蟻的外觀和搬糧食的場景,雖然能觀察得很清楚,但肯定沒有親眼看到的真實。所以今天孩子們散步看到了都很激動,圍著在看螞蟻搬糧食,還把餅干屑用樹枝輕輕地戳到螞蟻的身邊,用自己的行動來幫助螞蟻。
如果我沒有仔細觀察并主動去了解孩子在做什么,只是一味地批評他們不要去玩螞蟻,那么孩子的這種積極性和探索的欲望一定會被我打擊的一干二凈。
孩子們會用自己的“語言”訴說著他們對世界、事物的看法。他們的“語言”遠比成人生動形象,他們的看法也比成人更有靈性,理解事物的本身也更純粹。如果只是簡單地認為孩子做錯了就去批評他們,這樣不但會打擊他們的信心,也會讓孩子的心離你越來越遠。
二、 孩子為什么這么做?如何去理解他們
鑫鑫是個比較調皮的孩子,平時經常“闖闖小禍”,有時候我和搭班老師也真的拿他沒辦法,覺得很頭疼,不過有一天,他的表現卻有點“奇怪”。那天早上來園的時候,我們在忙著布置主題墻,鑫鑫來了以后先和我們打了個招呼,然后把手里的風箏遞給我,說:“老師,這是我媽媽做的風箏。”我說:“嗯,好的,做的真好看,放在前面的桌子上,去里面玩游戲吧。”他沒有直接走,說:“老師,這是我和媽媽一起做的,這只蝴蝶都是我畫的?!蔽尹c了點頭:“你先放那兒吧?!庇谑撬吐掏谭藕蔑L箏去里面玩游戲了。
做游戲的時候,鑫鑫玩到一半,看到我正在布置主題墻,于是又走過來說:“老師,你要把這些風箏都放到墻上嗎?那我的風箏也會放上去嗎?”我說:“嗯,對呀,你們做的風箏老師都會放上去的。”“那我的能不能放到上面一點呢?我覺得我和媽媽做的風箏很漂亮?!蔽艺f:“可以啊,等會我會放的,你先去玩吧。”又過了一會他又過來了,說:“老師,我的風箏怎么還沒放上去呢?”我說:“老師要一點一點布置,等你們游戲結束了差不多就好了?!闭麄€游戲的過程,他走過來看了三四次。
下午喝水的時候,鑫鑫拿著水杯,一邊喝一邊走到主題墻邊,和旁邊的磊磊說:“你們看,這是我和我媽媽做的風箏,漂亮吧!這個蝴蝶還是我畫的呢?!崩诶诰驼f:“我的也很好看啊,我爸爸給我做的憤怒的小鳥,比你的好看多了?!宾析尾环獾卣f:“雖然你的好看,但是不是你做的,我的風箏是我和媽媽一起做的,我的比較厲害?!?/p>
鑫鑫雖然比較調皮,但是做起事來比較認真的,可能他覺得這個風箏是和媽媽一起認真完成的,所以非常想得到我的認可,但是早上我沒有及時關注他,所以有點失落。他非常希望他的風箏能布置到主題墻上,除了想展示給小朋友看,我覺得他是更想得到老師的認可。所以,從早上一直到下午,鑫鑫一直在想方設法引起我的關注,為的就是讓我能表揚他,贊同他的勞動成果。得到我的肯定之后他就顯得很滿意。
有時候孩子們的一些行為會讓我們摸不著頭腦,其實最主要還是因為我們沒有去了解孩子在想什么,他們?yōu)槭裁磿@么做。所以我們不但要知道孩子在做什么,還要去了解孩子為什么這么做,去感受孩子的內心,嘗試著理解孩子,必要的時候要和孩子談談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三、 我們應該怎么做?如何去跟隨他們
孩子們在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的時候,經常會表現得不自信甚至害怕,時間長了就變成了惡性循環(huán),越是害怕就越不動手,越是不動手就越是害怕。在一次美術課“小花傘”上,我請孩子們在給小花傘涂上顏色之后用各種印章印上漂亮的圖案。大部分的孩子興致都很高,很快都完成了,也得到了我的表揚。這時我看見軒軒還坐在座位上,他顏色涂好了,但是沒有印圖案,手里拿著印章。我問他:“軒軒,你怎么不印???”他無辜地望著我說:“老師,我不會。我怕印壞了就擦不掉了?!闭f著說著,就哭了。
在一節(jié)彈珠滾畫課上,孩子們看著我拿的美麗的手帕,都很好奇我是怎么“畫”出來的。于是在我示范之后,他們都想要試一試。我請了逸逸上來試了一下,他不小心把彈珠滾了出來,顏料弄到了地上。我就對孩子們說:“等會你們滾的時候要注意哦,彈珠不能滾到地上?!焙⒆觽儾僮鞯臅r候,我走到嬌嬌旁邊時,發(fā)現她拿著盤子晃了一下,動作幅度很小,導致彈珠不能滾出線條了。我就對嬌嬌說:“嬌嬌,你要晃動盤子,彈珠才會到處滾呀。”她看了我一眼,輕聲地說:“我怕滾到地上去了……”
對于美術作品來說,小班的孩子還是模仿的程度多一些。他們雖然有著自己的想法和表達方式,但是都不敢輕易嘗試,他們總是怕自己會弄錯,會做得不好,有的孩子還認為一定要照著老師的話做才不會錯。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之后,我們就必須“對癥下藥”,這樣才能幫助他們去克服這樣的心理障礙。想要幫助孩子、跟隨孩子,就需要我們及時肯定孩子、鼓勵孩子并且去親切的指導孩子。
總而言之,無論什么樣的孩子,他們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鼓勵和肯定,尤其是自卑沒有自信的孩子。也許因為各方面的原因,他們會在某些方面表現的弱一些,慢一些,能力差一些,自信心不足一些,當看到表現比自己好的孩子時會羨慕和失落。所以作為老師,我們要學會讀懂孩子、理解孩子,及時發(fā)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主動積極的跟隨他們。當他們進步的時候給予鼓勵和肯定,對他們說:“孩子你真棒!”相信這樣的話一定能給孩子帶來動力,激勵他找到自信,并且越做越好。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J].2012,10.
[2]胡永梅.淺談陶行知“六大解放”教育思想[J].2015,5.
作者簡介:
李雨晴,江蘇省昆山市,昆山淀山湖花園幼兒園。